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回复: 0

读书与求知的名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2 09: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与求知的名言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 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4、不动笔墨不看书。
  徐特立
  5、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6、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点,眼口岂有不到者乎。
  朱熹
  7、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陈善[宋]
  8、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9、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10、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
  陆九渊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伊萨克巴罗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高尔基论青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高士其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奥斯特洛夫斯基》
  ●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枣不过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
  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读书与求知的名言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鲁迅全集》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致颜黎民》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行知:《八位顾问》
  ●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培根论说文集》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 像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 一条溪涧(知识)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高尔基:《文学书简》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