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回复: 1

菲律滨《薪传》文学第578期出刊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151

帖子

9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74
发表于 2022-1-29 19: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菲律滨《薪传》文学第578期出刊
  (曾山刊头题字。作者:封德屏、李瑞腾、凡星、曾文明、古大勇。原载2022年1月15日菲律滨《联合日报》。)
  .
  凡星的闪小诗   
  .
  诗缘
  一一看到孩子们读诗有感
  .
  写诗,是为了
  让孩子们欣赏诗
  .
  孩子们欣赏诗
  是为了以后
  也写诗
  .
  2021-11-1
  .
  〈肚脐〉
  .
  是父母
  对儿女牵肠挂肚的
  眼
  .
  也是父母
  在儿女眼里的
  一潭深水
  .
  2021-11-2
  .
  〈旱〉
  .
  拧开水龙头
  海龙王的
  泪,一滴一滴
  滴下来
  .
  2021-11-3
  .
  曾文明的闪小诗      
  .
  (一)
  .
  心與心的鎖
  是有可能
  打不開
  就算時間當小偷
  .
  (二)
  .
  愛情如果當麵包吃
  腦海每一顆貝殼
  常開
  漁夫撈也撈不完
  .
  (三)
  .
  天上的星星定時出現
  在心灰意冷中
  閃亮
  這溫暖只有你我知道
  .
  (曾文明,笔名小蓝,出生于菲律滨,上世纪80、90年代活跃于菲华华文坛。现定居美国。)
  .
  以文字立碑             /封德屏   
  .
  戰爭都哭了 偉大它為什麼不笑 
  七萬朵十字花 圍成園 排成林 繞成百合的村  
  在風中不動 在雨裏也不動 
  沉默給馬尼拉海灣看 蒼白給遊客們的照相機看……
  這是詩人羅門著名詩作〈麥堅利堡〉的片段。今年2月18日,在羅門追思會上,蓉子唯一指定朗誦的就是這首詩。麥堅利堡(Fort Mckinley)在馬尼拉城郊,占地遼闊,七萬座十字碑羅列整齊,用來紀念二戰期間太平洋地區陣亡的美軍。直至今日,每年都有不少美國來的親屬,到此瞻仰、緬懷他們的先人,短暫憶起戰爭帶來的殘酷與沉痛。
  五月初,首度訪菲律賓。早年台灣文壇和菲華文壇往來甚密,《文訊》又兩次大篇幅製作「菲華文學專題」,也持續關注菲華文學動態。此次應菲華文經總會邀請到馬尼拉演講,可說是一次「文學探親之旅」。接觸的人,聽到的名姓,談論的往事,久遠以來在文字中相見,腦海中縈繞,溫馨親切,一點都不陌生。
  此行感人之處,除了幾位男士,跟我密切聯絡的莊杰森,機場裡外接送的蔡謇桑瑢н[「麥堅利堡」的詩人王勇,幾天來照顧陪伴我的多是姊姊妹妹們。楊美瓊姊提供舒適豪華的飯店,翁淑理忙著打點我回去的伴手禮芒果乾;那夜,謝馨姊在古典華麗的餐廳請吃飯,王自然姊引見一位女士:「月曲了的太太王迦A。」久仰外,一見如故。席間大家唱著懷舊歌曲,王迦A和陳瓊華又一人朗誦、一人唱月曲了寫給王若的詩〈天色已靜〉,思憶枕邊人,歡樂氣氛滲入些許感傷。幾日尋幽勝、品佳餚,專車接送款待我的是幾位氣質高雅的姊妹:陳若莉還在持續當年林忠民心心繫念「華青文藝社」的工作,幽蘭、陳瓊華、王迦A、陳紫霞、李文蘅,何嘗不是?儘管生命中最親愛的伴侶已不在,但因為文學、因為愛,支撐她們繼續無悔的前行;因此,我更加堅信,菲華文學永不凋零!
  1947年6月,作家巴金一趟從上海來台灣之行,整整一個月,見了多位好友,到過台北、台中、台南,也曾想在台北為「文化生活出版社」找一處分社所在……然而1949年終究阻絕了兩岸往來。整整70年過去,今年六月,《文訊》和上海巴金故居共同策畫了「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展覽及專題,換個方式實現了巴金重訪台灣的心願。雖然巴金和他那個時代的人物俱已遠去,當我們展卷回首,卻看到他們友誼的光華從不曾褪逝。
  近十年來的文壇和學界,陳芳明教授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星。他的文學創作、學術論著、教學研究、社會批判,甚至臉書、生活,都動見觀瞻。今年六月,陳教授自政大榮退,70歲生日,幾本著作同時出版。做為觀察、推動台灣文學發展的媒體,《文訊》製作特輯,對一位熱愛家國,堅信只有實踐台灣人文精神,國家命卟趴砷L久的知識分子,表達我們的敬意。
  本期人物春秋,除了介紹80後新生代作家蔡文騫,另外幾篇都是懷念已故作家、學者,長久來已形成特色。部分為約稿,大多是作家主動來稿。一生從事創作、翻譯、教學或研究的作家、學者,身後只留幽遠哀思,鮮少殊榮;用文字為他們作傳、立碑,記錄過往努力的軌跡,對文壇、杏壇的貢獻,理所當為。
  可貴的是:作家懷念作家的真情,誰說文人相輕、同行相嫉?受業學生感念師長的教誨,何言人心不古、師道不存?他們未必都是明星作家、著名學者,但在筆墨耕耘的園圃,以言立身的天地,只有事蹟入碑,長在人心,才能永不磨滅!
  .
  (本文为2017年6月号台湾《文讯》月刊封德屏总编辑的「编辑室报告」)
  .
  来去南洋                   /李瑞腾   
  .
  1980年代之初,柏楊先生南洋歸來,決定編新加坡華文文學的選集,找我幫忙。他和我的老師史紫忱教授是好友,要我協助,我沒理由拒絕,於是便接下了這個超級任務。
  那時我對新加坡所知無幾,為了把編事做好,我上書店、圖書館找了許多和東南亞有關的書來讀,重點放在新馬。我像發現一個新的世界,心裡想著有一天一定要去看看。
  我細讀從新加坡寄來的初選稿件,從三、四十到七十年代,大量的新華作家以文字回應了時代社會和華族傳統文化對他們的呼喚,我認為這樣的文學是「五四」新文學在南洋的開展,稱「新加坡華文文學」,則既有其在地性,華文及其承載的華人文化又成為一種跨海的牽繫。除小說外,另四卷(詩、散文、雜文和史料)都由我執編,為各卷寫下〈導言〉是我的責任。在那個相對封閉的年代,大概很少人對新加坡華文文學有那麼大量的閱讀,我盡我的筆力,夾敘夾議,那蕉風椰雨中華裔的容顏及其在風中雨中寫下的篇章。
  從七十年代中期以降,我以青年之姿行走文壇,寫詩和文學評論,並參與一些文學活動。進入八十年代以後,我開始攻讀博士並在大學教書,很快又走上編輯之路,在出版社、報社、雜誌社主持編務。特別是《商工日報?副刊》和《文訊》雜誌,讓我在文學活動的第一現場為作家服務,得識不少文友,其中也包括來自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滨的華文作家。接編《文訊》以後,我以專題設計為導向進行編輯思考,香港文學、菲華文學最早進入我的視域。編香港時,我動員台灣有關的學者、作家、出版人,在台灣完成;編菲律滨時,我決定去一趟馬尼拉。
  這是一種行動編輯,有田野調查的況味,往後多年一直都是我秉持的知識實踐方式。我在馬尼拉之所得,超乎想像,當年那期《菲律滨華文文學特輯》(1986),今日回望,根本就是一本「菲華文學概觀」。
  至於新加坡,我一直要到1988年才踏上這塊土地。王潤華邀我來參加一場熱鬧的文學盛宴——東南亞華文文學國際研討會,那真是八方風雨會星洲,我見到了非常多來自各地的作家、學者。在往後的三十年間,其中有不少人和我互通訊息,成為我從台灣看世界的視窗,也把我帶到了許多我渴望親臨之地。
  1990年,我在新加坡開完會之後,轉往吉隆玻,接機的便是第一次在新加坡見面的永樂多斯和她的夫婿。他們帶我看了可能和文學有關的地方,那一次也見了姚拓先生。1997年,玉輝安排我去了一趟砂拉越,啟動了我的砂華文學之旅。
  在這個過程中,我足跡所至必有記錄,同時四處訪書。只要和東南亞有關,包括非文學的書,每一趟旅行歸來,飽滿的行囊中都是珍貴的文獻。我在臺北的書房,有一大塊是屬於東南亞的,我時常翻閱著那些書刊,寫些論文和一般的筆記;有時也開個課,和更年輕的朋友分享我的南洋經驗。
  有一回,動念想把寫過的相關文字彙編成冊。編好了,也寫了一篇〈南方的誘惑〉,略述來龍去脈,也決定以此為書名,但想想又放下了。當然這書是一定要出的,從三十歲迄今,三十幾年間和東南亞結此善緣,我很珍惜,特別是數不盡的人間情份,一定要有一本厚重的書來承載。
  2019年3月於臺北
  .
  (李瑞騰,台灣南投人,1952年生。曾任淡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台灣文學館館長;現為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出版中心總編輯。著有文學論著《台灣文學風貌》、《文學關懷》、《文學尖端對話》、《文學的出路》、《文化理想的追尋》、《老殘夢與愛》、《新詩學》、《詩心與詩史》等,及散文集《有風就要停》、詩集《在中央》等。)
  .
  论菲华诗人施子荣的怀古诗(中)   
  .
  /古大勇
  .
  (二)赞美女性绝伦丽质,肯定女性生命价值,同情女性悲剧命运。
  .
  诗集中所表现的女性形象都属于美女、才女或女英雄。我注意到的是作者对这些女性人物的态度和评价,特别是一些容易引起争议的女性,如杨贵妃、绿珠等。总体来说,作者从三个侧面表达对这些女性人物的评价,其一,赞美女性绝伦丽质。《西施》直接铺叙西施的倾城之美:“冰姿玉质生育谁家,千载争传秀色誇,越国钟灵颦态出,吴宫承宠舞腰斜”,前两句通过“冰姿玉质”式的概括描写和“千载争传”的侧面描写来渲染西施的风华绝代,但还限于抽象层面。后两句中“颦态出”和“舞腰斜”则是动态化、形象化的具体描写,西施为兴越大计而献身于夫差,以曼妙歌舞醉君王,一个 “斜”字,把西施柔软优美洒脱的舞姿身段惟妙惟肖的生动表现出来,西施千娇百媚的绝代佳人形象跃然纸上。其二,肯定女性生命价值。施子荣的诗歌高度评价王昭君、蔡文姬、秋瑾和梁红玉等女性在中国历史上的杰出贡献或其过人的才华,大胆肯定女性的生命价值。《王昭君》赞扬王昭君“为靖边烽敢惜身”的英雄行为,《女侠秋瑾》歌颂秋瑾“一片丹心气贯虹”的革命献身精神。《黄天荡》通过“桴鼓扬威一妇人,金兵胆丧此江滨”两句,描写南宋名将韩世宗的夫人梁红玉在对金战斗中飒爽英姿及所取得的显著功勋,而《蔡文姬》通过“难得阿瞒敦世谊,肯将金璧赎蛾眉”一句诗,间接表现了蔡文姬的卓绝才华,唯此曹操才肯不惜一切代价将之赎回。《红娘》一诗通过“尝引痴魂临月下,更衔尺素到灯前”两句诗,积极肯定红娘在成就崔莺莺和张珙爱情传奇中的关键性作用。其三,同情女性悲剧命运。《马嵬坡》感怀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在男权主义价值观里,李杨的爱情饱受非议,杨贵妃是李隆基的儿媳,乱伦关系已与中国传统道德相悖,更因李隆基沉迷女色,致使朝政荒废,引发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衰落。所以人们都咒骂杨玉环是“红颜祸水”,是第二个祸国殃民的妲姬。但后来白居易的《长恨歌》、洪升的《长生殿》却站在传统价值观的对立面,站在女性的立场,正面肯定李、杨的爱情,杨玉环成为同情的对象。鲁迅甚至为杨贵妃鸣过不平:“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2] 鲁迅在这里犀利批判了男权文化语境中诞生的“怪胎”——“红颜祸水论”。《马嵬坡》也表达了类似的价值立场,通过“三生盟誓君王负,一死轻沉妃子冤”两句诗,谴责负心的唐明皇,为杨贵妃的死亡喊“冤”,其中体现的女性主义价值观与鲁迅如出一辙,无疑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王昭君》中的“玉颜憔悴人胡尘”和《蔡文姬》中的“拍奏胡笳泪暗垂”,暗示了在“昭君出塞”和“文姬嫁匈奴”的历史事件中,她们是感觉不幸福的,传统正史在肯定她们作出历史贡献的时候,忽略了她们个体的感受,她们事实是作为政治交易的筹码,沦为男权社会的的牺牲品,无法追求个体的独立自由,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幸福。
  .
  (三)抒盛衰无常之慨,写历史兴亡之感,明托古喻今之意。
  .
  第一,抒盛衰无常之慨,写历史兴亡之感。施子荣的诗歌多将自然的永恒不变与人世的短暂巨变相互对照映衬,或用自然的沉寂凄凉去表现人世的荣枯盛衰和沧海桑田,寓乡关家国之思,抒盛衰无常之慨,写历史兴亡之感。 如《乌衣巷》一诗:“王谢风流记昔年,千秋笔下尚名传,珠光玉彩今安在,鸟迹虫文亦化烟”。 王谢指的是东晋权贵王导谢安的并称,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后常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乌衣巷当年权贵云集,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王谢的珠光玉彩早已风流云散,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是一条衰败冷寂的乌衣巷,依然映照在残阳中,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荣枯兴衰,诗歌传达了浓厚的历史兴亡之感。其他诗歌,如“雄图霸业几春秋,消尽羸蹄志未酬,谁道楚歌哀怨甚,头颅慷慨付江流”(《乌江水》),“尚有斑斑旧血痕,即今谁复吊英雄,伤心骨露尘沙里,鬼哭燐飞暮色昏”(《古战场》),“天心无奈太偏情,更令东风片刻生,千里舳舻归劫火,江流呜咽为谁鸣”(《赤壁江》),等都表达了类似的盛衰无常之慨与历史兴亡之感。第二、明托古喻今之意。施子荣的怀古诗还有意识地对古人古事进行评论,指点针砭,托古喻今,揭示历史教训,提供可资殷鉴,为当世所参照。如《李后主》一诗,“双华并丽种欢愁,梦入南朝舞未休,玉树漫歌承叔宝,金莲摇步继昏侯,低头惟想分周栗,膝屈宁甘作楚囚,回首石城呜咽水,万行酸泪洒孤舟”。显然是托古喻今,通过针砭李后主沉溺声色、荒淫误国的行为,对后世的统治者或一切领导者提供警醒的例子。《吴三桂》一诗有两方面的用意,一方面把吴三桂作为英雄的反衬,来烘托诗人怀古诗中诸多民族英雄的伟大形象,另一方面,诗人通过对吴三桂“不护君亲护美人”、“引狼入室”、“为虎作伥”行为的批判,事实上是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没有大义、丧失节操和原则、为虎作伥的一类人的鄙夷和鞭挞。
  .
  二、施子荣怀古诗的艺术手法
  .
  (一)虚实相生的“留白”艺术
  .
  西方美学倾向于追求对客观事物的精细模仿和客观再现,而中国美学由于特殊的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相对注重表现和含蓄,擅长以有限表现无限,以虚写实,以局部来表现整体,追求“言近旨远”、“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留白”是绘画中一种技法,指在一幅画面中特意留出部分空白, 从而产生一种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再创造的余地。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对“留白”手法多有精彩论述,如“空白,非空纸。空白即画也”(张式《画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画筌》),这种“以无胜有,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精髓之一,不但被运用到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艺术实践中,同时也被古代诗人所广泛运用。“留白”手法一方面造成了文本内涵的含蓄朦胧、虚无相生,增加了鉴赏理解的难度,但另一方面,又提升了文本的诗性内涵和审美趣味。施子荣的诗歌就自觉运用了这种虚实相生的“留白”艺术。如《赤壁江》感怀于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短短四句,其中两句属于写实,抓住赤壁之战中最核心的“借东风”事件,然后形象化为诗歌中典型的细节意象,即“东风片刻生”、“千里舳舻归劫火”,把整个赤壁之战的经过高度浓缩在这个因果相连的典型意象中,读者由这两个富有发散性和凝聚性的意象触发,也可以感知回溯起赤壁之战的来龙去脉。而诗歌中的“江流呜咽为谁鸣”属于虚写,是一个空白性的“召唤结构”,给人以不确定的想象空间,是为曹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军事行动而遗憾?是为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雄才大略但却不能善终的命运而唏嘘?是为战争的惨烈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不平?还是对三国诸雄终被大浪淘尽,是非成败转头空,逃不过盛衰无常的宇宙哲理而感喟?……集子中的《西施》、《王昭君》《李后主》等诗歌也典型地运用了这种“留白”艺术,此处不赘述。
  .
  (古大勇,安徽无为人,文学博士,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泉州师范学院“桐江学者”讲座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主题

1876

帖子

48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01
发表于 2022-1-29 20: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缘
  一一看到孩子们读诗有感
  .
  写诗,是为了
  让孩子们欣赏诗
  .
  孩子们欣赏诗
  是为了以后
  也写诗
  非常好!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