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回复: 0

折纸教学的随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5 09: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折纸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那如何开展折纸教育呢?下面是师哈哈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折纸教学的随笔,一起来看看。
折纸教学的随笔篇1:折纸教学反思  1、活动中实现了主题目标的具体化和层次化。
  这个主题活动,我能紧扣《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组织教学。实现目标中做到由简单目标到复杂目标的过渡。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一些折纸方法,并了解折纸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合作互助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寄托于小小折纸作品之中。实现了主题目标的具体化和层次化。这个主题活动既有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又有情感教育。很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教学目的。
  2、活动中注重了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目标达成。
  由于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从幼儿园就已经接触到折纸,对折纸的基本方法有了较为基本的感性认识,此时的孩子缺乏的是理性的梳理和归纳。活动中,我便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折三角形、四边形),由开始的跟学折纸杯(边数数,边学步骤)到后来的自解自学折小狗再到最后的自由创作折其他,整节课堂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了现代教学手段,媒体形式丰富多样。
  现代教学手段在各种课型的教学中,有它独特的功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折纸教学是以视觉教学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更能体现出它的功效。例如:用实物投影放映折纸的步骤、动画进行演示。各种声音的点缀,使一些简单的图片产生不同的音效,就犹如一部短短的动画片一样。这对于长期以来接触传统教学方式的幼儿来说是一种新奇,可以使其集中注意力,使孩子们开了眼界,激发出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更重要的是催化课堂教学有效生成。
  4、存在不足
  在本次主题活动中,生生评价表现不突出。活动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生动手操作上,在展示成果、评价他人表现等方面缺乏来自学生的声音。
折纸教学的随笔篇2:造就幼儿的折纸能力  折纸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之一。它既能锻炼孩子手的矫捷性,成长孩子的目测力、空间想像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形成孩子的几何形体观点。 教4&5岁的孩子学习折纸,具体的做法是:
  1、做一些色彩鲜艳、形状较大的折纸动物作品让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让孩子知道它们是纸折成的。
  2、按照孩子爱仿照的独特的地方,成人可让孩子和本身一起用纸举行简单的折叠,如边对边折、角对角折等。
  3、4&5岁的孩子注重力保持时间只有十分钟。因此,为防止孩子不感兴趣,我们时常变换折纸的方式方法,可以让孩子折好头两步,后面几步由成人折好,将折好的纸品给孩子玩,可加强孩子对纸工的兴趣。
  4、4&5岁的孩子手指动作能力较差,还不能协调地动作。因此我们手把儿地教孩子,不轻易下论断:太笨、太傻,这样就不会打消孩子折纸的积极性。同时以表扬鼓励为主,多肯定孩子的成绩,使孩子在兴奋的心态进行折纸游戏。
  5、教孩子折纸时,可接纳游戏的口吻。如把正方形的四角向中心折时,说成是中心妈妈亲吻四个宝宝。孩子在亲切的气氛中学到本领。
折纸教学的随笔篇3:浅谈幼儿折纸  幼儿折纸活动是美术活动中的一部分,也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艺术活动,通过折纸活动,能锻炼手的触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通过纸张的千变万化,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和概括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折叠,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也有益于儿童建立几何和数理概念,增强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许多国家开始重视折纸教育对幼儿的影响,纷纷开设了有关折纸的课程,学前教育创始人,德国的杰出的教育大师FriedrichFroebel认为折纸能够非常好的启迪智慧,并把折纸与自己的教育学说结合起来,在他创办的世界第一所幼儿园&&勃兰登堡幼儿园中开设折纸课程,这种做法后来被推广到全世界。今天折纸虽然普遍于世界各地,然而最普及的地方还是日本,日本人把折纸当做自己国粹,中小学开设必修的折纸课程。但在我国,确忽视了这种教育,并且在折纸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经验,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1、幼儿没有折纸的兴趣。
  2、折纸活动难度大,费了很大的功夫,可最后往往只有几个孩子能掌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到最后,孩子和老师都失去了信心。3、折纸不灵活,过分依赖老师的示范和指导。因此,在折纸的教育过程中要找到一种合适幼儿学习的方法。那怎么样才能使幼儿喜欢上折纸,愿意折纸,并且能一步一步的把它折好呢?在多次的观察和积累中,让我感觉到折纸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技能,必须从小开始以激发孩子折纸的热情为目的,并根据不同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出发,有针对的采取一些措施。
  一.学龄前幼儿折纸活动的心理特征分析:
  1、他们主要只满足于折纸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折纸一般没有目的。
  2、由于手指动作较差,常常还未折出物体,就已将纸弄破。
  3、折纸的兴趣持续不长,易被其它事物所转移。
  二、传统折纸教学方法及其弊端
  1.小朋友和老师各拿折纸,老师折一步,孩子跟着折一步,直至完成。可这样的结果导致
  孩子下次拿纸的时候没有老师的带领就不知所措的结果。
  2.老师先教会孩子认识什么是折线,什么是粘贴线,什么是对边折,什么是对角折,这样的确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以便于孩子掌握折纸的方法,达到自己能独立看图折纸的能力。可是这样的方法对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过大,对能力强的孩子还行,可对能力较弱孩子结果往往会让孩子对折纸失去了兴趣,觉得折纸枯燥无味,如果让孩子对一件事失去了兴趣,且不谈折纸的技能能否掌握?还谈什么创造呢?
  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适应他们的方法进行教学
  1、做一些色彩鲜艳、形状较大的折纸动物作品让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纸折的兴趣。
  记得有一次下午,主班老师带班的时候,我因为布置环境的需要,试着照书上折一只小兔子,没想到过了一会,竟然有好几个孩子在旁边聚精会神的看我折纸,我没有打断他们,而是不断的拿出各种各样的彩色的折纸折出不同的动物,我没想到小班孩子能这么投入的看了半个多钟头。并将这些折好的动物给他们欣赏和玩弄。以后我也发现孩子们经常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动我的彩色折纸,我知道一定是他们对这些色彩鲜艳的折纸产生了兴趣。
  2、根据孩子爱模仿的特点,成人可让孩子和自己一起用纸进行简单的折叠,如边对边折、角对角折等,在教孩子折纸时,可采用游戏的口吻。如把正方形的四角向中心折时,说成是中心妈妈亲吻四个宝宝。孩子在亲切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本领。
  孩子对折纸有了强烈的好奇心之后,我决定尝试让他们先试试,于是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折纸,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你想折什么就折什么?果然,孩子们热火如潮的折了起来,当他们拿着自己的成果得意的向同伴们介绍自己折的什么的时候,我很清楚,孩子们的折纸热情已经大大的增加了。可是单单的让他们自由的折纸,不久他们也许就厌倦了。当孩子已经不满足于自己那不象的成果时,于是我教他们变戏法,将正方形变成三角形(对角折),将三角形上画出鼻子,眼睛,胡须,马上又变成小花猫,小兔了。然后我们又拿着自己的小花猫玩〈小猫抓老鼠〉的游戏。孩子们别提有多开心了.这样的折纸活动才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
  3、学龄前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因此,成人不要太长时间的进行折纸游戏。防止孩子不感兴趣的方法是经常变换折纸的方式方法,可以让孩子折好头两步,后面几步由成人折好,将折好的玩具给孩子玩,可增强孩子对纸工的兴趣。
  4、2-3岁的孩子手指动作能力较差,还不能协调地动作。因此,成人要手把手地教孩子,不能轻易下结论:太笨、太傻,这都会打消孩子折纸的积极性。应该让表扬鼓励为主,多肯定孩子的成绩,使孩子的愉快的心情中进行折纸游戏。
  孩子心目中都有一个美好的世界,而我们老师就是引导他们去到这个美丽世界的人,愿我们所有幼教工作者一起努力,以孩子为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细致的观察、总结、探索,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找到心中那片美好的世界,并创造出更美好的的天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