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4|回复: 3

杂文随笔

[复制链接]

6

主题

133

帖子

4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发表于 2021-10-5 05: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情何必生斯世】
  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有好终须累此生。’这两句话让我咀嚼了很多年,随着年龄和经历的渐长,感触就越深。表面上看,好像两句话相互矛盾,实际上里面所体现出来的确实关乎到人性、修行以及世间的众生相。
  第一句说的是修行人,我们都知道,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无论是修行任何法门,如果想要脱离苦海、免却轮回,或者说出离这个娑婆世间,首先就要做到断、舍、离,断是要断除一切欲望与贪着,舍是要舍弃所有多余的累赘和占有之心,离是要远离这些容易让人生起各种欲望的地方,做不到这样,是不可能脱离轮回的。大家说顺则凡、逆则仙,这里面多数人都看作是身体内在气脉的运行,但于世间相而言,更多的是指要和凡俗大众的生活以及喜好脱离,也因此为什么从古至今有那么多的人选择了出家或者隐居,远离了尘世以及人群,因为尘世和人群最容易让人道心退失,诱惑的太多,道心未能坚固的时候就要选择避开和隔绝,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修行的方法。其次就是,要想修行,必须要能够入静,环境就很重要了,如果每天在世俗的纷扰当中修行,除非是过来人,否则影响是在所难免的。而要想入静,就必须先要清心和寡欲,要做到清心寡欲,又必须要断、舍、离,这都是修行绕不开的必然。你说你在家里自己念佛和打坐,那要不要工作?吃饭饮食、亲人、朋友等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环境,怎么能做到一心不乱呢,不断的会有各种问题产生,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了。所以信仰很深或者说根基很好的人就选择了无情,所谓的无情就是与世俗世人的生活方式完全背离,精神世界也完全颠倒了,舍家舍业舍亲缘舍爱情,外人看来就是彻底的无情之人。
  我们多多少少都知道禅和禅师的故事,印象之中禅师是最为洒脱的,充满了智慧,生死也拘不了他们,一切无有挂碍,人生如同行云流水般自在自由。但是这些表相的背后是什么,依然是无情,而且无情的更彻底。我这样说,恐怕很多人不能理解,禅师这样不是最幸福的吗,禅师不都是最生动活泼的吗,怎么反而是最无情的呢?那是因为一个真正开悟了的禅师,所证悟到的,是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他们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接触到的一切,都是虚妄而不真实的,就像在一场梦境里面一样,甚至连生死都是幻象。你想想,这样的人,他们还有什么世间的欲望以及牵挂和放不下的东西呢?不可能有了,这不是最彻底的无情又是什么。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度化更多有缘的人成为他们一样,所谓的解脱、了生死、脱离轮回。在这些禅师的意识里,连时间和空间都是虚假的,还有什么是真实的?所以在我们眼里才看见他们之所以这样的洒脱的根本原因,就是了无牵挂。他们看透了世界的本质,不会认为什么是我的,也不会认为我是什么的,没有所拥有的,也没有所主宰的,困了就睡觉,饿了就吃饭,随缘度日,要死就死,无所谓。对于这样的心态和心境,普通老百姓或者说众生,又怎么可能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面去呢,又怎么可能促膝长谈以及并肩,完全就是个异类了。所以禅师的世界永远都只能属于他们自己的,与外人再没有关系了。这就是真正彻底的无情,不受任何情感纠缠的彻底解脱了。他们认为这些那些的情感和欲望,全都是无明烦恼,是颠倒,是轮回的根本。
  好了,说到这里,就回到了第一句话上面了:无情何必生斯世?这里加了一个问号,这个问号就是说,既然你已经这样的无情了,还来到这个五浊恶世干什么呢?还活在这个情欲世界干什么?这个问,问的深啊。既然已经离情绝欲了,已经从梦中清醒过来,那就是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但你还要跑来这个大染缸里岂非最大的矛盾?你说你是来度化众生的,可是你转化不了众生的业力,而且众生习性就是喜欢七情六欲、灯红酒绿,就是喜欢物欲和醉生梦死,你要度化谁?这个娑婆世界就欲望的世界,来到这里的众生都是业力使然,并非是因为被谁主宰和审判来到这个世上的,而是众生自己的选择,那么无情之人明知道这些道理和真相,却还是想着要度化有缘的众生进入到无情的世界当中,这本身是不是太矛盾了呢。你让一个喜欢赌博的人不要再赌、让一个沉迷于声色犬马的人不要再沉迷、让贪着于权力和名利的人不要贪着,这可能吗?这等于是要了他们的命了。更何况,让他们放弃这一切,他们还能怎么过?怎么打发每天的时间?难道整日里打坐念经就是解脱和修行了吗?修行又是为了什么?如果修行是为了解脱或者成仙成佛,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欲望和贪着,又岂能是无情呢?所以这一问问的狠,你既然是了无牵挂无情之人,你修行是为了出离这个世界,还来这个欲望的世界干什么,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下一句‘有好终须累此生’,这是对这个世间人所说的。只要你有任何的爱好,或者说迷恋、执迷、欲望等,这一辈子就会被拖累而不得真正的自由了,而且这一生的烦恼以及障碍都会因为你的欲望而产生,就像渔网一样,越缠越紧。我们以为自己行善、放生、不伤害他人这辈子就顺当了,但是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贪着放不下是自己不知道的,除了名利权力,比如好吃、爱美、喜欢宠物、喜欢琴棋书画、音乐、收藏等等,生活当中的各种喜好,这些都属于爱好,但凡有爱好,就会有纠缠,就是无明烦恼的根源,一生都会被这些爱好所拖累,自己还以为很充实和富有,佛法说人生有八苦,其中一个就是(所)爱别离苦,自己的亲人、爱人,或者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失去了的时候,这种痛苦是很难过的,这就是无明烦恼啊,好吃的人见到美食不让她吃、吃不到那有多难受,爱美的人你让她不化妆不穿好看的衣服还不如死了算了,爱赚钱的、爱赌博的、爱跳舞的、爱唱歌的、爱钓鱼的,各种爱好数不胜数,只要我们有其中一种爱好,就一定不会真正的自由,精神就被喜好所牢牢控制住了,自己不知道而已。
  禅宗里面有个故事,一个叫金碧峰的禅师,修行特别好,常常入禅定,一生行持和修行都非常有名,而且对于所有的世间物质和名利都看破了,所以皇帝很尊敬他,特定赐了个紫金钵盂给金碧峰。这禅师什么都放下去了,但是看到这个紫金钵实在是太美了,忍不住就留恋上了,经常拿出来观赏,每次在入定之前都会把紫金钵藏在他自己才知道的地方。有一天金碧峰的世寿到了,阎王爷就派了两个小鬼来抓他,可是到了寺庙金碧峰在入定,小鬼找不到他的魂,这样找了三天金碧峰还是没有出定,怎么办,小鬼着急了,交不了差啊,最后只好找到土地公询问情况。土地公说这个金碧峰已经修行很高了,断了世间的欲望,他进入禅定你们当然就找不到他了。不过还有一个办法,皇帝赐给他的紫金钵他一直放不下,你们找到紫金钵往钵盂上面敲,他肯定会出来。俩小鬼听了大喜,把紫金钵找到,就敲那钵盂,金碧峰在禅定当中听到了,心心念念的钵盂被谁在敲呢,会敲坏的啊,心念一动就出定了,当即就被两个小鬼抓住了,铁链子一套就要回阎王府。金碧峰很奇怪,就问他们什么原因,俩小鬼也是信仰佛学的,就告诉了事情经过。金碧峰恍然大悟,于是请求小鬼说,你看我还没有把身后事交代呢,你们再给我一点时间我把事情交代完就跟你们走好吗?俩小鬼也知道金碧峰是个真修行人,于是就答应了,把铁链子解了,金碧峰的魂一回到房间,身体就活过来了,立刻将紫金钵往地上一摔,摔烂了,然后立刻又进入了禅定当中再也不出来了。两个小鬼才知道上了当,没办法再抓他,因为他已经把最后一点的欲望也破除了。之所以引用这个禅门故事,就是说像金碧峰一辈子都在修行而且修行这么好的禅师,却因为仅仅一个钵盂的贪爱都不能免去小鬼的索魂,又何况我们世间的凡人呢。所以说‘有好终须累此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我们有任何欲望以及贪恋不舍,就是无明烦恼的根源,就解脱不了。
  所以说就是这么的难啊,修行也难,不修行也难,我们若是没有情和爱,就不会成为这个娑婆世间的众生,但是有了各种嗜好又是生活当中的拖累和所有痛苦的根源,如何是好?这让我也想起了仓央嘉措那句著名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都是一样的道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两种矛盾当中生存着,一面是精神世界,一面是现实世界,既需要精神食粮,又需要物质粮食,无情和有情,终究是两个世界和两个极端。
  ‘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生)’,《楞严经》里面的这句话真的是把世间相说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3

帖子

4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5 05: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
  这些年来,认识很多喜欢打坐、练气功、打太极拳的朋友,这是各人爱好和选择,与他人无关。但是有些同学和朋友喜欢和我交流这方面的问题,我就笑,反问对方,你喜欢打坐是为了什么?答案基本就一样,为了修行。又问:修行是为了什么?回答说,为了长生、神通、修仙、明心见性、解脱生死轮回等等。我说,好吧,但你知不知道修行要想达到你所希望的那样,这个过程需要经历些什么吗?也就是说,你知道自己需要放弃什么吗?问道这里的时候,基本上大多数就回答不出来了。
  修行之路,不是谁都能够忍受和坚持下去的,首先就是要断欲,我们做的到吗?最大的根本欲有两种,一是食欲、一是色欲,而其中食欲比色欲更难断。前人所说“民以食为天”、“饱暖思淫欲”就是这个道理,食欲的满足之后,才是财、色、名、利、睡等,如果我们饥肠辘辘连觉也睡不着,可知食欲是一切的根本。但是修行就不可以这样啊,首先就要将食欲的控制减轻,甚至断食以清肠胃,前人云:“食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身体虽然是个假,但要借假修真,身体各种病痛生起还怎么修呢?所以修行首先就要淡饮食欲望。其次还要断荤,都知道肉食对修行的副作用很大,容易产生欲望以及酸性。我们看身边那些特别喜欢吃肉的朋友就会发现这些人基本上都有一种浊气,很浑浊的气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种清雅气质,这就是餐餐食肉所产生的质变。肉欲本身就是一种无明和障碍,而且不容易生起慈悲心和菩提心,很多人都以自己吃货自居,实际上这些就是被食欲的欲望牢牢控制住了,自己还不知道,所以食欲要断除很难很难,你让一个人三四天不吃不喝,就虚脱了,还怎么修行呢。其次是色欲,这是与生俱来的生育繁衍的天性,或者说是基金里面的桎梏吧,是先天的,这个要转化同样很难很难。
  第二个就是环境。都知道修行需要清净,如果你生活在闹市当中,自己的道心以及定立还不够坚固,就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来辅助,这个红尘诱惑的太多,你在家里辟谷断食,隔壁的饭菜香飘进来就是障碍了;你在戒色,走到街上都是大白腿,肯定就会收到干扰和影响;你喜欢清静安静,邻居吵架、锅碗瓢盆各种噪音就会相违;而家人、爱人、朋友、工作、应酬哪一样不是和修行相违缘的呢?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入山隐居的原因,因为自己还不够坚固,只能回避,把各种诱因隔离。我们做的到吗?做不到。所以你每天打坐一下,看看经,念念佛,以为就是修行,那差得太远了。
  第三个就是身体气脉的变化,通俗点就是世人所认为的特异功能或者说神通的出现。如果没有好的老师,没有过来人给我们及时纠正,没有正知正见,身体气脉一旦出现各种变化,立刻就会被这些异常所捕获俘虏,我们立刻就会掉进胜景当中沉迷出不来了。这种更可怕。为什么那么多练气功、打坐的人会神经兮兮,就是因为执着了这些那些所谓的异能异常以为是修行结果,执著了身体的各种感觉以为究竟,最后就变成了邪门歪道了,神通和神经只是一字之差。不仅如此,更多的人还会利用这些所谓的特异功能去做各种坏事,去利诱控制不知道道理的人们,这种业力果报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我常常对这些朋友说,你说你在修行,你修的是什么?打坐、吃素、放生、念佛就是修行了吗?你六根因此转为清净了吗?你不再生气了吗?你不再被各种欲望控制了吗?你生起智慧了吗?如果没有,你说你在修行,修成了什么好处呢,在那自欺欺人的瞎折腾凑热闹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3

帖子

4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5 05: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唯识】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包括时间和空间,以及眼、耳、鼻、舌、身所感知到的一切,确确实实是虚拟的世界,因为我们的妄心意识未能转化成清净根、清净念,再加上第六分别意识和第七执我识相互纠缠作用,从而执妄为真,由此执不断轮回。
  最简单的理解办法就是看看植物人,他的身体和生命还在,但没有了意识分别和我执的作用,这个世界的一切对于他而言已经是不存在了。我们之所以感知这世间一切都是真实存在,其实就是意识的作用,当意识不再起作用的时候,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再存在了。所以佛说心如画师,一切唯心造,又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我们在熟睡之后,白天的一切也不复存在了,五根停止了白天的作用,身体躺在床上,意识就构造出了另一个梦境,五根在这个梦境当中起用,梦境与白天的所有感受觉知都是一样的。当我们从睡梦当中醒来,梦境不在了,意识又带我们回到了白天的梦境当中。如果梦不醒来,夜里的梦境我们会一直以为是真实的,如果白天的梦不醒来,我们同样会以为一切都是真实的。究竟哪一个才是梦境呢?没有见到董事长这个隐藏在后面的真正老板以前,一切都是总经理说了算。意识就像是程序的编程,而妄心就是程序员。
  我们活着的时候会牢牢的执著于这个身体就是我,这个身体和意识所接触的感知到的一切就是我所。但在我们死亡或者变成植物人的时候,这个身体还在这里,“我”又在哪里呢?这个陪伴我们几十年的、我们认为就是“我”的身体,为什么会留下带不走呢?原来这个身体就是一个借给我们暂时安住的房子,房子当然就不是真实的“我”了。在我们出生以前并没有这个房子,那时候“我”在哪里?出生以后有了这个身体,我们就认为这个身体是“我”了;死亡之后身体还在这里摆着,没有了脑细胞、心意识的作用,“我”又去了哪里呢?身体为什么再也动不了了?为什么还会腐烂?为什么我们去世的时候带不走这个身体呢?如果说这个身体是真实的“我”,是从无到有的,那么我们去世的时候按理说这个身体也应该同时消失才对,从有归无,但事实却是身体是身体,我是我,各不相干了。
  了知唯识(非从名相中的了知唯识学),即知意识所生一切皆妄,意识就是个大骗子,让我们一直执妄作真。无论我们是在阅读、行文、交谈、色声香味触等等一切运作和起心动念,都是意识的作用,都是意识这个家伙干出来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3

帖子

4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5 06: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心通】
  昨晚一个小兄弟请我吃饭,吃饭闲聊自然就是海阔天空有一句没一句的瞎聊。期间兄弟突然很认真的说:“我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话还没说完就被我打断了,我说你是想问关于阿罗汉的境界吧?兄弟大吃一惊,说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也不知道我怎么知道的,脱口就出来了。兄弟不相信,问我是不是有他心通?我说哪有什么他心通,狗屁不通就有。兄弟依然不相信,又问了几次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知道他想要问的是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俩聊天根本就没有涉及到佛法方面的事,他平常也不关心这些,所以才这样吃惊。
  我也没办法给他解释,因为这种直觉是当下的,就好像别人喊我名字我立刻答应那样,根本不经过意思分别就出来了,我怎么解释给他听才理解呢。这并不是我的思想钻进了他脑袋的思想里面知道了他在想什么,只是当下就是知道他想要说的话,于是脱口而出了。这样的事情以前和别的朋友偶尔也发生过,但是我从来没有在意,再要解释就是好像别人拿东西递过来我随手就接的反应一样,是没有经过任何思想意识就产生的。佛法所说的他心通应该就是这样,只不过我是偶尔会发生,但是我师父我相信是一定有他心通的,虽然师父自己从来没说过自己有他心通,但是在教学和推手上让我真实感受到了这种功能作用。跟师父推手只要我起了心念师父立刻就知道,我想用力或者偷袭心念一起手上没有动作的时候师父立刻就知道了,这是尝试了很多次的真实体会。师父说,当你和别人推手的时候,就好比面对一个小偷,小偷伸出了贼手的时候人人都能看见,但是小偷生起了贼心但是还没伸出贼手的时候你知道吗?必须要知道,立刻就要知道,对方心念一动你就要了了分明。师父说这就是‘了知众生心行’,也就是拳论里面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这个知道并不是知道他脑袋里面想吃苹果还是橘子,如果这样去理解就走入迷信当中去了,而是清楚知道对方的善于恶念的生起,这是当下就能感知到的。师父说这种一点都不神奇,而是人人都具备有的,只是没有开发出来,不知道的人以为很神奇,知道的人就明白这个是平常心,有了这个就能处处占得先机,我顺人背了。想要开发这种功能也很简单,就是《师门》里面所写的六根清净篇,以及《金刚金》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作用。只是要是把这种功能变成了去迷惑、蛊惑他人以及做各种敛财的手段,这个业报因果就大了,师父说这种人佛菩萨来了也救不了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