查看: 10|回复: 0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8 11: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通用12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有学生47人,学生刚从学前上来,学习习惯非常不好,组织纪律性也差,由于他们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缺乏自制力,而且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投入热情,不能很好地自觉地学习。另外,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不一样。还有待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启发、教育,积极创设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断进步,能力不断提高为目的。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培辅对象:
  培优:黄德壮、黄彩玉、梁吉、黄必欢、农海婷、农常浩、陈雨斌、闭叶琳、李政、冯良鹏
  辅差:黄春才、张世行、农伊楚、周揭、冯培华
  四、培优辅差措施:
  对优等生主要是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对后进生主要要采取以下措施:
  1、坚持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有层次地让中下等生有发言的机会。
  3、实行教师辅导,学生帮辅的双重辅导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组织优等生帮助指导后进生,开展“一帮一互助活动”。
  4、以平时的作业为基础,加强学习方法的辅导。对中下等生的作业要有计划地“面批”“面导”。
  5、对“学困生'要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尤其是他们的不同心理因素。重视并加强其意志、情感、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心理品质的培养,促进智力的发展。对学习态度、家庭教育等方面因素造成的中下等生,要开展“走入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活动,采取学生、教师、家庭相结合的办法,统一要求,检查督促,使之提高。
  6、及时召开学生会议,总结成绩,综合评定。分析不足,提出要求。
  7、班集体中要形成“不让一个同学掉队”的好班风,发挥集体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2  一、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了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但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在快乐学习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六、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其树立信心;
  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助他们学习,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3  根据我所教学两个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积极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一、学情分析:
  通过学生平时表现和课堂状况,进一步了解到班上学生的基本情况,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差,理解能力不够,与优等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培优补差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情况分析,充分掌握他们的综合素质、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再根据这些分析制订培优补差目标,重点放在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上。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能力培养和数学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方面
  二、培优补差目标: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数学思维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数学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
  三、培优补差措施:
  1、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2、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4、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5、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6、重视中等成绩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
  7、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协助解决差生的学习问题。
  8、重视对学生学习的及时评价,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四、“培优补差”名单:
  一A培优:冯书域、王营璨、刘雅璇、翁嘉怡、罗钰儿
  一B培优:温长根、贾雨虹、谢婉莹、轩辕天诚
  一A补差:邓楗豪、何霏、夏梦琪
  一B补差:黄帅、晁中慧、陆东方、赵程辉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孝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孝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本两个班共有学生64人,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很不一样。还有待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启发、教育,积极创设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圆满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指导思想: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求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断进步,能力不断提高为目的。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宗旨。
  三、培优对象:王凯、董兆林、李润禾、庄庆哲、贾文超、李凡、高子涵、苑子奇等。
  补差对象:张森博、王鑫、李可欣、胡怡博、马恩新、马若宁、马可欣、刘思宇等。
  四、培优措施:
  对优等生主要是训练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主要要采取以下措施:
  1、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2、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异、求变、求新,善于学习、勤于总结、勇于创新。
  3、为了使优等生更加先进,对其进行"创新"教育,使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逐步形成创新素质。
  4、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5、严格要求。对优生把真挚的爱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当优生出现问题时,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及时、严肃地指出影响他们进步的原因,以及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改正的方法等。在平时的学习中工作中,要为他们创造发挥能力的机会,也让他们严格约束自己,虚心向大家学习,不搞特殊化。
  6、着力培养。对优生要多给予思想上的帮助,使之树立热爱集体、热心为大家服务的思想,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并提供发挥他们想象力、创造性的机会,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给大家,达到全体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
  7、平等相待。对优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好而一味地“捧”,不能对他们的缺点冷嘲热讽,这些都会导致心理障碍。对他们要热情地支持、深情地指导,让他们成为积极向上、勤奋刻苦、乐于助人的三好学生。
  8、每天给优生布置几道思考题加强训练。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6  一、年级段总目标:
  (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
  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5)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5)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二)、空间与图形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
  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6)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7)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2.测量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图形与变换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图形与位置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应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
  具体目标
  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3)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4)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5)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6)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2.不确定现象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在本学段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时,应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使学生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同时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具体目标
  1.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册教材总目标:
  1、引导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并能够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在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和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的基础上,掌握100以内数的写法和读法。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主动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测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在数学活动与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意识与估算能力。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体会加减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探索与交流中,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6、能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1角=10分,1元=10角。能够正确的数出面值较小的人民币,能够做简单的一元几角等于十几角的换算,能结合生活实际做简单的几元加减几元、几元加几角、1元几角加几角的计算。
  8、在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9、培养学生把人民币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10、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商品的价格,根据自己所有的钱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在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11、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
  12、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他们能够学数学、爱数学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把所有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13、使学生能在现实的生活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并描述物体的位置。
  14、在探索与交流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灵活运用所 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1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6、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问题。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会竖式计算的方法。
  17、借助学生生活经验,知道两部加减法试题的运算顺序。
  18、在用加减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合作,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9、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好习惯。
  20、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能够从不同的图形中把上述图形区别开来。渗透分类、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能力。
  21、借助情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决断等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和感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养学生有序地观察,有条理的思考,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断等能力,初步学会有意识地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
  2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积累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在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初步统计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三、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9课时)
  100以内数的数法 1课时
  100以内数的组成、写法和读法 2课时
  100以内数的顺序 1课时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 1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课时
  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一)(23课时)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 4课时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4课时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 4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 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机动 1课时
  第三单元:认识人民币(4课时)
  第四单元:实践活动(一)(1课时)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1课时)
  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18)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3课时
  解决生活中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的实际问题 3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4课时
  加减法两步计算试题 2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机动 1课时
  第七单元:认识图形 (6课时)
  第八单元:统计和可能性(3课时)
  第九单元:实践活动(二)(1课时)
  第十单元:总复习 (5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以及"十"与“百”之间的关系,建立数位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数法、写法、和读法。
  2、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比较熟练的计算;学会解答常见的加减法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及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4、掌握横看为“行”,竖看为“列”,从“行、列”两个维度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5、体验到生活中需要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并能正确口算、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
  6、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
  1、一个一个的数,几十九后面是多少;学生口中数的数与物体的实际数量相对应。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及求“相差”“被减数”“减数”的实际问题。
  3、说出几元几角化为几角,或由十几角聚为几元几角的想法。在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中,需要先计算在化聚的式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买的商品填表,能够说明需要付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这需要观察、填表、计算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
  4、根据不同的情景、不同的观察角度与顺序表述物体的位置,感受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5、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及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五、教学进度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加强学生的书写整洁,要求美观大方、规范整洁,笔画清楚。用好每节课,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尽可能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重视想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感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养成。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重在教方法,并在实际的练习中加以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加练习题目的灵活性,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及时归纳总结,进行梳理。教学内容要全面到位。多进行变式练习。同时要不断将较为重要的知识加以复习巩固,掌握扎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复习中,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一般的学生要保证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练习,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练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每天坚持早、午检时间做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务教研处和数学教研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认真学习,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备课组中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年轻教师的研讨研修作用,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研能力。
  三、工作措施
  优化备课组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校本研修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四、工作安排
  1、集中学习,制定本学期年级组数学教学计划,落实组内活动安排。
  2、组内集体备课:《认识人民币2》——主备人王群。
  3、主备人执教组内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组内数学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观课,评课研讨。
  4、主备人执教校级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
  5、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6、商讨家长会交流事宜。
  7、网络晒课:制作课件、撰写教学设计、上课录课。
  8、组内商讨,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9、撰写三个一评优教案、论文。
  10、学科教学总结,期末检测。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8  一、情况分析:
  今年教学一(7)班和一(8)班,每个班级都是60名学生。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
  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 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三)解决问题
  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文化滋养、以雅育雅、自主发展、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现代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常规落实,质量为首,主题研究,专业提升为工作主题,开展本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结合二年级数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重发展、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工作策略
  用心研究、科学实践、确保质量、促进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注重各项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
  1、备课:按不同教龄段的要求进行分层备课。在备完全册教案的基础上,坚持课前修改和课后反思,教研组长坚持每周检查,并签注意见和建议。教导处每月抽查。
  2、听课、评课:认真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特别是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做好资料收集和记载。
  3、作业与辅导:
  布置作业的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时收作业,及时批改和发还作业,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
  情况。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规定交作业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帮助教育。加强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4、研究落实的提优、辅差工作计划,对本班本年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预防,早落实,及时解答疑难、补习指导。可以建议:建立错题记录本(随时记载)、学生成长记录本(随时记载,重点是学困生)、知识要点整理本(每单元集体备课整理,教学过程中完善,到期末整理成有序的知识要点)、建立后进生辅导记载。
  5、教研组坚持按计划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认真记载,认真总结。在每周三下午,教研活动时间专时专用,与平时随机的听课、评课、研究等活动相结合,既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全局性,又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探索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用心研究
  (1)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现代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
  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实践计划,本学期应有至少10%的课堂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2)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教研计划,并订出典型课例进行研究,本学期至少应安排5次相关的教研活动。
  2、科学实践
  (1)结合学科和年段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每位教师在组内展示一节相关研究课。
  (3)教研组提供一节相关课例在大组内展示。
  (4)本年段结合拟定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从典型课例入手总结提炼出相关模式。
  四、本学期特色工作
  1、坚持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
  2、坚持快乐周末练习的设计。
  3、开展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五、各学月工作重点安排
  第一学月: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参加期初的教材分析,初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学月:继续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第三学月:现代课堂教学展示课,举行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第四学月:结合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
  第五学月:实践反馈性的考试,工作总结、质量分析的反思性。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核心,以教研教改为重点,加强课堂管理的力度,努力抓好常规教学和教研活动的落实,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具体措施(一)加强教师培训力度,进一步转变教师的观念,坚定课改信念。
  本学期将继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把培训放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着重做好四项工作  1、制定业务培训计划,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特别是农远资源的应用能力培训。
  2、坚持集中培训和个人学习有机结合,要求教师研读学校教导处推荐的教育教学文章,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和读后感。坚持每周五下午3:00—4:00组织分学科的业务培训。培训宗旨:立足课堂、聚焦教材、人人参与、落到实处。主要形式:一是观看特级教师讲课录相,学习专家教学风格。二是围绕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凝聚大家智慧,共同探讨突破口,集体备好一节课。
  3、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教学信息,积极开展校内相互听课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每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10节。
  4、进一步完善、发挥校园网的作用,为教师创设合作、交流、发展的平台。学校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网页,积极撰写教学日志,将自己的生活感悟、教学手记、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读书心得等写进教育博客,教师每月平均发表日志不少于4篇。
  (二)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1、切实做好教学常规检查和反馈工作。即:备、教、批、辅、考,每一环节的落实,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坚持教导处月工作检查制,分人分项如实作记载,并适时在教师会上教师会上通报。
  2、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周密制订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备课,钻研教法,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教学,注重方法的传授,上好每一门学科和每一堂课。积极提倡教师课前备课,写好教学反思。加强教研组建设,重视教研组备课形式的研究,教师在备课中要学会合作、交流,资源共享,在合作探究中提高教学水平。
  3、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加强农远资源的灵活有效地使用,普及课堂多媒体教学,使教师能较好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课堂教学与教科研相结合,致力于向教科研要质量。
  1.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定期进行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推进教改的深入进行,教研活动要讲究质量,活动要有计划、有中心、有主题,教研活动要有详细的记录。
  2、注重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明确“问题即是课题,教学即是研究”。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规范教科研管理,积极培育课题精品,、提高课题质量,真正做到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使科研——教研─教学有机整合,逐步实现科研兴教。
  (四)重视和抓好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切实抓好各技能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抓好学生的训练和测试工作,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抓好学生的艺术、科技、信息技术的教育,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兴趣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具有特长潜能的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真正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技艺传给学生,把健康和快乐带给学生。
  2、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日常管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实践研究活动,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状态,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教育、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11  一、总体目标: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通过开展具备时代气息的、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类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个性培育的途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15人。纪律方面表现较好,大部分同学很认真,只有个别自制力稍差。本学期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合作,营造良好的班内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小学生。
  三、工作重点
  1、教育
  (1)教育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控制近视率,同时注重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2)进行尊师守纪、讲礼貌、团结友爱等道德品质教育和行为教育。
  (3)培养爱科学的兴趣,初步知道一些生活常识和自然现象。
  2、管理
  明确班委职责,各司其职。
  制定适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常规管理为载体,规范学生的各项管理要求。
  3、发展
  (1)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姿势和写字姿势,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听懂别人的谈话。
  (3)让学生学有所长,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四、月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抓好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教学的正常、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配合大队部开展"我爱我家"亲情教育活动。
  3、教育学生平时要以礼待人,见到老师、长辈或同学要主动打招呼问好,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月份:
  1、培养学生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2、教育学生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在校园和公共场所不追逐玩耍,不损害校园和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
  3、积极组织学生锻炼身体。
  五月份:
  1、对学生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强化学校的常规教育,加强课堂纪律。
  2、教室展板:庆祝“六一”儿童节。
  六、七月份:
  1、在学习新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抓好知识复习巩固。
  2、做好期末复习检测及分析工作。
  3、总结本班本学期工作情况,表扬优秀学生。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 篇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23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 ,比一比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认识物体和图形 ,分类 ,11—20的认识 ,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 ,我们的校园 ,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 使学生初步认识=、>、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 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 、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 小学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通用12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