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回复: 0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3 02: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二、(06皖南部分重点学校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破解古玻璃“身世”之谜
王 勉
玻璃的出现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世界公认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中国的玻璃是从古埃及传入的,但是近年在湖南等省一些古墓中出土了大量战国、西汉玻璃器,上面有中华民族装饰特点的纹饰及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一批文物的出土,引起国内外考古界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古玻璃研究专家、广西博物馆馆长黄启善说,它们的出土不仅涉及中国古玻璃制造技术的起源,而且对研究我国古代冶金、陶瓷釉彩的起源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出土的这些古玻璃究竟属舶来品还是“中国制造”?中外专家用现代光谱实验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中国古代的玻璃是利用一种特有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专家同时认为,中国古代玻璃虽为中国人的独立发明,但发展缓慢,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虽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优点,但易碎、不耐高温、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品和随葬品等,比起陶瓷、青铜、玉石器来,玻璃器具用途狭小、发展不充分。因此,当既具有中国古代玻璃优点,耐温性能又好、适应性又强的“钠钙玻璃”传入我国后,引起人们的极大惊异,这类外来品与中国的“铅钡玻璃”在性状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国人不知道它们是同一类物质。
“铅钡玻璃”如何起源?有学者认为,这与古代中国人冶铅的实践分不开。铅在我国古代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用铅制成的胡粉在古代是一种化妆品。同时古人非常热衷的炼丹术也叫铅汞之术。早在战国时期,就流行“食金饮玉”可以长生的说法,炼丹术兴起后试炼珠玉(即玻璃)也就成为炼丹家的活动之一。不过炼丹家着眼于养生,因此制作玻璃没有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更谈不上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来。又有学者认为中国玻璃的发展与陶瓷、冶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制陶技术,青釉器物的烧成温度可达1 200摄氏度,春秋时期已掌握熔化生铁的1 350摄氏度的高温技术。一般情况下,温度只要达到1 200~1 300摄氏度就可以制造玻璃。
黄启善说,文化是无国界的,文化更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中国玻璃的“成长史”正说明了这一点,尽管历史已经证明古代中国人可以用特殊材料独立制成“铅钡玻璃”,但当这种技术存在一定缺陷,而不能被老百姓认识和接受时,它就需要不断完善,就需要像“钠钙玻璃”这样代表先进文化的技术代替它,这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
5.下列关于“古玻璃”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古玻璃的主要成分是铅和钡,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
b.中国古玻璃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特点,适合做装饰品、礼品和随葬品。
c.中国古玻璃易碎、不耐高温,其实用性不如陶瓷、青铜、玉石器,发展不充分。共21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d.古玻璃其实就是“铅钡玻璃”,它是古人利用特有的原料独立制成的。
    答案  d
    6.下面不属于对中国古玻璃“身世”的说明的一项是                                          (      )
      a.学术界曾认为中国古玻璃是从古埃及传入的。
    b.中国古玻璃制造技术的起源,对研究我国古代冶金、陶瓷釉彩的起源有重要参考价值。
    c.中国古玻璃的起源与古人冶铅的实践分不开,炼丹家试炼的“珠玉”就是玻璃。
    d.中国古玻璃的发展与陶瓷冶金关系密切,春秋时已有制造玻璃所需的温度达1 200~1 300摄氏度的高温技术。
    答案  b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出土的刻有中华民族装饰特点的纹饰及图案的大量战国、西汉玻璃器,表明中国最晚在战国时已有玻璃制造技术。
    b.中国古玻璃不全是从古埃及传入的,因而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不是古埃及人。
    c.“钠钙玻璃”传入我国后引起人们的极大惊异,是因为这类外来品在性状上与“铅钡玻璃”有巨大的差异。
    d.如果古代炼丹家在炼制“珠玉”时给玻璃以足够的关注,那么中国的玻璃制造技术也许能早些走上独立发展
    的道路。
    答案  b
    十三、(06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教学目标检测)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游民文化
        儒家认为周代实行的是井田制,在这种制度下,田有常制,民有定居,各安其业。井田制如果被破坏,农民、手工业者或商贾脱离了原来的定居点与相应的职业或劳动对象——土地,这些人便成了游民。但儒家承认社会分工和人们职业的多样化,有事可干就不是游民。而先秦法家只承认耕战的作用,认为只有务农为本,老百姓以其他事情谋生都是“游食”,也就是游民。自武帝而起,历代所实行的都是“外儒内法”,因此把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食或游民的看法几乎支配整个封建社会的主导舆论,直到明太祖朱元璋还说:“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到了清代,统治者所理解的“游民”实际上是游民中的腐败分子,他们脱离了正常的劳动,完全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衣食,坑蒙拐骗,欺压百姓,成为危害一方的败类,他们不仅为官方所不容,也遭到普通平民百姓的厌恶。
    如果不从游民的思想倾向、道德品质,或者生活来源、生活状况(即所谓经济地位)来确定其身份,而是从这些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出发,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游民”应该指那些脱离了当时社会秩序(主要是宗法秩序)的人们,其重要的特点就在于“游”。他们缺少稳定的谋生手段,居处也不固定,大多数人在城市乡镇之间游动。游民意识的最大特点是反社会,缺少执著的理想,没有固定的价值观。这种类型的游民虽然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就存在,但是只有在宋代和宋代以后才大量出现,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群体。流氓地痞不过是游民中的腐败分子,他们在游民之中也属于少数。另外,由于天灾人祸导致整个家族或宗族作大规模的迁移的脱离自己土地的农民,是流民而不是游民。共21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有文化的人与唐代比大大增加,而社会(特别是官场)对他们的吸纳能力有限,于是一部分具有一般文化知识的分子被抛到游民的队伍之中;元代由于蒙古人掌权,统治集团汉文化水平极低,数度停止科举考试使得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堕入游民的队伍。许许多多的文士从事过去为他们所不齿的通俗文学的创作,这是宋代以前所不曾有的文化现象。因为最早的通俗文艺作品是江湖艺人们创作的,所以在早期通俗小说和戏曲中便带有抹不掉的游民生活的痕迹,并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游民对生活和历史的理解。
    宋代和宋代以后的社会风气是崇文抑武,普及的老百姓对于战争武备很陌生(宋以前实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时一般农民也都接受作战训练)。因此,走投无路的人们一旦铤而走险,那些具有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便给他们以鼓舞和力量,甚至成为指导他们战斗生涯的百科全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下层社会人们从事武装反抗统治阶级活动时戏剧化、小说化的独特情景。如天地会的组织模仿《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义和团的斗争生活模仿通俗戏曲等等。同时,作品中游民们的冒险生涯与传奇般的经历对于听众或观众来说是引人入胜的审美对象,能引起他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于生活平庸单调的人们或缺少生活经验的年轻人更是如此。实际上,通俗文艺作品的发展与繁荣,与游民、游民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14.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末作”应该也是一种职业,明太祖却把它与不劳动、游手好闲者等同起来。
    b.今人常说的“无业游民”,其概念与儒家的理解相近,与作者的理解差异较大。
    c.尽管有差别,但儒家和法家都是从生活来源、生活状况的角度理解游民的。
    d.作者所理解的游民,比起清代统治者理解的游民,涵盖范围要更加狭窄一些。
    答案  d
    解析  作者界定的游民概念,外延更宽。原文说:“到了清代,统治者所理解的‘游民’实际上是游民中的腐
    败分子。”
    15.按照作者的观点,下面四类人,完全不属于游民阶层的一类是                               (      )
       a.清代地痞流氓
    b.宋代话本小说的作者
    c.唐代低级军官
    d.元明时期的手工业者
    答案  c
    解析  军官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不符合游民的基本特征。
    16.根据文意,说说“流民”与“游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是什么。
       相同之处:                                                                                    共21页,当前第3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不同之处:                                                                                    
                                                                                                    
       答案  相同之处:都离开了原先的定居点。
       不同之处:与游民不同,流民在流动过程中未脱离整个家族或宗族,所处的家族或宗族的宗法秩序没有被破坏。(要点:整个家族或宗族、宗法秩序)
    17.按照作者的观点,研究具有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主要意义是什么?
       答:                                                                                          
                                                                                                     共21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答案  ①由于具有游民意识的通俗文学作品在许多社会历史事件中起到了指导性作用,所以研究这类作品可以更准确(真实)地了解历史。
    ②由于这类作品对于生活平庸单调的人们或没有生活经验的年轻人影响很大,所以研究这类作品可以更普遍(全面)地了解人生。
    第三部分  创新预测题精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
    李晓林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环境、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
    从学科性质上,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而美学的最终依据在哲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生态美学找到其哲学依据。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认为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那就是“道”,庄子也主张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首先,人与万物交换能量,人需要阳光、水、空气、食物,如果这些被污染被破坏,必然殃及人类自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时刻离不开自然界,所以人类应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其次,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情感反映都是在与万物共在中发生、发展的,而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再次,人与万物的关系不可能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在于我与你的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万物的欣欣向荣必然使人感觉愉快,万物的肃杀衰败必然使人心生哀戚。从人和万物的生成角度,我们不仅能够找到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也能够找到生态伦理学的学科依据。
    西方现代美学所探讨的人与万物之间的审美关系与现代生态学关于人和万物相互依赖关系的观点具有一致性。首先,认识论美学把人和审美对象的关系理解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现代美学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对象有了知觉和情感,与人心灵得以沟通,因此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其次,传统美学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后者涉及真理,而现代美学认为它们原本就是共生的、同根同源的,思维包含了感性,艺术揭示着真理。共21页,当前第5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从研究方法上,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如现代解释学的体验、表达、理解等。数学可以给我们提供准确的数字,比如某些物种的数量及分布,使我们对于生态状况有直观的了解,但是数学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问题。庄子体会到鱼在水中畅游的快乐,现代人体会到藏羚羊趋于灭绝的痛苦,只能进行体验和解释,不能以科学实验来证明。
    6.下列关于生态美学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态美学研究生态学和美学的交叉部分,即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b.生态美学最终落脚于美学,它以美学为基础,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c.生态美学研究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的共生、同构、同源的关系。
    d.生态美学是以体验、表达、理解等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为其研究方法的。
    答案  c
    7.下列对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的人与万物同具有道性或神性的万物生成的思想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b.老子所说的“道”、庄子的“物我合一”,表达了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c.人与万物交换能量,离开自然界,人的生命无法延续,人与万物这种同构、共生的关系,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d.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的情感反映源自改造自然万物,人与万物的这种同源关系,但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答案  d
    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生态美学还要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这是生态学和美学不曾涉及的领域。
    b.万物荣,人悦;万物衰,人哀。表明人的情感受万物的支配,随万物的变化而变化。
    c.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存在。
    d.生态美学是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科学实验的方法是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任何问题的。
    答案  a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何处是江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共21页,当前第6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做“江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海的一大片地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又将江南道从西到东依次分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东道,其中江南东道包括今闽、浙及苏南、皖南地区。
    唐朝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可是被举出来进行对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当时较为突出的地域成见是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此一处而已。“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
    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地说,它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方镇)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对于两浙已处于边缘。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降,虽然有时人们把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苏南、浙北为中心。
    5.下列对“江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共21页,当前第7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a.因为“江南”得名很早,早在先秦就已问世,所以可称为最为奇妙的地名。
    b.“江南”是以其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代表与“塞北”相对的另一极端。
    c.在唐人的概念中,巴蜀、岭南从不属于“江南”,而淮南也不属于“江南”。
    d.到了唐后期,江南西道已简称为“江西”,而江南东道则简称为“江东”。
    答案  c
    解析  a项强加因果;b项错在“地理位置”;d项“则简称为‘江东’”错误。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江东”变为“江左”,再变为“江南”,只是把江南的雅称还原为古称。
    b.唐人在南北对比中发现北方各地区大致平行,南方各区域有明显的落差。
    c.从杜甫的两句诗中,可以进一步看出南北尤其是东北和西南的环境差异。
    d.贞观十道最初是全国行政区划名,到唐后期已变成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答案  d
    解析  a项“江左”只是“江东”的雅称;b项是“我们”发现而不是“唐人”发现;c项对杜诗的理解不当。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因为唐太宗在山东与关中的对立中明显地抱有地域成见,所以他遭到了大臣的批评。
    b.扬州地处长江以北,但富庶繁华,当时就存有口碑,因而唐人已把它视作地道的江南。
    c.安史之乱后方镇的数目大为增加,因而“江南东道”的管辖范围较玄宗时已有所缩小。
    d.如果唐朝人不敏感于吴越之间的区别,那么当时的两浙之地都可以被看成江南的典型。
    答案  b
    解析  扬州属于“淮南”,尽管富庶繁华,但在唐人的概念中,仍不属于“江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心理学产生了很多流派,出现了很多大师,其中最受争议的当数弗洛伊德。他的精神分析学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个部分是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意识是最表层的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潜意识则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原始冲动和本能多数不容于风俗、道德和法津,因而受到压抑,成为不被意识到的潜意识。而前意识则处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它是由那些不能立即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意识到的主观经验组成。前意识还发挥着“警察”的作用,它鉴别那些与社会道德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阻止它们进入意识,并将其压入潜意识当中,把意识和潜意识分开。共21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曾经有研究者对人的潜意识进行调查,他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存在很多千奇百怪的潜意识。例如,有的女人不喜欢干梅子,是因为干梅子皱褶的外表会让她们想到老年人的皮肤,她们害怕自己变老。很多男人抽烟,这是他们在延续孩童时代吮吸手指的习惯。这些看似毫无道理的联想,虽然没有什么可靠的科学依据,但是其中有微妙的联系,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上面所说的都是个体潜意识的例子,在心理学大师荣格看来,集体潜意识是一种更基本的潜意识。他认为,个体潜意识是人格的第二层,它是潜意识的表层部分,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幻等;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部分,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和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来没有在意识中出现过,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得来的。集体潜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原型,即一种本原的模型。荣格认为,原型是遗传的先天倾向,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以使一个人的行动在一定的情况下与人类祖先的行动相似。
    弗洛姆把潜意识的概念进一步扩展,他提出了社会潜意识的概念。弗洛姆认为,每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禁忌。社会希望其所有成员的思想、感情,都能在它所指定的范畴内进行,它允许社会成员保留那些符合社会规定的思想感情,而对那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感情则进行压抑,把它们压到意识之下,使社会成员意识不到。这一点,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前意识。
    5.下列对“潜意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潜意识是处于意识最底层的未被人认识到的一种意识。
    b.潜意识是包含着各种本能和原始的冲动、欲望的一种意识。
    c.潜意识中的许多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与社会道德不相容。
    d.潜意识包括一些被阻止进入意识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
    答案  a
    6.下列对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社会潜意识三者的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个体潜意识位于最底层,是人最本能的欲望,集体潜意识和社会潜意识都是建立在个体潜意识之上的。
    b.集体潜意识位于最底层,社会潜意识居中,它会压抑人的某些思想感情使之成为个体潜意识。
    c.社会潜意识要过滤一切思想感情,集体潜意识和个体潜意识都受其影响。
    d.集体潜意识位于最底层,个体潜意识在其上,社会潜意识则是最接近意识的潜意识。
    答案  d
    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共21页,当前第9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a.意识与前意识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主观经验是可以随意并清楚想到的,而后者的主观经验则需要经过努力才可想到。
    b.人的许多行为都是在潜意识支配下发生的,尽管行为人认识到这种潜意识的荒唐可笑,但仍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
    c.人的行为在一定的情况下之所以具有很自然的历史承续性,就是因为集体潜意识在起作用。
    d.自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并对其进行研究以来,不断有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推动了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答案  b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黄山臭鳜鱼
    叶子金
    徽菜系列中有道名菜,叫黄山臭鳜鱼,发源于皖南山区,即黄山脚下的徽州,其味香醇、鲜脆、微辣,且有点嚼劲。不像普通人家做出来的鲜鳜鱼,棉花糖一般松软,着凉了就冒腥味。在徽州做客,主人如果不上这道菜,多半是吝啬鬼,除非你是诚心礼佛的香客。
    这道菜成名大约在晚清。那个时候的知名菜肴皆出自御厨之手,万岁爷吃得高兴,赐个名,立马红遍天下。好比如今的演艺圈,但凡钦定歌星上春晚,歌也成名,星也扬名。黄山臭鳜鱼不是御厨的杰作,更无缘博得万岁爷的垂青,它是地地道道的农家菜。第一个烧这道菜的村妇姓甚名谁已无从查考,只知道她丈夫是个鱼贩子。一个太阳似火的伏天,鱼贩子卖鱼回来,担子里剩下几条鳜鱼,有些腐臭味。村妇舍不得扔,就撒些盐巴除臭,隔日从盆里捞出来就烧熟吃了。本是勤俭持家的吃法,竟吃出一道名播徽州的好菜。黄山臭鳜鱼自此成了贵宾席上的佳肴。后来的厨师悟出此道,都把鳜鱼宰杀抹上盐,稍腌,且不晾晒,只待咸味入肉后下锅,或清蒸,或红烧,或煨汤。工序不繁,功夫全在抹多少盐,腌多长时间,越精确越有味道。
    徽州村妇烧臭鳜鱼的野史,让我联想到晚清时的另一个女人,一个万民景仰的女人,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女人。她是西太后。很多教科书对这个女人不公道,指斥她篡国、误国、卖国。其实,谁不知道晚清的皇帝难当!西太后执政的那个时代,山河破碎,沉疴泛滥,朝政腐败如一筐臭鳜鱼,人心浮躁如同一盆烂豆腐。大清帝国宛如一个垂暮的老人,全靠药物维持生命。亏得这女人天生柔术,打点国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惊世骇俗。
    历史总会留下遗憾。西太后只能办她那一代人的事。她扔掉了科举,但扔不掉皇家世袭的祖制。她也留恋,不愿放弃。历代帝王都无法割舍君临天下的一把龙椅。西太后不能超越那个时代,那种心态。她注定是个失败的英雄。囿于王朝的局限,大智大勇的西太后终究没有把科举之类的“臭鳜鱼”,打造成脍炙人口的大菜。
    倒是英国人嗅觉灵敏,他们早早闻到了远在东方的“臭鳜鱼”散发出的淡淡的幽香。他们意识到朝廷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整肃吏治的文明利器。英国政府笃信谋士谏言,派出浩浩荡荡的官员团队来到大清,拣走了那条“臭鳜鱼”。经名厨仔细烹饪,终于创立了自己一套正风励志的文官制度,受用匪浅。这个故事颇像黄梅戏,根生湖北,花开安徽。徽班在京城唱响后,就成了国戏,再不认娘家。“臭鳜鱼”烧到这份上,不是名厨也出名。
    我写这篇短文,绝不是推销黄山臭鳜鱼,也无意招回业已扔掉了的另类的“臭鳜鱼”。为的是纪念那位被食客遗忘的不上大厨名册的无名氏。共21页,当前第10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历史不该忘记千千万万的无名氏。
    (选自芜湖《大江晚报》副刊)
    5.下面对“黄山臭鳜鱼”这一徽菜名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山臭鳜鱼是徽菜系列中的一道名菜,它发源于皖南山区。
    b.黄山臭鳜鱼味香醇、鲜脆、微辣,且有点嚼劲;而普通人家做的鲜鳜鱼,棉花糖一般松软,着凉了就冒腥味。
    c.黄山臭鳜鱼成名大约在晚清,经御厨之手烹制,万岁爷吃得高兴,就赐这个名,立马红遍天下。
    d.黄山臭鳜鱼的做法是,把鳜鱼宰杀抹上盐,稍腌,且不晾晒,只待咸味入肉后下锅,功夫全在抹多少盐,腌多长时间。
    答案  c
    6.下列对西太后慈禧的评价,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
      a.慈禧是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女人,不过,很多教科书对这个女人不公道,指斥她篡国、误国、卖国。
    b.慈禧执政的那个时代,山河破碎,沉疴泛滥,朝政腐败,人心浮躁,但她却轻描淡写而又惊世骇俗地处理国事,这正是其灭亡的根本原因。
    c.慈禧扔掉了科举,但扔不掉皇家世袭的祖制,因为她也留恋权力,不愿放弃,这不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历史使然。
    d.慈禧治国和烹制臭鳜鱼没有本质的区别,慈禧没能烹制好“治国”的方略,当然不会成功。
    答案  b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文章写黄山臭鳜鱼的来历以及其烹制方法,是为了引出对慈禧及其治国方法的评价。
    b.晚清朝政腐败如一筐臭鳜鱼,要想烹制这筐“臭鳜鱼”,还需用点柔术来维持。
    c.英国的文官制度是学习借鉴了清朝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立的,因而,我们也不必过分夸大它的优越性,因为其根还是在中国。
    d.文章结尾写黄梅戏、徽班等正是点明主旨,意在说明就像我们吃臭鳜鱼不应忘了那无名的妇人一样,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忘记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无名人氏。
    答案  c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代插图是木刻版画,即刻工在木板上雕出图案再印刷出来,这首先需要画家作出画稿,否则再好的刻工也刻不出优秀的作品。因此版画和绘画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在构图上,版画插图即体现出中国画鲜明的特点。王伯敏先生说:“版画的构图特点之一,即在于画面上不受任何视点所束缚,也不受时间在画面上的限制。”(王伯敏《中国版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77~78页)可以看出,这种构图特点正是中国画中运用“散点透视”的结果,其特点如陈兆复先生所说:“是指画家打破固定视圈的限制,将其在不同的视点上,不同的视圈内观察所得的事物巧妙地组织在一幅画里,画面似乎有几条不同的视平线,几个不同的视点。它的空间立场是徘徊移动,游目周览,犹如‘摇头摄影’那样,扫视物象的各个侧面,视点似乎是在移动的了,所以又叫做动视点透视。”(陈兆复《中国画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25页)共21页,当前第11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中国画运用的“散点透视”和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迥然不同,焦点透视固然能把固定视野中的事物描绘得更精确真实,但散点透视却因不受视圈的限制,便于把不能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但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处理在一个画面中,因而表现出更大的完整性和叙述性。正因为散点透视有这样的特点,其在《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长江万里图》《江山如此多娇》等长卷中被广泛应用。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卷从右向左,描绘了从乡村到城市的一路景色,寂静的郊野、来往的船只、熙攘的人群、热闹的洒楼……画家的视点是流动的,随着流动的视野展开了一幅汴城内外的全景图。
    散点透视是通过流动的视角来取景,强调“流动”二字。若就视角与景物高下位置关系而言,中国画又常常爱用俯视视角和平视视角来取景,潘天寿先生说:“如果要画故事性的题材,可用鸟瞰法,从门外画到门里,从大厅画到后院,一望在目,层次整齐。而里面的人物,如仍用鸟瞰透视画法,则缩短变形而很难看,故仍用平透视来画,不妨碍人物形象动作的表达,使人看了满意而舒服。”(潘天寿《潘天寿美术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164页)鸟瞰法就是俯视视角,就像鸟儿在天空俯瞰地面,则取景可以极大,表现较大的场面。不过场景中的人物则要用平视法,才能细致地表现人物的动作情态。
    (节选自汪燕岗《古代小说的插图》)
    5.下列对“木刻版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木刻版画是刻工将画家的画稿在木板上雕刻好,然后再印刷出来的艺术作品。
    b.木刻版画在画面上不受任何视点束缚,可把不同时间的事物刻在同一幅版画里。
    c.木刻版画打破固定视圈的限制,可把不同视圈内观察到的事物组织在一幅画里。
    d.木刻版画有几条清晰的视平线,几个不同的视点,能把物象的各个侧面表现出来。
    答案  d
    解析  原文里说“画面似乎有几条不同的视平线,几个不同的视点”,而不是“清晰的”。
    6.下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王伯敏先生对木刻版画特点的解释强调的是时间性,陈兆复先生的解释强调的是空间性。
    b.《清明上河图》能把从乡村到城市的一路景色都绘制在一幅长卷里,正是采用了散点透视法。
    c.中国画从门外画到门里,从大厅画到后院,可用俯视视角;画院里的人,则要用平视视角。共21页,当前第12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d.画较大的场面,需取较大的景,就要用鸟瞰法;要表现景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就要用平视法。
    答案  a
    解析  王伯敏先生对木刻版画特点的解释既强调了时间性,也强调了空间性。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分别用散点透视法和焦点透视法来表现同一战斗场面,后者表现得更完整些,前者则表现得更精确些、真实些。
    b.明代万历年间出版的《忠义水浒全书》有120幅插图,全是用散点透视构图的,它们是中国画,而不是木刻版画。
    c.如果要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件浓缩到一幅画中,宜采用中国画的构图法,用西洋画则无法表现。
    d.欣赏中国画和中国版画必须明白它们与西洋画的不同的构图特点,否则就会认为它们画得不够真实,不够精确。
    答案  d
    解析  a项“后者”与“前者”的位置应进行对换;b项也可能是木刻版画;c项用西洋画也可以表现,只是西洋画不能像中国画那样表现出更大的完整性和叙述性。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目前的中国不需要庄子精神
    借助于《百家讲坛》的神力,沉寂了很长时间的庄子也终于开始风光起来,他的人生哲学也变得流行起来。什么“逍遥游于物外”,什么“无为、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等等。可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庄子也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庄子的“自由精神”混合了犬儒精神而显得俗不可耐。在今天的中国倡导庄子精神实在不是时候。
    《庄子》的“自由精神”似乎早为大家公认,其高蹈超越、想像之奇绝,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我要补充的是:《庄子》中还有大量犬儒主义言论,体现了一种非常糟糕的鸵鸟智慧和乌龟哲学。庄子一方面大骂世俗,一方面又反复说要“不谴是非而与世俗处”,也就是说,不要去管什么是非,要无条件地和世俗世界好好相处;一方面大谈“不为物役”,但另一方面又告诫人们要“与物周游”“与物为春”。庄子一方面是大胆想像,神游于九天之上,另一方面则奉行“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现实主义策略。庄子的想像更多地体现在玄空的神游上,在实际行为上却认同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他的“游”也只是不触及现实的“神游”而已。其实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庄子,它们共同组成了犬儒式的人生态度。
    所谓“犬儒主义”,指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畸形关系。犬儒主义诞生于公元5世纪的希腊,它指一种对文化价值的对抗精神,一种深刻的怀疑,它认为世界是不值得严肃对待的,不妨游戏之。到了现代,犬儒主义的含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其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的态度没有变,犬儒主义虽然对现实不满,但是又拒绝参与社会世界,或遁入孤独和内闭,或转向任诞的审美主义,而其骨子里则是虚无主义。他们对于世界保持了清醒的距离意识,但是却不敢或不愿与之正面对抗,而以一种嬉笑怒骂、冷嘲热讽的处理态度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妥协混合的矛盾立场。共21页,当前第13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犬儒主义不仅仅表现了现实的黑暗,或者现实世界中道德的颠倒和价值的真空状态,更是人们对于这种颠倒和真空状态的麻木、接受乃至积极认同。犬儒主义者即使在心理也不再坚持起码的是非美丑观念,不但对现实不报希望,而且对未来也不报希望。犬儒主义的核心是怀疑一切,不但怀疑现实,而且也怀疑改变现实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犬儒主义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这种虚无主义有可能表现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也可能表现为装疯卖傻、装神弄鬼。犬儒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绝望感弥漫的历史时期。这个时候的突出特点是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像世界的高蹈,两者相互强化。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庄子的确算得上是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它应和了当今中国的普遍的社会冷漠,试图通过内心的所谓“宁静”来掩盖现实生活中的无奈。
    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流行所导致的只能是全社会的犬儒主义,它或许能够培育出一批不问世事的逍遥派,却永远不可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这难道是我们需要的吗?
    6.文中“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所指的内容,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自由精神//现代主义策略                          b.大骂世俗//和世界好好相处
    c.不为物役//与物周游                              d.玄空的神游//价值颠倒的现实世界
    答案  a
    7.下列关于“犬儒主义”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犬儒主义”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于世界的不信任和拒绝参与的态度。
    b.“犬儒主义”对待现实世界的立场是矛盾的,既强烈不满,又积极认同。
    c.“犬儒主义”怀疑一切,是一种深刻的虚无主义,常常出现在社会黑暗时期。
    d.“犬儒主义”有可能使人死气沉沉、一潭死水,或者装疯卖傻、装神弄鬼。
    答案  b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共21页,当前第14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a.庄子在中国沉寂了很长时间,《百家讲坛》使他的人生哲学变得风光且得以流行。
    b.《庄子》中有许多体现鸵鸟智慧、乌龟哲学的言论,在今天的中国不合时宜。
    c.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想像世界的高蹈,使得庄子成为了当今中国精神界的导师。
    d.“庄子”的流行只能导致中国社会的犬儒主义,不能培养出积极参与的现代公民。
    答案  c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国语》为何不是“经”书?
    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但绐终没有成为“经”。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有三个特点。首先,“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领域在逐渐扩张,从“五经”扩大到“十三经”。其次,“经”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它不仅为“法定”,而且是从所有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后来儒家编著的书籍,固然不称为“经”,就是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不是得到孔子“真传”的,也不能称之为“经”。再次,“经”本身就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思想的主要工具,是封建专制政府培养提拔人才的主要准绳,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这三个特点,是书籍成为经典的标准。在“经”的领域扩大到“十三经”的过程中,封建专制政府的法定始终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儒家思想,第三是孔子。
    至于《国语》,不能成为“经”书,最重要的是它不是解《春秋》的。思想上,柳宗元《非国语》云:“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但《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如礼治、民本、正名、忠恕等。其他学说在《国语》中也约略可见,驳杂的思想体系,使它不可能成为统治者所认可的典型合法的儒家经书。另外,《国语》不但不得孔子的真传,内容上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颇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相悖。因此“经”的范围虽在不断扩大,《国语》却不可能为儒者拥护,被统治者选中。
    《国语》的辞采,也影响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柳宗元称其令世之学者耽嗜,富艳浮夸。崔述曰:“《左传》一言可毕者,《国语》累章而未足也。”《左传》自成一体,语言风格一致,但《国语》诸语亦各有千秋。或长篇大论,侧重理性说教;或小巧精致,语言隽永;或以修辞见长,文字流畅而有气势。可惜语言上的优点,不能令《国语》一体,而诸语风格的差异,也使全书有割裂之感,多给史家留下批判和质疑的借口,哪里还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呢?
    基于此,《国语》无缘经书之列,进而无缘成为中国封建科举法定的科目,失去了广泛流传的机会。尽管如此,其与《左传》关系密切,颇受达官儒士们日常研读的重视,勉强维持着其“春秋外传”的声誉。刘知几《史通?六家篇》定《国语》为一家,为“春秋外传”,称其“六经之流,三传之亚”,是将《国语》视为准经典。
    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将《国语》改隶“杂史类”,其地位下降。但仍有人把《国语》当经典来看,希望将之提升到“经”的地位。段玉裁主张于“十三经”外,加《国语》《史记》《说文解字》等,成“二十一经”,可惜没有响应者。廖平于光绪十二年,拟定《十八经注疏范例》,他将《大戴礼记》和《国语》升为“经”,合成“十八经”,终未成。共21页,当前第15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6.“《国语》不是经书”,以下解说不是其原因的一项是                                        (      )
      a.《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但其思想体系驳杂,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
    b.《国语》没有得到孔子的真传,在内容方面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与孔子的思想不一致。
    c.《国语》与《左传》关系密切,深受达官儒士的重视,从而赢得了“春秋外传”的声誉。
    d.《国语》富于辞采,但语言风格的差异,使全书有割裂之感,遭到了史家的批判和质疑。
    答案  c
    解析  c项是说《国语》赢得“春秋外传”的声誉,不是解说原因的。
    7.下列表述不属于“经”的特点的一项是                                                     (      )
      a.“经”必须是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
    b.“经”是从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
    c.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把“经”当作工具进行文化教育,统一人们的思想。
    d.封建专制政府以“经”作为培养提拔人才的惟一标准,它是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
    答案  d
    解析  “惟一标准”的说法不符合文意。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秦汉以前的儒家书籍,只要是得到了孔子的“真传”,都被统治阶级认可,确定为“经”。
    b.《国语》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但由于它不是解释《春秋》的,所以没有成为“经”。
    c.《国语》语言风格多样,或长篇大论,或小巧精致,或以修辞见长,自成一体,文字流畅而有气势。
    d.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国语》的地位大大下降,段玉裁、廖平等人都试图将《国语》提升到“经”的地位,但均以失败告终。
    答案  d
    解析  a项说法太绝对,文中无据;b项“《国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的语法不正确;c项“《国语》自成一体”说法有误。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说文解字》文本研究的重大突破
    李夺奎
    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的《说文解字考正》是我国著名古文字学者、说文学者董莲池教授用了十年功夫撰成的一部力作。共21页,当前第16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这部著作以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羊城西湖街富文斋刊印”之清番禺陈昌治于清同治十二年据清孙星衍所刻大徐本而改刻之一篆一行本为底本,小篆据原书扫描,套红印刷,精美绝伦,文本移录过程中,仔细认真校对了十余次,做到一字无误,刻本文字一律保持原貌排印,对说解文加了新式标点,依据反切给每个字头注了音。在许慎说解文的下面用“今按”形式对文本的脱衍讹误作了校勘,其中最有学术价值的是对许慎说解的错误所作的考正。
    “考正”广泛汲取“说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融以自己的研究体会,详论一些形体的来龙去脉,细密分析许说致误之由,从中揭示字的真正本义,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             。作者长期专业从事古文字研究和《说文》研究,训练有素,对古文字研究成果和汉字形体发展演变脉络清楚,这一学养确保了作者在考正过程中能把学界最优秀的研究成果引证到考正中来,如黄字,许慎释其本义为“地之色也”,构形分析为“从田,从苂,苂亦声”。并认为是古文光字。可是在商代甲骨文中,黄字写作一正面交胫人形,到了西周金文仍基本是正面人形的独体构形,根据这些材料看,许慎的形义分析显然是错误的。人们在利用古文字材料研究黄字构形过程中曾提出不少新说,如郭沫若创有“璜字说”,曾被广泛引用。后来唐兰又提出“ 的本字说”,唐兰的说法却没人注意。裘锡圭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形体演变和使用上的特点,否定了郭沫若的说法,肯定了唐兰说法的正确。“考正”作者仔细考察诸说,联系黄字形体发展演变的实际,确认唐、裘所说是正确的,遂取之以考正了许说,十分得当。
    “考正”的另一特点是                。如《甲骨文编》老字头下收了个像头上带了大帽子、躯体佝偻颇类老者的形体,以往学界将其释为老字,并将其作为老字资料使用,其实从这个字在甲骨文中的使用以及构形来看,将其释为老字十分可疑。“考正”在考正许慎对老字说解之误时,没有取用这个材料,今天的研究成果表明“考正”当日的抉择是正确的,这个所谓的老字其实是瞽字。
    第三个特点是                   。如“外”字,一般研究者梳理其形体的来龙去脉皆从金文材料讲起,“考正”则从甲骨文讲起,认为甲骨文有一种“卜”字形者就是“外”字的初文,这个初文是借用“卜”字形体而令其表示兆枝的部分朝外(即背向龟甲中缝、卜骨脊椎)表示内外之“外”,甚是。
    第四个特点是                   。“考正”既能充分吸收学术界优秀的研究成果(这是此类著作所必需的),进行大量的补充论证,又不乏自己研究的真知灼见。如“厚”字考正,许慎训为“山陵之厚”,构形 ,从厂,这个字见于西周金文,作者研究认为“厚”字其实是从石从 省会意,本义应是表示郭垣的厚固。发人所未发,十分正确。限于篇幅。不一一举例。共21页,当前第17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综观整部考正,可以说这部书不但科学系统地考正了许慎的误说,还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正确诠释了相当一部分古汉字的形义。因此它取得的成就不单单是“说文”学的,也是文字学的。
    由于上述的这样一些亮点,使得这部书在《说文解字》文本研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它的诞生,反映了“说文”学的时代水平,是当今“说文”学、文字学领域中最可喜的收获。
    (选自《光明日报》XX年8月28日)
    5.联系全文,下列对“考正”这一概念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
    a.以清孙星衍所刻大徐本而改刻之一篆一行本为底本,对说解文加了新式标点,依据反切给每个字头注了音;在许慎说解文的下面用“今按”形式对文本的脱衍讹误作了校勘。
    b.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c.考察纠正;考核订正。
    d.广泛汲取“说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融以自己的研究体会,详论一些形体的来龙去脉,细密分析解说致误之由,从中揭示字的真正本义。
    答案 d
    6.下面四项对董莲池教授《说文解字考正》一书特点的概括分别对应文中四个画线部分,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考正过程中大胆取用裘说。
    b.古文字材料取用准确。
    c.很多字的研究,形体追索到初文。
    d.独到的发明,每每可见。
    答案 a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文解字考正》最有学术价值的是对许慎说解错误所作的考正。
    b.《说文解字考正》一书作者学养深厚,引证权威。
    c.《说文解字考正》一书虽不乏真知灼见,但大多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引用。
    d.从其对相当一部分古汉字形义的重新正确诠释,足以看出该书在文字学上的成就。
    答案 c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物权法
    梁慧星
    物权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所谓“排他的权利”,指物权具有“排他性”,具有“排除他人干涉的效力”。这是法津的强行规定。我们注意到,民事权利分为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和不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凡是有排他性的权利,法律都是用刑事责任、侵权责任来保护。凡是没有排他性的权利,法律只用违约责任来保护,只追究侵害人的违约责任。因为物权具有排他性,所以我们的刑法上就规定了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民法上就有侵害物权的侵权责任,任何人侵犯物权,重则构成犯罪行为,轻则构成侵权行为。
    物权的排他性,不是物权的自然属性,而是法律强行的规定,并且用监狱、法院、检察院及刑事责任、侵权责任予以维护。因为物权具有排他性,公法上才有搜查证制度,证据法上才有违法行为取得的证据不具有证据效力的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证据的解释文件规定,违法行为取得的证据,不具有证据效力。什么叫“违法取得的证据”?因为物权有排他性,没有搜查证就强行进入私人房屋所得到的证据,就是“违法取得的证据”。由此可见,物权的排他性不仅在民法上具有重大意义,在刑法上、程序法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实际上,物权的排他性,就是划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一家人住在房子里,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就不能随便往里面闯,那个界限就是物权的“排他性”。你要进去就得征得房主的同意,他不同意,你就不能往里闯,否则你就是违法,除非你持有搜查证。物权界线之外,属于公共场所,是公权活动的范围:物权界线之内,是私权利的活动空间。俨然“楚河汉界”,界线清楚。公权力要跨越这个界线,惟有两条:一是权利人同意;二是持有搜查证。共21页,当前第18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现在我们的政府提出了“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目标。因为依法行政并不首先是行政程序问题,首先是公权力的界限问题。靠什么去限制公权力的滥用?要靠人民和企业的物权,靠物权所具有的排他性,限制公权力的滥用。
    可见,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重大意义,还在于通过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定义,来教育全国人民,首先是要灌输给我们的警察、公务员、国家机关干部、地方党政领导人,使他们知道,物权具有“排除他人干涉”的效力,认识物权是“排他性”的权利,懂得物权观念。
    (节选自XX年第15期《新华文摘》)
    5.下列对“物权的排他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物权的排他性是法津的强行规定,所有侵犯别人物权的人都会受到刑法的制裁。
    b.物权的排他性要求民事权利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排他性,一是非排他性。
    c.物权的排他性是社会属性不是自然属性,这是划分公权力和私权利的界限。
    d.物权的排他性可以限制公权力的滥用,这是“依法行政”要解决的目标问题。
    答案 c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谓物权是指权利人对有形的物拥有的一种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
    b.搜查证制度是因为物权的法律要求而制定的,在民法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刑法、程序法上也是一样。
    c.违法取得的证据指司法机关在没取得搜查证的情况下强行进入被搜查人房屋取得的证据,这是没有证据效力的。
    d.公权力的界限问题是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要让有公权的机关干部等明白物权的特征。
    答案 d
    7.下列根据文意的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如果警察强行进入公民的房屋,就会构成违法行为。
    b.物权的“排他性”,不仅排除一般人的干涉,而且“排除国家的干涉”,比如国家公务人员。
    c.地方政府领导人如果不具有物权观念,不知道物权具有排他性的特征,就可能好心办坏事。
    d.我们见到很多小区门口挂着“私人产业,非请勿入”的牌子,从法律的角度看,这是正确的。
    答案 a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审美文化因其独特魅力在构建和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自然美作为审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着生态环境保护与心灵守护的双重作用。关注自然美中的和谐价值,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环境美学中“肯定美学派”曾提出“自然全美”的主张,代表人物伽德洛维奇将其观点总结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一是自然中的所有东西具有全面的肯定的审美价值;二是自然物所具有的全面肯定的审美价值不可比较和分级。这对通常的审美观念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艺术具有档次,所以罕有完美,完美的东西只有在自然中才能看到。国内有关学者综合生态美学、景观美学、环境美学等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自然美学观与此相近,认为自然是有机的生命体,它本身具有独立的审美特质,因而可将自然美定义为生命之美,即自然界的有机生命体自身的美。自然而然是自由的最高象征。因此,自然美又可定义为事物按其本性存在的自由之美。这就意味着自然美的自我完成性质,决定着“自由”的本性可以代表美的最高理想,因而其审美价值高于艺术美。“自然全美”的观点尽管存在某种程度上贬低艺术美创造之嫌,但其中所极力推崇的自然神圣的内核却对我们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很有助益。共21页,当前第19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倡导尊重自然规律,学会与自然友好相处,有利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抵制目前打着各种“开发”旗号进行的“建设性破坏”,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已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导致自然美遭受严重破坏,尤其像山体岩礁这类无机自然物,一旦破坏则不可再生!“自然全美”的思想核心恰恰就是要尊重自然原貌的价值。自然并不只是在人的控制、征服、改造、利用中被欣赏,而往往是因为它的原始性、陌生性、多样性才备受青睐。因而,审美活动的实现不应当再以“自然的人化”为惟一途径,而应当增加“人的自然化”这一反向生成的维度。对环绕人类的空气、陆地、水、能量和生命等所有环境因素实行全面、系统的和谐保护。笔者曾以所在城市古树木为对象创作了一本摄影诗文画册,到出版时书中拍摄的近200株古树已有10株香消玉殒,由此可以想见,如果我们仍不能对诸如大气能源、山海农田、江河湖泊等等自然环境破坏加以重视,我们明天生存的空间将是多么可怕。
    倡导关注自然美,学会以审美的眼光欣赏自然,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美在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心灵守护作用。审美文化具有涵养国民心态、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面对目前存在的心灵的空虚、精神的失落的物欲主义倾向,季羡林先生曾感触地说:“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到处都是你争我夺。而中国向来是一个追求和平、和谐的国度,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弘扬。”这是切中时弊的有识之见。
    发扬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精髓,发挥自然美在涵养国民心态方面更直接、更亲和、更广泛的陶冶功效,在全社会普遍养成发现美、欣赏美的目光和对自然的呵护之心,让人类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这不仅有助于在“至美”中引发“至善”,提升国民的审美文化素质,而且有助于抵御物欲主义的侵蚀,在赏心悦目之余培育出全民族的和谐精神。高尔基所谓“美学的未来是伦理学”,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选自XX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5.下列对“自然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然美是审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b.自然美是生命之美,也就是自然界的有机生命体自身的美。
    c.自然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其审美价值高于艺术美。
    d.自然美有着生态环境保护和心灵保护的双重作用。
    答案 c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艺术具有档次,所以罕有完美,而完美的东西只有在自然界才能看到。
    b.实现审美活动应该有两个途径:一是“自然的人化”,二是“人的自然化”。
    c.自然并不是在人的控制、征服、改造、利用中被欣赏,而是因为它的原始性、陌生性、多样性才备受青睐。
    d.“自然全美”的观点认为,自然界中的所有东西都具有全面的肯定的审美价值,这种思想对我们构建环境友
    好型社会大有助益。
    答案 b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然是完美的,需要人类去呵护,任何对自然的开发,都将导致自然美遭受严重破坏。共21页,当前第20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b.只要关注自然美,学会以审美的眼光欣赏自然,就可以消除心灵空虚、精神失落的物欲主义倾向。
    c.继承和发扬“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就能让人类在与自然的
    和谐相处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
    d.尊重自然规律,欣赏自然美,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答案 d共21页,当前第21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1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