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回复: 0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教学课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3 02: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执教者  金荣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学科四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声音》中的内容。
二.  建议思考的问题
1.怎样针对本年段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
2.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课例描述
将学生分成十个实验小组,前面摆放实验桌,桌子上有学生实验用的各种材质的瓶子,如:玻璃瓶子、塑料瓶子、纸瓶子、不锈钢瓶子等;各种填充物,如:豆子、钢钉、橡皮、棉花、笔帽等,本课教学着力点在于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和实验活动,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认识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不仅与发声罐、罐里填充物的软硬有关,还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检查作业,进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老师给你们布置了一个做发声罐的作业,你们完成了吗?
生:我们完成了。
师:谁能说一说,你的发声罐是怎么做的?
生:我用一个塑料罐子加上几个钉子做成的发声罐,我来给大家摇一摇。
生:我用一个铁罐子,里面放了两粒豆子,做成了发声罐,我来给大家摇一摇。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好地完成了作业。那么,要想让发声罐发出声音需要具备几个因素呢?
生:三个:罐、填充物、振动。
师:板书。
师:如果学生没有把振动说出来,老师引导:像老师这样把填充物装到了瓶子里,放在桌子上不动,能发出声音吗?
生:不能。
师:那么,物体发出的声音我们如何来控制呢?
师: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
(点评: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主题,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发声罐。
师:我们要想控制发生罐的声音,就应该能使发声罐发出更大或更小的声音。
师:怎样做一个发出更大声音的发声罐。
【自主实验,进行探究】
师:你能做一个发出更大的声音的发声罐吗?
生:学生想一想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点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求知欲。)
师:请同学们亲自设计以下实验方法,然后自己动手做实验试一试。
生: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填写实验报告。
(点评: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体现探究式学习的特点。)
生:分小组实验,然后讲一讲,让同学们听一听。自己组用什么实验方法改变的发声罐的声音就把这种实验方法写在报告单上。找出对比实验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交流合作,互换信息】
师:这组同学改变的是实验条件中的哪一个因素呢?还有哪个小组改变的也是这个因素呢?
生: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看谁最注意倾听?他们的汇报好不好?
生:他们小组同学之间的分工很明确;他们把对比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得很清楚。
(点评:交流与汇报实验结果部分采取让学生互相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让学生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又培养了他们的评价能力。) 知识创造财富。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汇报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填充物越多、越硬,声音就越大;罐子越硬,声音越大;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
     师:制作一个发出更小声音的发声罐。
师:你能做一个发出更小的声音的发声罐吗?
生:做实验,填写报告单。
生:讲一讲。
生:用毛巾包住瓶子能阻隔声音的传播。(板书)
师:这些就是决定发声罐声音大小的因素。(板书)
【因势利导,品德教育】
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物体的声音是可以控制,那么我们说话的声音需不需要控制呢?请同学们来看一个短片。
生:学生观看课件内容。
师:谁能讲一讲,看了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们大声喊,可能没觉得怎么样,但是可能已经对别人造成很大影响。
生:一般情况下,人的耳朵能够承受的最大声音是120分贝,超过这个限度,人就会感到头疼、迷糊、恶心和减少寿命了。
师:老师告诉大家,我们在低声耳语说话大约是30分贝,大声说话是60—70分贝,这还不是大声喊。那么,如果是大声喊,声音就更大了。这还只是一个人,如果象刚才放的短片那样,十几个人一起喊叫,那么声音就更大了。
师:看来,我们说话的声音大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当时所处的环境而言。
师:该大声说话的时候我们就要大声说话,该小声说话的时候我们就要小声说话。千万不要在需要我们小声说话的地方大声说话,不要扰民,以不吵到别人为准。这与我们的个人修养和所受的教育有关。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要小声说话?
生:我们要轻轻关门、扫除的时候轻轻挪动桌椅、上楼梯不要使劲跺脚、中午吃饭时不在教室里喊叫、课间不在走廊里大声说话、中午在食堂小声说话、……
师: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校做起,从家庭做起,影响到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变成环保小卫士。
(点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很自然,贴进学生的认知能力。)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为减少噪声而努力。 共2页,当前第1页12
  •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教学课例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噪音让人们感到烦躁不安。那么,你们还在哪里听到过噪音呢?
    生:电影院,食堂,商场等。
    师:这些声音我们都不愿意听,那么,发出这些声音的是怎样的人呢?
    生:他们是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注意环保的人。
    师:严格要求自己来降低噪音。其实还有一些噪音,科学家们已经为我们设计了降低噪音的工具,为减少噪音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生:同学们看书谈。
    师:汽车消音器的原理是我们刚才设计的减少噪音方法中的哪一条的应用?
    生:阻隔声音的传播。
    (点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知识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深入挖掘,课外延伸】
    师:其实,说到控制声音,并不单纯是指把声音变大或变小,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还对声音的控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你知道吗?举例说明。
    生:比如,在歌剧院,就要控制声音的回响,让每一个座位上的听众都能很清晰地听到声音。坐在前排的听到的声音不能太刺耳,坐在后排的也不能听不清。 知识创造财富。 
    师:那么,还有哪些特殊的环境对声音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去控制声音呢?如果你感兴趣,你们课下也去查一查,好吗?
    二.课后反思
    在《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一课的教学中,我从“检查学生制作发声罐入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为设计思路,深刻理解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理念,选取学生所感兴趣的实验用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将难点、重点融于其中,让学生自己去在探究中学会知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深刻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做了一个发声罐,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将学习的权利完全下放给学生,教师很好地体现了“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这一角色,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让他们人人参与,担负责任,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为他们创设了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由师—生到生—生进行评价,运用多种方法去激励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评析:
    执教者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领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怎样控制物体发出声音大小的全过程。使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体验探究的经历,他们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探究—汇报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发现探究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教者通过《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一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需要科学,科学知识能使我们生活的更有质量。本节课更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科学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共2页,当前第2页12
  • 《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教学课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