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回复: 0

【原】瓷器死亡老化气泡在瓷器鉴定中的运用~瓷器知识学习篇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4-1 17: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利用气泡鉴定瓷器、本套鉴定理论是符合中国瓷器司法鉴定要求的、符合中国文物鉴定老化鉴定微观理论的、本文由齐鲁珍藏馆馆主徐家强整理分享、送给喜欢瓷器的藏友们。以便于秒杀目前鱼龙混杂的瓷器仿品。皮壳易仿、内部老化仿不了。当然、鉴赏与鉴定瓷器不能以气泡作为终极鉴定真伪的方法;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断代、辅助鉴定真伪。举例说:一个人可以随意化妆成任何年龄段、他的内脏你不能给他都换咯……内脏的老化跟年龄成正比、同样瓷器微观老化和瓷器年龄成正比。

5tvy1urki2u.jpg

5tvy1urki2u.jpg

03h1kesfjj2.jpg

03h1kesfjj2.jpg

上图~(北宋清凉寺汝窑微观)
瓷器釉下存着气泡,可以用它的形态和变化作为鉴定古代陶瓷的依据之一。这已被陶瓷专家们所应用,如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燃料和温度烧成的瓷器,釉下气泡的大小,组合形态都不同,用它可以作为断代和区分窑口的依据之一。但瓷器釉下的气泡在时间的长河中有着自行死亡的规律;时间久远的瓷器一般死亡气泡,它的折光与釉面的包浆共同形成了瓷器有面雅静的萦光。但是,不同生活史的瓷器;施釉厚薄不一样的瓷器;釉质不一样的瓷器;施釉工艺不同的瓷器,即是在同一朝代生产的,釉下气泡死亡的程度也不同。观察得到清末以后的瓷器釉下气泡无死亡。论文全文: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

klbrb1clr1b.jpg

klbrb1clr1b.jpg

元青花四系扁壶~死亡气泡拍摄

hl54dqn3sqr.jpg

hl54dqn3sqr.jpg

uiwfl3lssi1.jpg

uiwfl3lssi1.jpg

01jowqhce1j.jpg

01jowqhce1j.jpg

jd1j4f4uhqf.jpg

jd1j4f4uhqf.jpg

zpk5pf2amkz.jpg

zpk5pf2amkz.jpg

huv0d0plkz3.jpg

huv0d0plkz3.jpg

ubfh3dkzpfl.jpg

ubfh3dkzpfl.jpg

dednmb1hjpq.jpg

dednmb1hjpq.jpg

元代釉里红微观下老化气泡拍摄

noojrtlf0ko.jpg

noojrtlf0ko.jpg

zy4m151cq3i.jpg

zy4m151cq3i.jpg

ap1gfmqnbc4.jpg

ap1gfmqnbc4.jpg

cj150qblrp1.jpg

cj150qblrp1.jpg

(元代釉里红气泡老化)
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tpml4fv2nyh.jpg

tpml4fv2nyh.jpg

元代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大罐微观老化

piwazt5bcbn.jpg

piwazt5bcbn.jpg

d5oqlrhakuq.jpg

d5oqlrhakuq.jpg

nsszyoxfais.jpg

nsszyoxfais.jpg

3qrtcgkj05s.jpg

3qrtcgkj05s.jpg

一、以气泡鉴定瓷器已被陶瓷专家们应用陶瓷专家们通过众多的观察,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如:宋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
下图:台北故宫汝窑微观图








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元青花气泡排列为串珠状。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



明宣德青花高足盖罐:微观老化拍摄



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密集。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冯先铭先生将成化瓷气泡作为官窑瓷气泡的分界线,成化以后的官窑瓷气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但是,有的也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二、气泡死亡与釉面萤光的关系传统的古瓷鉴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如是强光刺眼(又称贼光)即是新瓷。如釉面莹光柔和,即可断定是老瓷。因此也引起了作伪者利用兽皮磨擦,强酸浸泡使瓷失光的办法,但也免不了苍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护条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绝对部为莹光。古瓷形成莹光的原因,除在空间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浆外,经常阳光曝晒更会减弱釉光。釉下气泡的死亡对釉面光线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通过观察,凡形成莹光的瓷器,釉下气泡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气泡死亡的逾多,瓷光逾弱。

北宋官钧窑死亡气泡……







气泡死亡的原因有四:一是窑烧中气泡破裂;表面中间留有针眼的死气泡。二是有开片的瓷器,处在釉面开片裂纹上的气泡先死。三是受外因侵袭,如空气、手触等,环境如土泡、水浸等。四是瓷器在时间和空间运动中的自然松弛老化,使气泡在不是绝对封闭的釉中,气体逐渐散失,首先是浅层次,再后是深层次,气泡陆续死亡。






死气泡状态与瓷器鉴定以死气泡的状态鉴定瓷器,必须具备相对的同等条件,如不同朝代的瓷器,同是传世品青花瓷或同是出土青花瓷;同时传世品釉里红或同是出土釉里红,同是汝瓷(包括仿汝),同是定窑瓷(包括仿定瓷)等方可比较。本文对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的比较中,仅以白釉、青白釉面下的气泡相对比,因青花料质不同,厚薄不同,对气泡的保护能力也不同,难于比较。白釉或青白釉虽有不同,但差异尚小。比较鉴定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有助于准确的断代。陶瓷界惯说二百年以上的古瓷才能摆脱贼光,具备柔和悦目的萤光。以帝王朝代分大体是在乾隆末年(1796年),也就是乾隆以前(含乾隆)的瓷大都程度不同的具有莹光。但宋元钧瓷、龙泉瓷和元代青花瓷多有例外,因它们的釉面保光性能持好,钧瓷是含铜的乳油釉,元青花以干粉施釉。

元早期青花塔式盖罐:微观色釉钙化




笔者观察过多种这类瓷器,釉下气泡均基本保持完好,也有个别气泡开始具有混污现象,有变死趋势。龙泉窑的石灰碱釉釉层厚,仅在釉薄的突核处才有死气泡现象。另一藏品来龙泉窑荷叶罐;仅在口边角和孩纹凸处有些死气泡,平面釉厚地方都气泡完好。

元代龙泉窑荷叶罐:死亡气泡拍摄




元代龙泉窑龙纹荷叶罐~死亡气泡
元青花的上釉工艺不尽一致,一种是施以干粉的喷釉法,这种釉下很少有气泡,一些大气泡多出现在青花色泽边缘。在干粉白点间隙,时有小气泡。第二种是白釉或青白釉面上加施透明釉的,该种不施干粉;釉下无白色雾蒙层,气泡大小均清晰可见,此种釉保护气泡能力特强。第三种是青花上面仅施以青白釉;釉面下边气泡多有死亡,变褐变黑,如所藏龙纹梅瓷的气泡即是很好的说明。宋瓷距今已有九百至一千年,给予了气泡很长的老化时间,即是施透明釉带玻璃光的汝窑瓷器也出现了黑色死亡气泡,甚至有的能占到10%,如笔者藏宋汝瓷天青釉三足鬲式炉,鹰首壶和龙凤纹三足洗,宋定窑早期六辨瓜棱盖罐等都有相当的死亡黑气泡。如何利用气泡鉴定明清青花瓷器,除准确介定朝代气泡特点外,还要斟酌釉面对气泡的保护能力,重点看瓷器自身生活史对气泡寿命的影响程度,气泡颜色的老化程度,是初趋变色刚要死亡,还是已死变黄进而老化成黑,以作为断代的一项依据,结合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对所藏不同时代的瓷器进行了气泡对比鉴定,结果如下:宋代定窑早期白釉瓜棱罐黑色(土浸)60%、宋代汝窑三足高式炉黑色10%、宋代耀州窑六瓣花口盘A多数为黑色30%、宋代耀州窑六瓣花口盘B多数为黄色20%、宋代龙泉窑香炉仅凸处有黄色死气泡、元代青花八桂兽扭罐(罩透明釉基本无死气泡)、元代干粉釉凤首扁瓶有花边缘处有大气泡.基本无死亡、元代青白釉青花小口罐黑色10%、
元青花四系扁壶~老化死亡气泡









明永乐釉里红鱼藻纹盖罐褐色 10%、明宣德海马纹青花胆式瓷黑褐色8%、明成化青花风纺大碗黑褐20%、明嘉靖乙末年知县徐(王几)造青、花八面首贯耳弦纹梅瓶 黄色8%、明万历龙凤效五彩盖罐黄色40%、明代青花元宝黄色10%、清康熙紫金釉象耳尊 黄色8%、康熙吉庆堂青花风穿牡丹尝瓶 褐色8%、康熙树叶款五彩人物盖合黄色8%、雍正仿成化斗彩盘褐色10%、乾隆防雍正青釉瓜棱瓶 褐色8%、嘉庆半边款五彩大碗偶乐发现死气泡、清同治五彩益合基本无死亡气泡、道光青花小碟四件(半边款)釉面较差黄色16%、清同治苏府藏宝款刀马人尝瓶一对,基本无死亡气泡、光绪红釉描金团龙纹瓶基本无死亡气泡、民国仿雍正羊首樽无死亡气泡、民国花鸟题诗水注无死亡气泡、民国花鸟题诗药臼无死亡气泡。由上表分析,虽然各瓷器的生活史不同,但大体可以归纳为:宋代瓷器气泡死亡多,已多数为黑色,少数为褐、黄色;元代瓷器气泡因釉而异;明代如釉面较肥厚的永乐、宣德瓷器釉面俱有较强的气泡保护能力,死亡气泡多为褐色。清代早中期瓷器气泡死后多为黄、微黄色;清后期、民国和现代瓷器基本上无死亡气泡。

清凉寺汝窑~死亡气泡拍摄






气泡在死亡过程中由浅色变深色,在质感上由水莹状变成固体状,随着釉面的损毁,有的逐渐成为黑洞。瓷器气泡的发展变化是随着制瓷工艺的改进与提高而变化的,同样存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典型的朝代气泡都是质变后的结果,对量变阶段,即过渡阶段的气泡的变化,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除典型的朝代气泡应予以肯定外;对边缘过渡阶段的气泡尤应研究和肯定归属;结合其他断代标准进行准确的断代鉴定。不论古代瓷还是现代瓷,都在瓷的釉下隐藏着许多极小的气泡。圆圆的、密密的布满釉下,非常好看。但是,不是所有的釉下都有一样多的气泡,有的气泡多,有的气泡少,有的甚至没有气泡。这是为什么呢?可否利用气泡的形态与分布来区别古瓷与现代瓷的不同,为古瓷断代辨真伪呢?笔者抱着这个目的研究了许多各朝各代的真假器物,进行了仔细的比较,从中找出差别,为鉴定古瓷探索出一条新路——“气泡鉴定法”。一、气泡的成因气泡是釉中的水分子(H2O)变来的。在烧制瓷器时,高温会使釉层中的结晶水或液态水变成气体,当釉层厚时,气态水分子被釉膜包住释放不出来,故而形成釉下的气泡。当釉层薄时,气泡冲破了釉层膜,在釉表面形成了不少坑凹—麻点。釉中水分子多,气泡亦多,釉中水分子少,气泡亦少。如果釉中不含水分,釉下可能就没有气泡。每个朝代各窑口釉的配方和工艺不同,器物釉下气泡的情况也不相同。这正好为鉴定古瓷提供了一种有利条件。二、釉的分类和工艺特点陶瓷生产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釉的制作技术。中国古陶瓷技术十分成熟,具有很长的历史,施釉有很多配方和不同的工艺方法。依照釉的熔融性和烧成温度,可分为易熔釉(又叫软釉)、中熔釉(又叫珐琅釉)和难熔釉(又叫硬釉)。按制造方法可分为生釉、熔块釉和挥发釉。按上釉方法可分为浸釉法(将坯浸入釉液中)、浇釉法(将釉往坯上浇)、喷釉法、振滴法(用毛刷浸满釉再滴在坯上)、涂刷法、挥发法和撒布法等。这些工艺特点在不同时期使用不同方法。同时也与釉料的配方和粘度有关。在古代常用釉粉撒布法,这是一种干法施釉,其中不含或很少含水分子。还有一种盐法施釉,是利用食盐加热后产生氯化钠蒸汽,挥发在制品上而成一种盐釉。到明朝开始,这些干法施釉不采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釉浆施于器物上,再置于窑中烧成。这一工艺的改变过程可以证明釉下气泡的形成是因为在不同朝代有不同表现。尤其在现代仿制技术上,基本是沿用清朝的工艺——湿式调釉法,必然会出现釉下气泡过多的现象。这一特点为鉴定古瓷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三、对宋元两朝古瓷的鉴定宋金时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省的瓷窑特别多,品种以秘色瓷和青白瓷为主。诸多的瓷窑中以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为首,相继有龙泉、耀州、磁州、登封诸窑。大多为朝廷服务,烧制官器,进贡朝廷。釉色极美,玉质感强,瓷品很高,为世人所珍。后仿制者大有人在,费尽全力,欲求逼真,但至今无人仿造成功。宋朝的五大名窑中尤以官、哥、汝三种瓷仿者众多,难度最大。即便明成化、清雍正时期,帝王命“官窑”以官仿官,不惜工本也难仿成。仿制出的哥瓷貌似神离,距离甚远。何况现代仿品以民间的个人实力去仿制,虽技术条件改进许多,但配方没有掌握,故制造不出成功之作。五大名窑中有名望的高级精品,最突出的特点是“玛瑙为釉”、“玉质光泽”、“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和“雨过天晴”等,但这些美的品质都是很难仿得出的。
玛瑙釉欣赏~北宋张公巷汝窑



北宋 张公巷汝窑~三足洗





北宋清凉寺汝窑~北宋早期




尽管现代技术高超,学会了以假乱真的能耐,但若用“气泡鉴定法”去辨别仿品,很容易识破庐山真面目。因为仿品尽管把外表做得与真品一样,但绝做不出死亡气泡以及真正的老化气泡。撒布法釉料的配方今人更是没法挖掘出来。这一点对宋瓷最有说服力。总的来讲,鉴定古瓷(指宋代瓷)应全面比较。有釉色的“柔和美丽”、“玉质感强”、“光泽不刺眼”,有湿润“冒汗”的现象和看不到气泡等原则。有的宋瓷釉面有斑点或小麻坑均须放大50倍方可看到。对于元青花也有如此特征。元青花一般人很少见到,什么是真品,什么是仿品也难区别。正因为元青花真品不多,世人所见又少,给制仿人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从造型、工艺、绘画、釉色、修胎、火石红诸方面都难以辨别真伪,惟独从“气泡”方面可以容易区别。
元代~鬼谷子下山大罐微观老化痕迹





四、明清两朝青花或釉里红的鉴别这两个朝代的青花和釉里红特别多,仿品也多。在材料、工艺、绘画、书写款式诸方面都能仿得一模一样,惟一不好仿又没被人重视的还是釉下气泡的问题。青花的色泽有的仿得很好,有的还有距离,辨色能力稍差就很容易“走眼”。除此之外抓住两点便可区别真伪了。一是青花釉是否下沉?下沉入骨且有晕散现象即为真品;若漂浮而无晕散、显得死板则可能为仿品。另一点是用50倍放大镜看气泡。若青花下沉则在青花上有许多白色气泡;若青花上浮则青花上全是麻面小坑,看不见白色气泡。在青白釉下气泡多且大,则证明青白釉层厚而肥润,此乃真品。反之,青白釉太薄则气泡很小应证明是仿品。鉴赏瓷器一般从器型,纹饰,胎釉,款识等几个方面看,当然一些存世量少的瓷器品种也很值钱比如元青花,康熙郎窑瓷.1、釉水厚,这是老瓷器的一个特征,但不代表釉水厚,就是老瓷器。2、窑温在1250度以下。明代以前,烧制技术没有那么完备,窑温一般在1300度以下。3、社会动荡,非盛世气象。时逢乱世,陶工为生计,要多出瓷,快出瓷,好换钱,所以,当时的瓷器多有死亡气泡和器形歪斜等现象。4、或为盛世之民窑产品,为产量而质量略粗,此种至清代尚存在。规律:存在死亡气泡的瓷器,一定老,不存在死亡气泡的瓷器,不一定新;瓷器釉下的气泡在时间的长河中有着自行死亡的规律,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北宋哥窑百圾碎凤首执壶死亡气泡拍摄








北宋哥窑百圾碎凤首执壶~微观老化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陶瓷界一般认为:气泡在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变是绝对的而不变是相对的。无论那种瓷器,鲜活的气泡都具有明亮性和通透性,形状也往往都圆润而规则;100年以上的瓷器则往往会开始出现气泡变色、裂变等现象,如果是铜红釉瓷器则往往开始闪现水银状针尖大小的小亮点,如果是透明釉瓷器则往往需要200年以上才呈现出明显的衰变迹象,有的或有些气泡开始变得浑浊失透,有发紫、发黄、发混的现象,且所有瓷器品种都呈现出年代越久远则气泡衰变比例越众多的线性升幂不可逆排列的总体趋势;400年左右的瓷器,会有相当一部分气泡变黑、破裂、畸变,而且其数量和程度也是与年代成正比地逐渐递增;800-1000年左右的瓷器,其气泡就会部分甚至全部地破灭死亡,只留下与气泡的直径和大小相吻合的黑洞与麻坑。

大明宣德高足盖罐:微观老化拍摄








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元青花人物故事大罐:微观老化拍摄








元青花~色釉老化痕迹拍摄、夹杂着气泡老化首先,你可以先用放大镜观察你家里一套盘子有无气泡。如何鉴定窑瓷器、瓷器釉下存着气泡,可以用它的形态和变化作为鉴定古代陶瓷的依据之一。这已被陶瓷专家们所应用,如不同时代,不同窑口、不同燃料和温度烧成的瓷器,釉下气泡的大小,组合形态都不同,用它可以作为断代和区分窑口的依据之一。但瓷器釉下的气泡在时间的长河中有着自行死亡的规律;时间久远的瓷器一般死亡气泡,它的折光与釉面的包浆共同形成了瓷器有面雅静的萦光。但是,不同生活史的瓷器;施釉厚薄不一样的瓷器;釉质不一样的瓷器;施釉工艺不同的瓷器,即是在同一朝代生产的,釉下气泡死亡的程度也不同。观察得到清末以后的瓷器釉下气泡无死亡。
元青花塔式盖罐~干粉施釉法、撒布法施釉





元青花色釉~豆花状老化现象元早期~塔式盖罐、撒布法施釉法
图:瓷器中的气泡
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一、以气泡鉴定瓷器已被陶瓷专家们应用陶瓷专家们通过众多的观察,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如:宋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元代气泡、串珠状排序较多。
元青花微观~大气泡串珠状








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中型均衡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冯先铭先生将成化瓷气泡作为官窑瓷气泡的分界线,成化以后的官窑瓷气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但是,有的也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


宣德青花~微观下青料出现结晶、絮状物







宣德霁蓝釉八仙葵花盘~微观下气泡老化
二、气泡死亡与釉面萤光的关系传统的古瓷鉴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如是强光刺眼(又称贼光)即是新瓷。如釉面莹光柔和,即可断定是老瓷。因此也引起了作伪者利用兽皮磨擦,强酸浸泡使瓷失光的办法,但也免不了苍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护条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绝对部为莹光。古瓷形成莹光的原因,除在空间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浆外,经常阳光曝晒更会减弱釉光。釉下气泡的死亡对釉面光线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通过观察,凡形成莹光的瓷器,釉下气泡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气泡死亡的逾多,瓷光逾弱。气泡死亡的原因有四:
一是窑烧中气泡破裂;表面中间留有针眼的死气泡。
胎油中出现针状、絮状结晶体~百分百老瓷才可以拥有……
元早期青花大罐~微观下色釉结晶、钙化


元青花大罐~苏麻离青的蓝紫色







青料出现絮状物凝结和针状质变
我们是在玩瓷器~而不是玩气泡……死亡气泡的老化鉴定方法、瓷器鉴定中所有人都在运用;司法鉴定师也在运用……但是、一件老仿瓷可能有老化气泡、甚至死亡气泡~但是它未必是一件到代的瓷器。真正高手鉴定、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可能一张高清图也可以识别真假~但是这样的人很少、包括国内的很多权威专家……这些需要的是实战经验、而不是纸上谈兵。
死亡气泡已经被国内大多数权威专家以及中国瓷器老化痕迹研究所,广泛运用。。死亡气泡和气泡的老化,目前以至于以后都不可能仿造。所谓的,死亡气泡以及老化气泡可以仿造,是所谓不懂的菜鸟以及景德镇作假者的谣言。。他们作做旧的老化气泡和真正的老化气泡不是一回事,做旧者做的老化气泡烧窑前胎上涂抹脏土水,在上釉。。他跟死亡气泡,老化气泡是两码事。。可以说,不是一回事。死亡气泡~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跟人的年龄一样慢慢老化变色最后顶端破裂。。还有部分入土瓷器,气泡里土沁开始慢慢侵入变色。。。这些都是景德镇目前乃至以后不能突破的。。可以绝杀目前赝品。但是,有老化和死亡气泡,只能说它是一件老瓷器~并不能说它一定到代。然后再通过瓷器:器形,纹饰,胎釉,胎骨,底足,修胎,胎骨的老化,胎釉的老化,画工神韵鉴赏,以及画工是否符合时代特征。。综合鉴定。。现在景德镇的仿品,过不了三关。。如果说,想完好瓷器~需要用心的去研究,多看真品仿品,多上手研究而不是走马观花。。
宣德青花盖罐~微观老化痕迹








瓷器鉴定是一个人对艺术鉴赏水平的综合测评,有很多人看见一个底足不符合,仿品,底足不对~试问你看见了几种底足。举例乾隆官窑器鉴定,乾隆官窑都是泥鳅背吗。。。乾隆官窑底款有三十多个笔记,你没有看见过的就不对吗。。乾隆的粉彩珐琅彩可以有12种以上的色彩的综合调配运用,你觉得所有官窑都是一个色吗。。乾隆青花~早中晚期,发色不一样。在举例,元青花。。元青花修足只有漩涡底吗?答案是:元青花修足~漩涡底,平切足,平切浅挖足,平切深挖。等等。。元青花发色:有湛蓝色,蓝紫色,蓝灰色,灰黑色,浅蓝灰。。钴料配比不一样,发色不一样。。。难到你没有看见过得就是仿品吗。。瓷器鉴定是一门综合艺术的鉴赏。是经验的积累,在自己不懂的时候要谦虚,有忒多你不懂的东西了。。多少人,多少专家,其实狗屁不懂,仅仅是纸上谈兵。经常看见很多藏友,喜欢玩瓷器,确是不懂,或者说研究不深刻。。导致真的假的自己也拿不准,找一个专家鉴定一次一个说法。。想找权威专家你又不认识,天天纠结和盘旋在圈子外边。。找个拍卖公司鉴定吧,都是真品,估价几千万,一拍卖就流拍。

五代柴窑熏香炉微观老化痕迹







齐鲁珍藏馆馆主徐家强,仅此把本文送给广大热爱瓷器和喜欢瓷器的藏友们。希望本文可以帮到大家,文章配图比较多。。希望,藏友们能够有所感悟。齐鲁珍藏馆馆主徐家强整理分享多年瓷器实战经验~以藏会友,喜欢热爱瓷器的藏友可以一起交流学习。。

瓷器微观老化拍摄:


瓷器微观老化拍摄:



瓷器微观老化拍摄:


瓷器微观老化拍摄:

本学习论文由:齐鲁珍藏馆徐加强整理提供、仅供高手进阶的瓷器爱好者学习和研究…
在此说明一点、我们是玩瓷器,不是玩气泡。真正高手不需要看气泡微观一样识别新老和真假、但是有老化气泡的瓷器一定是老瓷器;结合纹饰、器型、画工、修足修胎等进行断代…出现死亡气泡的瓷器一定是有一定年龄的瓷器、相反没有死亡气泡未必是新仿品。但是、明代以前的瓷器大多有老化气泡和死亡气泡。可以以此作为真品和仿品绝杀技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