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回复: 0

我军万炮齐发,刘昌毅大怒:净放空炮,你们领导该撤职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6-2 16: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78年末,在南疆自卫反击战即将打响之际,时任南京军区“顾问”、处于半退休状态的刘昌毅,缘何能够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奔赴南疆参加指挥作战,向来有不同的说法。
说法之一,是许世友喝酒选将,主动找军委把刘昌毅要 来的:
1978年冬,许世友负责广西前线的作战指挥工作。大战在即,许世友缺少一个熟悉他指挥风格的副司令,于是搜肠刮肚想到了刘昌毅。
红军时期,许世友曾任红九军军长,刘昌毅是红九军二十六师七十六团团长。1973年,刘昌毅从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平调到南京,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正是许世友。
刘副司令到了广州,许世友心中却忐忑起来,这么多年不打仗了,这位老战友究竟还中不中用?
许世友决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考察,当晚约刘昌毅喝酒,边喝边谈。边喝,一口气喝光了4瓶茅台酒,边谈,话题老是围绕喝酒打转转。

一个问:“还能不能喝?”
一个答:”没有能不能,只有敢不敢,老子死都不怕,还怕酒?老规矩,你喝多少,我决不少一滴!”
酒喝好了,考察结束了,刘昌毅醉卧南湖宾馆整整两天。许世友4瓶茅台酒考核出一个副司令,至今仍然不怕死的刘昌毅,肯定能胜任他面临的一切工作。
这段“喝酒选将”的佳话流传甚广。但是,据原广州军区《战士报》副社长、擅写我军将帅轶事的作家吴东峰考证,此为子虚乌有:
整场战争,刘昌毅和许世友只喝过一次酒,还是战后喝的。
不过,这段“喝酒选将”的故事,倒是很符合两位将军的性格和经历:
刘昌毅和许世友自鄂豫皖苏区相识,50余年的战友情的却像茅台酒一样浓烈。
他俩同样出身贫苦,同样骁勇善战,也同样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且性格相近,志趣相投。
刘昌毅自小师从武当,许世友是从少林出山,同样都有相当了得的刀枪棍棒拳脚功夫。
他俩同样爱喝酒,并且喝起酒来同样豪气冲天,酒量亦在伯仲之间。
但是,他们喝酒同样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不喝醉不误工作为度。
事实上,刘昌毅当年从南京匆匆赶到广州时,许世友已经去了南宁前指。
从一般常理来推断,调刘昌毅协助许世友指挥还击作战,应是时任军委主席亲自点的将。
在下达命令之前,军委事先征求过刘昌毅的意见。刘昌毅当即毫不犹豫地向军委领导表示:“我坚决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
1978年12月初,命令从北京发出:刘昌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命令传到南京军区,许多人感到惊讶:刘昌毅不是已经退了吗?
有人说,这就是刘昌毅,打仗总能出奇制胜,人生也充满了传奇:
战争年代,他身负重伤明明断了气,入棺后却死而复生。
五五授衔时,他所在的旅顺基地司令员罗华生授的是少将,他身为副司令员却授的是中将。

扯远了,得到任命后,刘昌毅深知军情紧迫,在接到命令后第7天,便迅速料理好了一切,飞赴广州。
他在离开南京军区时,倔强得近乎有点固执,一个人不带,也不让人送,更不让广州军区派人去接。
而此时,恰好在广州军区某部当团长的儿子从部队回来探亲,于是便由儿子送爸爸去了广州,又创下了父子齐上阵的佳话
经过一番紧张准备,刘昌毅带着工作人员乘专机先飞到广州,在广州稍事休息,又和警卫员、医生、护士、公务员一道直奔南宁,和先期抵达的许世友会合。
在刘昌毅看来,任何高明的战术原则都离不开一个先决条件:知己知彼。
某日,某部侦察处长汇报时,语焉不详,连部队进攻时经过的地形、当面之敌情都闹不明白。
刘昌毅发火了:“打仗是硬碰硬,是要死人的大事,战前的侦察调研来不得半点虚假!祖国把成千上万优秀子弟交给你们,你却连打什么都不清楚,干什么吃的?”
2月16日,受许世友委托,刘昌毅离开了南宁前指。北京吉普组成的车队马不停蹄地往南开,一路匆急。
赶到某军指挥所时已是傍晚时分了,顾不上喘口气,下车就开会。直到深夜时分,刘昌毅才忙完工作。
“首长,我们住在哪里?”秘书迎上去悄声问道。
刘昌毅抬手指着旁边一座农舍说:“就住这里!”
进了农舍一看,屋里空空荡荡,连张床板也没有。刘昌毅却不当回事儿,泰然一笑:“老传统,睡门板!”
于是,大家七手八脚一阵忙,摘下门板,捡来砖头将门板支起来,解决了首长的睡觉问题。
谁知,他们这是瞎忙活。刘昌毅很快挑高声音对大家说:“警卫员的冲锋枪由我掌握着,给你们放哨!大家不要怕,放心大胆地睡觉吧!”
随从人员想劝刘昌毅,但都被秘书阻止了:“首长就这脾性,你非要劝,那就是找骂呢!”
凌晨时分,正在酣睡中的众人突然被炮声惊醒。炮声惊天动地,犹如千百个炸雷同时炸响。
大家慌忙从地上蹦跳起来,扭脸一瞧,不由得吃了一惊。不知刘昌毅是起得早,还是压根一夜就没睡,此时穿戴得整整齐齐的,正在门板上坐着凝神倾听炮声。

万炮齐发,威风得很,一口气打了数十分钟。大家聚集在门外,望着山南边着火般的天空,止不住欢欣鼓舞。
这时,有人兴冲冲地跑来向刘昌毅报告:“部队出击顺利,军指挥所已经过去了!”
“立即停止打炮!”刘昌毅冷着脸命令道。
来人一愣:“首长,这……这是上面的命令啊!”
“上面的命令也要停!”刘昌毅火了,“娘卖皮的,净放 空炮!”
有人急忙去传令,停止打炮。
刘昌毅像个严厉的教官,摊开地图,激动地批评道:“你们领导该撤职!你看看地图,炮击的目标都是山地,山深洞多,你打第一炮,人家就躲起来了。这是其一。”
“其二,既然军指挥所都过去了,还继续继续打炮,那不会误伤自己人吗?”
事后,有人专门去一线调查。果然,当天那轮炮击,被炮火击毙的敌人寥寥无几。
黎明时分,刘昌毅看看表,随即把手一挥,“走,上311高地去!”311高地是某部的指挥所。
车队一路狂奔,到了311高地,在山下停住了。刘昌毅也不看山有多高,下了车就往山上走。
随行人员紧跟着,个个都有点担心。谁都知道,刘昌毅在战争年代落下浑身战伤,是“一等甲级残废”,且已是年过花甲之人,要爬到山上去很不容易。
但谁也不敢上前去扶一把。都领教过他的脾气,好心好意去搀扶,往往惹他瞪眼,甚至发火痛骂。
爬上311高地,刘昌毅面不改色,衬衣却已被汗水湿透了。
在某部指挥所,部队领导向刘昌毅汇报:“现在开局非常好。战士们以排山倒海之势突入敌境,所向披靡,捷报频传。”

刘昌毅对那些预料之中的捷报并不怎么感兴趣,反而问起了部队伤亡情况、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
“几十年没打仗了,问题肯定有,要把问题及时上报呀,问题解决得越早,战士们活下来的机会就越多。”
为了验证部队伤亡是否属实,刘昌毅给警卫员、秘书、护士布置一个任务:到山下野战医院去看,负伤的和牺牲的,要分开数,并要掐定个时间。
战争,不可能不流血,但深谙战争之道的刘昌毅对部队伤亡情况十分敏感。
在他看来,战争初期的伤亡情况,往往标志着战局的未来发展进程顺利与否。尤其是进攻战,占有先机,伤亡过大肯定不正常。
当天下午,部队已经在边境线上建立了稳固的防线,刘昌毅登上了边境另一侧的高地,透过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我军多数部队在穿插途中,总是按传统习惯走山下公路或山间小路。敌人早把我们研究透了,不但在路上布设地雷,还利用山洞预设机枪火炮,并标定了射击单元,致使我穿插部队在突破途中时常陷入火网浴血苦战,吃过不少亏。
刘昌毅立刻与坐镇南宁指挥所的许世友通电话,共同分析战场情况,商讨改进措施。
而后,他们急电军委,提出五条建议。军委批准之后,刘昌毅立即在某边境检查站召开紧急作战会议。
之所以指定在某边防检査站开会,主要是考虑到过境作战部队领导来往方便,能节省时间。
然而,刘昌毅的随行人员却感到很为难。条件简陋不说,关键是安全没保证。战争正在进行中,边境地区情况极为复杂。

这么多高级指挥员集中在边境线上开会,而小小的边防检査站只有1个班的兵力,万一出了问题可怎么得了?
“这里太危险,应该调点部队来警卫。”有人建议。
刘昌毅冷着脸反问:“指战员们在一线作战,那里最危险, 谁去给他们警卫呀?”
没人敢和他理论,警卫问题只好自己想办法解决了。为配合边检站搞好警卫工作,把所有随行人员,包括秘书、参谋、干事、司机等等全都组织起来,编了组,排了班,夜里轮流站岗放哨。
刘昌毅对这个解决办法挺满意。
到边检站参加作战会议的人,披着征尘硝烟陆续赶到了。来一个,刘昌毅就谈一个,抓紧了解前线最新情况。
参加会议的人,多少都有点紧张。有的部队打得不太理想,心里更是发虚:“听说刘昌毅副司令员治军严厉,脾气暴烈,如今亲临前线督战,极有可能要拿我们开刀。”
但出乎意料的是,刘昌毅在会上并没有发脾气:“这是我军30多年来第一次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作战, 能取得作战初期的胜利,实属不易,我代表军委和许世友司令员,向你们表示祝贺和慰问!”
大家不由自主地拍起了巴掌,心里宽慰了许多。
刘昌毅抬手压住掌声:“但是,部队暴露出的问题非常严重。有的思想上麻痹轻敌,有的指挥不当,有的步坦协调不力,有的执行前指命令不坚决,还有通信联络不畅,后勤保障不及时等问题。现在必须认真总结,迅速纠正,弥补不足……”
在这次作战会议上,刘昌毅传达了军委指示,依据战场上出现的新情况明确提出要改变原来的打法。
其中之一,就是要求穿插部队以小群多路的方式,从不为越军所注意的山上穿插。
部队按此行动,果然捷报频传:不仅推进速度非常快,而且掏了许多“老鼠洞”。
刘昌毅意识到:在胜利完成还击作战任务后,部队很容易产生松懈麻痹思想,致使在撤退途中遭遇种种不测。
因此,他特意指派一位副参谋长过境,负责部队回撤的道路交通问题。
却不料,这位副参谋长因太麻痹大意,自己乘的车竟遭遇伏击
刘昌毅勃然大怒,事后与这位副参谋长谈话时连批带骂,止不住暴跳如雷。
尽管房门关得严严的,刘昌毅的怒吼声竟穿门而出,令外面的大小领导听得清清楚楚,无不暗暗感到惊骇。

早就听说刘昌毅副司令员脾气暴烈,对各级指挥员要求尤为严格,却没有料到竟会如此厉害。
急风暴雨式的谈话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多,副参谋长才从那个门口走出来。
自卫还击战结束后,刘昌毅并没有离开边境,而是主动承担起了千里设防的重任。
边境设防,是一项巨大而又复杂的工程,不仅要在宏观上把握边境部队防御兵力的合理配置,而且还要考虑到每一个哨位的 最佳布局。
另外,驻防部队多,且高度分散,其食宿、交通、通信、运输、安全等具体问题的解决,又无可避免地要牵扯到当地 各级政府部门。
曾有人建议,某些点可以在地图上标出来,然后交给部队和当地政府去落实。
刘昌毅怒斥:“边防哨位关系到国 家安全,岂可草率从事?!只有到现场看清楚了,定下的哨位心里才踏实,只会在地图上画圈标箭头算什么本事?!”
战争年代,刘昌毅领兵打仗向来讨厌在地图上画圈标箭头,甚至对画圈标箭头的人也没什么好感。
在他看来,有的人不管有路没路,拿尺子一量,随便把箭头一标,就决定了部队的命运, 实在令人讨厌。
边境设防,是一场极其艰苦的征战。刘昌毅率领一干人马, 乘坐北京吉普在广西边境翻山越岭,连续跑了五十来天。每一个点,他都要亲自上去察看,经过反复比较后方才确定下来。
哪个部队放在哪个位置,甚至哨位设在什么地方,他都要坚持到现场 亲自定夺。
在翻越广西十万大山时,因山高坡陡,司机使尽浑身解数,吉普车轰鸣着反复冲击也爬不上去。随行人员都急了。刘昌毅却不当事:“这有何难?下车,我们走!”
浑身战伤、年过花甲的刘昌毅,顶着烈日和随行人员一起爬山。饿了,啃点干粮。渴了,喝点泉水……
经过五十来天的连续征战,刘昌毅一行行程数千里,克服了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终于圆满完成了广西边境设防任务。
军委对广西边境的布防情况十分满意,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一个炎炎夏日里,刘昌毅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南宁。 许世友像过节一样兴奋,下令在他的住处摆上3桌,上茅台酒, 为刘昌毅接风洗尘,同时也庆贺设防成功。

酒宴一开始,大家就纷纷向刘昌毅敬酒,气氛非常热烈。刘昌毅喝酒也像打仗一样,豪气冲天,来者不拒。
许世友却觉得不过瘾:“你们每个人 再敬刘副司令员3杯!”
刘昌毅和许世友已有半个世纪的交往,情同手足,生死与共,但论及酒量来却是谁也不服谁。因此,一到酒桌上,他们往往要斗上一番,都怕对方喝得少。
刘昌毅心里像明镜似的,望着许世友笑道:“不管别人敬多 少杯,只要你敢喝,我也敢喝!”
许世友哪有不敢喝的酒?把袖子一抛,“喝!”
将军喝酒喝的是感情,喝的也是豪气。那天参加宴会的人, 后来谁也记不清自己敬了多少杯酒,但都忘不掉许世友和刘昌毅的豪爽。
喝罢酒,刘昌毅考虑着下午要开会,就决定不走了。他坐在沙发上,准备眯眼休息一会儿。
许世友洗罢脸,晃晃悠悠走了过来。他见刘昌毅在沙发上坐着,以为是喝多了,便很开心地笑道:“怎么样啊,你今天喝多了吧,我几十年前就说了,你喝酒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谁喝多了?”刘昌毅用手将沙发扶手猛一拍,“我想坐在这里休息一会儿,难道不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