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回复: 0

为什么说僭主政治害死了苏格拉底——古希腊简史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29 00: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文明(爱琴海文明)作为工商业文明的典型,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来民主、自由,成为了古代公民权利最发达的民主政治。而雅典又作为古希腊诸城邦当中杰出代表,然而即使像雅典这样的民主政治也非一帆风顺,。
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开启了民主改革,给以后的雅典城邦民主、自由奠定基础
梭伦任满后,公元前560年,雅典贵族出身的庇西特拉图在一部分公民支持下武力夺取政权,实行个人独裁统治,也就是我们后来说的僭主政治(也翻译成暴君政治),但随后又被民主政治取代(看起来民主政治还是深入了雅典公民心中)
公元前508年,雅典克里斯提尼实行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推向另一个高峰,在该改革中,为了防范僭主政治再起,根据克里斯提尼的建议,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被陶片放逐法间接杀死(苏格拉底拒绝外出逃亡建议饮毒酒而死)
就这样,苏格拉底之死和僭主政治之间被神奇地联系在了一起
庇西特拉图在雅典执政官梭伦改革后(详见四大文明中的“第五文明”,爱琴海文明的兴起——古希腊简史),雅典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当梭伦任期一满,曾经在改革中受到冲击的贵族阶级蠢蠢欲动,企图恢复旧秩序(旧秩序既得利益者的反扑)
最终,雅典发生了党争,并最终形成了三大派别:
  • 平原派:代表贵族利益(平原地理位置好,土壤肥沃,因此平原就代表着占有最优渥资源的贵族阶级),他们仇视梭伦改革(梭伦改革损害贵族阶级利益),企图恢复旧秩序(开历史大倒车)
  • 海岸派: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海岸土地资源逊色于平原,但是可以凭借大海进行商业贸易,通过辛苦的出海赚钱富贵,相当于今天的小资)他们力争保留改革成果(是梭伦改革的受益者)
  • 山地派:代表农民、牧民、雇工(穷苦公民)的利益(山地资源最为匮乏,土地贫瘠,代表着穷苦劳动者阶级,但是他们比奴隶还是要好很多的,古希腊奴隶不被当作人看,被认为是“会说话的牲口”),他们对改革并不满足,要求重分土地于是在三大派别相争之时,贵族出身的庇西特拉图于公元前560年,在山地派的支持下(庇西特拉图以再次改革拉拢山地派,事实上他上位之后确实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定程度上使雅典得到发展),武力夺权(非民主政治选举)实行独裁统治,后世称为僭主政治即非法手段取得政权者建立的独裁统治(僭主政治在希腊的科林斯、阿哥斯、麦加拉、雅典等城邦都曾出现过)

    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
    庇西特拉图统治之下,虽然一定程度上使得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都得到了发展,但是对于民主氛围中的雅典人来说,僭主政治就是不可容忍的“大罪”,于是庇西特拉图后不久民主政治就被重新恢复,甚至此后在克里斯提尼建议下实行了陶片放逐法,以防僭主政治再次出现。

    庇西特拉图
    但是另一方面,庇西特拉图的独裁只是相对独裁(跟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完全没法比),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来看,他的独裁甚至不如隔壁的波斯帝国统治者。
    陶片放逐法公元前508年,雅典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主要针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做了较大调整,此外,在他的建议下,雅典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克里斯提尼
    陶片放逐法简单来说就是:雅典人民可以通过投票(在陶片上刻上一个人的名字),选出一位被认为是最可能威胁到民主政治的人(也就是得票最多的倒霉蛋),将这个人进行处罚(通常是放逐,有的三年以后才让回来,有的可能十年八年,更有甚者直接死在外头),从而保护雅典的民主,防范独裁

    刻有文字的陶片
    这一举措理论上很好地保护了雅典的民主,但是实际操作层面漏洞百出(现在人的思维来看,独裁者收买了投票人员怎么办?暗箱操作怎么办?武力政变怎么办?冤枉好人怎么办?)于是被陶片放逐的人当中不乏被冤枉的人,比如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之死古往今来,对于苏格拉底之死都是大家乐于探讨的话题,有人说他死于自己的才华,有人说他死于不被理解,还有人说他死于阴谋等等等等,对此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此文仅仅讲苏格拉底之死与僭主政治的关系

    苏格拉底雕塑
    我们说了,因为僭主政治催生了陶片放逐法,而苏格拉底的死就与陶片放逐法关系颇大。
    简单来说,因为种种原因(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雅典人对自己体制的怀疑、上层贵族的利益、雅典公民的不理解等等等等),苏格拉底不幸被陶片放逐法所“命中”,被审判以“亵渎神明”、“腐化青年”的罪名,而苏格拉底拒绝了祈求宽恕与逃出城邦,最后饮毒酒身亡。

    著名油画《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的死自古被认为是一出悲剧:他死于不理解自己的雅典同胞之手。而我觉得在此之上可以再多一个悲剧理由:他死于保卫雅典民主政治的陶片放逐法之手
    小结就这样,苏格拉底之死就与僭主政治奇妙地联系起来了,这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僭主政治也好、陶片放逐法也罢,甚至苏格拉底之死都围绕着雅典的民主政治,他们都是政治体制的不同产物,也是形成政治体制的诱因。
    巧合的是:僭主政治之后,雅典民主政治迎来了一个高峰(克里斯提尼改革);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民主政治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斯巴达、马其顿相继“统治”雅典)
    所以在我眼里,苏格拉底之死,更像是具象化的雅典古典文化、政治之死,是一个时代最后的挽歌。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