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回复: 0

天可汗的玉器世界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6-14 16: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界论及玉文化之高峰,不外乎周汉宋清。不难看出,每当国家一统、时局稳定,必是玉文化大发展之时。其中的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文人士大夫审美的参与及工匠文化及技艺的提高,使得宋代玉器艺术格调清丽高雅、造型丰富多样、意蕴深厚悠长,成为上届汉唐,下迪金元玉文化的重要里程碑。

白玉五伦图带饰  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宋代玉器艺术基础格调源自于唐代玉器,从唐开始的花卉纹玉器到北宋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后随着宫廷画院的确立使得玉器呈现出复杂多层次、形神兼备的画面构图,完成了由唐玉偏重工艺性、雕塑性向宋玉偏重绘画性、艺术性转变。那么唐代玉器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怎样的天可汗世界,又给了宋代玉器艺术怎样的参考与指引?

玉人物纹椭圆杯 六朝-唐   故宫博物院
高8.5cm、高5cm、口长14.9cm。玉杯椭圆形口,底有圆饼式小足,足小而矮。整体似舟,杯外琢阴线六人物,人物间无景物相衬。杯壁雕一人挽袖舀酒,一人举杯,双目视杯欲饮,另一面亦雕二人,为执杯欲饮及跌坐鼓掌状,两端部各雕一人,手持酒器,似侍者,杯底部环足雕一周卷草形云纹。
唐代经济发展,科举初兴、国力强盛,开拓西域、畅通丝绸之路,享有289年的国祚。其间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唐时期疆域全图
唐太宗及继任的几代皇帝以文治天下,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随着国力增强、民族关系的改善,以及持续对周边地区用兵和安抚,把唐朝的疆域扩展到最大,取得了空前的文治武功。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唐代玉器一改上古时代以“礼玉”为中心和汉代以“葬玉”为主的传统,横扫魏晋南北朝玉器大衰落的阴霾,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各方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崭新的面貌大放异彩,其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时代风格,在中国悠久的玉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唐·玉鸟衔花佩长7.8、宽4.5cm,清宫旧藏。玉料青白色,体扁平,两面饰纹相同,皆镂雕绶带鸟,口衔花枝,呈侧面形,作飞舞态。
唐·白玉狮长6、宽4.5、高1.5cm,清宫旧藏。玉料青白色,局部有深褐色斑点。器圆雕一雄狮,怒发结绺且冲于头顶,圆眼突出,翘鼻而张口露齿,细尾下垂盘卷,前爪伸出,爪尖锋利,后腿弯弓,身上饰有细细毛纹。


唐·白玉汤匙长20cm,清宫旧藏。玉质温润光滑,局部有土沁痕迹。勺把细长,把端回卷,勺部凹进较深。通体无纹饰。
唐·白玉鹦鹉长7.8、宽2、高4.4cm,清宫旧藏。白玉圆雕、透雕琢制。形作鹦鹉,圆眼,短喙,口部一横穿孔,短翅、长尾,身下饰五朵长尾云纹。器底部有一对隧孔,可穿缀于他物。

由于社会开放,国泰民安,玉器也一改往日的传统,敢于向优秀外来文化学习借鉴,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由宫廷迈向社会各阶层。此时期器物造型、纹饰、工艺等各方面的艺术特色、审美思想以及时代特征皆有可圈可点之处。
白玉飞天             01
玉器上的飞天图案始于唐代。受唐代绘画的影响,飞天脸型较为丰满。衣裙紧贴身上,衣纹清晰,随风飘扬。身下云头部分两侧外卷,中间部分小而圆润,微微外凸。刀法以镂雕配合粗硬的阴刻线为主,脉络清晰,线条流畅。

白玉飞天  唐-辽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玉飞天 唐  故宫博物院
历代玉飞天以唐时期的最为精美且用料讲究,是后世同类玉器的先导,尤其对宋代飞天有深刻之影响,成为当时玉器发展重要标志。

白玉飞天   唐  上海博物馆

白玉飞天  唐-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玉带板                
02
唐代服制增设玉带制度,玉带上銙的数量、质地、纹饰等规制严谨,以此来区别品级高低、地位尊卑。唐代的玉带及带銙发现较多,1970年陕西西安市何家村出土十副玉带,可视为唐代玉带板之典范。


何家村出土十副玉带  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
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二:“唐制五品以上,皆金带,至三品则兼金玉带。本朝玉带虽出特赐,须得合门关子许服,方敢用以朝谒。”又:“本朝亲王皆服玉带。”这时期出土和传世的玉带一般都较厚,正面大多用浅浮雕的方法,琢出人物、花鸟、动物等纹饰。雕琢方法也极有特点,即图案中有细而短的密集阴刻线,饰纹处自边沿向内缓缓凹下呈坡面,人物或动物在中部凸起,与边沿同高,此种饰纹今称剔地阳纹。

玉胡人纹带板   唐   故宫博物院
长3.2cm、宽4cm、厚0.8cm

白玉狮纹带板  唐  上海博物馆
伎乐纹带板和狮纹带板则更加注重对外来文化的汲取,为传统玉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玉梳及梳背                03
玉梳及其梳背,是唐代的实用器物。玉梳既能起到装饰效果,又不易伤到头部皮肤,更兼有按摩疏通经络之效。

玉双鸟纹梳  唐  故宫博物院
长10.5cm、宽3.5cm、厚0.4cm
而梳背是作为装饰用的插梳之构件,由上半部半月形梳背和下半部镶嵌的梳齿组成。它造型独特、做工精细、纹饰精美。

玉双鸟纹梳背  唐  故宫博物院
长5.7cm,宽2cm,厚0.2cm

玉花卉纹梳背  唐  故宫博物院
长13.8cm,宽4.8春cm,厚0.2cm

花卉纹玉梳背 唐  国家博物馆
这些玉梳背整体呈宽长的半圆形片状,其纹饰为唐代典型的花鸟纹。边框内凸起浅浮雕图案并表现出凹凸有致的错落感,为唐代特有的雕工。整体造型立体感十足,充满活力,生机盎然。玉料温润晶莹,雕工精细,辅以质朴的线条,真实生动。图案完整,花蕾、花叶、花茎一应俱全,充分体现出当时绘画艺术对玉器制作方面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此外,唐代玉器的风格与内容相比之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继承历朝历代玉器纹饰的同时,开创了新的造型和美学思想。最能体现这种变化的纹饰大致有花草纹、龙纹、凤纹、胡人纹、云朵纹、卷草纹、莲花纹、锯齿纹等。
01    花草纹
在唐以前,历代玉器上很少有花草纹出现,造型图案多以几何纹、动物纹为主。至唐贞观年间,花草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表现形式为多瓣盛开的花朵,中部有花蕊,周围有叶纹缠绕,多以短阴线刻画,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细密有序,立体感强。

白玉双凤牡丹纹嵌件  唐  故宫博物院

玉莲花式杯   唐   故宫博物院
高6.2cm、口径8.2cm、足径4.5cm
唐代花草纹在写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意境的流露,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02         龙纹唐代玉器上的龙纹形象千姿百态,有行龙、走龙、升龙、降龙、穿云龙等。唐龙纹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各式造型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它在中国玉器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含义,开启了龙纹“三停九似”的新创意、新风格。

龙纹玉佩  唐  武汉博物馆
高8cm、宽6cm。龙形昂首盘身,体态丰腴华美,腾云展翼的造型,使龙的形象充满力量而富有生趣,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的玉器风格。
其造型特点为龙身细长如蛇,狮鼻尖耳,龙口大张,上唇长而尖,下唇向上翻卷,四肢三尖爪,蛇形秃尾,周边常有云纹衬托,作奔腾状,形象生动,气势恢宏。

白玉蟠龙纹佩  唐  故宫博物院



云龙纹葵口玉盘  唐  上海博物院
口径10.3cm,高2cm
此类蛇形龙纹是唐代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极具特色,对宋代龙纹形象影响颇大。

白玉云龙  唐  上海博物馆


龙纹玉璧   唐   上海博物馆
径9.6cm,内径3.7cm
03              凤纹唐代凤纹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灿烂一时,当时的装饰艺术的形式感也更加强烈。许多玉器上的凤纹都成对轻歌漫舞、和鸣祝颂,象征着美满幸福,这自然和辉煌盛唐的物质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出升平气象。

双凤纹玉牌饰  唐  上海博物馆


凤纹海棠形玛瑙盘  唐  上海博物馆
长24.3cm、宽18cm、高6.2cm
或者华丽威严,气宇轩昂,细颈而利喙,极富攻击力,彰显出皇权的威严与凌势。

玉镂雕丹凤纹簪头  唐  故宫博物院
长11cm、厚0.2cm

青玉凤鸟纹带板  唐-宋 宋代玉器艺术馆
04            胡人纹唐时,中亚地区的波斯人大量进入内地,他们信奉祅教,把中亚的宗教及生活习俗带入我国。胡人大眼高鼻,卷发后披,窄衣细袖。当时大唐与异域文化的交融广泛体现于玉雕之上,成为大唐盛世开放包容的见证。胡人形象主要刻画在玉带板上,称为伎乐纹带板,现存完整的主要有西安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何家村窖藏、大唐西市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英国巴斯东亚艺术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一套,上海博物馆藏两套。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胡人伎乐纹玉带
此外为西安博物院、两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私人藏家藏有数量不等的零散伎乐纹带銙。






故宫博物院藏白玉饮酒、献宝、演奏胡人带板
胡人之形象也不仅仅局限于带板的方寸之间,甚至出现了圆雕胡人形象,多为戏狮舞象之场景,突出其异域风情。



故宫博物院藏白玉戏狮、舞象、杂耍胡人
05       云纹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有云纹的出现,但直至汉代云纹图案一般都比较抽象化。唐代云纹则以写实为主,较多以个体的形式雕琢出来,不再作为玉器纹饰的主体。

玉镂雕云鸟佩   唐   故宫博物院
长7.8cm、宽5cm、厚0.6cm。
从云纹形态上看,典型的唐代云纹有单勾卷和双勾卷两种最基本的样式。两者都使用圆滑波状曲线将“云头”和“云尾”联结成浑然的一体,是在前代的基础上高度程式化的总结。

玉云形杯   唐   故宫博物院
最宽19.9cm、高5.7cm。玉料青绿色。器为一立雕器皿,形作朵云形,亦于腹外壁饰浮雕朵云纹,以镂雕朵云之尾巧作柄。云纹自古皆有,但如此式那样以朵云为饰者,则始自唐代。
朵云纹形式在唐代已成定型,此后不断变化的云纹,大多是朵云纹的各种组合形式及变形。朵云纹是由内敛式勾卷形为主形的“云头”和以飘逸的尾线构成的“云尾”组合而成的。它以简洁的形式完美地展现了“中庸”美学特性,使之成为中国人心中一种规范标准的云纹样式,从而沿用至今。

玉镂雕云鹤饰   唐  故宫博物院
长8.8cm、高6.4cm、厚1cm。此器花朵式长尾云纹是唐代所创。
它以稳定的形式结构,蕴藏着互逆对旋的张力,因此呈现出平中见曲、静中寓动、实中含虚的别样的生动姿态,阐释出中国美学所崇尚的“空灵”,符合中华民族特定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

玉镂雕双雁佩  唐  故宫博物院
长4.4cm、宽4.2cm、厚0.4cm。玉质洁白,莹润无暇。呈方片状,两面纹饰同,镂雕双雁,头颈相交,双翅展开,四周饰卷云纹。一面有对穿孔四个,可供系佩用。
大唐王朝繁荣昌盛,政治稳定,百业兴旺,这为当时玉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东西方政治、经济交流的逐渐频繁,外来文化也对唐代玉器发展有所影响,不论在造型还是工艺上都出现了新颖的题材和雕琢技法。

青玉花柄杯  唐  故宫博物院
此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玉料普遍采用来自新疆的和田玉,玉质晶莹温润,从而使玉器的造型美与材质美巧妙的融为一体。

高士图玉带板   唐   河北省民俗博物馆
这时的玉器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观赏性,种类多样,工艺精湛,不管是粗狂奔放还是精巧细腻都能够拿捏得当,处理的恰到好处,为其后宋代玉器艺术成长之路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几千年封建社会玉器发展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玉器鉴定专家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