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回复: 0

观红墙金瓦,赏明清皇宫之八:东六宫(上)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6-1 1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棣建北京皇宫的时候,给自己盖了乾清宫睡觉,还在后面盖了坤宁宫给皇后睡。那后宫三千佳丽住哪儿呢?他就盖了东西六宫,可是东西六宫加起来也就是十二个院子,住不进弱水三千呀?先把妃嫔安排下再说吧,毕竟虽弱水三千,上仅夜取一瓢耳。
其实永乐十八年建成的后宫这个布局也是从南京明皇宫拷贝粘贴过来的,内寝的中路后三宫加东西两路,一共三路,三路加起来的东西总宽度和前三殿大院一样。所以,听起来后宫住得还是挺拥挤的哈?
明代东西六宫的十二座院子都是一样大的,结构布局也一样。南北有长街贯穿,东西有横巷串通。街和巷有区别吗?当然有,街肯定很宽,所以一般叫大街;巷就比较窄,所以一般叫小巷。街有街门,巷也有巷门,这是沿袭中国城市的里坊制布局。明皇宫的这种布局也延续了自西周开始的皇宫“六宫六寝”制,而且有严重的“井田制”和“九宫格”味道。明代直到嘉靖年间才对后宫有改动,那也只不过是改了改各宫的名字而已,没什么大动。
到了清代,顺治把靠近后三宫的东三宫和西三宫大修了一通,住了他的妃嫔。康熙的妃嫔不止六位,他就把远端其余的东三宫和西三宫也大修了一通。清朝鼎盛时期,国力颇强,后宫有很多妃嫔每日享福不止。到了清朝晚期,咸丰帝以后,国力不济,皇上家也余粮渐罄,养不起许多妃嫔了。后宫妃嫔减少的直接后果就是宫房日渐空虚,皇宫的房子又不能出租,就有人把无人居住的院子改建它用。一种是前后院合并,主人可以住大房子;另一种改建是拆旧建新,建筑格局大变不说,连建筑风格都不是中式的了,此为后话。
东西六宫分不分上下等级?要分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三六九等,东为上,西为下。那我们就从东六宫开始看看它们的细微处吧。
东六宫的游客入口是乾清门东边的内左门。

顾名思义,内左门就是内寝之左门,这名字没什么文化内涵。它就是一座琉璃随墙门,实榻门扇,门柱上是上下两片岔角而不是四角各一片。额匾是满汉双语“内左门”。故宫内寝的牌匾在明代肯定都是汉字的,这个没有问题。满清来后,最早的牌匾都是满蒙汉三语的,因为顺治帝有好几位蒙古族后妃,连他妈孝庄皇太后都是蒙古族。我们知道最早满族是没有统一文字的,努尔哈赤组织借鉴蒙古文创建了老满文。老满文后遭皇太极的文字改革,成了新满文。所以,那些蒙古人也都会认满文。既然蒙古人都认识满文,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皇宫里大部分匾就都改成了满汉双语。1915年袁世凯把宫里前三殿牌匾上的满文都去掉了,当时溥仪根据《清室优待条件》还住在内宫,所以内宫的匾都没动,还保留了满汉双语。近年,故宫把后宫的门匾都拿去重修了,看上去锃新。这些满文绝大部分是汉语的音译,只有个别的是意译。话说回来,甭管音译还是意译,我都看不懂那些满文,随它去吧。
内左门进去就是东一长街,由此处一直通到御花园的琼苑东门。东一长街的西边是后三宫,进去后不远处还有一座门,这是近光左门。门匾拿去保养维护了,门前有故宫官方的道歉贴。

近光左门外还不是内宫,内宫在近光左门以内。近光左门外东边有一座仁祥门,仁祥门里面住的不是后宫妃嫔。这里在明初朱棣时期是奉先殿的一部分。

进仁祥门内是一个小广场,门后有一座值房,屋前种了一棵白皮松。

小广场北面院子是斋宫。斋宫是明代奉慈殿的一部分,后为神霄殿。看看它的琉璃大门,因为皇上要来,它的大门很正规。

明代初时,先祖的牌位供奉在宫内的奉先殿和宫外的太庙,每朝仅限一帝一后,也就是先帝和中宫皇后。到了成化帝朱见深,他的生母是周贵妃,按制是不能进祖庙的。朱见深当了皇上肯定不能母亡后不祭呀,他就在奉先殿西侧的这个地方建了奉慈殿祭母。以后多有庶出皇子登帝,便在这里祭生母。后改为神霄殿,清初弃用。
按例,明清皇帝祭天地时要斋戒三天,天坛和地坛内都有斋宫,专供此用。清雍正帝上位得罪了不少人,树敌颇多。他常听有人要取他性命或某器官,传说他陵中棺材里的遗体就少了那个器官。因此,从雍正九年开始,为了安全他就改在宫内斋戒,便把这里改建作了斋宫。
斋宫疫情期间不开放,疫情缓和后,有一天我走到仁祥门口,门缝那里站着一位小伙子。我问他在那里做甚?他说是在筹备展览,很快就开放。几天后我再来看,原来是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邮政合伙在斋宫办展,叫故宫主题邮票特展。我对集邮是此路不通,但不妨碍我进去看斋宫。我且进去。

从旁门进去一看,这斋宫里面的建筑很长时间没有修缮了,显得很破旧。为了挡亮,斋宫门内立着一座屏门,也就是影壁的意思。

站在屏门后就可以看见斋宫正殿。


这座正殿就叫斋宫,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斗拱架梁结构,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前面有檐廊。明间和东西次间开门,梢间槛墙支窗。前面有三间出厦敞轩,黄色琉璃瓦卷棚悬山顶。正殿下面有二尺高青砖基座,白石月台。月台正面和东西侧面都有垂带踏跺,正面是御路,有双龙戏珠飞云丹陛石。

御路两边各有一口铜缸,缸两侧露陈座上有青铜鼎炉,烧香使的。

站在门前宽大的敞轩里看看。

梁枋上的彩绘风化得相当严重,还可以看出双龙和玺的模样。斋宫额匾是雍正所题,这块斗匾不贴金,很素。

看看次间的门。

这是叫做隔扇门,一共四扇,六抹头。边框上有铅锻面叶,带有冲压云龙纹的叫铅锻面叶,一般的就叫面叶。贴金如意裙板,步步锦棂花。看看敞轩檐下。

二层横枋之间有镂空木刻板,这个是叫做华板,通常用在露天建筑轩亭的二层横枋之间,在御花园里见过。那些木构件上的彩绘都脱落得差不多没了,可以看见横枋和立柱之间打了铁带加固。到处都有,这是临时措施,说明木构件有腐朽没落的现象。

屋顶的琉璃瓦看上去成色不错,不知道上一次维修是哪一年?转角廊上的瓦可就岁数不小了。

正殿两侧有配殿,看看西配殿。

面阔三间,斗拱架梁,黄色琉璃瓦单檐悬山顶,前面有檐廊。
正殿后面还有一进院子,不开放,走到门口看一眼。

进去正殿看看。

明间和东西次间贯通做正堂,梢间隔成暖阁。西暖阁做了佛堂,东暖阁是为书房,清皇斋戒期间可以在此殿办公。看看梢间门上的毗卢帽,黄檀木刻。

看看天花板。

蟠龙贴金平棋天花,浑金蟠龙斗八藻井。正殿后面是一个穿廊直通后殿,原来这是工字形的前后殿。

看看后殿,后殿初称孚颙殿,后来易名诚肃殿。

这是寝殿,面阔七间进深一间,比前殿长。后殿是鹤梅彩绘平棋天花。
斋宫的邮票特展,中国邮政拿出和故宫有关的邮票,故宫摆出邮票上提到的文物。

2012年《和田玉》邮票中的东汉“玉长乐谷纹壁”。谷纹就是壁面上的那些小圆点,减地法刻出来的。

这个更老,2015年《故宫博物院》特种邮票上的战国“白玉镂雕龙凤壁”。

2004年《鸡血石印》邮票,一张是清乾隆的“乾隆宸翰”印,一张他儿子嘉庆的“惟几惟康”印。

看看其中的“乾隆宸翰”印。

这套邮票中的“乾隆宸翰”印是钤在御笔书画上的,我还见过匾额上有此印。最初,这是一块昌化鸡血石刻,作者佚名。上面刻的是山崖上的花卉,崖壁上有作者的两首小诗词,相当文艺。辗转进宫后,在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做成此印。据说乾隆有二十多方“乾隆宸翰”御宝,故宫现存还有一方田黄的,一共九方。2017年在法国曾拍卖过一方寿山冻石“乾隆宸翰”印,被某人122万欧元拍走。当初中国邮政是从故宫拿到上面这方“乾隆宸翰”印的照片,然后根据照片印刷的邮票。这方鸡血石“乾隆宸翰”御宝是乾隆最喜欢的一方,第一次对公众展出,去年的故宫六百年展都不曾拿出来,是这次特展中最难得的展品。我们常可以见到御笔书画上的这枚印,这次展览见到了这方御宝的实物。
中国台湾曾发行过二张“掐丝珐琅天鸡尊”邮票,都是台北故宫所藏清乾隆时期的天鸡尊。这次特展上展出了一件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乾隆款掐丝珐琅天鸡尊”,是中国邮政2013年《景泰蓝》特种邮票六枚中的一枚。

2003年中国邮政出过一套《东周青铜器》特种邮票,看看这套邮票中的“青铜龟鱼纹方盘”。

还有字画邮票。看看韩滉的《五牛图》邮票。

韩滉的《五牛图》复制品局部。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上过邮票,2010年的《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看看冯承素摹本复制品。

王羲之《兰亭集序》早已失传,唐代冯承素摹本据评是最佳临摹。这一本上布满各种鉴赏印和题跋,有明确的传承记录,但有人考证说此本并不一定是冯承素所摹。
这个展览很有趣,一边是古代文物特种邮票,并列的是邮票中文物的实物,珠联璧合。还有邮票公司展示的邮票制作过程,包括各阶段的模板和设计图。看完展览出了斋宫,斋宫门前小广场东面竖了一块嘎喯灰的挡板。

挡板后面有一座不开的宫门。

这是毓庆宫,是明代奉慈殿的另一部分。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皇上立长子胤礽为太子,便把这里建了一座太子宫给胤礽住,叫做毓庆宫。胤礽被废后,这里就不叫太子宫了,一般的皇子也住在这里。皇子成婚后,皇上会在宫外给他一所房子住。当时的胤禛就是搬出去住到了远方城墙根下的雍亲王府,就是现在的雍和宫。雍正当政后,没再立太子,皇子就住在毓庆宫。乾隆登基之前就曾住在这里,后来的嘉庆帝小时候也曾住在这里。毓庆宫是纯粹的清代建筑,但还是按照明皇宫样式修建的,乾隆时期曾有改扩建。嘉庆刚上位时,并不住在养心殿,而是仍然住在这里,直到乾隆驾崩后才搬去养心殿。此后,嘉庆不让皇子们住这里了,毓庆宫成了潜邸纪念馆,嘉庆指使样式雷把毓庆宫又改造了一番。清后期皇上无嗣,毓庆宫就空置了。
仁祥门对面高大的宫墙上有一座屋宇式大门,这是我们先前在乾清宫广场东庑廊上看见的那座日精门。

日精门是乾清宫通往东六宫的大门,皇上沿着东庑廊可以直接走到这里,然后去东六宫某处嬉戏;东六宫里的妃嫔也可以由此前往乾清宫御上。“上”就是皇上;“御”不是驾驭、防御,而是陪侍。
这面宫墙上还有一些暗器,你看,这里有封起来的拱券。

拱券下面的槛墙没有接缝的痕迹,说明这里从前只是窗不是门。这面墙上有二组这样的拱窗,一处的里面是御药房,另一处的里面是明代御膳房。我估计这都是往里面送鸡鱼肉蛋的,还可以把吃剩的鸡鱼肉蛋骨头接出来。
沿着东一长街过了近光左门就是东六宫的范围了,东一长街东边第一条横巷也有门,叫做咸和左门。拐过去沿着东一横巷往东走,第一个院子是景仁宫,大门就是景仁门。

这也是一座琉璃随墙门,上面是琉璃仿木歇山顶。你看它两边的墙柱,没有中间的盒子,却四角都有岔角。后宫的这些院门和内左门那样的街巷门有一点小不同,体现出一种变化。
景仁宫在明初叫做长安宫,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改称景仁宫,这是东六宫的第一宫。清代这里曾重修过好几次,最后一次是光绪年间。景仁意为景仰仁德,取自《论语》。明初朱棣给孙子朱瞻基娶了一门亲,封了这新娘为皇太孙妃,就是胡善祥。朱棣儿子朱高炽当皇上的时候,把这位胡善祥封为皇太子妃。到了朱瞻基自己继位登基后,胡善祥当然就是皇后了。没二年,朱瞻基说胡皇后不会生儿子,把她废了从坤宁宫撵到景仁宫,景仁宫成了冷宫。清初,顺治帝的佟妃住在景仁宫,生下了皇子玄烨,后来当上了康熙皇帝。雍正年间,这里住的是熹妃,就是弘历他娘,后诏封贵妃,弘历后来当上了乾隆皇帝。这位熹妃就是电视剧里的甄嬛。乾隆登基后,封熹贵妃为崇庆皇太后,享尽荣华富贵。一开始,她搬出了景仁宫,住进了西六宫离养心殿最近的永寿宫。紧接着,乾隆专门给太后盖了寿康宫,宫起之后,崇庆皇太后搬到寿康宫居住。乾隆为给太后过六十大寿,花了四百五十万两白银建造了颐和园。崇庆皇太后最终活到八十四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太后。崇庆皇太后搬走之后,乾隆的纯妃住在这里,纯妃之后是颖妃。清代皇后不住坤宁宫,给嘉庆生下儿子旻宁的皇后住在景仁宫,旻宁后来当上了道光帝。旻宁就是带官兵在隆宗门抵抗大理教民兵的皇子。光绪帝的恪顺皇贵妃也住在这里,就是珍妃。
门口的那面汉白玉嵌大理石影壁据传是元皇宫遗物,大理石上面的花纹很好看,因此被朱棣留下来搬进自己的皇宫。绕过大理石影壁才能看见院子里的内涵。

这座景仁宫既然出生过康熙,那这里就算是龙宫了呗。看看龙宫的建筑。这座院子一共有二进,前面正殿是起居室景仁宫。

景仁宫面阔五间,明间是穿堂屋,四扇四抹隔扇门,双交四椀棱花,如意裙板。两边次间和梢间下面是青砖槛墙,上面是隔扇窗。上面是斗拱架梁结构,黄色琉璃瓦单檐歇山顶,五只脊兽。横枋上是龙凤和玺。正殿前面有二尺高月台,三面有垂带踏跺,正面踏跺中间是丹陛石,丹陛石四周有近年加装的汉白玉栏杆。
正殿东西两边有配殿,面阔三间,黄色琉璃瓦单檐硬山顶,一尺高台基。配殿的北边有耳房。
二进院内正殿是卧室,两边也有配殿。

后殿也是面阔五间,但上面是黄色琉璃瓦单檐硬山顶,下面是二尺高台基。
故宫前三殿和后三宫都没有树,有人说那是为了防火防盗防暗算。还有人说是风水手段,前三殿和后三宫在皇宫的“土”位,而木能克土。还有人说皇宫墙内种树就成了口中有木,那就是“困”,不吉利。但是御花园有树,有好多树,而且后宫里面也是有树的。景仁宫里就有树,还有非常漂亮的八角琉璃须弥座树池。

景仁宫就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咱们看看它有多少间房。前院正房十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东西耳房各四间,统共二十四间。后院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东西耳房各二间,统共十五间。前后院加起来统共三十九间,怎么样?比民间的八间房、十八间房牛多了吧?
景仁宫室内没有恢复清代布置,而是做了展馆。借助景仰仁德之意,我来的时候,这里展览的是故宫得到的捐赠文物,成为故宫捐赠文物纪念专馆。最早是2005年办的马衡先生捐赠文物展,马衡先生是新中国建立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最近的展览是御瓷新见。
出了景仁宫沿着一横巷继续往东走,过一道巷门,外面又有一条南北向的长街。这是东二长街,它的南端就是一横巷这里,北端不通神武门广场。过了东二长街沿着一横巷继续往东走,这里又是一座院子,琉璃院门上的门匾也送去大修了,这是延禧门。

延禧门和景仁门一样,也是一座琉璃随墙门。延禧宫在明初时叫长寿宫,建筑布局和景仁宫一样。明嘉靖十四年改名叫延祺宫,清顺治年间改叫延禧宫。
延禧宫是在东六宫的角落里,明代一直住的都是不特受宠的妃嫔。清顺治年间没有那么多妃嫔,便空置了一段时间。康熙二十五年大修了一次,新晋的惠妃住了进去。惠妃是当时康熙四妃第一名,地位挺高。雍正时按康熙遗嘱离开皇宫住到养子廉亲王胤祺府上,雍正四年胤祺获罪,惠妃又回宫到宁寿宫居住。乾隆年间,住在这里的是婉妃。乾隆初年她是陈贵人,十四年封婉嫔,五十九年封婉妃,时年七十八岁。嘉庆六年封婉贵太妃,时年八十五岁。婉贵太妃嘉庆十二年去世,九十二岁,是清代最长寿的妃嫔,比乾隆母子都长寿。这乾隆的家人好像有长寿基因,那个时候别说宫里,就连京城里都没有健身房和游泳池,他们都不做运动,还都长寿。乾隆他爸雍正活了五十八岁,差一点;可是他妈崇庆皇太后活到八十四岁,是清代最长寿的皇太后。乾隆的姥姥和姥爷都是活到八十多岁,他的长寿基因来自他妈那一系。奇怪的是乾隆把长寿基因没有传给令妃,却传给了婉妃,让婉妃活到了九十二岁,令妃才活到四十九岁。乾隆和令妃的儿子嘉庆活到六十一岁,没有随他爸长寿。后来的皇上都随了令妃,没有长寿的。道光六十九岁;咸丰三十一岁;同治更完蛋,才活了十九岁。后面的光绪帝载湉和宣统帝溥仪虽不是皇子出身,但也都带有乾隆和令妃合作的血统。你看令妃厉害吧?她的血统一直延续到清末。那个非常受宠的《延禧宫略》里说令妃住在延禧宫,其实这是戏说,并无考证支持。令妃是乾隆眼中红人,哪能住在这么偏远的地方?令妃是住在西六宫的储秀宫,离养心殿近。令妃最后生病的时候,甚至住进养心殿东耳房,和乾隆住在一起。
乾隆的孙子道光帝时,富察氏恬妃和成贵人、常贵人一起住在延禧宫。嘉庆帝二皇子旻宁登基道光帝之前,富察氏已经是旻宁的头牌侧福晋了。旻宁升道光帝时,在道光五年封富察氏为恬嫔,住延禧宫。道光喜新厌旧,不待见恬嫔。但是皇后和恬嫔要好,道光偶尔称恬嫔为恬妃。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延禧宫着了一把大火,房子全烧光了,就剩下一座宫门。这悲催的恬妃在这场大火中遭受重创,五月着大火,七月她就去世了。
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下旨重建延禧宫。当时样式雷已经开始动手踏勘,而且做了烫样报批,遵旨按长春宫式样。重建御旨有了,踏勘完毕,现场也清理干净了,连烫样都做好了。第二年是同治十二年,黄历上说“方向有碍”,没动工。第三年是同治十三年,年初就开工重修颐和园,要给慈禧太后过生日,修延禧宫的银子惨被挪用。当年腊月天花疫情爆发,同治帝因为没种痘而确诊感染,薨于养心殿。由此,延禧宫在道光年间遭火焚后,重建大业耽误了咸丰、同治两朝。同治年间,国内形势像极了东汉末年。东汉时有黄巾起义,同治时有太平天国;东汉末年打黄巾打出了曹孙刘,同治时打太平天国出了曾李左。东汉被曹孙刘搞垮,同治帝也害怕历史重演,而且当时东洋和西洋都在中国门外不停地威胁。同治没有来得及处置海内危机和海外威胁,留给了光绪帝。光绪帝在此情势下知道大清不保,不得已启动维新,未逮,清垮。
清末时期,库银渐少,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而且,同治、光绪都还没有金融头脑,不会发国债。重建延禧宫,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一直到宣统帝上位,那个踩着太和门焦土被光绪娶进来的隆裕皇后终于坐上了C位。从来没被光绪帝正眼看过的隆裕皇后成了太后,她也学着姑奶奶慈禧太后搞起了垂帘听政。她一上来就先要把后宫各处都走一遍,这就看见了空置的延禧宫,这里就被她当成了操场,放三岁的溥仪进去疯跑。隆裕当了头儿,肯定也要搞点基本建设,她就想起了延禧宫。你别看隆裕模样有限,但头脑还够,过去经常偷听光绪维新夸洋人东好西好,这回就要在延禧宫建洋房。隆裕太后派出光绪的瑾妃做项目经理,在延禧宫里兴建“水殿”,俗称“水晶宫”。水晶宫的大名叫做灵沼轩,位置是在原延禧宫前殿处。这个建筑设计肯定是洋某人给做的,样式雷的后人绝对不会做此事。传统中式皇家建筑都是木框架结构,填砖为墙;这座水晶宫是铜框架结构,填玻璃为墙,那时的玻璃算作是次等水晶。水晶宫的工程虽然是启动了,但是原设计概算不够,设计方就不断地申请调概,而甲方隆裕太后不断地一票否决,她库里实在没钱。结果,设计方只好不断地变更设计。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水晶宫开工,二年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当时的清廷已经无法继续执政,外面革命的运动风起云涌。关外的蒙古贵族意图保留清廷,像英吉利那样搞宪政;而关内的维新派要推翻清廷,像法兰西那样搞共和。双方没有谈拢,最终各行其是,漠北蒙古贵族们搞成了实质性的割据;关内的维新派推翻了清廷建立民国。宣统三年腊月二十五(公元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挟持宣统帝最后一次养心殿早朝签发《清帝退位诏书》,诏书中有很重要的一句:“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个诏书按照清代祖制,应该用交泰殿二十五宝中的“皇帝之宝”或者“敕正万民之宝”印,但此诏书上却是慈禧私刻的“法天立道”。印章不合规,说明隆裕当时是想给今后复辟留下伏笔,诏书名不正言不顺。果然,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张勋和康有为发动只活了十天的短命丁巳复辟。
清廷一倒闭,延禧宫水殿半截工程就彻底下马了。1931年,故宫博物院在延禧宫里盖了楼,不高,做了文物仓库。新中国建了更高级的恒温恒湿文物仓库,就把延禧宫楼房做了陶瓷研究中心和书画研究中心。2010年,延禧宫对外开放,引起轰动,还挑起文人拍了《延禧宫略》,其实历史上的令妃和延禧宫没什么关系。
进去看看那座水晶宫。

中间是一个水池,花岗岩池壁,花岗岩池底,坚实耐造。池子里肯定是要养鱼的,把鱼扒拉到旁边,在鱼池中间放进去一座楼。按照原设计,这座楼是铜框架结构,施工时改成了花岗岩结构。楼既然坐在水池里,当然水下就会有一层,也可以叫做地下室或者水下室。地下室原来的玻璃墙改成花岗岩墙和花岗岩支撑扶壁,保留了拱窗,留着可以在水下观鱼。一层也是花岗岩结构,西洋拱窗拱门,拱券和墙上的所有浮雕都是中式的。这让我想起了奉天大帅府的大青楼,建于民国年间,晚于这座水晶宫,它也是西式楼中式浮雕。水晶宫一层原设计是铜梁框架双层玻璃墙,双层玻璃之间灌水养鱼看。西式楼没有檐廊,但现在的模样看上去是南面搭了一间出厦的钢框架,四周也有围廊的框架。这个一层的平面是一座方厅,四个角上带有外延的六角厅。看看边角。

水晶宫的二层是露台,露台上有五座亭子。中间一座中西结合二层八面亭,从中式观点看,这像是八角亭;从西式观点看,这像是坦比哀多。露台的四个角上有顺着一层六角厅上来的六角阁,不中不洋。二层露台上的这些六角阁和八角亭都只有框架,这些框架原设计也是铜的,施工时变更了,现在看到的全都是钢的,全楼的金属结构都改成了钢的。二层亭阁框架应该是要填充玻璃墙的,大概这是能保留的仅有玻璃结构了。虽是经过设计变更,但是这座水晶宫造价可能还是超概了,所以建设工程进行了三年都没有完工。辛亥革命之后,皇家倒闭破产,根本不可能继续建造这座水晶宫了。百年之后,我来时看到的仍然是这么一座烂尾楼,还是一百年前的样子。你别说,这座楼要是完工的话,很有可能看上去像是金刚宝座塔。动物园北门外的五塔寺就有一座金刚宝座塔。
延禧宫里也有树,是银杏,金秋时节便金光闪闪。

看完延禧宫,走到墙外。突然发现院内的古书画研究中心外墙上有琉璃装饰,这是演示中式建筑中典型的抬梁架构,没准儿这座楼就是这样的抬梁架构。

从延禧宫回到东一长街,继续往北走。
(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