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回复: 0

成功人士的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7 15: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功人士在取得成功之后,他的经历是否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呢?以下是师哈哈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成功人士的启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功人士的启示篇1:华人首富李嘉诚——成功的20条人生启示
  启示之一:一切幸运皆是智慧的产品。
  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成功,什么叫做真正的幸福。当我们抱怨生活不公平的时候,生活照例异彩纷呈。那么还不如接受这份现实吧,你只有放平心态,才能够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
  启示之二:一切财富皆源于强韧的逆境。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没有任何一个人一生中可以不经历挫折和失败。美国成功学宗师拿破仑?希尔说:幸运之神要赠给你成功的冠冕之前,往往会用逆境严峻地考验你,看看你的耐力与勇气是否足够。一切财富皆源于强韧的逆境,激活逆境,下一个成功的可能就是你。
  启示之三:心态决定成败。
  伟大的灵魂毕竟是少数,但成就伟大的事业的性格要素很简单———耐心、理性、冷静。只要拥有它,这世界能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将会很多。威廉詹姆斯说:通过改变人们的内心态度,人类可以改变他们外在的生活境遇。
  启示之四:知识改变命运。
  李嘉城自小因战乱及家贫无法求学,这种失落的滋味至今萦绕在心头。从前买旧书、卖旧书,今天的年轻人幸福得多。正是这种对知识的渴求,今他养成了好学不倦的习惯。因为他知道若不争取知识,就永远也无法拥有今天的成就,他深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启示之五:自己推销自己。
  成功者都必须学会推销自己。请加作者陈安之扣扣七九二一六九六九与人较量的功夫,实则是一个推销自己的过程。在李嘉诚看来,推销自己靠实力。没有实力的商人,总是想办法强化自己的实力,有实力的商人,则善于在关键时刻爆发出赶超对手的决心。当然,这些雄心不是想到哪就到哪,而是要靠决策来完成的。
  启示之六:先做人后做事。
  李嘉诚坦言:我现在约三分之一时间谈生意,三分之二时间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因为世情才是大学问。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启示之七:学会为人是最大的无形资产。
  为人之道特别应该值得重视,因为不善为人者,总是会失去好人缘。李嘉诚以诚待人,与人为善,把做人看得比经商还重要,因为他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回报法则。
  启示之八:抛开别人的拐杖。
  李嘉诚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备才去做。他说例如天文台说天气很好,但我常常问自己,如5分钟后宣布有台风,我会怎样。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这种心理准备。
  启示之九:认准的事情就去做。
  李嘉诚经商在决策方面用力十足,他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运筹,心中始终有全局观念。这种做事方法,成就了李嘉诚的财富人生,不只是停留在小处,而是体现在大处,显示出大手笔的气派。
  启示之十:千万不要拖延到明天。
  我们慢,不是因为我们不快,而是因为对手更快。竟争的实质就是在最快的时间内做最好的东西。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多的目标。所以,李嘉诚说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
  启示之十一:决不能让机遇偷偷溜走。
  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事在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皆相背时,那肯定不会成功。倘若下一秒钟有什么变化的话,我想我是能勇于应付的,因为我时刻都做好了迎接下一秒钟风景来临的准备。欲速则不达,这是李嘉诚防止失手的生意经。
  启示之十二:凡事要有目标和计划。
  李嘉诚经商力戒无目标、无计划的随意出击、打到哪儿算哪,而是认真细算自己目标和计划的可行性,既考虑得,也思忖失。这是一种细算生意经的优秀习惯。这样,可以事半功倍,节约许多人力和物力。
  启示之十三:从小事做起。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人们为了所谓的成功,不惜挖空心思,甚至不择手段。对此类做法,李嘉诚说:我决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然不能长久。正如俗语所说: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启示之十四:一招鲜,吃遍天。
  要衡量一个人的前途,不能只看到他在一个小天地的作为如何,而要看有没有开拓的胆识,有没有高远的眼光,有没有超前的智慧。李嘉诚用他的塑胶花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寻常百姓家,大小公司的写字楼里,甚至汽车驾驶室里,无不绽放着绚烂夺目的塑胶花,可谓一招鲜吃遍了香港。
  启示之十五: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李嘉诚曾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正像日本商人觉得本国太小,需要为资金寻找新出路一样,香港的商人也有这种感觉。说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根据投资法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的确是一条重要的投资法则,其作用主要是防止不利的情况。再用一句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
  启示之十六:一定要让人对你放心。
  李嘉诚为人处世,非常重视诚信的品牌,他明白,一个不讲信誉的人,包围他的必然也是这样的人。相反,你以诚信待人,就可以找到真正的贴心人,大家就会为他献计出力。
  启示之十七:编织自己成功的网络。
  一个聪明机智的人,一个做事有板有眼的人,一个养成良好一身良好的习惯、消除了事业误区的人,一个虚心勤奋肯于钻研的人,定会在人生事业的道路上步步走高,拥有很好的前程。
  启示之十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生活当中,有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人生的抉择是最困难的,也是最简单的。困难在于你总是把抉择当作抉择。简单在于你别去考虑抉择问题,只是动手去做。
  西奥多?罗斯福认为普通人成功并非天赋,而是靠把寻常的天资发挥到不同寻常的高度。
  启示之十九:换个方向就能成功。
  李嘉诚认为,一个人在青年时,奋斗的方向是否正确,这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方向目标确定后,个人的努力和是否有恒心、毅力,便成了成败的关键。
  启示之二十: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你的人生是辉煌还是平庸,是伟大还是渺小的,与你信心的远见和力量成正比。
  成功人士的启示篇2:比尔盖茨的成功启示
  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1955年10月28日-),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与保罗艾伦创办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1995年到20xx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20xx年蝉联世界首富。20xx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捐到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20xx年3月,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发布,比尔盖茨位列第二;9月19日,《福布斯》20xx年美国富豪排行榜发布,比尔盖茨第19次蝉联美国首富桂冠。
  对中国的教育,现在是人人都骂它,却又个个都疼它;大家数落它这不好那不行,却又是左不离右不弃。到底应该怎么看教育制度?
  比尔盖茨世界知名,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他的人生颇富传奇色彩:开始是小小的电脑程序设计员;后来成为电脑软件企业家;再后来,一举登上了世界电脑软件企业的珠穆朗玛;最后,他一心行善,散尽家财,淡出了这个已被他部分改变了的世界……
  本文提出比尔盖茨定律,不是关于电脑的什么法则,而是像比尔这样的成功人士的攀升规律。
  比尔一生关键的时刻,就在个人电脑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前后,有许多机缘巧合:
  他正好生在华盛顿州一个富裕的家庭,很早就迷上了当时还凤毛麟角的电脑;父母亲让他进了私立学校,而这所学校正好在中学电脑教学上非常先进;学校正好有足够的预算给学生付机时费,于是电脑迷比尔才有机会泡电脑;宝贵的机时用光后,学校一位同学家长的公司正好需要人帮助编程,于是比尔又得以继续泡电脑;有一家大公司正好需要业余程序员编制工资程序,比尔又被选中去编程;比尔家正好离华盛顿大学很近,而这所大学正好有多余的机时给不相干的人用,于是比尔又得其所哉;在泡电脑的过程中,比尔认识了一位从事电脑专业的大朋友,这位大朋友正好接到某一大工程负责人的一个电话,说这一工程急需程序员;比尔所在的中学正好允许学生在假期中为外单位编程。
  结果是比尔在中学阶段就大量使用了电脑。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这些也是很难一遇的机缘巧合。虽然当时比尔也许没听到电脑风暴的呼啸,但这些条件使他通晓了程序设计的许多诀窍,为迎接接下来的电脑大爆炸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比尔本事再大,也什么都办不成;有了这项准备,一旦风云际会,比尔就如鱼得水。比尔碰上的正好是整个世界对电脑软件的需求,而需要是发明之母,也是发财之母。
  表面看来,比尔占尽了我们中国人讲的天时、地利、人和。实际上,比尔的出现不是一个,而是一大帮。他们都是中学时就泡电脑的怪才,后来在资讯事业上都有了大出息。我们很多人有个认识误区,好像知识界个人的成功主要依靠智商。但现在我们必须脑筋急转弯:比尔盖茨是成批出现的,一批人的智商未必一样,可是都获得了成功——这又是为什么呢?
  比尔盖茨定律第一点:成功有个门槛,跨过了这个门槛,不同人之间的智商差别就不重要了。这就是说,能考上北大、清华,或者复旦、交大,你的智商就够了。今后能否发展,就靠你的造化了。这个造化说到底,就是比尔们碰上的那些机缘巧合,总的来说也就是大时代所提供的好时机。时机能给跨过了门槛的智商插上高高飞翔的翅膀。比尔进过哈佛,可中途却退了学,但最后获得了大大的成功,这说明了门槛和时机的辩证道理。
  我们常常抱怨中国教育制度不好。也有人提出,为什么比尔们都出自美国,不出自别的地方?这也许都不错,但我觉得还没有点到最关键处。仔细瞅瞅上面比尔的经历,与其说是制度使然,还不如说是制度不管的地方使然,或者说是非制度使然。例如,当时的美国教育制度并没有规定中学生必须学电脑,却也没有规定不能学电脑,所以喜欢电脑的比尔才能脱颖而出;堂堂大学的昂贵电脑,制度没有规定不能给旁人使用,于是比尔大钻空子;大公司的制度没有说不可以雇用中学生编程,比尔从而得其所哉;比尔的中学没给学生布置海量的、做也做不完的假期作业,反而让这些不受管束的学生进一步放任自流……而这些疏放不羁,比尔们都碰上了,也受益了。
  其实,非制度的优越性咱中国人也晓得个子丑寅卯。大家津津乐道的例子,文科、理科各有一个:文科是一没有博士学位、二没有论文的陈寅恪,居然被清华请去做国学研究院导师;理科的例子,则是数学家熊庆来把杂货店伙计华罗庚招到清华工作,后来华罗庚成了大数学家。这两位确实出类拔萃,却都不是制度的产物;我宁愿说,他们都是非制度的宠儿。所以,我以为,既要考察一种制度保证了什么,还要看它不限制什么,即看它能够为一些跨过了门槛的人提供什么样的发展空间。
  于是,就有了比尔盖茨定律的第二点:他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美国教育制度存在许多空隙。首先就是制度不硬性反对有机缘的人搭便车,到了下一站,非制度又伸开双臂鼓励他们接着跑下去。这样,他们就有希望在出类拔萃的跑道上,跑出事业的辉煌。
  再讲讲教育制度。现代教育搞了两百年,世界各国的制度都大同小异。我在国内和西方都教过书,依我看,差别在哪里?我斗胆说,差别可能就在那些制度不管的地方,也就是制度的空隙。我认为,看一个学生,既要看他课内做了什么,更要看他课余做些什么。完成课业后还有余力的学生,才是将来能够成材的好学生。古今中外的出类拔萃者,都证明了这一点。这对于我们考察一种教育制度也大有启发。看制度好不好,应该看这一制度为学生提供不提供发挥余力的空间。这,就算是比尔盖茨定律的第三点了。
  美国著名记者格拉维研究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士,包括运动员、律师、企业家等。从这些人成功的背后,格拉维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完全超出了常人最疯狂的想象。于是,他前两年写了一本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我在海外买了、读了。阅读中我发现了好些跟今天的中国教育有关的话题,这篇小文不过是我的读书笔记而已。
  成功人士的启示篇3:成功不难,改变习惯而已!
  我们很难靠说服去改变一个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固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这个门只能由自己去打开。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可能形成习惯。有的人怕干活,时间一长,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懒惰;有的人遇上稍不顺心的事就会烦恼,时间一长,就会变成习惯性的烦恼;有的人遇上一点小事爱忧虑,时间一长,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忧虑……通常人们只是把人的外在表现,比如走路的姿势、个人卫生、吸烟、喝酒等称为习惯,其实人拥有很多习惯。好的习惯有诚实、勤奋、热情、节俭、快乐、自信等等;坏的习惯有虚伪、说谎、自卑、懒惰、忧郁、骄傲、胆怯等等。说白了,这些行为也只不过是人们给习惯起的别名而已。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一个人一旦有了好习惯,那它带给你的收益将是巨大的,而且是超出想象的。这是他亲身体验得出的结论。富兰克林青年时期,发誓要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他给自己制定了克服13个坏习惯的计划,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为了改正自己正在形成的夸夸其谈的坏习惯,他给自己选择了沉默,要求自己做到于人于己有利之言才谈,避免了自以为是的空谈。他为了保证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在计划的程序一条里,规定自己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阅读,使生活有条不紊。后来有朋友说他常常表现出骄傲情绪,他又把养成谦虚的好习惯列入计划。他每周选出一种缺点进行矫正,每晚必须作自我反省,每天记录自己努力的结果。有时坏习惯没有彻底改变,尚未达到自己理想标准时,就再延长矫正一周,直到好习惯代替了坏习惯为止。一个人只要改变了身上的坏习惯,就能换来带给自己走向成功的好习惯。富兰克林能成为引导美国走上独立之路的爱国者,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能成为最受美国人尊敬的人,这与他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分不开。
  人生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良好的习惯常常是获得成功的捷径,即便是很小很小的好习惯,也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公司应聘。面试时,外边等了许多人,看起来个个踌躇满志,应试者一个个被叫到经理办公室,一个个又表情严肃地走出来。当叫到他时,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慌忙推门而进,而是先敲门问:我可以进来吗?经理说了声可以,他才进去。进门后,他又轻轻地关上了门。几天后,他被意外地聘用了。两年后,他工作出色,升为业务主管,与经理接触的机会多了,才把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当初有人学历比我高,为啥要聘用我?经理说:说实话,你哪一条都不比别人强,我就看中你进门时很有礼貌,懂礼貌说明你有教养,有教养的人,先不说能在公司有多大的作为,起码不会给公司制造乱子。可见好习惯处处受人欢迎,能使自己受益无穷。
  大家过去普遍认为,人最难改变的是习惯,有些权威人士也认为改变习惯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不要期望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很大的改变。这些观点和认识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对有些人来说,改变习惯的确是很难很难的事,因为他们太过于原谅自己,太过于迁就自己,太过于开脱自己,太过于娇纵自己。要说改变不难,也真不难。只要你改变一下你的想法,改变一下你的态度,你就可以很快改变你的习惯,因为你的想法和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有切身体验。一次我骑自行车上街,被三轮车撞倒,路边的人都责怪那个骑三轮车的人违反了交通规则。我爬起来正要发火时,我的想法提醒我:千万不要发火!接着我便用提早准备好的灭火器:一边默想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一边让自己的舌头在嘴里转了几圈。这个过程前后不到30秒钟,一肚子火气就全消失了。一个人有了改变自己的想法时,也就能改变自己的态度,只要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坏习惯就容易改变了。尽管原先的习惯是经过成千上万小时形成和巩固的,现在你就用不着再花成千上万个小时去改变。一件事如果能坚持做21天,就会形成习惯。
  小朋友跳皮筋时唱道: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十一这个神奇的数字,不是我瞎编的,有好几位世界著名的成功大师都认为:一种新的习惯,如果能坚持21天,你再做这件事时,就会觉得容易多了。无论是戒烟、戒酒,还是减肥,参加运动,一开始总觉得枯燥无趣,不习惯,但只要坚持21天,感觉就大不一样,如果第22天突然中断,你又会觉得不舒服,不对劲,缺了点什么。原因很简单,一件事你经常反复练习,做起来就容易多了;一件事变得容易做的时候,人就喜欢去做;一旦喜欢去做,就必然会变成一种习惯。
  习惯成自然,自然成人生,这里面隐藏着人类本能的奥秘。因为习惯的养成不只是动作的重复,也是脑神经指令的积累。一件事你做的次数越多,脑神经所受的刺激和记忆就越深,人的反应也会越来越熟练,到一定时候习惯就会自然形成。
  人们过去只知道知难而进是成功者的一种良好素质,却很少有人知道不知难而更好进也是一种成功的好习惯。
  我们看举重比赛时发现,赛手们都是先从自己举得动的重量开始,然后慢慢地增加重量。有经验的拳击经纪人都为他的拳击赛手先安排容易对付的选手,然后逐渐地让他们和较强的对手交锋。这是为什么?为的是把成功的模式,成功的感觉先注入赛手的大脑中,赛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不知难的感觉,获得成功的信念和习惯。
  某中学的一位数学教师每天给他的一个学生出三道数学题,作为课外作业,让他回家后去做。这个学生每天都能认真完成。有一天,这个学生回家后,发现老师今天给他出了四道题,而且最后一道似乎有些难度。他想,以前每天的三道题,都顺利地完成了,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老师早该给我增加点分量了。于是,他满怀自信地投入到解题的思考中,天亮时分,他终于把最后一道难题也解答出来了。但他还是感到有些内疚,认为辜负了老师的多日栽培,一道题竟然做了好几个小时。谁知,当他把这四道已解的题一并交给老师时,老师看完后惊呆了。原来最后那道题竟是一道在数学界流传百年而无人能解的难题。老师把它抄在纸上,也只是出于好奇。结果,不经意把它与另外三道题混在一起了。这位高三的学生却在不明实情的前提下,把它攻克了。
  这位学生能解答出数学界无人解出的难题,似乎有些荒诞,但仔细想想,却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个学生过去每天都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而养成了良好的成功意识和成功习惯,同时又因为不知道这是一道百年未解的难题,所以遇上时,就不知难而更好进了。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德,以成功的习惯为题,作过一次演讲,他说:很多小学生在学校功课不好,成绩失败,是由于没有给他们足够数量可能成功的功课,以至于他们没有机会去养成'成功的习惯’。他鼓励老师们在教低年级时,为学生安排一些容易成功的事。艾略德博士说:小小的成功,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引起成功的兴趣,这在他们日后的工作中,会有无价的帮助。我们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或感受,那就是从小培养一种习惯比将来改变一种习惯更容易得多。小时候听过的故事狼来了、孔融让梨……过了好多年,还深深地记在心里,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良好习惯。这就像刻在小树上的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变越大。
  哲人说:种下行动便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的力量往往是强大而无形的,一个好的习惯一旦定型,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很难想象的。好习惯的报酬是成功,成功的人生和成功的事业就是好习惯延续的必然结果;而失败的人生和失败的事业,则是坏习惯导致的恶果。巴尔扎克说得好:要断送一个人,只消叫他染上一种嗜好。仔细琢磨,这话实在深刻。只要你是一个神智清醒的人,就应该经常问问自己:我的习惯使我得到了什么?既然这种坏习惯对我不利,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如果你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决心时,就马上行动起来,既不要找借口,也不要等待别人来动员督促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固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这个门只能由我们自己去打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