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回复: 0

业务学习:名著导读课例《草房子》(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3 06: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
  屏幕显示:感悟“成长”的内涵
  屏幕显示:“成长”,就是残疾少年秃鹤对尊严的执著坚守;
  “成长”,就是……
  生:成长就是被领养来的细马对家庭责任的承担。
  师:说的多好啊。他承担家庭责任的时候才多大啊?14岁!所以成长就是一个领养来的孩子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的养家重担。
  生:成长就是杜小康对贫穷的感悟。
  师:他的感悟表现在行动上,所以成长就是家道中落的杜小康在厄运来临的时候所表现出的那种坚强。
  生:成长就是杜小康对学习的渴望。
  师:很好,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难,他意识到知识的力量。
  生:成长就是垂暮老人生命最后一瞬所闪现的人格光彩,还有少年对生命、对死亡的体验。
  师:你关注到老人也有“成长”,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我们这里主要谈少年的成长,不过你刚才说到了死忙体验,一个少年面对死亡的独特体验,他是谁呢?
  生:桑桑。
  师:桑桑的成长体现在哪些地方?
  生:桑桑在经过病痛的折磨后,产生了对生活的渴望。
  师:对啊,热爱生活,背着妹妹去看城,变得友好、善良,这就是成长。好像还有一位少年我们没有说到?
  生:纸月。
  师:纸月的成长是怎样的成长呢?
  生:纸月的成长就是桑桑生病时默默地关心桑桑,送去她那微薄的心意。
  师:微薄而又温暖的心意,纸月自己的身世是怎样的?
  生:凄然。
  师:是的,一个身世凄然的女孩子却在别人重病的时候,送去沉甸甸的温暖,这就是成长。这些美丽的成长故事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可以说,在《草房子》里,美,是无处不在的。
  曹文轩自己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感动我们中学生的应该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都是美丽的,都是永恒的。”
  (四)
  屏幕显示:
  有一份美丽,让人心驰神迷
  老师觉得,《草房子》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屏幕显示:
  水乡景物的优美
  师:一年四季,从早到晚,田野河流,水乡,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屏幕显示:
  风土人情的淳美
  师:邻里之间的真诚相助,同学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大人之间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都给我们留下了美的印象。
  屏幕显示:
  道义人性的恒美
  师:厄运来临时的责任担当,垂暮老人在临走之际人格光彩的闪耀,少年面对死亡时仍能美好地看待明天的勇气和平静……所有这些美的东西,都让我们深深感动。
  屏幕显示:
  在你的脑海里,曾经有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令你久久沉醉吗?请你读一读,说一说。
  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圈点读书的方法,在书上划一划,写一写。
  (学生准备,老师巡视)
  生:“操场四周种植的都是白杨树。它们在青灰色的天空下,笔直地挺立着。脱尽叶子而只剩下褐色树干之后的白杨,显得更为劲拔。”这段话写出了油麻地小学操场的环境,给人劲拔的感觉。
  师:生机和活力。
  生:“这柳树的根仿佛就没有须子,刨了那么大一个坑,树根都露出一大截来了,还未见到须子。桑桑很疑惑:能弄到柳树须子吗?但细马不疑惑,只管一个劲地去刨,头上出了汗,他把帽子扔在地上,头在冷空气里,飘散着雾状的热气。他把棉袄也脱下了。”这段话写出细马为了挖柳树须子给邱二爷治病所作出的努力。
  师:这段话的精彩还在于使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表达出此时的细马对邱二爷生命的渴望,一个小男子汉的形象跃然纸上。
  生:“蒋一轮倚在柳树上,用的是让桑桑最着迷的姿势:两腿微微交叉着。白雀的动作在这样的月光笼罩下,显得格外的柔和。桑桑坐在塘边,呆呆地看着,捉住的几只蟋蟀从盒子里趁机逃跑了。”侧面表现爱情的美。
  师:纯净而又浪漫的成年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这里的景物描写,营造的是一种纯美的、恬静的氛围。
  生:在本书第12页,“在此期间,一日三餐,都是由桑桑的母亲给她做的。油麻地小学的女教师以及村里的一些妇女,都轮流来照料她。”从“都轮流来照料她”可以看出油麻地的人生性善良,她们细心照顾着这个孤寡老人,照顾这个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孩子的老人。
  师:谢谢,你说的真好。你从分析一个词语深入进去欣赏人物,“轮流照料”,多么让人感觉温暖的风土人情啊。
  生:一直在指挥抢救的桑乔,此时正疲惫不堪地蹲在地上。下河打捞而被河水湿透了的衣服,仍未换下。他在带着寒意的风中不住地打着寒噤。
  乔乔的父亲抹着眼泪,把乔乔往前推了一下,对她说:“大声叫奶奶呀,大声叫呀!”
  乔乔就用了更大的声音去叫。
  桑乔招了招手,把蒋一轮和温幼菊叫了过来,对他们说:“让孩子们一起叫她,也许能够叫醒她。”
  于是,孩子们一起叫起来:“奶奶――!……”
  声音犹如排山倒海。
  这段话写出了油麻地的人对秦大奶奶的担心,对秦大奶奶为救孩子而掉入水中的敬佩。
  师: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由对秦大奶奶的敌视转变成了对她的关心,敬仰。“排山倒海”这个词很有表现力,排山倒海的声音,就是对秦大奶奶的深情而热切呼唤。
  同学们,这种咬文嚼字一样地朗读品味,叫做“细读”或者“精读”(教师板书)比如刚才这位同学从“轮流”着手,那位同学从“排山倒海的声音”着手,还有同学从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入手,这些都是细读的方法。
  老师也发现这么一个美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屏幕显示:美段细读
  在这些草房子的前后或在这些草房子之间,总有一些安排,或一丛两丛竹子,或三株两株蔷薇,或一片花开得五颜六色的美人蕉,或干脆就是一小片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这些安排,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仿佛是这个校园里原本就有的,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对这段景物的描写,老师是这样来进行细读欣赏的:
  屏幕显示:
  景物描写,生动描绘出了宁静雅致的氛围;
  竹子、蔷薇、美人蕉、草丛,粗看起来是普通花草,细品起来是草房子的“不俗”;
  教室是草房子,可是周围的景物却是那样生机盎然,使人不由地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这景物描写不仅写出了自然优美的环境,也点明了所浸染的质朴纯美的心灵;
  这样美好的环境里演绎的故事,也一定能带给读者美好的回忆……
  (学生齐读)
  师:大家看,这就是细读,就是更细致更深入地读书活动,再看:
  屏幕显示:
  选景,竹子、蔷薇、美人蕉、夹杂着小花的草丛,表现出清新典雅的感觉;
  炼词,“一丛两丛,三株两株”是传神之笔,活画出质朴的情调;两个“原本”,表现出校园美得质朴美得自然;
  用句,四个“或”领起的排比句式,将闲适淡雅之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手法,“总有一些安排……”与“没有一丝刻意的痕迹”相对比,突出校园环境自然幽雅。
  师:这就读得更细了。因为细读,在这样短短的一段话中,居然发现了这么多的美点。同学们,选景、炼词、选用句式、表现手法……这些都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细读角度。
  细读的感受和收获,如何才能表达得更真切、更形象呢?有这样一些句式,可以使我们的细读欣赏具有文学欣赏的味道,也更雅致:
  屏幕显示:
  ……生动地描绘出了……。
  ……这个词,就把……表现了出来。
  ……表现出……,表现出……。
  初看起来,……;细品起来, ……。
  ……,不仅写出了……,也点明…… 。
  ……是传神之笔,活画出…… 。
  师:我们要学会使用这些句式,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欣赏了《草房子》的美。
  屏幕显示:
  用美的语言来书写美
  曹文轩作品的语言风格:质朴纯美。
  在语言上去掉一些浮华、做作的辞藻,让语言变得简洁、雅致,呈现出流畅自如而又韵味无穷的味道,这就是《草房子》语言风格。
  师:所以,老师建议大家重新去读《草房子》,细细品味它纯美的语言,细细揣摩作者怎样用美的语言来书写美的故事。
  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