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回复: 0

有关于冬天的古诗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9 19: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天是个魔术师,送给每个人大大的棉花糖冬天是是个音乐家,用各种各样的风谱写乐章。下面是师哈哈网为大家准备的有关于冬天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有关于冬天的古诗范文1  出自宋代诗人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有关于冬天的古诗范文2  出自盛唐诗人张谓的《早梅》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赏析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有关于冬天的古诗范文3  出自盛唐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shé),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bó)。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zhuó)。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有关于冬天的古诗范文4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赏析
  韩愈《论佛骨表》是一篇正气凛然的名文。文中说: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褛以观,升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香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骨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巨不怨悔。这首诗和这篇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前两联写左遣,一气贯注,浑灏流转。贬的原因是奏,奏的本意是为国除弊,可见贬非其罪。然而朝奏而夕贬,处罚何其迅急!一贬就贬到八千里以外,处罚又何其严厉!那么九重天虽高而不明,也就意在言外了。第三句理直气壮地声言欲为圣明除弊事,表明并未因受严谴而有丝毫心,其刚正不屈的风骨宛然如见。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圣明与衰朽、欲……除弊事与肯……惜残年,强烈对比,高度概括,扩大和加深了诗的内涵。
  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淬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作者在《女挐圹铭》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了解这些情况,便知颈联纯作景语、境界雄阔之类的赏析并不确当。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给。在章法上,又照应第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有关于冬天的古诗范文5  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赏析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纯粹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值玩味。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的惊喜神情。此外,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 。这一 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 。从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 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 。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简要赏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仿佛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了热闹的喜悦气氛,这就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
有关于冬天的古诗范文6  出自盛唐诗人王维的《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赏析
  诗题一作《观猎》。从诗篇遒劲有力的风格看,当是王维前期作品。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却写得激情洋溢,豪放有力。全诗共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射猎的过程;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至于其艺术手法,几令清人沈德潜叹为观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唐诗别裁》)
  诗开篇就是风劲角弓鸣,未及写人,先全力写其影响: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用角装饰的硬弓)声彼此相应: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角弓鸣三字已带出猎意,能使人去想象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射猎场面。劲风中射猎,该具备何等手眼!这又唤起读者对猎手的悬念。待声势俱足,才推出射猎主角来: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发端的一笔,胜人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
  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时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带一丝儿春意。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颔联体物极为精细。三句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下字俱妙。两句使人联想到鲍照写猎名句: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但这里发现猎物进而追击的意思是明写在纸上的,而王维却将同一层意思隐然句下,使人寻想,便觉诗味隽永。三四句初读似各表一意,对仗铢两悉称;细绎方觉意脉相承,实属流水对。如此精妙的对句,实不多见。
  以上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一则由于猎获之意见于言外;二则射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佳。
  颈联紧接马蹄轻而来,意思却转折到罢猎还归。虽转折而与上文意脉不断,自然流走。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两地相隔七十余里。此二地名俱见《汉书》,诗人兴会所至,一时汇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实。言忽过,言还归,则见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细柳营本是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用来就多一重意味,似谓诗中狩猎的主人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时意气风发、飒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这两句连上两句,既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又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更以写景作结,但它所写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此景遥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七句语有出典,《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此言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之意。诗的这一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
  这首诗很善于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从而使诗的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恢宏而含蓄。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在这首诗中王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能巧妙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