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回复: 0

包世臣若看到这块刻石,会说甚?(转载)

[复制链接]

9

主题

9

帖子

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3
发表于 2021-12-1 05: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包世臣若看到这块刻石,会说甚?
  ——诸城《北齐天保三年僧济本造像》书法浅析
  王秀存
  

  《郑文公碑》的显赫声名,与清代学者包世臣的这句话有很大关系:
  “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字独真正……”。
  意为:北朝的碑刻,字体多数不是出于书法正脉主干,而是旁枝侧(野))生,唯独《郑文公碑》的字,来自真正的书法正脉,符合楷书(正书、真书)写法……
  叶昌炽的评价更高:唐初楷书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第一,自有真书(楷书)以来,一人而已”。
  清朝书家对北朝碑刻多有偏爱之词,但包世臣的“多旁出”、“独真正”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只是,包世臣去世后的160年来,又有更多的北碑书法出土面世。每一件新出土的文物,都对包括“独真正”在内的已有认知进行验证、更新,甚至颠覆。在动态的古代书法史面前,任何认知都是阶段性的。
  譬如山东诸城出土的《北齐天保三年僧济本造像》上的文字,就不可小觑。
  

  

  

  

  《北齐天保三年僧济本造像》于1990年在诸城市体育中心出土,座下石台正面竖行阴刻发愿文,计209字,记录了当时法事活动时以表达祈福攘灾及兼表颂赞为主的内容。书法为正楷,端正俊秀。
  三十年来,这尊雕像得到了高度评价,多次在国内外展出交流,而对于上面的书法却鲜有论及。
  今年我在“北朝碑刻的楷化”的考察研学中,对这篇书法进行了初步学习,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
  (一)它已是楷书,而不再是隶楷杂糅。
  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的演变方向之一,是一个年代接一个年代的逐步逼近隋唐规范楷书。期间的绝大多数碑刻,都是隶楷杂糅、非隶非楷。北朝末期“隶影”淡去,楷书成型。隋朝为楷书完成了“成年礼”。
  《北齐天保三年僧济本造像》刻于552年,比《郑文公碑》晚了41年,距离隋朝统一37年,居“隶变楷”过渡期的尾声。
  通篇来看,隶书的两大主要特征(字取横势、波画)已不见踪影,楷书的纵向取势、笔画直顺、端庄整饬一以贯之,正楷法度接近纯正。
  

  

  

  而《郑文公碑》的隶书体势还很明显,同时兼有篆书、行楷、行书、草书的手法与趣味。从优点一面说,这是融汇贯通;从不足一面说,楷法还不算纯正。
  

  

  (二)它是文人字。
  北朝碑刻的书写者大致分为两类:文人和非文人。
  非文人的字,内容缺乏文采,书写不讲法度,大胆张扬,粗放简陋,面目奇异。
  文人的字,充满书卷气,文采斐然,书写循标准,典雅,端庄,美感丰富。
  《北齐天保三年僧济本造像》文字书写者没留下名字。但文字含义深刻,文体严整,通篇屡用典故,用词文雅,是一篇美文佳作,因此可以判断书写者是一个文人。
  该篇刻字笔法谨严,结体自然,端庄俊秀,属于文人书法。
  (自然,也不排除文字作者与书写者不是一个人的可能。)
  (三)它与王羲之楷书相近相似,体现了南北书法融合性发展。
  从以下几个字的比对可以看出,不仅笔画写法,更重要的是笔势、字态、神韵,这种相近相似是处处存在的。
  

  

  

  

  

  北齐的书法家们有借鉴“二王”书法的便利条件。
  北齐时的诸城,一直作为州郡的治所,是山东半岛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北文化交流非常活跃。彼时,南朝汉族政权使用“二王”书体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书法发展水平高于北朝鲜卑族统治地区。在大量的南北文化交流中,北齐的书法家们必然被先进文化所吸引,努力追随。
  南北书法在交流中相融,呈融合性发展,作为一种进步的时代潮流,越到南北朝后期越明显。《北齐天保三年僧济本造像》刻于北朝末期,与“二王”书体的相通自然更加畅达。它是北齐铭刻书法与“二王”书风相结合的产物,是鲜卑审美风尚与南方汉民族的崇尚相融合的产物。
  无独有偶,早它41年、相距200公里的《郑文公碑》,也一度被认为是王羲之所写(尤其是日本书法界),这也旁证了王羲之对北齐书法的深刻影响。
  这种南北交融也表现在佛的形象上。这尊雕像面相丰满,眉目开朗,褒衣博带,神态温和端庄,与以往北方造像风格已大相径庭,标志着南风北渐新风尚的出现。
  

  (四)它符合“遒媚”的审美标准。
  书圣王羲之确立的书法审美标准是“遒媚”。遒,刚劲、壮美;媚,妍丽、优美。从此,书法作品的最高荣誉,不是给刚劲一路,不是给妍丽一路,而是给二者的完美结合者。
  北朝的碑刻(魏碑),以方刚、霸悍为主流:斩钉截铁的方起方收,犀利的挑角,棱角分明的转折,开张强势的结体……
  《北齐天保三年僧济本造像》的字,刚柔相济,俊美大气。主要表现手法:
  其一,起笔、收笔方圆兼用。
  

  

  其二,转弯处圆转、方折兼用。
  

  

  其三,撇、捺带弧,秀美飘逸。
  

  

  其四,结体修长,挺拔俊朗,亭亭玉立。
  

  其五,中宫紧致,精神抖擞。
  

  

  

  (五)它的书写、刻制精湛。
  北齐是历史上佛教最鼎盛的时代。当时齐境内有寺庙四万余处,僧尼二百万以上。大规模的造佛立碑、抄经刻经持续了三十多年,极大的促进了雕塑与书法水平的提高,使北齐书法成为引领整个北朝书法的核心与巅峰。
  其中,《北齐天保三年僧济本造像》造型艺术、雕刻工艺之精湛,被国内外考古界、美术界誉为“中国最漂亮的佛造像”,是南北朝宗教艺术的集大成者。它上面的书法也同属精品,相映成辉,与同时期的《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代表了北齐书法的最高水平。
  《北齐天保三年僧济本造像》的文字为小楷,字径较小,刻工精湛。起收处的笔锋、上下笔的勾连丝丝可见,一丝不苟,几近墨迹本。
  这块刻石已有1500年的历史,但毁损很少,风化较轻,字口依然清晰细腻,十分难得。
  

  综上所述,南北朝分裂对峙的169年间,楷书在南朝和北朝分别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积蓄了强大的力量。这两股洪流的交融,形成滔天巨浪,崛起了以唐楷为主力军的书法史上第二座高峰,极大地推动了书法进步。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北朝楷书中哪家在融合南北上有所作为,哪家就代表主流,就是先进文化。
  《北齐天保三年僧济本造像》的楷书,吸收了南书精华,笔法、字法的标准化,比《郑文公碑》前进了一步,高于同时代山东境内的其它碑刻(截止目前见到的),有很高的书法研究价值。
  包世臣当年对《郑文公碑》的评价是有理有据的,但若加上“截止目前”,会更加严瑾,免使后人误读。(2021,10)
  (王秀存,山东省教育书法家协会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原副院长,137064025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