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回复: 0

打拳学会蓄势,“身具裹劲”,更好的积淀内功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3-11 22: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里狼烟滚,笑谈独峰上。描劲画骨,八法练功。何为八法,又称八门劲别。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一,掤如张伞,内有撑感,属扩张劲。方向上前至左右。二,捋似刷锅,掌弧轻抹,是导引劲。方向下后至左右。一圈当中,上行为掤,下行为捋,两臂交替轮转。三,挤如压球,属于合劲,身法似抱球。双掌挤时,相合中线,记得要撑肘,撑肘引发扩背,合劲更大。四,按像碾豆,劲感沉实稳健,属控制劲。碾掌根,即是按劲,掌根轻微碾旋,导流内压贯指。五,采在手指,比如单鞭,斜行,都有勾手。行拳当中,抹圈划圆时,手指亦有屈张力,含有叼取,擒拿,拨动,干扰的小劲,称之为采。六,挒如撕布,螺旋矛盾劲。方向对立,螺旋展开,有时伴随发力出现。七,鹰嘴杠杆,肘有兜裹。肘是支点,所以沉坠。身是动力臂,所以须中正。撑肘为横劲,裹肘为竖劲,横竖相参,则结构多变,称为肘法。八,靠如张网,其劲在背。靠即是扩,立身中正,背阔展开,势如球面。靠属于后掤劲,亦是合劲,刹劲,顿挫劲基础。靠亦有肩,多在发力,突然干脆,劲如锤敲。八法并非分开操作,不要这样想。八就是一,打拳时,八法融合于圆中,同步运作,谓之混成。

0wqtokgpheu.jpg

0wqtokgpheu.jpg

一弧一关节,一圈一刚柔。若打拳感觉绵柔,关节润滑,骨力坚实,这是极好的,照此下去,以柔养形,以刚锻骨,功夫炉火纯青。若感觉下盘稳健,脚底却轻灵,自如收放,随意纵横,胯感突出,裆下虚灵,这又好了,说明裆劲含得灵,拳势拢得住,分毫细微敏感。打拳先要整,若要整劲上身,要体悟开合之道。侧腰鼓撑,丹田松紧,肋骨开合,后腰筋膜扩撑,用这些法,训练内腔掤劲。身劲不整,活劲变成逃跑。身劲很整,活劲变成了球劲。混元似气球。打拳光有线不行,还要有面。好比云手,手臂上掤,好似撑球面。手臂下捋,好似抹球面。这就好比,粉笔和板擦,不是一个劲。粉笔一条线,板擦一个面。面的感觉有了,螺旋起来,就是球。身子用上了,拳就立体了,力道顿时改观。理法明白,种瓜得瓜。理法不清,种瓜看花。每盘一遍拳,用心中的劲,描绘太极的理。从容在标准上,游走在法则中。一拳一觉悟,把拳法参透,读懂,练通,最终做到不惑。

5y4ehf3n3u2.jpg

5y4ehf3n3u2.jpg

星盘螺旋,旋浪塌缩。肩微内扣,也称裹肩。裹肩要开窍,腾出锁窝空间,肩胛才更有劲。手臂通过肩胛,和后背连通,这是对的。肩微微一扣,胸肌轻弹,颤劲敏锐。裹腿开髋,裆劲虚合。肩关节,髋臼关节,皆有内裹而后开的趋势。如此打开内根,云门与腹股沟,俱出空洞,蓄势于根节空间,目的是激发深层,联通内路。虚裆还有个作用,松顺脊柱,腾出腹股沟空间,自重如铅坠,自然落下,同时导引中线,促使劲路畅通。无论发力,还是缓盘,体感均畅通无阻,精力触听,渐进深邃,心境幽微法喜,浑身十分得劲。大腿骨,又叫股骨。股骨轻微内裹,又称内角支撑。双腿内侧筋肌,随着换胯,被腹股沟抽拽,触发小腹核心,更加活跃灵敏。内角支撑,稳固耐用,通过换髋,调换虚实,省时省力,劲还巧妙。球面扩掤,内裹藏珠。外层扩张,内在塌缩,这种动力体系,称为混元功法。塌缩内核,形同包裹。揉运内压,充盈四肢。通过不同式子,训练诸多劲别,开发自身潜能,从而获得最佳状态。

psdhidietr3.jpg

psdhidietr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