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回复: 0

苏轼中秋词水调歌头赏鉴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6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6
发表于 2021-9-12 10: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轼中秋词水调歌头赏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黄庭坚:“公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酣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
  诚如黄先生所言,东坡先生好酒而不能酒,从词的上半阙看,他确实已经喝高了。如不喝高,何故举着酒杯问苍天?天能言乎?显然不能,但天宫的仙子可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在问嫦娥仙子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千万年的孤寂,嫦娥何言以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也想到月亮上去,但那里寂寥空旷,却不是我所能承受的起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看着寂寞的嫦娥挥袖漫舞,哪里比得上人间的温情?
  下半阙看来东坡先生已然酒醒,“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醒后的东坡先生再难以入睡了,“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看满院皎洁的月光洒落在亭台楼阁之间,众人已睡,独我思在,想起久离的弟弟子由,更是辗转徘徊,不得安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想到同样宦游的弟弟,多少年离多聚少,明知这就是人生,却在这月圆而人不圆的时候心生怨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有悲欢离合各种思愁离绪,天也有它的运行规律,自古以来皆是如此,有什么可以报怨的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两句是本词之眼,确实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希望子由健康顺利,虽然相隔千里,中秋时节不能团聚,但我们共同面对同一个月亮,好像你就在我身边一样。
  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东坡先生人品高尚,才华横溢,格致高雅,情操非常人能比。通篇道出千古以来人们共同的思念情感,面对人生不圆满的状态,更是给出人生的答案,他的答案体现出积极霍达的人生态度,广为大众所接受,传唱千年而不朽。相较之下,前面引用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完全体现出一种灰暗消极的心里。同为宋词大家,柳永一生窝在青楼,与青楼女子为伍,虽然引领了“凡有井水处 即能歌柳词”的时尚,与东坡先生格致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后世眼中地位的不同。
  王士祯:“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在我看来,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唯在唐宋两代,文人骚客何止千千万万?宋代立潮头者自然非东坡先生莫属,唐代诗人中唯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才华可拟。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人称“初唐四杰”,传杨炯有言“愧居卢前,耻居王后”,才华不在长幼,欧阳修能让东坡“一头地也”,单就王勃这两句,就足以先杨炯“一头地也”。
  词并非产生于宋,词到宋代格律已经基本成熟,但普遍认为难登大雅之堂。这和词的产生、发展是有关联的,唐宋之际有官妓,文人骚客聚会于青楼是一种正常的交际,文人以长短之句斗才,久而形成成熟的格律,相较于诗,长短之句节奏更加抑扬顿挫,更利于传唱。但由于产生地点的缘故,初时词的内容多以青楼女子为题材,反映的是她们的情绪和生活,才则有矣,而格调不高,多有消极灰暗的情绪,不为文人所重。后唐主李煜才情可谓高矣,宋兵围城之时还在城内搞诗词大会,国家安能不败?国破后才懂得珍惜自由,词中开始有了家国情怀,晚矣,正是他的词真正开始有了生命力,不久即为宋主所猜忌,遇害。至欧阳修苏轼时代,他们才真正做到革命性作用,诗言志,词亦能言志,以词为诗才真正让词走入主流,升入殿堂,为社会所广泛接受。
  诗词反应了一个人的世界观,通过他的诗词就可以了解一个人,一个人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与他个人的修养品行是分不开的。读子由为东坡先生撰写的墓志铭序,最后一段概括了东坡先生的一生:“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其人品高贵如此。正是这样的性格,他群而不党,一心为民办事,赢得了世人的崇敬,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性格,他为党人所忌,以至于常年颠沛流离,迁徙于各地,乌台诗案,更是几近遇害,然不改变初衷,也正因为如此,让他形成了达观知命,乐观向上的性格,终成一代词圣。
  早年读词,不求甚解,以为这词是首爱情诗,而实际上是写给弟弟子由的。子瞻、子由的兄弟之情可谓世间典范,兄弟二人常年诗词互传,表达思念之情,长期分离中但有相聚的机会,他们就一定抓住,携手游游于山水之间,夜间畅谈,通宵达旦。乌台诗案,东坡先生自度凶多吉少,写诗与子由诀别,“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我死则死矣,随便埋在哪里都行,可子由啊,你就只能在雨夜独自神伤了。子由在子瞻墓志铭中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子瞻去世后,让家人不远千里,抚灵送他到嵩山下,在子由家附近安葬。十一年后,子由去世,安葬于子瞻之侧。从此,兄弟二人可以永远同享一片月光,永世不复分离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