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7|回复: 13

老肖散文集《那事 那人 那记忆》

[复制链接]

8

主题

5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发表于 2021-7-9 17: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序言   生活中有很多故事,包括别人的、自己的。随着时光的流逝,有的消失了,有的则深藏在记忆的脑海中。
  招郞
  作者:老肖
  前香家有三兄弟,前香是满崽,上面两个哥哥早已成家立业,可他过了三十岁,仍然是光棍一条。村里与他年龄相仿的姑娘早就嫁人了。他也曾经追过一些姑娘,可人家打心底就看不上他,没钱没文化,家境又差,村里也没有媒人来给他说媒。
  前香身体没有什么缺陷,中等身材,粗眉大眼,长得四肢健壮,宽圆的肩膀,隆起的健壮胸肌,十分结实,是块干体力活的料。遗憾的是他没有读什么书,只是小学毕业。
  前香三十五岁那年,复和镇一寡妇招郞,村中一位好心的媒婆将他介绍给这个寡妇。并告诉他说是“招郞”,也即倒插门,不需要什么彩礼。寡妇姓刘,比前香小三岁,几年前,男人暴病身亡。刘姓寡妇与前夫生有三个小孩,家境不错,住四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大屋,拥有一间生产五金制品的小工厂,厂子不太大,只有八十多名员工,年创利税几百万元。此外,还有六亩多的农田。
  那年的春天,前香按媒婆的约定,搭乘班车经县城转车来到复和镇见刘寡妇。初次见面,刘寡妇对前香的印象不太怎么样,五官、身材都很一般。不过,听介绍人说,前香身体健康,干活力气大,且比较憨厚听话,除了抽烟,没有其他的不良癖好。刘寡妇心里想,此人干活应该是不错的,现在家里缺的就是这种人。她与前香交谈了一会儿,并顺便提了几个问题,看他是否有智力障碍。经过她的一番“面试”,觉得前香一切正常。于是,初步同意了前香“招郞”进入她家。试用期三个月。
  媒婆与刘寡妇商定了一个黄道吉日,作为前香“招郞”进入刘寡妇家的日子。那天,前香按照媒婆的要求,去镇上理发店剃头修须,着一套崭新的中山装,带上自己的衣服、鞋子,租了一辆面包车,与媒婆一道来到了刘寡妇家。刘寡妇见到经过一番修缮后的前香,眼前一亮,感觉与修缮前大不一样,英俊潇洒,人模鬼样的,有男人味。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感。她亲自下厨房做菜,留媒婆吃饭。前香也没有闲着,主动帮忙打下手。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菜肴便做好了。这餐饭,刘寡妇没有请其他人,只有她的三个年幼的小孩与媒婆、前香以及面包车司机。吃完饭后,天渐渐地黑了,媒婆告辞,乘前香租来的那辆面包车回家了。
  刘寡妇给前香安排住在三楼的一间房子,前香拎着装有衣服、鞋子的箱子上三楼。房间不错,干净整洁,一张宽大的双人床,有衣柜、写字台等家具,比自己那个“单身窝”强多了。刘寡妇对前香说,“我与几个孩子睡二楼,你就睡三楼。”前香当时很纳闷,结婚、招郞,男女双方应该同房才对,哪有分开睡的道理?不过,他想起了媒婆同他说过的一句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感情的事要慢慢来。于是,洗完澡之后,便上床睡觉。不大一会儿,他便进入了梦乡。
  夜渐渐地深沉了,刘寡妇忙完家务,安顿好孩子们之后,她也洗澡睡觉了。可是,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心理上那种本能的需求欲欲若试。前夫已经去世了四年,她没有碰过男人。尽管期间也会有个别男人挑逗调情,她也没有动过心。她属于女强人之类的人,除了请了一个帮忙做饭的保姆之外,家里家外,工厂里的事情基本上靠她一个人打理。只有那六亩多的农田,她的确是无法耕种了,只好给别人承包经营。午夜时分,她实在是憋不住了,想越过“试用期”,提前碰一下前香,这个自己的“准男人”。于是,她穿着一套半透明的睡衣向三楼前香的房间走去。
  房间门没有锁,前香没有盖上被子,赤裸着上身,穿着短裤睡得正香。他全然不知刘寡妇今天晚上会来“碰”他。刘寡妇不但紧密地配合,而且还有意引导他。他们抱成一团,干柴烈火般地在床上翻来覆去,一番云海舒欲之后,刘寡妇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前香也结束了保持三十多年的童子之身。
  之后的日子,他们没有去民政部门登记结婚,就同居了。
  自从前香招郞来到刘寡妇家后,刘寡妇轻松了许多,肤色也好看了一些,少妇的韵味更浓了。家里、厂里的许多体力活,都是前香一个人扛着。前香还将原来刘寡妇租给别人的那六亩多农田要回来,自己耕种。起初,刘寡妇并不同意,说种田不划算,既辛苦又亏本。前香说,自己在家里种田惯了,工厂里的事要有文化他做不了,种田可是他的老本行,何况自己种的粮食吃起来比较安全。刘寡妇见前香执意要耕种农田,也只好同意。
  三年之后,刘寡妇要孩子们改口,将原来称前香为叔叔,改称爸爸,可孩子们怎么劝说,也不叫前香为爸爸。对此,刘寡妇很无奈,前香安抚她说“叫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孩子们开心就可以了。”
  前香与刘寡妇同居了二十年,尽管性生活比较满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刘寡妇始终没有怀上前香的孩子。刘寡妇与前夫生下的三个小孩,两个女孩,一个男孩相继长大成人。大女儿高中毕业后,未能考上大学,在家里帮助刘寡妇管理工厂,并嫁给了镇上一个干部的儿子。儿子和小女儿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城里找到了工作,且都成了家。按道理,随着时光的推移,这几个孩子长大以后会明辨是非,通情达理,应该接受前香成为他们家中的一员。可事实并非如此,每次他们回家,都用冷漠的眼光看待前香,有时候还会恶语相待。尽管,刘寡妇会及时制止,但留在前香心中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受不了这孩子们的这种“礼遇”,在他五十六岁的生日时,离开了刘寡妇家,回到了几十里外的家中,结束了他的“招郞”使命。
  前香家里的老屋,由于年久失修,被村里定性为危房,不能再居住了,要拆除重建。前香没有钱重建,只好租住在一村民闲置的杂屋里。
  “一夜夫妻百日恩”。前香回家,刘寡妇的枕头边少了男人,她心里有一种失落感。前香在杂屋里住了两个月之后,刘寡妇来到他家,说是要接他回去。前香说他不愿意回去了,孩子们的脸色和眼光让他难受。刘寡妇对前香说:“如果你不回去,我也就不走了,同你住在这间杂屋里。”“那可不行,你们家的工厂可离不开你。”“那我出钱帮你重建房子。”“不行,这样做使得孩子们对我的成见会更深。”
  争执了一番,他们最终达成了协议。刘寡妇出资在复和镇上租屋给前香住,前香继续在刘寡妇的工厂里上班,刘寡妇发工资给前香。前香不再帮刘寡妇耕种农田。
  这样,前香又回到了复和镇,所不同的是,他没有住在刘寡妇家,而是住在刘寡妇出资的出租屋里。刘寡妇隔三差五地去出租屋与前香同居,过着不是夫妻的夫妻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18:3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18: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19: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公的日记本
  作者:老 肖
  外公已经去世了三十多年,他没有给我留下丁点东西。这倒不是我惦记着他的物质财富,我也不是那样的人,何况他也没有什么物质财富。如果说他还有点财富的话,那也就是他乡下那栋土砖瓦结构的旧房子,这也轮不到我去惦记。他有几个儿子和孙子。
  我惦记的是他的那些日记本。外公的日记本有多少本,我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每天晚上都会写日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要他不生病,或者是喝醉了酒,他都会坚持写。外公写日记,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从懂事的时候就目睹他写。外公写日记,都有一个固定的格式。日期、天气状况、内容。他写日记用的是一只粗大打墨水的钢笔,产地上海,品牌“永久”。他每天写完日记后,便会放在一个抽屉里。
  外公一生娶了四个老婆,我的亲外婆是外公的原配,在我母亲四岁那年病故,第二、第三个老婆,我也没有见到过,听我母亲说,一个不知什么原因离家出走,一个患有精神病,不久便去世了。第四个老婆原来是外公家的保姆,而后成了外公的老婆,也即我见到的后外婆。后外婆不识字,她看不懂外公的日记,也不会随便去翻外公的日记本,只有像我这样略识几个字的小屁屁孩,出于好奇心,在没有经过外公允许的情况下,偷偷地去翻看。每翻看一次都似乎有一种“犯罪感”。因为语文老师曾经说过:偷看别人的日记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外公的钢笔字写得很漂亮,隽永、秀气,用宋代词人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来形容他的字也不为过。外公没有读多少书,因他是几代单传,未成年就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他与众人有所不同,养家糊口不是在农田里“刨食”,而是在江湖上行走。手持罗盘看风水,熟知易经算八字,身背尖刀当屠夫,烹饪艺高做厨师。甚至跑去汉阳兵工厂造枪炮等等。闲时一壶浓茶,一根烟斗,可以与人聊半天他行走江湖上的奇闻趣事。就是这样在常人看来,一个肚子里没有什么“墨水”在江湖上行走的人,还能坚持天天写日记,这似乎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由于他走南闯北阅历深,早期所写的日记其内容大都是一些历史事件,以及在江湖上的所见所闻。比如:护路运动,汉阳兵工厂丢枪案件,直系军阀首领吴佩乎率大军南下平息两湖战争。还有他所学几门手艺的一些过程故事。后期的日记相比前期简单得多,大多是帮人看风水看地,杀猪当厨师的简短记载,以及农业生产的记录。有点让我觉得奇怪,他所写的日记很少有算命算八字的内容。
  偷看外公的日记时,我还比较小,才上了几年的小学,里面许多人物和事件不太懂,没有水平,也没用心认真地去研读他的日记。以至于我对外公了解得不够,无法认识真正的外公。
  听我母亲说,外公逝世后,他的那些日记本被我一个表姨父拿走了。对此,我有点儿纳闷,这个表姨父他凭什么拿走?他拿去干什么?当时拿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去制止或争抢?表姨父是外公同一个行政村的人,没有住到一起,外公住的是一个叫黄家美的自然村,而表姨父住在离外公家有八、九百远的坳上自然村。如果这个表姨父将外公的这些日记本拿去研究整理,写成家史或者什么的,那我们这些后辈也无话可说。最让人担心的是,很有可能表姨父出于好奇,以为这些日记是看风水算命的教材拿去学习,但是看了一下,日记里大部分不是这样的内容,于是弃之作废纸糟蹋掉,或者当废品卖给别人,那可就惨了。这样的话,外公几十年的日记就白写了,也就无法让我们这些晚辈了解一个真实的外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20: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公的钢笔字写得很漂亮,隽永、秀气,用宋代词人高登《送太元》:“胸中翻锦绣;笔下走龙蛇。”来形容他的字也不为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楼主| 发表于 2021-7-9 21: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中有很多故事,包括别人的、自己的。随着时光的流逝,有的消失了,有的则深藏在记忆的脑海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59

帖子

48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8
发表于 2021-7-9 23: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0: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雀飞 2021-01-11 17:53:43
  欣赏欣赏
  -----------------------------
  谢谢你的赏识!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竹“大脑壳”
  春竹大脑壳是村子里的“名人”,大脑壳是他的外号,他的名字叫春竹。但是村民们叫他的名字时,从来没有直呼过其名字,甚至将他的姓氏也忘了,都是将其外号“大脑壳”连在一起称呼他。为什么是这样?从何时开始这样称呼他?没有人考究过。大人小孩都是这样喊他的名字。
  这个人其貌确实不扬,眼睛很小,脑壳较大,但脸部又较小,秃顶,整个头有点像历史教科书上的“山顶洞人”,比较难看。说是这样说,不过,村子里许多人有点害怕他。他说话声音宏亮,会耍法打“五雷”。说话大声这点并不可怕,关键的是他会耍法打“五雷”,这一点往往会要人的命。
  生产队集体养了二十多头黄牛和水牛,用来耕田耙田。春竹大脑壳的工作任务就是负责这二十多头牛放、养。农闲时,他将这些牛往山野里赶,一根竹鞭就能管住这些牛。既轻松,又自由。湘南丘陵地带,山野里有许多空旷的地方,一早进山,将牛赶到大山的深处,直到夕阳西下才赶着牛群返回。放牛,他有丰富的经验。黄牛多赶到野草茂盛的山上,水牛当然得往有水的地方赶。向阳的山坡和湿地,草长得很茂盛,黄牛最喜欢吃。而路边的草,特别是早晨顶着晶莹的露珠的野草和鱼塘边的水草,很是诱人,那可是水牛的美味佳肴,轻轻的嗅了嗅,用舌头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如同在牛栏里那样吃得津津有味。
  牛群中有公牛也有母牛,好斗者当属体格硕壮的公牛。有一次,春竹大脑壳去放牛,走着走着,快到目的地了,不知何时最健壮两公牛竟然相对而视着,顿时,两牛眼红耳竖,牛性大发,夹尾低头,四角相架,奋力争斗。相斗招数颇多,瞪眼、碰头、抵角、撞身等,拼尽全力搏杀。到此时,春竹大脑壳也常萌生出许些不安,两头牛拼杀的难解难分,如果不及时制止,很可能就会出现意外,牛受伤,他要扣工分,牛非正常性死亡,他就要赔钱。他吆喝了几声,意思是“住手”,往日这些家伙们会听话,吆喝了几声就会停下来。可这次它们对他的吆喝置之不理,仍然我行我素,他只好拿起竹鞭猛抽打它们,相斗是停止了,可就在最后一鞭抽打时,却被其中的一头用后脚踹了一下,踹到了他的左腿,足足让他痛了一个星期。好在他懂点跌打损伤的外疗,否则的话,还不知道要痛多久。
  有一年的冬天,村里分牛肉,那年月不要说分牛肉,就是分猪肉也是很稀罕的事。有牛肉吃,我们这些小孩自然是很开心,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牛肉是按人口数分的,平时分东西都是按工分计算,唯独这次例外。我们家六口人,每人八两,分得四点八斤。另外生产队还在廖家祠堂摆了两口大铁窝,熬牛骨头汤,分给村民们喝。我们家人多,分了一大碗。我们吃上了牛肉、喝上了牛肉骨头汤,如同过年。可春竹大脑壳却倒霉了,我们所分的牛肉、牛肉骨头汤,原来是他放牛过程中从山涯上摔死的一头大水牛。为此,他被扣罚了二十元。按照规定本是扣罚五十元,生产队长知道春竹大脑壳会耍法打“五雷”,害怕他,少扣罚了三十元。就是这扣罚的二十元等于让他白忙活了几个月。
  春竹大脑壳终身未婚,尽管他会耍法打“五雷”,但家里也是穷得叮当响,两间土砖瓦房,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加上他相貌丑陋,村里的女人没有谁看上他。年轻时,他也想从女人身上打打“擦边球”,可是,很少有女人让他有机会得逞。为此,他这辈子命中注定就是一条“光棍”。
  有天,村子里有个中年人,突然间暴病身亡,家人找不到中年人死亡的缘由,因这个中年人平时很少患病。家人给死者换寿衣时,发现这个中年人的背部有一个清晰的五个手指印。家人终于找到了中年人死亡的原因,是遭人施法打了“五雷”。中年人生前与春竹大脑壳曾经闹过几次矛盾,有一次两人还差点打了起来。家人怀疑是春竹大脑壳打了中年人的“五雷”,但又不敢去对质,只能是忍气吞声,期盼春竹大脑壳早点生病死亡。这一事件在村里村外传开后,人们对春竹大脑壳会耍法打“五雷”深信不疑。
  春竹大脑壳,他还有一门“绝活”,就是替死人找墓地和挖墓坑。村子里的人知道他会耍法打“五雷”,以为他懂风水。于是替死人找墓地和挖墓坑都来找他,他也来者不拒。其实,他并不懂得什么风水,只是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一些风水“皮毛”,装模作样地应付了事。这名“绝活”收入比较高,由于他的知名度比较高,除本村子里的人请他干这名活之外,外村的人也经常请他。一年到头,他仅此项收入都有好几百元。不过,他的这些钱也没有存起来,也没用于改善住房和生活水平,人们对他这些钱的去向猜疑较多,有人说他赌光了,有人说他给了相好的女人,直到他去见阎王老子,也没有一个较准确的答案。
  农历癸巳年的某天,春竹大脑壳摔了一跤,没过几日就死了。从此,村民们再也不会担心有人耍法打“五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3

帖子

21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4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0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牛多赶到野草茂盛的山上,水牛当然得往有水的地方赶。向阳的山坡和湿地,草长得很茂盛,黄牛最喜欢吃。而路边的草,特别是早晨顶着晶莹的露珠的野草和鱼塘边的水草,很是诱人,那可是水牛的美味佳肴,轻轻的嗅了嗅,用舌头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如同在牛栏里那样吃得津津有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