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回复: 0

【原】清风邀明月,团扇摇佳人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10-11 17: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物道君语: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
美人常见,佳人难得。正如这一柄团扇的后面,藏着东方佳人的许多种美,只待细细回味……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多年前,曾于苏州购得一柄团扇,正如诗中之物,素白细绢,纤若无骨。夏日天气再热,亦不舍得多用,只是将它立在青瓷瓶中,有时怔怔望着,觉着它美得出神。
这把扇子的最初,只是商代以植物或禽羽制成的“彰扇”,作为皇帝专属的仪仗饰物,用来遮蔽风沙。
自西汉班婕妤写下一首《团扇诗》,东方的团扇,便开始有了自己的姓名,成为一种温柔含蓄的眷念。

犹记杜牧有一首,秋夕词。“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暑后的天气依然闷热,长居深宫的小宫女,独自守在宫墙角落,一边等待召唤,一边摇动团扇取风。
昏暗烛光映着屏风,忽然,几只萤火虫闯进视线,腐草化萤,翩飞而来。她提起素纱的裙摆,小心翼翼扑动手中扇子,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
萤火虫飞来飞去,她的沉闷宫廷生活也仿佛多了一丝惊喜。
虽然汉代的小宫女们寂寞得很,却始终觉得,她们就是那样活脱脱的少女模样。一柄普通的素白团扇,很薄的丝织扇面,不需要多华丽的修饰、多精细的做工,有了这幅动人的场景,人们至今依然觉得它很美。
这是团扇的朴素之美,也是少女的灵动之美。
后来到了唐宋时期,女子用扇之风最盛,那时的团扇也大都很轻巧。
若是像唐代《簪花仕女图》的长柄大团扇,多是宫廷仕女所持;而越是富贵女子的日常用扇,越是小巧精致。
南宋《招凉仕女图》中可见,媲美手掌的小纨扇,执在手中,柔弱无骨,并没有多大的重量。

《簪花仕女图》局部

《招凉仕女图》
团扇也就从纳凉之物,渐渐变为女子手中的装饰。少女轻轻摇扇,微风自显。
或者,有没有风已经不再重要,只要是那份未经修饰的天真灵动,就已极美。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邻家有女初长成后,团扇往往被用来遮掩面部,以显成年女子的羞涩与庄重。
宋代以前的女子,往往不能素面出门,而以一柄团扇藏玉颜。
那团扇最好是轻透朦胧的,在半遮半掩之间,女孩们或红唇微启、笑不露齿,或娇羞低眉、粉面含春。
若与这样的佳人擦肩而过,即使她们已经走得很远,依然让人回味无穷。
这种妩媚柔顺的美,并不直接,却余韵袅袅。
唐宋时期,纸面团扇、刺绣团扇更为流行。情窦已开的女子,不再满足于一柄素白的扇子,而是费尽心思将情愫妆点其间。
深闺后院,她们倚着窗栏,一日一日把闲情倾注扇面,绣自己最拿手的花样,或工笔绘出花鸟虫鱼,题下钟意的诗词,珍重完成之后,含羞赠送意中人。
即使出门需要用团扇遮掩,也会露出扇面一角的字画,彰显自己的才情与气度。
除了大家闺秀,歌女们进行表演时,也常常借助一柄团扇,营造朦胧神秘的气氛。
杜甫曾陪友人泛江作诗,观看画舫歌舞,“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团扇底下隐隐传来曼妙歌声,月色江波也仿佛随之微微荡漾。
唐玄宗亦有诗,“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宫中歌女出场贯会以团扇遮住面庞,款款而来,或在团扇的一开一合之间,歌声如颗颗珠玉滴落。
所谓东方的韵致,恰恰藏在团扇的含蓄与幽微的想象之间。


自古以来,女子及笄后,谁不期盼着出嫁那一刻的盛大与繁华?
唐宋时,新娘出嫁有“却扇礼”习俗。团扇掩面,一为避邪,二为遮羞,也寓意着“团圆好合”。
因此,她们早早便为此做了准备。每个女孩会费尽心思制成这一柄团扇,极尽繁华的工艺,或者用心绣上最能代表自己才情意趣的扇面。
电视剧《知否》中,明兰出嫁时,身穿华贵的绿色嫁衣,手持水仙团扇掩面出嫁。宋代女子尤爱花鸟图卉,而剧中明兰的性格有如水仙般迎风独立。或许,这亦是她为自己的婚礼亲手准备的团扇。
待到新房红烛前,“扇薄露红铅,罗轻压金缕。”团扇的一边是满怀期待的新郎,而薄扇下,新娘隐约露出的红妆,是一丝羞涩,一份期待。
那时新郎还需作一首“却扇诗”,通关之后才能得见佳人面容。
李商隐曾作为朋友董秀才的伴郎,代之成诗:“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团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一柄轻扇掩红妆,闹热了一天的婚礼,此刻却仿佛时间凝滞了,新郎也激动愣神得写不出诗来。
只等她将团扇一点点移开,就像粒粒桂花绽放,分不清是佳人还是花朵的幽雅清香。
今夕何夕,终于,见此良人。
在团扇的遮掩见证下,古时女子就这样以端庄之姿,步步走向夫家,走向期盼一生的爱情、休戚与共的命运。

迈进了婚姻的大门,又会是什么光景呢?都说女子成婚后要宜室宜家,要恪尽妇德,要高贵,要端庄,要优雅……
那么多的规矩压过来,女子手中的一柄团扇,也成了身份和德行的彰显。
于是,团扇开始起了变化,缂丝、银质、丝绸、象牙骨、乌木等纷繁呈现,工艺、雕花也越来越繁复。就像加在婚后女子身上的诸多枷锁,挣脱不开,轻盈不了。
所以在《延禧攻略》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富察皇后那份淡淡的哀愁,再雍容富贵的团扇,亦挥不去那一丝烦恼。
那时清宫的团扇都奢华至极,剧中富察皇后爱用一柄明黄色团扇,曾拿来给乾隆扇风取静。
那是仿制故宫清代乾隆年间藏品的缂丝团扇,扇面上两只仙鹤依偎,是她对夫妻情深绵延的祈愿。

可惜事与愿违,她的子嗣缘薄,而古时不论身在皇家还是民间,婚后生儿育女总是对女子最大的诉求。
她爱用的另一柄缂丝团扇,有石榴花红红火火,多子多福的委婉希冀却落空,夫妻恩爱亦因种种嫌隙和误会,终至遗憾。
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许她宁愿手中依然是那把轻罗小扇,无须修饰,明洁如月,一如当初曾经年少的纯真感情。

回顾团扇的一生,它的工艺和用途也一直在发生变化。千百年后的今天,它似乎消逝于日常生活,更多是作为工艺品出现。我们已无法像古代佳人,在不经意间轻摇团扇,美目流盼。
团扇,团扇,它的这份美丽却是真实存在过,是沾染到每个时代、每个人身上的独特气质。
我们怀念的,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审美意境,是半遮半掩、含蓄朦胧、谦逊柔和之间的诗意。
这是独属于东方的美,是东方大地上的一颗朱砂痣。
在暑夜月色里,清风摇动时,这柄团扇依然会一次次摇动人们的心神。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