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至真斋主

《红楼梦》中四次接驾的甄家是指曹家吗?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96

帖子

5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4
发表于 2022-4-6 14: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加上胡适自己考证的:
  胡适说顾颉刚考得“康熙南巡,除第一次到南京驻跸将军署外,余五次均把织造署当行宫。”这五次之中,曹寅当了四次接驾的差。
  康熙四十四年的第五次南巡,写曹寅既在南京接驾,又以巡盐御史的资格赶到扬州接驾。当康熙帝南巡时,曹家曾办过四次以上的接驾的差。
  1、胡适一会儿说四次,一会儿说四次以上,不能自圆其说;
  2、明确说了康熙把织造署当行宫,所以没有在曹家接驾一次;
  胡适的考证,漏洞百出,楼主可以子之矛刺子之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5

帖子

37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73
发表于 2022-4-6 14: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甄家四次接驾,“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钱往皇帝身上使罢了”,是说的尹继善四次迎接乾隆南巡。
  如果是明朝太祖仿舜游,那就是朱元璋南巡了。朱元璋有必要南巡吗?他定都就在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可以设想他南巡仿舜游,然而,明成祖著名的是几次北伐蒙古,最后一次北伐归来的路上,明成祖死了,死在了路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8

帖子

2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4
发表于 2022-4-6 16: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至真斋主 :本土豪赏1个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点赞是风气,越赞越大气【我也要打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102

帖子

55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59
发表于 2022-4-6 17: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舜勤政爱民,为加强中央与各地的联系,他规定各部落君长定期来蒲阪朝见天子一次,天子也照例前往全国各地巡狩一次。太祖仿舜游,非南巡也,是前往全国各地。王熙凤:“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朱元璋建国之初,分封子孙于各地,他仿舜巡的目的是看儿子,和《红楼梦》本回“省亲”的主旨对应。康熙、乾隆南巡的目的明显不是去看儿子。胡适作为大文人,撇开小说的基本要求不谈,强求数字上的对应,明显是哗众取宠。从“省亲”的中心内容可以推论甄家接的驾不是来游玩的康熙或乾隆,而是来看儿子的皇帝。甄家是皇室,而且是5代以上的皇室,和皇帝结亲当然可以。按明代制度,甄家子子孙孙全部由国家养,拿钱出来接驾当然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赵嬷嬷说的全对:“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谁家有那些钱买这个虚热闹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发表于 2022-4-6 18: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祖仿舜巡和甄家四次接驾
  钗黛合一的误解是如何产生的。甄宝玉贾宝玉是同一个人吗?太祖皇帝仿舜巡写的是什么事情。甄家接驾四次是怎么回事。
  《石头记》仿舜巡
  《石头记》第十六回。凤姐笑道:“若果如此,我可也见见大世面了。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甲侧]忽接入此句,不知何意,似属无谓。) 说起当年太祖皇帝访舜巡狩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庚侧]既知舜巡,而又说热闹,此妇人女子口头也。) 我偏没造化赶上。”([庚侧]不用忙,往后看。)老赵嬷嬷道:“嗳哟哟,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庚侧]又要瞒人。) 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说起来——”([甲侧]又截得好。) 凤姐忙接道:([甲侧]忙字妙!上文说起来必未完,粗心看去,则说疑阙,殊不知正传神处。 )“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老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甲侧]点出阿凤所有外国奇玩等物。) 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赵嬷嬷道:“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庚侧]应前葫芦案。 [觉双]照应葫芦案前文。 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甲侧]甄家正是大关键,大节目,勿作泛泛口头语看。) 嗳哟哟,([庚侧]口气如闻。) 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庚侧]点正题正文。)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庚侧]极力一写,非夸也,可想而知。) 凭你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那罪过可惜四个字([庚侧]真有是事,经过见过。 )竟顾不得了。”凤姐道:“我常听见我们大爷们也是这等说,岂有不信的。([庚侧]对证。) 只纳罕他家怎么就这么富贵呢?”赵嬷嬷道:“告诉奶奶一句话,也不过是拿着皇帝家的银子往皇帝身上使罢了!([甲侧]是不忘本之言。) 谁家有这些银子去买这个虚热闹呢?”([甲侧]最要紧语。人若不自知,能作是语者,吾未尝见。)
  仿舜巡者不是皇帝
  乾隆曹学认为,仿舜巡指的是康熙南巡。仔细推敲起来,这个结论完全不能够成立。
  《石头记》说了,接驾对象是大小姐贾元春,不是皇帝。
  贾元春
  贾元春原型是明末内阁首辅叶向高,他曾经辞官回到福州居住,后来又被启用。叶向高这一段经历就是《石头记》中的贾元春省亲,却不是仿舜巡。省亲不等于仿舜巡,见后文分析。
  舜即位之前也曾南巡
  舜即天子位之后,晚年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但是,舜的南巡并不是仅有一次。在此之前,舜就已经有过南巡,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舜开始南巡的时候不是皇帝,而是尧的大臣,摄行天子事,相当于宰相,可以说是摄政王。如果模仿舜巡的人模仿的是舜即天子位之前的南巡,那么南巡者就不一定必须是皇帝。
  《史记-五帝本纪》:“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祡,望秩于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舜的大规模巡守四方全部都是在即位为天子之前。
  太祖仿舜巡
  《石头记》是明朝小说,仿舜巡的太祖只能是明朝的皇帝,实际上指的是明成祖朱棣。
  明太祖朱元璋特别推崇舜。朱元璋崇舜干了三件事,将舜帝陵庙由玉琯岩前迁至舜源峰下,把祭舜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亲自撰写御祭文,派翰林院编修雷燧到九疑山祭舜。明代形成了自新莽王朝以来的第二个祭舜高潮。明代一共御祭舜帝陵十五次,其中可考者十三次。
  《石头记》作者徐兴公和舜也有特别的关系。徐姓出于赢姓,赢姓始祖伯益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舜赐姓赢。贾宝玉说“大舜之正裔”,完全符合徐姓,非其他姓氏可比。
  仿舜巡不是清朝皇帝
  清朝皇帝全部不符合仿舜巡的条件。太祖或者第一位皇帝。
  太祖是第一位皇帝。清朝的第一位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还在关外,没有资格仿舜巡。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也没有入关。
  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顺治,不爱做皇帝,爱妃董鄂妃死了之后更是无心打理朝政,很年轻就死了。顺治没有南巡和微服私访的记录。
  清圣祖康熙是有南巡,但是康熙不是太祖,也不是第一个皇帝。康熙一共六次南巡,《石头记》甄家四次接驾,次数也不对。康熙南巡是住在江南织造官府,并没有住在曹寅家,也没有修什么园林。大观园原型是福州城整体,不是具体的某个园林。曹寅家接驾次数为零,一次也没有。再说,《石头记》是明朝小说,作者是徐兴公(1570-1642),和清朝没有任何关系。
  甄家不是影射贾家
  既然乾隆曹学的曹寅家没有接驾四次,那么乾隆曹学认为的甄家接驾四次是影射贾家接驾四次也就不能成立。甄家影射贾家也就不能成立。
  《石头记》作者是徐兴公,徐家也没有接驾四次,所以甄家影射徐家也不能成立。
  甄家是独立的一家,除了甄宝玉、贾宝玉有一些相似,甄家、贾家是完全不一样的。
  钗黛合一是误解
  钗黛合一,就是认为薛宝钗和林黛玉是同一个人。其实这个是误解。
  薛宝钗原型是谢肇淛,林黛玉原型是林宠,钗黛不是同一个人。
  《石头记》第二十二回脂批:“将薛、林作甄玉、贾玉看书,则不失执笔人本旨矣。”
  钗黛合一,误解的来源就是此处。
  误解的原因是,把这一段脂批理解为,真玉贾玉是同一个人,薛宝钗林黛玉是同一个人。但是,这个显然是误解了脂批的意思。
  脂批真正的意思是,第一,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同一类人。第二,薛宝钗和甄宝玉是同一类人。
  同理,甄宝玉,贾宝玉也不是同一个人。
  借省亲事写南巡
  《石头记》十六回脂批“借省亲事写南巡”。并说甄家四次接驾。
  乾隆曹学错误地理解为,南巡写的是康熙皇帝六次南巡。
  如何理解“借省亲事写南巡”。需要注意脂砚斋说“借省亲事写南巡”,而不是说省亲就是南巡,既然是“借省亲事写南巡”,省亲和南巡就不是同一个事情。
  贾元春原型是明末内阁首辅叶向高,省亲的主角是叶向高,不是皇帝。南巡写的不是叶向高省亲,是另外一件事情。
  省亲只有一次,仿舜巡其中甄家接驾四次,可见仿舜巡一共发生了四次以上,实际上是七次。
  省亲的事情,是发生在现在。仿舜巡是发生在过去。王熙凤原型陈一元(1573-1635)也没有赶上,时间间隔至少相差几十年。
  省亲只发生在国内,不出国,不下海,不需要建造、乘坐海舫。仿舜巡是和建造海舫,外国朝贡有关,需要坐船下海。
  南巡指郑和下西洋
  《石头记》南巡,写的是郑和下西洋。
  《石头记》南巡的特征是铺张浪费,郑和下西洋铺张浪费。
  《石头记》南巡涉及建造海舫,洋船货物,郑和下西洋,都和海洋有关。
  《石头记》南巡,是在南方,郑和下西洋,是先往东南亚。
  甄家接驾四次
  甄家指薛宝钗原型谢肇淛所在的福建长乐谢家,谢肇淛是福建长乐人。郑和下西洋,正好有四次在福建长乐停留时间超过一个月。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1405)七月从刘家港出发,中途在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永乐三年十一月启航出发。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九月从刘家港出发,中途在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一个月。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九年(1409)十二月从福建长乐五虎门出发。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年(1412)十一月从刘家港出发,中途在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时间较长。永乐十一年(1413)冬,才出发。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1417)五月,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冬,从长乐五虎门出发。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没有在福建长乐太平港逗留,立即出发。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六年(1431)二月,到达福建长乐太平港,停泊八个月之后出发。
  王熙凤原型陈一元(1573-1635)自称和仿舜巡时间间隔二三十年,实际上是不止的,时间间隔有大约140年。
  甄宝玉
  甄宝玉原型可能是谢杰,谢肇淛的叔祖。
  谢杰(1535-1604),字汉甫,号绎梅,福建省长乐县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行人。后历任光禄寺丞、两京太常少卿、顺天府尹。曾任刑部左侍郎、户部尚书,曾经奉命册封琉球。
  万历七年(1579),大司农谢杰受明神宗朱翊钧之命,以掌天子诸侯之间的重大交际礼仪的“大行人”身份,出使琉球国。“至中流,飓风大作,雷电雨雹,一时总至。有龙三,倒挂於船之前后,须卷海水入云,头角皆现,腰以下不可见也。舟中仓皇无计。一长年曰:‘此来朝玺书耳。’令扶使者起,亲书‘免朝’示之,应时而退。天子威灵,百神效顺,理固有不可诬者。若非亲见,鲜不以为妄矣。”
  甄宝玉被打
  甄宝玉被打,谢杰也有被打经历。
  谢杰父谢廷衮,字邦锡,于嘉靖十八年(1539)为贡生,就任临江县训导,琼山县教谕等教官职位。
  谢廷衮年老家居时,有同族人冒他的名逃避赋税。县令刘禹龙告诉御史,逮捕谢廷衮,谢杰代父辩解,几乎被打死。
  《长乐县志》:“初杰父教谕廷衮家居老矣,族众假其名逋赋。县令刘禹龙弗善也,直指为禹龙同乡,遂嗾而捕廷衮。杰代讯,几死于杖。”
  结论
  《石头记》甄家指的是福建长乐谢家。南巡指的是郑和下西洋。甄家四次接驾,指的是郑和船队四次在福建长乐停留。薛宝钗和林黛玉不是同一个人。甄宝玉贾宝玉也不是同一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