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回复: 7

[明德至善]复兴和谐之德,终结孔孟之道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
发表于 2022-4-7 05: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谐之德”是几千年来,从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一直到汤、文王、周公、孔子、庄子,共同发现、创建、承传、守持、保存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伟大生活智慧,是不论何种种族、地区、文化及宗教背景下的人们都有的一种人人本具的智慧光明。它具有生生不息,神化不测的智慧力量,蕴含不可称、不可量、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能生发出强大的创新力、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能在宇宙万物共同一体的基础上让人们从内心深处确立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应有的正常秩序,从而为人们和谐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孔孟之道”,假孔子“仁德”之名,行孟子“性善”之实,以建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正常生活秩序者也。它是在宗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实际上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一整套思想文化体系。“孔孟之道”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孔孟之道”指汉武帝在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基础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两千多年里统治人们思想的一种文化体系。狭义“孔孟之道”指元仁宗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朱熹之《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命题之定本以后,流行于明、清两朝,主宰、同化、控制、僵化人们思想近六百年的一种文化体系。
  中华民族五千年乃至八千年以上的文明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代,姑且名之为“华夏”时代,即合“德”的秩序时代;“周孔”时代,即合“道”的秩序时代;“孔孟”时代,即合“理”的秩序时代。所谓合“德”的秩序时代,是指从伏羲、神农、黄帝以来,一直到“春秋战国”,这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这一历史阶段是建立在“《易》德”智慧基础上的。这一“《易》德”智慧是华夏众多先圣共同创建、保存的,它是华夏先圣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宇宙、人生真相的圆满阐释,它为中华民族以后的发展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根基,激励炎黄子孙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一“《易》德”智慧的高度浓缩就是“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而这一“《易》德”智慧的核心是“天地之序”,以及由这一“天地之序”带来的“天地之和”。也即由“神”、“气”、“时”、“阳”、“知”及“庸”、“言”、“和”、“情”、“知”等文言开辟、指引、描述、阐释的和谐之道。而由华夏先圣提出的这一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坚实基础,是华夏先圣在几千年前仰观俯察而作出的“三大科学发现”,即“河图、洛书、中医”。对这“三大科学发现”,只有当我们对西方从古希腊思想家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直到牛顿、爱因斯坦、霍金、惠腾等众多科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共同努力所得到的相对论、量子论、混沌理论、大爆炸理论、超弦理论、M理论等最新科学成果有切实的了解、掌握,我们才能从“时空之义”、“对称之力”、“自然之美”、“天地之数”、“因果之律”等方面,深刻认识到这“三大科学发现”如何正处于现代科学的最前沿,如何为当今地球村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生活世界,如何为我们开辟了回归自身智慧家园的道路,如何让我们这个由不同文化、宗教、种族、地区构成的多元文化社会能和谐相处时,才能促使我们从内心深处对华夏先圣所具有的科学智慧,发出由衷的赞叹。也让我们对中华文化生起无上的信心。
  所谓合“道”的秩序时代是指秦汉以来,人们对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融会贯通,借鉴秦朝短暂统治历史教训,吸取汉初黄老之术统治经验,在华夏先圣“《易》德”的基础上,以“《易》道”的方式汲取“六经”的智慧,将“太极”、“阴阳”、“五运”、“五行”、“文言”等中庸之德与那一时代的历史实际相结合,提出包罗万象的天人感应思想体系。因不再具有华夏先圣那种让“《易》德”成为“《易》德”的真实智慧,只能假借孔子“仁德”之名,实质上是以孟子“性善”思想为核心,将孟子的“性善”这一最高价值准则变换为“天道信念本体”,从而建立起一整套思想文化体系。这一体系表面上依据“六经”,尊崇周公,孔子,可实际上已经从“《易》德”智慧的高度上跌落下来,在某种程度上是用人为构想的一套价值准则来奠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基础。将春秋战国时代称“德”、称“道”及“德道”并称改变为“道德”,帛书《老子》与今本《老子》的重大区别,就是一个明证。
  由“德道”变为“道德”只是合“德”的秩序时代走向合“道”秩序时代的一个标志。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天人之分、体用简别的智慧开始丧失。这突出地表现在继承了孟子、董仲舒思想的郑玄等人对经典的解释上。华夏时代“《易》德”智慧有一个前提,即“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一个前提体现在《周易》中,体现在《论语》、《庄子》中,体现在《黄帝内经》中,也同样体现在其它先秦经典中。而处于东汉末年的郑玄在注释《大学》时明确提出“物犹事也”之后,“周孔”时代的思想家们,就再也不具有“天人之分、体用简别”这一高度智慧了,他们开始大谈特谈“天人合一”、“体用不二”了。他们开始忘记了自己与华夏先圣之间存在的多么大的差距,俨然自己就是华夏先圣了。这可以从魏晋期间王弼“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这种“寄言出意”的思维方法,以及先秦经典“德”、“道”与“物”并称第一次改变为“理”、“事”并称里明显地看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5
 楼主| 发表于 2022-4-7 0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胆大妄为、肆无忌惮的思维方式必然结出“宋明理学”这一果实,中华民族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第三个时代,即合“理”的秩序时代,也就是从北宋开始以来的时代。隋唐以前是“周孔”并称,北宋以后“孔孟”并称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因此这个时代是名副其实的“孔孟”时代。“孔孟”时代自然是“孔孟之道”盛行,只是这一“孔孟之道”采取了“理学”、“心学”的形态。所谓“理”,所谓“天理”,是宋明理学家、道学家们,为重建那一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秩序而提出的最高价值准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就像基督教的“上帝”一样创生了宇宙万物,天地间一切都是在它的照耀之下的。从这时起,中华民族的思想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华夏”时代,起初并没有什么儒家、墨家。只是在孔子去世之后因墨子和孟子的出现,才有了两种最有代表性的儒、墨思想。到了“周孔”时代,为了治国的需要,我们有了道家思想,自然而然也就有了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家、派的出现。随着佛法的传入,我们又有佛家思想。到了隋、唐,已经形成儒、道、释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管怎样,此时各种思想之间还是处于开放交流的阶段。但自从到了“孔孟”时代,特别是自从“宋明理学”占据了历史的舞台之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就从开放走向封闭,我们开始变得固步自封,发展的动力一点点被侵蚀。“以人为本”的传统智慧被“以理为本”所代替,且一点点堕落到以“理”杀人,以至于当年鲁迅看“四书五经”竟然看出“吃人”二字,真令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由于宋明理学家为了维护自己所虚拟的“道统”,极力以狭隘的心态来丑化、诋毁佛家、道家思想,因此他们已不能全面看到华夏先圣所具有的高度智慧,即使在那时有《黄帝内经》的“运气七篇”及“河图、洛书”等大量天垂之象出现,也不能对此有丝毫改变。从这时起所谓的“孔家店”开始形成。这一形成非同小可,它使如此伟大的中华民族一点点丧失活力,萎靡不振,自相残杀;一点点变成东亚病夫,让我们这个民族经受了“鸦片战争”的耻辱,“八国联国”的蹂躏,遭受了列强无尽的欺辱,日寇铁蹄的践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以彻底清除其“理学”的印记。直到此时我们才真正明白,所谓“孔家店”与孔子的“仁德”思想并无太大关系,只是他们为了自以为是欺世盗名而已。“孔家店”的宗主是“孟子”,其间经过董仲舒、郑玄、王弼、郭象、韩愈等人的努力之后,才最终在宋明理学家手里,形成了“孔家店”。因此恰如其分地说,“孔家店”在“二程”那里,应叫“程家店”;在朱熹那里,应叫“朱家店”;在王阳明那里,应叫“王家店”;在王船山那里,应叫“王家店”;在康有为那里,应叫“康家店”。即使在“五四运动”以后,特别在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整个世界形成地球村,全球经济已然一体化的信息时代里,牟宗三等“新儒家”们开的“孔家店”依然生意兴隆,难道我们不感到心有余悸吗?难道我们中华民族还要遭受“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那样的耻辱,我们还要经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浩劫吗?难道对于多次把中华民族推入万丈深渊的各种各样的“孔家店”,我们还要顶礼膜拜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22-4-7 06: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22-4-7 07: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太喜歡董、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22-4-7 07: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22-4-7 08: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三大科学发现”处在当今科学的最前沿,不知论据是什么。知识是在积累的基础上传承发展的,今天的科学与古代对大自然的模糊认识自是不可同日而语,硬要说古人的智慧远超现代人,实是厚古薄今,非理性态度。
  鄙人感觉,论者要去华夏圣贤那里寻找济世良策,其实是借古人言自己,不如直接了当称自己的智慧高过众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22-4-7 09: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复先圣之德、终结孔孟之道没错,但先圣之德也不是毛  和八荣八耻所能代表的。这世上究竟真正有几人能了悟先圣之德?无了悟又何来继承和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3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2
发表于 2022-4-7 1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伸乐明兄所说的"悟"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最近一直在思考,这是一个心历过程.第一步应该是心得,有机会与各位达人交流.
  
  楼主文章否定范围很大大,可否从具体内容上来驳,细细道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