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皇极梅ABC

《红楼梦》用术数骂乾隆

[复制链接]

24

主题

447

帖子

12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22: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二回       
  宝玉笑道:“咱们明儿下一社又有了题目了,就咏水仙腊梅。”黛玉听了,笑道:“罢,罢!我再不敢作诗了,作一回,罚一回,没的怪羞的。”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宝玉笑道:“何苦来!又奚落我作什么。我还不怕臊呢,你倒握起脸来了。”宝钗因笑道:“下次我邀一社,四个诗题,四个词题。每人四首诗,四阕词。头一个诗题《咏〈太极图〉》,限一先的韵,五言律,要把一先的韵都用尽了,一个不许剩。”宝琴笑道:“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难人。若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按:“海西”的本义为海西四部今松花江一带,转用作指称地中海以西地区(《康熙几暇格物编》中“海西”“海西人”)后,海西四部地区的称谓为“西海沿子”这个词所取代,沿子意味着地域所指有所扩充,其周边地区也算在内。)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按:“女孩子”和“妈妈”一样都是指下人、女佣,无一例外。
  唐代杜荀鹤《松窗杂记》载“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可令生,余愿纳为妻。’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则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颜如其言, 遂呼之百日……果活,步下言笑如常”。真真国是真番国,《史记·朝鲜列传》载:“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宝琴称真番国为真真国是用典,乃因下文西洋画而称(且其国意思是地域而非国度,即古属真番国的地区,下文中的中国意思是中原地区。诗中的汉南意为汉江以南,即今韩国汉城地区。这个欧罗巴人种的女孩子自北而来进入真番郡。可参阅《大汉帝国统治下的朝鲜:朝鲜半岛四郡的民族构成》一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47

帖子

12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23: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情依旧的宝钗
  发钗和簪在功能上是相同的,但两者的结构有所不同:发簪通常为一股,而发钗则作成双股。最早的“钗”字被写作“叉”,因为它的造型如同枝杈。《释名》曰:“叉,枝也,因形名之也”。《中华古今注释·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遣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五以到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曰凤钗。”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辛弃疾词《祝英台近·晚春》中的“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即在表述这种离情。现在发现的最早的钗出现在春秋时代,是用一根完整的动物肢骨做成的,上面还有烙印的图案。在新疆考古发现的文物中,铜钗相对多见。
  1988年-1997年,中日双方联合组成考察队对民丰县尼雅遗址进行了长达10年的考古调查发掘,共调查古城、聚落、墓地等11类遗址215处。1997年在尼雅遗址采集到一件铜叉长15.8厘米,钗头直径1厘米,钗身单股直径0.25厘米,钗身细长,双股平行。钗头上装饰一圆形暗红色玛瑙,注重装饰性。尼雅遗址采集的一件铜叉,造型独特,用一根通条弯曲而成,一端为四股,连续弯出4个“S”形,这种造型的铜叉十分少见。时代为汉晋时期。
  镶玛瑙铜钗 汉晋时期 民丰县尼雅遗址采集
  晋唐时期的西域高昌女子大多使用铜钗、银钗和金钗。1960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336号墓出土了两件唐朝时期的铜钗,其中一件使用过的铜钗保存完好,素面,形如“U”形,两端均圆钝,长8厘米,径约0.2厘米。1972年阿斯塔那148号墓出土的一件银钗保存较好,长10.8厘米,上端宽扁,下端细长,变形,是麴氏高昌王国时期的遗物。目前新疆境内很少发现唐以前(包括唐代)的金钗实物,但吐鲁番文书中有关于金钗的记载“金钗一双、团花一枚、胭脂、胡粉、黑黛……”。
  银钗 北朝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48号墓出土
  新疆古代簪与钗的历史悠久,而且质地多样,式样繁简不一。总体上讲,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簪与钗都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新疆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簪的质地以骨、木、铜等质地为主,到了汉唐时期,簪上的装饰也日趋华丽,变化多样。除了铜簪之外,还出现了金簪、银钗、象牙簪等。北疆地区墓地遗址出土的铜簪的簪首,装饰着动物和禽类图案,表现出浓郁的草原游牧文化特色。
  汉代以后,随着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西域女子也开始梳发髻,钗这种中原风格的头饰也传入西域地区。唐朝时期,中原的发髻对吐鲁番西州妇女的发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原的锥髻、堕马髻、低髻、鸟髻、鬟髻、刀髻、乌蛮髻等发型传入吐鲁番高昌,这些千姿百态的发式都需要用簪、钗等来固定,使当地女子的三千发丝不致散乱。
  从石窟壁画等图像资料来看,唐末宋朝时期高昌回鹘人贵族妇女的服饰不仅华贵典雅,她们的发型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梳起了发髻,而且发髻上簪满了花朵和珠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阿迪力·阿布力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47

帖子

12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23: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宝钗取名,或许来自于辛弃疾的词《祝英台近-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辛弃疾还有《美芹十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47

帖子

12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0: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先生的指控是如此骇人听闻,究竟有多少证据呢?他承认主要是根据嘉道间陈镛和赵烈文的两则笔记。赵烈文《能静居笔记》谓曾闻诸宋翔凤:“高庙末年,和珅以(红楼梦)呈上。……高庙阅而然之,曰此盖为明珠家作也。”陈镛《樗散轩从谈》说,《红楼梦》向无刊本。乾隆五十四年春,刑部尚书苏凌阿家藏抄本“被鼠伤,付琉璃厂书坊抽换装订,坊中人藉以抄出,刊版刷印渔利”,始流布于外。两条材料本身都有瑕疵,可信性都不很高。这些暂且不谈,宋、陈亦无片语涉及续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47

帖子

12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1: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璇题《幽篁图》时,在北京还是在外地的问题。永璇题咏署为“壬午三月既望”。他一生经历两个“壬午”,一是乾隆二十七年,一是道光二年。他题《幽篁图》的壬午只能是乾隆壬午。“三月既望”是夏历三月十六。如果永璇是为曹雪芹题小像,在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十六这个特定的日子,他在北京才有可能,但当时永璇恰恰不在北京,而在南京。
  壬午春,乾隆帝奉皇太后作第三次南巡。因为适逢其母七十大寿(乾隆二十六年冬),所以这次南巡搞得特别铺张,除满汉王公大臣扈驾,还有回部王公随行。据《南巡盛典》所载乾隆“天章”,乾隆一行正月丙午发京师,花朝日(二月十五日)在扬州,三月朔日(一日)抵杭州,三月十五日至江宁,三月晦日到瓜步,五月初回北京。这次南巡,《盛典》虽没有记载哪些皇子随行,但征诸过去惯例,皇帝游览性巡狩,一般都把年长皇子带在身边,让他们浏览山川风物,熟悉民情吏治。这大概也就是培养“接班人”的一种方式,乾隆二十六、二十七年秋天,永璇都曾扈从热河。何况这次还是奉皇太后南巡,好大喜功的乾隆帝当然不会忘记带上诸子,制造“家天下”的热闹气氛,以讨太后欢心。永璇上一年(辛巳)娶两江总督之女为福晋。“马邓新兼帝室亲”,尹继善刚升为御前大臣,实际是这次南巡的组织者和调度者。据袁枚壬午三月诗《拣花中席上赠树斋、雨村两公子》,“外戚恩荣同扈驾,建安兄弟各能诗”,尹继善二子就以外戚之亲随行。乾隆此次下江南,带上永璇,让他到江宁顺便看望丈人,这是情理中事。乾隆一行三月十五日到江宁,有《登燕子矶》诗可证。第二天,即三月十六日,永璇在丈人督署为《幽篁图》题咏。
  壬午南巡,尚未查到永璇扈从的直接资料。《古训堂诗》抄本今存美国国会图书馆。邓绍基先生在《光明日报》上撰文,呼吁“在美国的同行”“能查出一个结果”。当然,永璇题《幽篁图》的两首五律是应酬之作,结集时不见得会收入。但壬午南巡,他如随行,肯定会形诸吟咏,只要集子里有这方面的作品,就可以肯定永璇题咏的“雪芹先生”,绝对不是曹雪芹。
  由于永璇题《幽篁图》署为“壬午三月既望”,又产生另一个问题,即此图到底作于何时。据看过此图的陶心如谈,画像左上方有“壬午三月”字样。但藏者并无此说,他寄叶恭绰函中只说,“近人谓雪芹生于康熙卒于乾隆三十年,果尔,则雪芹绘此像时当在晚岁矣。”⑷胡适的文章曾提出怀疑,说他不记得画上有“旅云王冈写”、“壬午春三月”等字样。而且叶恭绰后来写信给他,也没有提到那两行字。这次永璇等人的题咏诗发现后,人们便认为,“壬午三月”本为皇八子所署日期,陶心如谓王冈写于“壬午春三月”是出于他的误记,结合谢墉诗之“图成寄我已三春”、“尘海十年青霭隔”,如果“十年”是实数,则推算此图应作于壬午的前三年即乾隆庚辰(一七六~年)。过去,笔者曾从曹雪芹之卒年(壬午除夕、癸未除夕、甲申春),指出作图时间与曹雪芹去世时间相距太近,这样短的时间无法征集到这样多的名人题咏,来论证《幽篁图》像主之为俞楚江而不可能是曹雪芹。现在,王冈作《幽篁图》的时间提前,那么,像主之为曹雪芹的可能性是否相应增加呢?答曰不能。别的不谈,就图像而言,“雪芹先生”的年龄已在五旬以上,他最少比曹雪芹大十岁。如果为了使曹雪芹有充裕时间去征集题咏,将作图时间提早几年,则曹雪芹同像主的年龄差距还要进一步扩大,指像主为不到四十或四十出头的曹雪芹,恐怕很难混过读者的眼睛。
  像主俞楚江进一步被证实
  《幽篁图》的像主既不可能是曹雪芹,那么“雪芹先生”究竟是谁呢?拙作《曹雪芹小像考信》曾经从条件、时间、志趣、形貌四个方面论证,此人就是尹继善的幕客俞楚江。永璇等四人的题咏诗进一步提供了新的证据:
  第一,俞楚江是“山阴著姓”,与谢墉、陈兆仑正是同乡。由于有此关系,陈兆仑之称“进老学长兄”,谢墉之“惬古欢”,都容易得到解释。
  第二,谢墉诗“把袂依然青士身”,“青士”指尚无功名的读书人。俞楚江是“绍兴布衣”,与“雪芹先生”的身份吻合。陈毓罴、刘世德两先生查到俞瀚为乾隆丁丑进士,籍大兴,当是同时代与俞楚江同名的另一个人。
  第三、乾隆壬午南巡,俞楚江刚好在尹幕,得于三月十六日在督署会见永璇,并出《幽篁图》请其题咏,时间上完全合榫。
  第四,俞楚江父俞士震寄籍上元。同治《上(元)江(宁)两县志》著录俞士震有《倦轩吟》。俞士震是否也像袁枚一样,曾任上元令后寄籍上元,尚不可知,但谢墉诗“书中手泽留花县”之“手泽”,可算有了着落。
  根据上述材料,可作这样的设想:壬午三月,俞楚江请王南石写《幽篁图》,图成,皇八子适随驾至江宁,俞在两江督署中得与相见,乃出王绘请其题咏。永璇是“青宫帝子”,如果用一幅旧图请他题咏,让别人压在他头上,那是很不恭敬的(由于同样的原因,乙酉尹继善离开南京,俞出陆厚信绘小照请其题咏留念,也是一幅未经人题咏的“新图”)。永璇对丈人这位幕宾并不了解,敷衍地写了两首五律。俞楚江视同拱璧,同年或第二年,即将之寄给谢墉,托他代请一些在京的浙江闻人题咏⑸。
  由于皇八子已带了头,像主是尹继善的“上客”,又有谢墉为之请托,也就不难征集到钱大昕、蔡以台、观保等人的题咏。谢墉当时已在上书房行走,这也说明为甚么题咏者多上书房师傅的原因。
  藏主李祖韩早年致叶恭绰函曾列举题咏者有永璇、钱大昕、倪承宽、那穆齐礼、钱载、观保、蔡以台、谢墉等八人。现在看来,很可能这就是题咏的原次序。如果这样的设想不错,谢墉在三年中为俞楚江征得钱大昕到蔡以台等六人的题咏,而到他与俞“把袂”时,才补题了两首七律。至于后此陈兆仑、秦大士的题咏,有可能是俞自己征到的。陈既称他为“进老学长兄”,虽不一定就是同窗,关系总会有一些;而他同秦大士的关系,则在尹幕时就可能认识。
  尹继善乙酉入相,九月初六离南京。俞楚江虽追随多年,“有贤相国之知而卒不遇”,最后还是分手了。这次尹北还,他可能随行,也可能独往,因为他的家人尚在北方。谢墉诗“竹叶于人偏有分,觞君还及菊花辰”。菊月就是九月,“竹叶”指竹叶青酒。刘禹锡《忆江南》:“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俞楚江九月底到京,谢墉宴请他,故谓“犹及菊花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47

帖子

12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1: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举人王锡侯《字贯》未将康熙、雍正庙讳及乾隆御名其字分析,仅缺末笔,即以“大逆律”问拟,遽兴大狱。但这里也要提一笔,乾隆三十八年秘密建储,立嘉亲王永琰为太子,四十一年下旨,将来储君继位,要改“永”为“颗”;连带孙皇帝也改“绵”为“曼”。谕旨谓:一绵’字为民生衣被常称,尤难回避,将来继体承绪者当以‘绵’作‘曼’。‘曼’是不经用之字,缺笔亦易。”(12)这就是“以一人避天下,不以天下避一人”,显示乾隆理性的一面。这对那些¨一心以为封建皇帝只会无限制扩张皇权,从而将避讳绝对化的人,可能有些意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47

帖子

12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堂  概述清代音乐家.字广明,又字广平,号怀庭.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研究南北曲唱法多年,清唱昆曲造诣极深,创叶派唱口,时为习曲者的准绳.叶堂尤工音律,乾隆五十七年编订《纳书楹曲谱》问世.正编、续编、补遗、外集共14卷,收乾隆时舞台上流行的昆剧以及一小部分地方戏折子戏剧本,共300余出;又《玉茗堂四梦》曲谱8卷,共22卷.甚为时人所重.又谱《西厢记曲谱》2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47

帖子

12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4: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记载:“刘铉丹山楂丸子,能补能消。”
  “刘铉丹”是乾隆时期清代著名的药铺,现有这张落款为“乾隆五十六年正月”的“法制山楂万应丸”药单实物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哪里来的这蒋萌菠胡扯的“并未见识过刘铉丹字样的牌匾或堂号”?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记载:“刘铉丹山楂丸子,能补能消。”这个与药单也可以相互映证,完美证明乾隆时期刘铉丹山楂丸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47

帖子

12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4: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第67回讲到,薛蟠去南方做生意带回一些礼品,一箱“都是绸缎绫锦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另一箱“却是些笔、墨、纸、砚,各色笺纸、香袋、香珠、扇子、扇坠、花粉、胭脂等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在各种“土仪”中自然夹杂着包括织品和“自行人”[1]等洋货(或洋货仿制品),正是这种情形的生动写照。第16回王熙凤对赵嬷嬷回忆“那时候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这段话是小说家言或是作者对管理朝贡官员的身份和职责理解有误,而且外洋商船货物来华或仅为商人行为而不尽属进贡朝贺。但是这段话也反映了外洋货物输入中国的情景,其中既有与中国具有传统交往历史的东方国家,也有对中国尚属新鲜事物的西洋国家。这些就是《红楼梦》中出现数量相当多的外洋物品与外洋描写的时代背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447

帖子

121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04: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
  乾隆元年八月壬戌朔
  O甲子
  O召广西巡抚金鈜来京陛见。命刑部左侍郎杨超曾前往署理广西巡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