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回复: 0

沈曙虹 | 特色办学必须思考的6个关键词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6-14 11: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d]本文依据我2015年11月2日在南京市栖霞区特色学校、特色项目评选活动中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虽过去近六年,但其内容似乎尚不过时,可供您一阅,或可助您思考。
我是一名坚定的后现代主义者。我们知道,建立在工业化时代基础上的现代性,强调的是规范、标准、同质、一统,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千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而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进入了后现代,它基于信息多元的实态,强调各种可能性,各种不确定性,追求多样化、选择性,追求“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反映在教育上,学校特色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就成为整个时代的共同诉求。以2011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例,它共计两万七千多字,单“特色”一词就出现了23次,可见国家对特色办学的一种渴望,一种呼唤,已经把特色办学提高到国家教育战略的高度。那么,学校特色如何来建构?我想用三组概念谈谈我的思考:第一组概念:资源 · 优势学校特色不是凭空形成的,一定是基于我们学校的优势资源。要么是优势教师资源,比如秦淮区石鼓路小学经营了30年的立美教育特色,最初就是由一名以版画见长的美术特级教师带动的;江宁区铜山中心小学的科技特色全国闻名,也是缘于他们有一位出色的科技老师。还有一种资源是地域文化的校本化,这也是我们非常主张的一个思路。我们现在看到的八卦洲中心小学的“小小农民画”无疑就是,它把当地的民俗,把富有民间特色的一种艺术样式引进学校,使学校和社区有了很好的互通,形成了精神上的互美,将地域文化转化为校园特色文化,这就是把社区资源变成了我们办学的优势。第二组概念:符号 · 战略特色学校也好,特色项目也好,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个文化符号。无论是我们上午看到的迈皋桥中心小学在“形而上”层面上的“尚美文化”,还是刚才看到的“形而下”层面上的中桥中学“校园足球”和这个“小小农民画”,它们都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文化符号。当然这个符号还必须有一套理念来支撑,包括学校定位、学校使命、学校精神,以及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等。然而光有符号、光有理念,没有战略来保障也是不行的。何为战略?不妨从两个维度考察。一是从空间维度来说,它一定是着眼于学校全局的、而不是局部的工作。所谓全局性,简单说有六个支柱:第一,课程支撑。无论是社团课程,还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果没有课程这个最重要的中介来布局,从理念直接到操作层面的话,我称其为“硬着陆”,那一定会跌得很惨。第二个是课堂教学的支撑。今天下午看到的“小小农民画”,它虽然是美术特色项目,但是我们希望、也相信它会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特色。我们可以从农民画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学会用美的眼光、美的思路去建构,把它转化、迁移为我们教学的一般性理念、策略和手法,那么这种特色也就放大了。第三个是教师发展。如果仅仅是学生在那儿玩,没有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没有教师在专长和技术层面上的关注,我们学校的特色要想持续发展也是不现实的。上午我们看到迈皋桥小学倡导尚美文化,倡导学生用美的方式来表现、来生活,同时我们看到它的教师团队也在追求尚美。还有中桥中学、八卦洲中心小学,我们高兴地看到,有一大批教师跟学生一起在特色化、个性化发展。第四个是学生发展。全面而个性化地成长。第五个是学校管理。学校管理非常重要,一是制度支撑,制度是将理念操作化的重要中介。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栖霞区特色学校、特色项目评选有一个制度指标,这个指标的设计非常好。二是组织机构建设如何适应学校的特色发展,假设我们学校设置专门的课程研发部门,用这种机构来支撑特色课程开发,用特色课程来支撑学校的特色发展,那么学校管理就更加上档次。三是人力资源的开发,我们要特色发展,除了校内师资,校外人力资源的引进、整合也非常重要。第六是环境建设。这一点好理解,就不多说了。除了上述空间维度的六个方面,还有一个就是时间维度。从时间维度来看,战略一定是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而不仅仅着眼于眼下,也就是说,这个办学特色一定是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至少在这空间全局性和时间长远性上的建构,才可称其为一种战略。这种战略可以支撑办学特色的形成,支撑特色的长久发展。

第三组概念:立场 · 伦理学校的特色发展,绝对不能成为教育者的自娱自乐,一定要坚守学生视角、儿童立场,着眼于学生的喜好,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下的话语背景中,我们一定要关注以特色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比如说八卦洲中心小学,我们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我们有没有把它明朗化?一定要有校本化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和表述,然后才能考虑这个特色项目如何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还有一个概念就是伦理。这个话题我纠结了很久:说,还是不说?刚才讲到我是一个后现代的拥趸,倡导多样性,推崇各种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倡导特色办学,希望每个学校办出自己不一样的特质。但是,放在一个学校内部来说,如果全校上下都在强调一个特色,比如全校都踢足球,全校都画农民画,这是不是体现了我们特色办学的主张,或者说是不是符合教育的伦理呢?日本学者佐藤学提出了一个“教育霸权”的概念,全校一起拉二胡、一起打腰鼓而不论学生特性,这样营造“特色”是不是体现出教育霸权?当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商榷。总而言之我想发表的观点是,学校特色发展完全必要,但同时也要使学生在学校特色发展中有自己更多的选择,使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就是真正的儿童立场,真正的以人为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