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回复: 0

一边打一边换,志愿军的明星:波波沙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30 16: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边打一边换,志愿军的明星:波波沙燕赤俠
2021-05-05 00:24:09
1950年十月,首批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有6个军(38、39、40、42、50、66军)与3个炮兵师(炮1、2、8师),共计26万余人。当时部队的装备基本上还是以解放战争缴获的国民党军队的武器为主,甚至还有的部队仍装备着抗日战争缴获的日式武器。由于受到当时的条件所限,战士手中枪支的型号样式各异、五花八门、口径繁杂(枪炮型号多达110种,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兵工厂!而枪支口径更是从6.5毫米到11.43毫米有13种之多,被戏称为“万国牌”)这也给志愿军的后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装备精良、且后勤保障相当先进发达的美军相比,本就无空军支援的志愿军作战之艰辛可想而知!

装备上的巨大差距,使得英勇的志愿军唯有靠着敢于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与敌苦战。
这时候的志愿军指战员是多么迫切的渴望能够迅速缩小与敌人的武器差距啊。
好在这一情况从次年初开始改善:从1951年2月起,在五次战役前后,根据中苏军事协定,志愿军开始陆续接收和列装苏式武器,除了步兵武器的更换如:莫辛-纳甘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

波波沙PPS-41型冲锋枪
可便用弹匣与弹鼓的波波沙
波波斯PPS-43型冲锋枪

可折叠金属枪把与使用弹匣

DP机枪(俗称转盘机枪)

郭留诺夫重机枪
志愿军的装甲部队与炮兵也接收和装备了较先进的苏式装备,如著名喀秋莎火箭炮(BM-13型火箭炮)在1951年9月1日首次闪亮登场

……至1951年末,已有近80%的志愿军部队完成了苏式武器的换装。
除了陆军装备的不断更新与列装,新生的志愿军空军也陆续装备了米格-9、米格-15等型号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并迫不急待的投入了战斗……
一边打一边换,到了1952年的时候,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已100%的完成了武器换装,鸟枪换炮,这时候的志愿军手中已是相对较为先进的苏式武器了。
(自1951年1月苏联提供了我军36个师的武器装备,后在1951年5月,又答应再提供60个师的武器装备,但是一直到1954年才交付完成。)
在很多历史影像中,经常可以看到我们英勇的志愿军士兵挎着一种外型漂亮的冲锋枪,

使用弹鼓的波波沙PPS-41

使用弹匣、可折叠金属枪把的波波斯PPS-43
志愿军士兵眼神中流露出的自信、坚毅与骄傲令人印象深刻。

手执波波沙的志愿军战士
这~就是深受志愿军喜爱的一代名枪:苏制PPS系列冲锋枪(PPS-41波波沙国产仿制型号为50式冲锋枪,PPS-43波波斯国产仿制型号为54式冲锋枪,于54年才列装我军,所以抗美援朝期间的金属把PPS均为原装的波波斯PPS-43型冲锋枪)。 之所以深受志愿军喜爱,是因为该枪射速高(900发每分钟)200米射程内火力凶猛强大,特别适合我军擅长的穿插、近战和夜战。

在抗美援朝期间,波波沙/波波斯+手榴弹是志愿军的近战法宝,大大减轻了志愿军的火力不足恐惧症。

波波沙冲锋枪(PPSh-41冲锋枪)是二战时期在苏德战场上诞生的苏联名枪,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开始列装苏军,当时是应急产品,但因其凶猛的火力与简洁的生产工艺成了二战名枪。

……到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时,PPS系列的冲锋枪已生产了约600万支(包括43年生产的改进型:PPS-43波波斯)是二次世界大战中产量最大的冲锋枪。

秉承着苏制武器一贯的火力凶猛与结构简单、坚实耐用的特点,波波沙冲锋枪一经问世就名声大噪、就连对手德军也对此枪钟爱有加,宁愿不用自己的MP40也要使用缴获的波波沙……

普遍装备波波沙的苏军
在冯小刚导演拍摄的著名电影《集结号》中,当电影中出现波波斯时曾受到军迷与影迷的置疑与嘲讽,认为这又是国产战争片里因为考证不严谨而出现的兵器超时空错误。

波波斯PPS-43出现在电影里

波波斯(金属枪把与弯弹匣)
但其实冯导这次是被冤枉了,要知道从1941年波波沙(故名PPS-41冲锋枪)诞生起,到二战结束时该系列冲锋枪(包括波波沙42、波波斯43)已大量广泛的装备了苏联红军。1945年苏联远东红旗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即原东北抗联残部、著名的抗联教导旅)随着苏联红军一起打回东北,随之带回了一批波波沙与波波斯使用。

配备波波沙PPS-41的抗联教导旅战士
而在解放战争中波波沙与波波斯作为苏联援助给中共的武器也开始悄然进入中国战场,凭借其简单的制造工艺,它成为我军早期在简陋的兵工厂中即可生产的第一批国产武器,所以在这个时期波波沙/波波斯其实已在解放军中少量亮相,之后随着抗美援朝的进程,波波沙逐渐成为了我军步兵冲锋枪的明星装备,可以说这是一款和中国有着感情深厚的武器。

雷锋挎着50式(木把)左,与54式冲锋枪(金属把)右
因为流入的早,1950年我国即仿制PPSh-41波波沙冲锋枪成功,命名为1950年式7.62毫米冲锋枪,简称50式冲锋枪。这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内第一种批量生产的制式冲锋枪,当年即生产了3.6万支装备部队。50式冲锋枪与波波沙冲锋枪不同的仅是少数部件由铆接改为了焊接,

并根据我军的实际情况,彻底放弃了波波沙可装71发子弹的弹鼓而选择了更轻便的35发弹匣(苏军在1942年已有35发的弹匣与71发弹鼓两种供弹方式,苏军更爱弹鼓)。
?1954年,我国又成功仿制了苏联PPS-43式波波斯冲锋枪定型为54式冲锋枪。其结构性能与PPS-43式冲锋枪一样,采用可折叠式金属枪托,采用弹匣供弹。

国产54式冲锋枪
50式与54式冲锋枪列装我军后,在抗美援朝和建国初期剿匪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的诞生,也结束了新中国没有制式冲锋枪的历史。

坑道里手执波波斯准备出击的志愿军战士

1947年,苏联名匠卡拉什尼科夫研发的一代神枪AK-47正式诞生,精度更高,射程更远,威力更大,操作更轻便的AK系列自动突击步枪开始迅速淘汰了波波沙冲锋枪。(我国习惯称为冲锋枪,实际上是自动步枪)

卡拉什尼科夫与他的杰作
有一个令国人忿忿不平的话题是:苏联军队从1949年即开始列装AK-47突击步枪,但是出于保密或其它不好说的心理,在交付给我国的武器中,不说一流的AK-47不给,就连二流的SKS半自动步枪也不愿给,(SKS半自动步枪是1946年定型的一种新型半自动步枪。射速为每分钟35-40发,性能优良)

SKS半自动步枪
要知道,1950-1953年苏联已经开始大批量淘汰SKS半自动步枪,全面换装AK-47突击步枪,苏联起码换下来了上百万支SKS半自动步枪,但是也没有拿出来援助中国!拿出来援助的是老式的莫辛纳甘栓动步枪!
不仅对中国如此,在50-60年代苏联对外援助的枪械中,主要就是莫辛·纳干步枪和老式冲锋枪,甚至二战中缴获的德国老枪。后来还曾经援助了越南5万支莫辛纳甘和老式德国步枪,气得越南当时要把这些武器送到博物馆去。直到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苏联才开始大规模提供AK-47突击步枪给越南,阿尔及利亚等国。

也许是因为中国在抗美援朝时的神勇表现与无私的牺牲精神感动了当时的苏联人, 经过讨价还价、苏联在1956年终于向中国提供了AK-47和SKS步枪。本着沿继仿制苏式武器的思路,我国从56年开始自主生产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SKS半自动步枪)与56式冲锋枪(仿制AK-47),并换装全军。

自然也开始全面淘汰了波波沙与波波斯(50式与54式),开始全面进入了自动步枪时代。


一代名枪波波沙,就此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