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回复: 0

中学语文教学经验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5 09: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师的教学经验很重要,有经验的老师能更好地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下面就是师哈哈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学经验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经验文章:中学语文教学成功经验反思  龙门中学语文学科,继去年在全县中考成绩评估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之后,又连续取得较显著的成绩:今年4月份,我校学生王元强,在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省教研室参与组织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前往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颁奖典礼;在今年中考语文成绩评价中,我校在过去九年连续名列全县前茅的好成绩基础上,又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作为一个地处偏僻,信息闭塞,师资力量薄弱的乡村中学,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现在把我们的一点教学经验总结一下,请大家多多指导。
  一. 质量兴校的教育气候。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回想龙门中学语文学科取得一点成绩的这几年,也正是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几年。龙门中学的领导和老师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奋勇向前,使自己赶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尤其是去年以来,县教育局加大了教育教学管理和指导的力度,提出了1836的教育宗旨,制定了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七大工程计划,狠抓校本教研,把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抓落实,重实效。县教研室、镇中心学校的领导,对我校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了及时而有效的调研和指导,帮我们分析了自己的经验和不足,为我们出谋划策,鼓劲加油,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春天来了。
  二、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语文老师的工作尤其如此。在一个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基本的民主和自由的环境中,人的创造潜能是会被极大的压抑,以至于消失殆尽的。只有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充满激情地进行开创性的工作,从而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贡献自己的才华。我校的王明全校长对此有很深的认识,他在我校上任的第一天就向大家郑重承诺,要想方设法在我校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上任后,他更是身体力行,依靠科学、民主四字来治校。具体工作中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不以校长自居,对同志们总是坚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用人之长,略人之短,赢得了同志们极大的信任。正是校长的示范作用,同志们之间都能不存私心,坦诚相待。这样,龙门中学就形成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语文老师形成了既大体一致,又各具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语文老师的个性化教学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三、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安阳镇中心学校的张朝学校长在去年安阳镇中考质量总结会上,对龙门中学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地肯定,他精辟地总结出了龙门中学的四种精神,即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要求全镇老师向龙门中学学习。这四种精神在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这是一种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正是这种拼搏精神,支撑着龙门中学的语文教师,在贫瘠的土地上一再创下奇迹。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校的这四种精神。
  1. 精诚团结的合作精神。
  当今社会是个合作的社会,只有搞好合作,团队作战,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龙门中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天时、地利都没占住,取得的这一点成绩全靠人和。学校领导班子对此有很深的认识,因此一再强调,大家要精诚团结,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为了提高全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学生在中考中能有出色的表现,我们语文教研组对各个年级进行了科学的分工:七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狠抓各种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全力以赴开拓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做好语言、生活和思想的积累,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八年级,在继续抓学生兴趣、习惯和积累的基础上,着重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大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力度;九年级在七八年级的基础上,狠抓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离开语文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能独立深入地阅读文章;另外,强化文章写作技巧训练,规范学生写作行为;同时,针对中考,搞好专题研究与训练,稳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应试素质。
  2. 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龙门中学的教师敬业精神是最强的。中心学校的张朝学校长曾多次这样评价我校的教师。是的,在龙门中学,学校的人文环境越是宽松,老师们越是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随时随地可见老师们忙碌的身影。更感人的是,在下班期间,无需领导监督,教师却都能以校为家,或深入班级,或留恋办公室,或对学生集体辅导,或与学生促膝谈心,耐心交流。真可谓马不扬鞭自奋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比家长好,学校比家里好,学着比玩着好。正是这种好的感觉,为学生扬起了前进的风帆。也正是老师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学生,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使龙门中学有着良好的校风,浓厚的学风。我们语文组所取得的这点成绩,也正是这种奉献、敬业精神的结晶。
  3. 不甘落后的学习精神。
  当今时代,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很快就会落伍,被滚滚前进的时代大潮所淘汰。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更是如此。过去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现在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做一个水龙头,要源源不断地流出活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知识,能力从哪里来?要从不断的学习中来。龙门中学的教师队伍是一个不甘落后、勤奋学习的队伍。我们通过订阅报纸杂志,上网,集体说课,互相听评课,到兄弟学校学习,参加教育专家、学者的报告会,积极参与各种培训,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得失等方式,努力学习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并且把这种新学到的东西尽可能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虽然我们的学校地处偏僻,但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念从来没有落后过。这是我们取得一点成绩的重要保证。
  4. 专注执着的钻研精神。
  龙门中学的语文教师都具有一种专注执着的钻研精神。为了弄懂一个知识点,我们可以一个个的向组内、组外的老师请教;为了备好一节课,我们可以花上大量的时间去分析、钻研、思考,搜集资料;为了摸清中考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我们可以从网上搜索上百个案例,一一分析研究。靠着这种钻研精神,我们各自对教学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这种钻研精神,为龙门中学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无穷的后劲。
  四.潮头冲浪的教学改革。
  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没有科研的引领,就不可能有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这方面,我们有着深刻的体会,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构建了新的三主教学模式,着力提高教学实效。大家熟知的三主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我们构建的三主模式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上以课程标准为主导,在教材驾驭使用上以教师为主帅,在课堂教学组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研组要求,各位教师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指导,科学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在教材的驾驭和使用上,教师可以不必拘泥于教材的限制,在确定好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允许教师仅仅把教材作为一个范例,鼓励教师将更适合于落实教学目标的课外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进行精讲,创建个性化的校本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坚决反对填鸭式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热情参与,积极思维,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第二,实施四步教学法,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经过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语文教研组总结出了文章阅读四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指:第一步,提出目标,介绍方法;第二步,实践应用,示范讲解;第三步,耐心辅导,尝试自学;第四步,强化训练,形成能力。以议论文教学为例,第一步,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学习议论文的目标,介绍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比如如何把握论证结构,进行整体感知,如何寻找论点,如何分析论据和论证的作用等;第二步,教师应用自己所介绍的方法,示范讲解一两篇范文,让学生对这些方法的使用有个感性的认识;第三步,指导学生自己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自主阅读课文,学生互相帮助,教师做好辅导;第四步,在学生初步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要有针对性地精选几篇议论文,强化阅读训练,使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其它各文体,均可依此法进行。我们的这种自主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作为科研课题在县里立了项。今后,我们将在这项课题研究上作出更大努力,争取使之成为一项较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第三,目标分解,滚动训练,稳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王永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尤其好,取得了显著效果。王元强同学的作文能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正是这种作文教学法效果的一个验证。本人在这方面也颇有体会,并将其撰写为论文,分别在国家级期刊和市教育学会发表或获奖。正因为如此,每次中心学校的语文统考时,阅卷老师一看到字迹工整、文通字顺,训练有素的作文就要说:这又是龙门中学的。我校学生的语文中考成绩十分优秀,作文优势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四、外学洋思,内学居峪,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们积极学习洋思经验,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大家都能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极力做到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由本人总结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撰写成的教学论文《语文课堂合作式学习方式浅探》,在全国语文报刊协会举办的论文大赛上获二等奖。另外,大家还克服了以前毕业班教学以抓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的弊病,做到了重心下移,面向全体,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后进生掉队。
  第五、以大语文教育观为指导,扎扎实实搞好语文积累。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语文积累,就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功,必须坚持练这个功,才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在语文上的真功夫。我们语文教研组对此认识深刻,于是引导老师们认真学习了大语文教育观,并以此指导学生搞好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词汇本、精彩语段摘抄本、生活观察日记等,早已成为我校语文教研组的必查常规。正因为如此,我校学生的语文能力都不仅仅只是一点花拳绣腿,而是有那么一点真功夫。
  第六、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使我校的语文教学搭上了现代化的快车。我校的王明全校长在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上很有远见,并且采取了许多得力的措施,如向教师开放微机室,组织微机高手王永对全体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微机培训,要求教师每学期至少用自制课件讲两节优质课等。通过这些措施,我校的微机高手越来越多,大多老师已经能够利用远教资源,熟练地制作课件进行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各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语文学科,更是从中受益匪浅。正是远教资源的充分利用,使我校的语文教学搭上了现代化的快车。
中学语文教学经验文章:中学语文教学手记  前年夏初,当我收拾起我的教科书、我的备课本和我平时在学校用的一应物件,走出H中学那带着十九世纪欧洲风格的铸铁缕花大门时,我对这份职业的热忱、灵感和骄傲将永远留在H,再也找不回来了。我无法想象我还能在另一所学校,面对着另一群孩子,重新开始我的讲台生涯……
  我是经一位长者的引荐来H中学当代课教师的。那时我刚从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班毕业,在浙江老家曾当过20xx年中学和师范语文教师的我,最后还是选择了重操旧业。这不光是因为我喜欢这个职业——喜欢它带给我的尊严感和年轻感,也不光是因为它对我来说是轻车熟路,更重要的是,我想体验一下在北京当教师的滋味。
  说起来,我的运气还真不错。我所任教的中学不仅是北京市的重点中学,而且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名牌中学。其前身是一所教会学校,创办于1871年,在中国教育史上曾一度与燕京、金陵、圣约翰这些名牌学校齐名。一百多年来,它虽历经沧桑变迁,但至今仍然保持着历史名校所特有的雍容大度和既古老又青春永在的风范,一如校门口花坛中央那口被芊芊芳草围绕着古老的校钟。
  我教的是高一两个班的语文课。上过几堂课之后,我开始觉察出H中学的学生与我以前教过的学生的差异来。也许是从小生长在我们这泱泱大国的京都,早充观国宾之故,H中学的学生显得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敏锐、内心更丰富也更有激情,且特别富于幽默感和善于言词。总之,在他们身上,有一股京都长大的孩子特有的气质——当然,这与他们大都来自文化层次较高的家庭和从小学到初中受过较好的教育有关。
  这一切加快了我与他们的沟通。在课堂上,我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展开讨论。我们的讨论常常从课文内容出发联系各种社会现象:从学雷锋运动到当前社会上屡见不鲜的见死不救的不道德行为,从日本政府大臣参拜靖国神社到中国政府放弃日本战争赔款,从金庸小说到流行歌曲……在讨论中,我和学生们似乎达成一种共识:语文课本身就像生活一样丰富多彩,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
  然而,我很快深深地感到苦恼。首先是教材的陈旧、落后。在高一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中,真正从语文的角度来编选的篇目大约只占一半,其余一半则大体上是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考虑的,而且还是五六十年代那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便是写景抒情文章也是如此。如第一单元选的三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均作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其思想意蕴都明显打上那些年代的印记。另外,像报告文学这种注重新闻性、现实性的文体,课本中选的仍然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篇五十年代的作品,真令人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感。
  记叙文是如此,议论文的情形也许更糟。除了领袖讲话和鲁迅作品之外,其余几乎都是一些人云亦云、毫无新意的平庸之作;而更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总共28篇课文中,竟没有一篇是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议论精辟、文字精彩的作品,仿佛使用这本教材的老师和学生不是生活在二十世纪末,而是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人!后来,我还找了高中其他年级的语文教材来看,情形也大同小异。
  面对着这样的教材,我常暗自发问: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累深厚,从古到今,名篇杰作举不胜举,挑出几十篇、上百篇适合中学生读的绝非难事,为什么偏要选一些如此陈旧、平庸的作品塞给学生们呢?
  但我别无选择。我只好采取折衷的办法: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应付考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教学生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名篇杰作,哪些只不过是平平之作。如教第一篇《雨中登泰山》,我没有按教参的讲法一味说好,而是在肯定了文章的可取之处后,又谈了自己的看法:写景有堆砌罗列之嫌,太死、太实,缺乏意境和神韵;文章意蕴不深化、不丰富,缺乏让人回味的东西,且全篇找不出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精彩之笔,更谈不上有鲜明的特色。
  学生们愕然了——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从没听过一位语文教师如此评论一篇课文。在他们的印象中,凡选进课本里的文章都是无可挑剔的,尽管他们自己并无这种体会,甚至没兴趣去体会;但我这种讲法却使他们觉得十分新鲜,他们的兴趣反而被激发起来。时间一长,他们也渐渐领悟到如何用自己的眼光去判别一篇作品的高低优劣。
  没想到教材给我带来的更大的烦恼还在后头,那就是课后练习的编排设计。为了省事,还是举《雨中登泰山》一课的练习为例吧。其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
  课文处处于一个雨字,创造了人朝上走,水朝下流的诗一般的意境。作者下笔是怎样点雨的?收笔又是怎样点雨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姑不论人朝上走云云,天晓得会是什么诗一般的意境,我敢断言此文作者李健吾先生是肯定答不上来的;而且,任何一个作家在写作时都绝不会考虑到这样的问题——换言之,只有自己毫无写作经验的人才会想得出这样荒唐可笑的问题,而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教材中比比皆是!每次遇到这样的题目,我都是尽力克制住内心的反感,将教参上的所谓标准答案抄给学生,以便他们将来应付考试。
  相比之下,上述这类题目还不算是最离谱的,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时下流行的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以《雨中登泰山》一课为例,请看题目如下:
  四、下面是课文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四种分析,把最能确切反映作者意图和表达方法的一种选出来。
  课文:略
  1.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2.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3.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4.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这种绕来绕去的习题,让人一见脑袋立刻发胀,哪里是语文练习?分明在挖空心思捉弄人!我忍住气耐着性子才把题目看明白。按照课文的意思,我想选第(2)项不会错吧!但翻开教参一看答案,却是第(3)项。我冥思苦索,最后总算琢磨出编者的玄机:在编者眼里,这些泰山上的松树原来都是政治生物,都在逆境中奋斗、自豪!这岂不是分明在教人牵强附会,甚至投机取巧吗?我的年龄使我有幸未曾经历过反右,文革时也没资格成为红卫兵,可我从这道练习题中完全能想象政治上的牵强附会多么荒唐而可怕!……但我却不能擅自改动答案,我又只能将自己的见解连同标准答案一并端给学生。
  解答这类题目仍不算是最苦恼人的,要你自己来编写这种形式的题目,那才是痛苦不堪的事。每每期中考试由各校自行出卷,这个任务自然落到各科任课老师头上,由于我常为此叫苦,其他老师体谅我,特意将最简单的一部分题目分给我出,但我还是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折磨。我的思维怎么也不能构想这样一种题型:即必须做到供选择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其余三项都是似是实非的,而且在意思表达上只许有一点点细微的区别,存心让学生乍一看一头雾水,须经过一番全神贯注的仔细斟酌比较之后才可能判别出来——当然,结果正确与否,只有天知道!这种任务对我的智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真是空前的挑战,我每次都须绞尽脑汁,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一直弄得头胀如斗才算勉强完成任务,但别的老师一看总还能挑出不少漏洞。
  后来听说,这种题型是在使用计算机改卷之后出现的,目的是追求判分的准确性、科学性,避免人工改卷难以避免的随意性,但似乎没人想到一个常识性的事实:语文不同于理科。理科考试用计算机改卷也许确有好处,而语文课则不然——语文课的内容不是抽象的公式、定理、定义、概念,而是凝聚着作家(广义)的思想、情感和才华的有血有肉的作品。由此可见语文课本身就带有很多模糊性、多义性的东西,大至课文主旨,小至一句话、一个字,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本不能用非此即彼这种最简单的判断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迷信计算机式判分的准确性、科学性,付出的代价是无数少年的生机和灵气!
  我的这些苦恼和想法当然不能无保留地向学生们倾诉,我怕的是孩子们若完全按我的想法去学语文,将很难对付那些逼人就范的种种考试;但千虑难免一疏,有次也闹出个小小的乱子来。
  在高一语文课本中,有朱自清的两篇抒情散文——《绿》和《荷塘月色》。我对朱自清的作品本来比较熟,对他的一些学术著作和有关传记也多读过,备课时又查阅了近年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文章;当然,我也翻阅了教参,但我觉得那上面讲的实在太死、太陈腐,我宁愿按自己的意思来讲。
  那几节课是我一个学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尽量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们讲这两篇作品的意境美、神韵美、语言美,也讲朱自清的人品道德学问与他的作品的关系,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而对我来说,这样的讲课彻底打破教参的桎梏,从中也体会到一种找回自我的美妙感觉。
  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我讲到《绿》的寓意时,引用一位评论家的见解并稍加发挥说:在当时正值青春韶华的作者心目中,梅雨潭的绿,其实已幻化成(或者说已升华为)一种至真至纯至美的象征,它带有鲜明的女性色彩,所以作者称它为女儿绿,并连用几个女性的她字来称呼它——因此,这篇作品的寓意也可以看成是对理想中的女性美的深情热烈的讴歌。这个见解虽然与教材上讲的大相径庭,但学生们觉得十分新鲜、有意思,于是便牢牢记住了。
  偏巧到了期末考试时,区教研室统一出的卷子中就有这样一道题:
  这一段文字(指有关绿的那段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标准答案是:表达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而我的学生中有好几个都答是: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中的女性美的讴歌。结果被扣了分。
  这件事使我哭笑不得。当然,我不是说标准答案的就是错的,但这样的答案就像是一顶帽子,拿来安在随便哪篇写景抒情散文的头上都差不离——因此,这不是滥调又是什么?
  不过,还有比滥调更误人子弟的判断题,如:
  A、描写梅雨潭的绿,观察点是梅雨潭。
  标准答案是梅雨潭边,因此,这道题是错的。
  D、最后通过想象把梅雨潭的美提高到了神妙的高度。
  标准答案是把梅雨潭的绿的美……,因此上题也是错的。
  我不知道这样的题目,除了出题者,还有没有第二个人能做正确?有人说:现在中学的语文考卷,连大学教授都做不出来。其实,越是大学教授越做不出来,因为它太荒谬了,荒谬得令人匪夷所思!只是苦了当学生的,除了绞尽脑汁,努力去捉摸出题者的思路和死记硬背之外,似乎别无他法。
  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中,也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怪招;至于议论文的作文教学,则完全是公式化、教条化的。课文分析是本着教参上说的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著名公式来教的(教材中选的课文几乎都可以纳入这个套子),初中这样教,高中也这样教,一以贯之,我戏称为三股文,比科举时代的八股文更厉害。
  应该说,议论文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感而发的。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吗?恰恰相反。生活中许许多多问题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一定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而且,越是重大的问题越无法解决。因此,很多议论文名篇杰作并不打算解决什么问题,只以其议论的精辟、精警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并以其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感受。如果按三股文的要求,鲁迅的很多杂文都是不合格的!
  这里,我还不能不提到,近年高考作文的题目设计走的也是三股文的路子,题目的繁琐、怪异、刁钻,也是挖空心思才想得出来的,仿佛存心要将学生考焦、考像;然而高考一过,报上却是一片叫好声,称赞题目如何新颖呀、训练如何全面呀等等。不过,就我见闻所及,叫好的都是某些重点中学的特级或高级语文教师,未见有语文专家学者出来认真讲几句话,实令人感慨系之。
  幸而也有例外,上海的高考作文题就出得高明得多,如前年的《责任》、今年的《我看课外阅读》,端端正正,大大方方,且贴近学生生活,可惜未能在全国推广,让那些歪点子一意孤行。
  我常常想,如果使这些素质很好的北京孩子自觉地多接触、多关心校园外的广阔生活,凭他们敏感的心灵、活跃的思维、早充观国宾的眼光,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在高一语文课本第二单元后面有一项写作训练,内容要求学生分小组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制订采访提纲,采访校领导、团干部或教师。我想,何必规定得这么死呢?何不把采访范围扩大到校外,让学生自己选择对象作一次社会采访。
  我的设想立即得到学生们的热烈响应。他们投入了空前的热情,在短短两周的课余时间里,两个班八十多名学生分组或单独采访了不同社会层面、十余种职业、近百人次对象。在这些采访对象中,有国有大厂厂长、银行经理、国家体操队教练、球星、大款,也有下岗女工、外来打工仔、小保姆、卖报老人、残疾人,甚至还有地铁乞丐、癌症病人、吸毒者的亲属、离异家庭的孩子……。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人第一次以一个自觉的社会观察者的眼睛来窥视这个充满悲欢哀乐的大千世界。从他们写的采访记中可以看出,他们大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关心社会,为一些陌生人的生活和命运而思考、而欢乐或担忧……。
  一个采访报摊老人的女孩在采访中写道:在我的心目中,卖报是最简单不过的活儿,谁都会干;可是,当我陪老人守了一下午的摊子以后,我才体会到这活儿的艰辛,明白挣钱的不容易。那天是星期六,老人一直守到傍晚,眼看天都擦黑了,买报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可老人还没有收摊的意思。我一问,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长期在老人这儿订报的顾客今儿不知为什么还没下班来取报。老人说,既然答应人家了,怎么也得等他,要不一会儿人家来了,一看摊子没了,多窝心呀!这平平淡淡一句话教我寻思良久,我明白了什么叫‘敬业精神’,什么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什么叫‘平凡中的伟大’!
  我真忍不住要对孩子们说:这才叫作文!学作文原就与学作人分不开的。
  最别出心裁的是一帮采访北京名刹——法源寺的学生。他们七人结成一小组,组长是一位挺能干的女生。他们与一位远来中国佛学院深造的年轻僧人展开一场十分生动有趣、富于人生哲理的对话。在八十多篇采访记中,他们的采访记别具一格,让我这当老师的想起来就觉得高兴、有趣,文长不录。不过,我曾给《中国校园文学》杂志写过一篇综合报导,其中摘录了他们的妙文。据编辑部的朋友说,那篇报导发表后,反响挺好,有读者再次给我来信,但我那阵子正忙得焦头烂额,没写回信——不过,我自知我的这些做法都有头无尾,愧对学生和读者!
  我虽然教了多年的中学和师范语文,但从我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便时时想着不要当教书匠。也因此,多年来我一直读书写作不辍,使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始终保持在一种敏锐、活跃的状态,读书、教书、写作三者构成我生活的等边三角形;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暂从教书这口井里跳出来,开阔视野,更新和充实自己。我在H中学所做的这种教学试验,完全是出于对我国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荒唐谬误的痛切感受,也出于对学生的责任感——使我高兴的是,在这我种教法的影响下,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随着他们读、写、听、说诸项能力的提高,他们也渐渐摸到了对付那些歪题的窍门。在高一学年末的语文考试中,我教的其中一个班的语文平均分甚至超过了号称天之骄子的级段重点班,名列全年级第一。当然我也知道,我只是一个代课教师,不可能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长期的教学实验计划;但我深深感到,中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实在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不然,不知还要祸害多少代人。
  我曾在96年的《中华读书报》上见到一则资料:1995年上海华中理工大学对该校3511名新入学的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做了一次中国语文水平测试。测试结果,总平均仅为63.9分;其中,硕士生和博士生均不及格。这样的事实难道还不够发人深省吗?记得王蒙先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说:现在优秀的人都不当教师了。若果如此,中国教育还有什么希望?
  由于学校的人事变动,我不得不离开H中学了。在离去的最后一堂课上,我对学生们说:感谢你们给我这愉快的一年!虽然我也有苦恼,但这是我教师生涯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年。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因为你们是我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
  我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再去当教师,但我想:我应当将我这一年的感受和思考写下来,倘能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便是对我这一年工作的最好的报偿。
中学语文教学经验文章:初中语文教学心得随笔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有十几年的时间,我深深的感受到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了,这时每位语文老师都需要仔细思索的,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1、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
  米开朗基罗在被视为平常的大理石中发现大卫,牛顿在苹果落地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卞和在执著信念中发现和氏璧。要想让学生能发现美,除非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眼睛。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运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这里有母亲的呵护,朋友的问候,老师的关心,一丝一缕中都寓含浓浓深情。
  朱自清在《背影》中发现浓浓的父爱,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爱的温馨。
  2、培养学生深刻思考意识
  感觉于世界丰富多彩,体会生活绚丽缤纷,要能学会思考。创造人的是自然,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要能感动于社会中事、物、人,并且能激荡内心的扬善溢美的思想情感。
  学会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对生命意义感悟,对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的真谛。
  四、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愈来愈恶化,矛盾愈来愈尖锐,竞争愈来愈激烈,节奏愈来愈紧张,人际关系愈来愈复杂。这一切,都给人,也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极为重要。
  1、要宽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计较他们的过错,更不能和自己的学生斗气,如果老师能宽容他们,能唤回学生内心深处善良的本性,学生会更快的改正错误。
  2、要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好学生的表率。我们不能 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顺利时,就对学生和蔼可亲;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绪低落时,就把不愉快的情绪发泄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己的出气筒。这种对学生忽冷忽热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师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做到不把情绪带进课堂,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面对学生,始终对学生热情、耐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