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回复: 0

以良心为题的作文范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7 03: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良心比天才更难得。良心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反应。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以良心为题的作文范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篇一:良心  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人有不学习却能做事的本领是人的本能;不经过考虑就知道的,那是人的良知。而如今,良知好像已经不是如此简单的事了。
  良知是每个人存于世间的道德基础,没有良知的人与其他动物没有区别;良知是社会发展的意义,没有良知的社会必然走向灭亡;良知是民族存在的基石,没有良知的民族只会迅速消失。总会看到许多活生生的例子,触目惊心,让人讶然。拥有良知,很困难么?
  浏览新闻,总能看见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情。像去年一个名叫马聪的“富二代”驾车撞伤两人,事发后,马聪一路逃窜,企图逃脱法律的制裁。他们什么都不缺,但缺一颗充满良知的温暖的心。如果他们有良知,会弃别人的生命于不顾吗?会冒着伤害别人的风险闯红灯吗?会认为自己逃逸没什么大不了的吗?是不是说,如今的生活条件变好了,精神内容却缺乏了呢?难道良知都变得一钱不值了吗?
  近些年来,食品问题层出不穷。有人戏言道:“中国人在食品问题中完成了化学的扫盲。”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氯胺等有毒物质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在食品问题上竟出现了如此大的问题,是良知的泯灭吗?还听闻肯德基的豆浆粉制成的豆浆昧着良心走着高价,渤海湾漏油事故居然是违规操作的恶果,一阵惊悚之下,我们不禁怀疑,企业的良知如今何在?难道眼中只剩下钱了吗?
  是什么改变了我们,让我们丢失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东西?是利欲熏心的不择手段,还是道德底线的沦陷。
  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是个体,群体中的个体,我们都是息息相关的。若每个人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而弃正义于不顾,那这个社会将是多么混乱无序,想必也不会长久。我们都有自己的义务,只有人人履行义务,社会才会显得生机勃勃,花香四溢。而良知,正是推动我们履行义务的力量。
  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品德在倒退;地球被污染,人们的污染行动没有停止;生活在变好,良知却逐渐被遗落在人们视野之外。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道德水平竟在倒退,会不会,有哪一天,人们退化成猿猴,继续着原始生活呢。
  让人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协调,让良知从远方归来吧。
篇二:良心  良心是谋取自己利益的时候,尽量不去伤害别人,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可是在文明社会的今天,有的人却把良心丢了。
  星期六的早上,柔和的阳光普照着万物,使大地变得宽广;使空气变得清新;使花坛的花变得更美。我拿起跳绳和随身听飞也似地奔向广场。到了广场我看见大理石地图上坐着一位老爷爷。这时,有几位叔叔和阿姨拥着一个小孩向大理石地图走来,其中一位漂亮的阿姨,波浪似的长发,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穿着漂亮的裙子,脚下穿着高跟鞋,真是美丽极了。当他们走到大理石地图时,那位漂亮的阿姨对老爷爷说:“喂!老头、你走开,我们要照相。”听了阿姨的话,老爷爷起身要走,可是由于年纪大了,动作缓慢了一些,那位漂亮的阿姨却不耐烦了,她居然抬起她那穿着高跟鞋的脚踢了老爷爷一脚,嘴里还说:“快点、你磨蹭什么呀?”老爷爷一个踉跄跪在地上,脸上露出悲伤的神情。漂亮阿姨好像没看见一样,头一歪对那小孩说:“来,宝宝乖,咱们照相。”说罢还厌恶的瞪了老爷爷一眼。这时我急忙跑过去把老爷爷扶起来,老爷爷感激地连声道谢。我生气地转过身对那位漂亮的阿姨说:“阿姨、人都有老的时候,我们应该尊敬老人,你不应该这样对待老人。”听了我的话阿姨的脸红了,一直红到耳根。
  一阵风吹过,我的随身听里传出《论语》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丢失良心的人都能找回来,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篇三:良心  “良心”一词在当今社会高频率的被使用,但遗憾的是却总与卖假药、卖假酒的连用。其实它指和自己行为有关的对是非善恶正确的认识。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正义的举动,而这在当今的和平年代并不凸显。所以反面例子很多。可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呢?
  中国自古留住一句话,叫“文人相轻”。而战乱之中的鲁迅和瞿秋白却肝胆相照,引为同志。鲁迅素来是与同时代的文人“相轻”的,而瞿秋白也是名士一硬汉,只是文人相轻之后却能促膝谈心,到硬汉对同志也只有道义可言。所以两人即使只有书信来往,友谊却十分深厚。在危难中互相帮助,因为相对于外人而言,他们是一家人。这就是对是非善恶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行为,这就是良心所在。
  不仅是中国人在危难中体现了良心的力量,外国人也如此;不仅是文人有良心,最“卑贱”的人也如此。比如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
  “羊脂球”是整个小说里良心的化身,她虽然被人们鄙视,却有一颗爱国的心,却有着身为法国人应有的良心,这良心又演变成了一种尊严。她既然发自内心的痛恨德国人,怎么能随意的出卖自己的灵魂?她将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化为了自己的反抗,哪怕这力量极小,终究是对良心的诠释。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是要凭良心的。
  还是莫泊桑笔下的人物,我们熟悉的马蒂尔德,她是几乎“败”给了良心的,却因良心成就了自身。十年艰辛,她始终凭着良心做事。丢项链在我们看来是多么小的一件事,但她却因为良心的召唤一直在弥补她的过失,良心在她身上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如今的社会也有许多“良心”,比如方舟子用一人之力打垮了无数诈骗集团,还社会清白和谐。他们的做法确实很激进但是其精神起码值得尊重。
  作为当今的学生,我认为生来就应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这是古往今来中国文人共同的追求,“救人民于水火”是政客、诗人包括隐士的共同“良心”。而今,我们便是社会的良心,为给更多的人享福,也为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也许我们该回到良心的本意:善良的心地。这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世间贤士共同的理念。我们,是社会的良心。
篇四:良心  其实对于良心,我还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儿时妈妈问我良心是什么,我回答说:是称一下心的重量吗?
  小学的时候我对良心的认识是这样的。
  一次我在点电视上看着那些有钱人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是百般不孝,有是打有是骂还乱发脾气,不仅是不孝还是把自己的爸爸妈妈当成狗来使唤。妈妈看了之后对我说如果我是那样的人的话,我就是没良心的坏蛋。所以妈妈又对我说了一个关于良心的故事这样有利于让我分辨 有和没有良心的人,故事的内容是在一个遥远的贫困山村,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小女孩,虽然她只有9岁但在她们的村子里不仅是品学兼优,要乐于助人,因为家里能干活的只有爸爸,她的妈妈因为几年前下大雨是回家摔倒了而导致双腿残疾,所以一到周末他就去山上打草和砍柴,不管走多远的路,不管有多累都没有向任何人诉说,只是默默地一人哭泣,在班级上积极回答,下课了给学习不好的同学辅导。
  放假了,不仅给自己家里干活,还给自己的好朋友家里干活,就这样换来了永远的友谊。我听了这个故事就明白了良心是每个人应有的美好品质。
  但是不要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我上了初中。和一些朋友出去玩到凌晨4点才回家我以为爸爸妈妈不知道,所以我悄悄的像我一直在家里一样睡着了,睡到早上才起来,早上时爸爸妈妈很伤心以为他们知道我晚上出去玩了,毫不知情的我,还高高兴兴的玩电脑,最后是哥哥告诉我说爸爸妈妈知道我出去了,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讲的的那些故事,我良心发现,对妈妈爸爸说了对不起。后来我一直对妈妈们有是逛街又是说话。
  我才知道有良心才是真正的好人。
篇五:良心  良心人皆有之,是评价人性最基本的尺度。然而曾几何时,我们似乎陷进一个突如其来的“道德寒冬”——面对跌倒老人无人敢扶,路遇伤者冷漠围观,不时发生的悲剧让人感叹,平凡的良心正逐渐成为“奢侈品”。
  去小恶,行小善,便是积大德。古人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高尚的行为从来都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我们应该始终追寻的目标。尽管日常生活,并不缺少“以怨报德”的现象,但更多的人仍守护着心中纯洁的道德家园。正是因为他们用“平凡的良心”,守望着社会的公理,用他们的善举,滋润着更多人的心田。
  “平凡的良心”是一种心态,更应当是一种行为。心存仁义,明辨是非,是平凡良心的心态;扶贫济弱,赏善罚恶,是平凡良心的行为。社会需要“平凡的良心”,需要道德的引导力量。保持“平凡的良心”,要摒弃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陈腐观念,积极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做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建立一个良好、有序的社会环境,大力弘扬社会正气,需要社会中每个人的共同努力。社会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如何解决社会的种种不公平,需要执政者用“平凡的良心”来维护,从小事做起,坚守底线。
  “平凡的良心”生来有之从未泯灭,寻常的生活没有奢望淡泊自乐,微笑的善举不求回报打动人心,些微之处不失好心爱意,枝梢末端尽显温暖情怀。
  一个平凡的时代不需要多么辉煌的事迹,更需要的是众多平凡良心的支撑。有了无数“平凡的良心”,才有可能共筑社会道德的堤坝,借此共同营造出文明的社会、温暖的世界。一个不平凡的时代需要众多平凡良心的支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一如既往坚守底线,秉持平凡良心的人即为圣人。我们即社会。倘若每个人都能够守住自己心中的底线,都揣怀一颗平凡的良心,那么整个社会的底线也必会固守。
  平凡的良心不应成为社会的“奢侈品”,应该俯拾即是,充满社会。这需要每个人反躬自省,从自己开始做起。
篇六:良心  金钱可以买到所有物质上的东西,但买不到良心。良心是一种意念上的东西,而金钱不过是一样物品的代换品罢了。当你身上的钱不多时,路边出现了一个乞讨的残疾人,你会不会掏出哪怕一元捐献给他?你是选择宝贝一般的金钱,还是珍贵的良心?《毽子里的铜钱》这篇短文令人感动,卖烤山薯的老人善良的心让人久久回味。
  作者琦君小时候家里也算不上穷苦,还比较富有,不过卖烤山薯的老人来到院子,作者反倒挺想吃山薯,就跑了上去,老人见她可爱,顺手给了她一个小山薯,作者就吃起来。二婶来到院子,挑了几个大山薯,但却少给了一个铜板就走了。小作者见自己也没有给钱,就拿出毽子里的铜钱,给了老人,老人却把铜钱放回作者的口袋,又拿出一个山薯给了她,提着烘缸走了,可这位老人的一双黑黑的手,他佝偻的背影却在作者眼前回荡。
  琦君曾写过:“如果让我忘记老师,忘记我感恩的人,忘记良心,那么我将放下笔,此生永不再写。”可见作者是做了正确的选择,选择了自己的良心。金钱再多,只要他或她心里不善良,没有良心,那么就毫无意义。一个山薯,两枚铜钱,一个铜板的故事说明了作者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二婶贪小便宜的行为是不好的,难道她就感受不了老人的辛劳吗?二婶放弃了良心,留下了金钱。
  金钱虽然重要,但却有比它更重要的东西——善良。一个有良心的人比贪财的人活得更有意义,也更受别人尊重。
篇七:良心  人心向善。良心是一个人的做人底线,丢什么也不能丢了良心。否则,丢掉了这根“底线”,就必然会把自己送入失败的人生“黑洞”,为天下人所不齿。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不能愧对天地,愧对自己的良心,做人必须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孟子在其一生中,都强调要做个“大丈夫”,要养“浩然之气”,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也是一种可贵的做人良心。简而言之,良心就是一个人注重自己的做人修养,只做善事、不为恶行的心态,拥有了这样的心态,就会像孟子那样,浑身都闪耀着大丈夫的浩然正气;就会知恩图报,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就会把自己的利益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成为一个真正问心无愧的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做人的良心是不应该缺失的,热情而不冷漠,人世间就会少了许许多多的悲剧。
  社会缺失了良知,往往使人们的心态发生扭曲和失衡,使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漠,好在金钱至上的非理性现象不是社会的主流。和谐、友善、博受的中庸处世智慧经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洗礼和检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事实证明,秉持中庸做人道德,永远坚守做人的“良心”底线,才是一个和谐社会所应该有的道德。
  良心不可欺,欺了良心,就会寝食不安,心神不宁,就会受到来自心底的自我谴责。摘了人家眼球的医生,收了天价医疗费的医生,平白无故多收了学费的老师,缺斤短两的小商贩等,当他们静下心来的时候,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而脸红。“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无论是当官、经商、打工、种田,都应“对得起天地良心”,于人于己问心无愧,不要以为自己做的事很巧妙,没有人会知道自己的劣行,即使真的没有别人知道,还有自己的良心在悄悄地记着一笔账呢。
  一个人应该时时审查自己的良心,做每件事、说每句话都要扪心自问,看看是否伤害了别人。曾国藩说:“人无一内愧之事,是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做人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做什么事都问心无愧,对父母尽孝,对朋友尽义,对事业尽忠,就会一辈子都活得坦然,活得轻松,活得有模有样。否则,就会活在良心的不安和自责之中。
篇八:良心  信仰,不是迷信。信仰“天地良心”的人,行善乃其道德伦理之本性使然,非恐报应而刻意为之。因果,乃事态轮回之科学效应,而非神鬼之说的前生来世。“天地良心”乃将心比心之人性操守。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知也。
  良心是善良、博爱、无私的心灵的释放,那么,信仰则是科学、理智、客观的信念的坚持;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中,人类经历了无数次战火硝烟和自然灾害的生命考验;同时,也经历了无数次形式各异的思想洗礼;然而,最终可以在人类灵魂深处完整存留的信念,只有向善的良心。
  各个不同民族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很多人种,都以他们自身生长的环境和习俗作为基础,创造了属于他们各自不同的信仰。
  经过时间的磨砺和现实发生的考证,这些不同的信仰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着。但是,无论如何的改变,他们都不会脱离一个很重要的宗旨,那就是对其一如既往深信不疑的信仰,寄予美好心愿的深切渴望。
  他们希望他们所信仰的力量,能够满足他们自身能力所不及的渴求。然而,往往这些渴求都是一些善良的祈祷,或是对抗衡灾难时的一种自我鼓励。
  借此,足可以证明,其实信仰就是他们心灵的美好寄托和信念的顽强支撑,同时,更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勇气,以及获得力量的源泉。
  在众多的信仰当中,或许因为教义不同,或许因为教理差异,他们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与风格。但是,在各自看似不同的正派信仰中,却只有天地和仁爱是他们共有的主要内容。
  自古以来,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各民族的信仰当中,大都有祭天拜地的仪式。即使没有祭天拜地,也会有以太阳或者月亮为祭祀图腾的重要环节。
  除此之外,几乎所有正派宗教信仰的宗旨,都是劝人为善,以博爱为中心的共同修为。
  那么,这就是天父地母仁慈博爱的最好解释。
  所谓的天父地母,绝对不是迷信的鬼神之说。那是一种现实意义的升华,也是无上敬畏的尊重。
  因为,自古以来人类都是以农耕为主,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以往,农民祖祖辈辈都是看着天的脸色向土地要粮食。所以,尊天敬地烧香磕头的祈求风调雨顺,其实,也就是为了期盼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在这些朴实善良的人类心目当中,他们坚信一个最为淳朴,同时也最为科学的信念,那就是尊重。
  他们深切的知道,只有尊重才是一个永恒的真理。只有你尊重天地,天地才会眷顾你的真诚而认可你劳动的成果。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以尊重待你。
  这里的尊重,就是道德的底线和精髓。
  如果人类所有的人,在处理和面对所有的事情的时候,都能以善意的尊重彼此相待,那么,彼此之间还会有伤害吗?不会再有!彼此之间还会有纷争吗?不会再有!彼此之间还会有不公吗?不会再有!
  因此说,只要我们充分的发挥了我们天性的良心,我们人类就会彼此体恤、尊重、爱护、理解、宽恕。届时,社会将会在一片和谐的状态当中,良好健康的平稳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