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回复: 6

《红楼梦》背后的真实历史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发表于 2022-4-6 05: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楼梦》隐藏的真实历史
  《红楼梦》其实是在演说明朝万历朝以后到明末清初之间所发生的历史故事,重在演说朱明王朝走向灭亡的悲痛历史。要解读《红楼梦》,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通过谐音字法和字的笔画增减法方能解得其中辛酸之味。《红楼梦》第二回有一段云: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书凡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这段文字中“敏”和“密”是谐音字,此段作者意在暗示读者:“读《红楼梦》时,要运用谐音法和字的笔画增减法方能解得其中心酸之味。”例如《红楼梦》第二十一回有一段云: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        偏是嚼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了。”宝玉笑道:“你学惯了他,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这段文字中“爱”和“二”是谐音字;又《红楼梦》第五回有云:宝玉听了,唬的忙答到:“仙姑差了。我因懒于读书,家父母尚每垂训饬,岂敢再冒‘淫’字?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字为何物。”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兴趣,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可心领而不可口传,可神会而不可语达。”此段中:“意淫”的谐音是“异音”,异音也就是谐音,“‘意淫’二字,可心领而不可口传,可神会而不可语达”正是谐音的精妙之处,也是作者再三暗示读者:谐音法是解开《红楼梦》秘密的一把金钥匙。
  二 《红楼梦》只是一台戏,书中的人物只是演戏的演员,一个人物可能同时演好几个角色。《红楼梦》第五回中一段云:警幻便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反成嚼蜡矣。”此段作者暗示读者;书中的故事是由好几个人物共同演义某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是在感怀演说一个历史事件。
  此处现以秦可卿这个人物为例,谈一谈其背后的真实历史故事,“可卿”二字的谐音是“客妾”,“客”字有两个读音,一种读“可”音,另一种读“妾”音(“客”做为姓氏,在方言中读“妾”音),“妾”的谐音是“卿”,所以“可卿”来源于“客”(客氏),明朝皇帝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就是秦可卿的原形。《红楼梦》第五回中,秦可卿伏侍宝玉睡在她的房间的那一段有云:说着大家来至秦氏房中。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宝玉觉得眼饧骨软,连说“好香!”进入房间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是:“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着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宝玉含笑道:“这里好!”秦氏笑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可以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鸯枕,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去······。此段文字暗示:秦可卿的房子是皇上住的地方,而且秦可卿和众奶母伏侍宝玉睡觉,历史上和奶母乱伦的皇帝只有明朝的朱由校,他和奶母客氏之间的故事,我在之后的解析中将会提到。
  《红楼梦》第五回有云:一见了宝玉,都怨谤警幻道:“我们不知系何‘贵客’,忙接了出来!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旧景,故我等久待。何故反引这浊物来污染这清净女儿之境?”......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字可卿者,许配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说毕便授云雨之事,推宝玉入房,将门掩上自去。那宝玉恍恍忽忽,依警幻所嘱之言,未免有儿女之事,难以尽述。此段中“乳名”的谐音是“乳母”,“可卿”的谐音是“客妾”(即客氏),“诸名······精······珠······油”的谐音是“明朱由校”,此段暗示朱柚校与乳母客氏淫乱。再有一段云: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只有一个木筏,乃木居士掌舵灰待者掌篙......”此段中“乃木”的谐音是“奶母”,“.....舵......灰”的谐音是“爬灰”,进一步说明朱柚校和奶母爬灰乱伦。关于‘爬灰’一词,书中第八回有云: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此段中“焦大”的谐音是“校大”(因朱由校为大,朱由检为弟,故称朱由校为“校大”)。此段也在暗示朱由校和乳母客氏爬灰乱伦。   
  综上所述,秦可卿和宝玉二人演义的是明朝朱由校和奶母客氏乱伦的故事。书中“秦可卿死封龙禁卫”一段则暗示朱由校之死,有据为证,且看《红楼梦》第十三回有一段云:正说着,只见秦业.秦钟并尤氏的几个眷属尤氏姊妹也都来了。贾珍便命贾琼.贾琛.贾璘.贾蔷四个人去陪客······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此段中“天香楼”的谐音是“乾清宫”,此在暗示皇帝朱由校死于乾清宫。此回中贾珍为贾蓉捐了一个“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慰”的前程,其中“龙禁尉”的谐音是“魏进忠”(魏忠贤原名是李进忠),此处暗示:“朱由校临死之前嘱咐朱由检,魏忠贤是值得信奈的忠臣,可为御前侍卫”。《红楼梦》第十四回描写秦可卿丧事的规格之大,书中有一段云: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廉······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此段暗示前来送殡的官客身份爵位都是些公.侯.伯.子.男级别的人物。书中此后还提到北静王也前来吊唁,这样的规格足以说明秦可卿之丧是在暗示朱由校之死。《红楼梦》第十五回一开始道: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丽人物。宝玉忙抢上来参见,水溶连忙从轿内伸出手来挽住。见宝玉戴着束发银冠,勒着双龙出海抹额,穿着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面若春花,目如点漆······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于宝玉道:“今日初会,仓促竟无敬贺之物,此系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此段中“北静王水溶”暗指朱由校(水溶暗示朱由校落水),“面如美玉,目似明星”一句中“美”的谐音是“明”,“玉”字减一点便是“王”,所以“美玉”暗指“明王”,“勒着双龙······箭袖······珠”一段中“箭袖······珠”的谐音是“朱由检”,此段暗示北静王演的是朱由校,宝玉演的是朱由检;“鹡鸰”暗喻“兄弟”,北静王赐鹡鸰香念珠一串给宝玉是在暗示朱由校传位给弟弟朱由检。
  再以贾雨村为例,深度解析《红楼梦》隐藏的真实历史故事,贾雨村这个人物在书中第一回就出现了,书中有一段云: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此段中“······原······原······宦······”因含两个“原”字,故“原重”,连起来读就是“原重宦”,谐音也就是“袁崇焕”,所以,此段暗示贾雨村就是明末名将袁崇焕。书中第一回有一段云:当时街坊上家家萧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二人愈添豪兴,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狂兴不禁,乃对月喻怀,口占一绝云:“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此段中“当头一轮明月”暗示当时是明朝的天下;“时逢三五便团圆”中“圆”字的谐音是“袁”,此句是在暗示:崇祯三年八月十五日,袁崇焕被朱明王朝凌迟处死;“满把晴光护玉栏”中“晴”的谐音是“清”,“栏”的谐音是“难”此句的寓意是“把满清清除干净,保护朱明江山咋就这么难。”“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此句暗示: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时,不明真相的人们争先恐后仰头看热闹的壮观景象。
  书中下一段有云:士隐听了,大叫:“妙哉!吾每谓兄必非久居人下者,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可贺,可贺!”乃亲斟一斗为贺,······又云:“十九日乃黄道之期,兄可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再晤,岂非大快之事也!”。此段中“黄道”的谐音是“皇悼”,“明冬”的谐音是“明终”,“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霓之上矣”是在暗示不久将仙逝;“十九日乃黄道(皇悼)之期”是在暗示“三月十九日是皇悼祭日”(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缢身亡);“兄可买舟西上,待雄飞高举,明冬(终)再晤,岂非大快之事也!”是说:“等兄死后升天,朱明王朝终结灭亡之时,你我二人再相会于仙界,那岂不是大快人心之事!”。
  书中第二回有云:却说娇杏这丫鬟,便是那年回顾雨村者。因偶然一顾,便弄出这段事来,亦是自己意料不到之奇缘。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病去世,雨村便将他扶作正室夫人了。正是:偶因一着巧,便为人上人。······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情性狡猾,擅篡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此段中“娇杏”的谐音是“校幸”,此段暗示:袁崇焕向熹宗朱由校自荐,偶然得到朱由校的宠幸,青云直上,不久便组织了宁远大捷,可是后来他被魏忠贤的余党陷害,参他“擅杀毛文龙,沽清正之名,暗中勾结满清”,龙颜大怒,袁崇焕被革职查办。
  接下来,袁崇焕的扮演者贾雨村便暂时退出,接替他的就是甄英莲,也就是后来的“香菱”。《红楼梦》第一回有一段云: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接下来又有一段云: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因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踪影?急的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此两段中“霍启”的谐音是“祸起”,“元宵”的谐音是“袁削”(袁崇焕被削,也就是被凌迟处死),同时也暗示八月十五。此两段说明英莲三岁时失踪,而正巧袁崇焕是在崇祯三年被凌迟处死的,所以“三岁”就是指崇祯三年,此段也是在暗示:英莲演的是袁崇焕,明朝的灭亡祸起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有云: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地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我倒领略了些,只是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此段中“据我看来······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是在暗示读者:诗中隐藏着有口说不出的真实历史;“逼真”的谐音是“逼祯”(逼迫崇祯),“有理有情”的谐音是“有李有清”,(有李自成和满清),此段的意思是:“我死了,却有口说不出来,是李自成和满清逼迫崇祯帝的”。再看本回书的下一段: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到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到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还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这‘馀’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回到了那个地方去了。”此段中“孤烟直”的谐音是“胡鹰至”(满清金兵到了);“长”的谐音是“怅;“圆”的谐音是“袁”(袁崇焕);“理”的谐音是“李”(李自成);“俗”的谐音是“死”;“字”的谐音是“子”;“渡”的谐音是“度”;“馀”的谐音是“余”;“上”就是“皇上”。“大漠孤烟直······‘圆’字似太俗。”一段暗示:“大漠胡鹰至,怅何落日袁”(满清兵临城下,为什么还要处死我袁崇焕呢!),这兵临城下的不是李自成,而是满清的金兵,可是袁崇焕却已被处死了;“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句中“日”就是“袁”(从“日自然是圆的”得来),“青”的谐音是“清”(满清),“白”指“满清”(满清来自北方雪域,自然是白的),此句暗指“袁崇焕被处死了,满清入侵,明朝的江山尽归满清”;“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此句暗指“度头余落日,墟里上胡鹰”,意思是“想我人头落地之日,应是明朝江山破碎,皇上孤苦无助地面对满清金兵之时”;“远远······饭”这段文字中,“远远”的谐音是“袁袁”,因“袁”字重复,故“袁袁”应是“袁崇”,“饭”的谐音是“焕”,连起来即是“袁崇焕”,所以此段暗指袁崇焕;“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回到了那个地方去了”一段中“烟”的谐音是“鹰”,“青”的谐音是“清”,“烟竟是碧青”暗指满清的金兵,此段暗示“袁崇焕说他好像又回到了抗击满清的边防前线”。
  本回下一段又云: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这也罢了,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闲步,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此段中“原来诗从胡说来,再迟几天就好了”一句中,“原”的谐音是“袁”,“诗”的谐音是“死”,“胡说”即“胡人说”(“胡人”指满清,满清胡说,满清说谎),此句意思是“袁崇焕的死是因满清说谎而致,如果再迟几天处死袁崇焕就好了”;又“便自己走至阶下竹前闲步,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斜视。”一段暗示袁崇焕面对死亡,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一句中,“闲字”的谐音是“贤子”(袁崇焕是忠贤之人),“韵”的谐音是“运”(运气,机会),此句的意思是“忠贤的袁崇焕是八月十五日被凌迟处死的,你错过了机会,悔之晚矣”。又一段云: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人,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只见他皱眉一回,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是疯了!昨夜嘟嘟囔囔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功夫天就亮了······”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此段中“只见他皱眉一回,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是疯了!昨夜嘟嘟囔囔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功夫天就亮了。’”一段是在暗示“袁崇焕被凌迟时,一会痛苦地皱眉,一会又含笑以对,痛苦地嘟嘟囔囔,一直闹腾到五更天才死去”;“可惜这么个人竟俗了”一句中,“俗”的谐音是“死”,此句暗示“崇祯帝后悔错杀袁崇焕,说可惜袁崇焕这么个人竟然死了”。
  本回下一段云: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睁睁,直到五更方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你这诚心都通仙了。此段中“诗”和“睡”的谐音是“死”,“通仙”暗指“死亡升仙”,此段暗示“袁崇焕恒心一死,行刑时,对灯出了一回神,直到三更天才倒下,痛苦地两眼睁睁,直到五更天才朦胧死去”。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开篇道:话说香菱见众人正说笑,他便迎上去笑道:“你们看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不好,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说着,八诗递于黛玉及众人看时,只见写道是:“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此段中,“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句中“精”的谐音是“清”(满清),“圆”的谐音是“袁”,“自娟”即“自如”(‘娟’字减掉‘月’字就是‘如’,本文开篇就提到字的笔画增减方解其中味),“自如”正是袁崇焕的号,此句诗暗示:“欲要抗击满清入侵应该是很难了,这让我袁崇焕好寒心啊”;“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一句中“一片砧”即“一片石 战”(‘石’由‘砧’减笔得来),“白”即“满清”(满清来自北方雪域,自然是白茫茫一片),此句诗暗示:“一片石之战以后,朱明的半壁江山尽归满清,剩余的半壁江山也是风烛残年”;“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一句中“绿蓑”的谐音是“由崧”,“秋”的谐音是“囚”,“笛”的谐音是“帝”,“倚”的谐音是“寄”(寄人篱下),“栏”的谐音是“蓝”(蓝即青,暗指满清),此句诗暗示:“听说弘光帝朱由崧在芜湖被满清囚禁”;“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一句中“圆”的谐音是“袁”(袁崇焕),此句暗示:“见到嫦娥应借问,为何不永远重用我袁崇焕!”。
  说到这里,各位看官应已理解了《红楼梦》作者的良苦用心,“谐音字法和字的笔画增减法”才是真正读懂《红楼梦》的一把金钥匙。此正是:能解者,方知其辛酸之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22-4-6 05: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牛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1224

帖子

27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17
发表于 2022-4-6 06: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每哭成此书,是脂砚再世。
  所以书成自然,楼主哭成自然。
  楼主当仔细研究,传自成之遗书,不冥楼主光明之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4
发表于 2022-4-6 0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4

帖子

2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0
发表于 2022-4-6 08: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杠子,秦人一类,谐音过来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4

帖子

2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0
发表于 2022-4-6 08: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

帖子

3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22-4-6 09: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老师,各位前辈:
  非常感谢大家的批评教导。我有一个小小的谬论,我认为,解读《红楼梦》不能用现在的普通话来解读。因为《红楼梦》创作的时代背景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而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拼音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出现的。《红楼梦》创作的语言环境只能是作者当时生活的当地方言,不可能是我们的普通话。
  《红楼梦》中带有地方方言特色的例子如:史湘云把(=哥哥)念成(爱哥哥),《葬花吟》中: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所以,解读《红楼梦》就要用作者当时生活的当地的方言来解读。《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告诉读者:用假语村言。(假语村言)的谐音是(渐语村言),所以我猜测,这可能是作者提醒读者要用渐江一带的方言解读《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