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回复: 0

【原】曾经被疑似用错了的四个汉字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27 16: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年,在多种媒体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说的是在我们经常使用的汉字中,有两组的四个字被使用颠倒了。这四个字分别是“射”与“矮”、“重”和“出”。爱深思、爱钻研、不愿随波逐流的人们不禁要进一步地追问啦:这四个曾经被疑似用错了的汉字,难道说真地是被古人使用错了吗?

    尽管人们对此的猜测和传说的版本五花八门,但总地来说,它们却都是大同小异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按照今人目前比较通俗的眼光来理解的话,这两组的四个汉字分别都使用颠倒了——
    一、射与矮
    分开来看“射”字,它由“身”和“寸”俩字组合而成。看字面意思,身只有寸高,明显是“矮”啊。《水浒传》里就有“三寸丁”武大郎卖炊饼的故事,“身有寸高”显然应该就是“矮”了。
    再看“矮”字,它由“矢”和“委”俩字组合而成。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有的放矢,其中的“矢”就是箭。“委”有弃的意思,如:委之于地,就是说扔、抛、发的意思。那么将箭发出去应该就是“射”啦,不应该是低矮的“矮”啊!基于此,人们便认为这两个字是搞颠倒了。
    二、重与出
    “重”字表示的本应该是重力、重量,可是它竟由“千、里”俩字组成。“千里之遥”表示的不是“出”远门的意思吗?再看看“出”字,“出”字由上、下两个“山”字组成。两山重叠,你说重不重呢?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过去曾经有三座大山,压得人民喘不过气来。话说回来了,就算是有两座大山,上下摞在一起,也是挺重的呀!怎么能叫它为“出”呢?是不是这两个字也被人们给搞混了?也给弄颠倒了呀?
    人们颇带善意地猜测到:是不是造字圣人——仓颉先生由于一时的疏忽大意,在传播教授大众汉字知识的时候,出了些许的差错了呢?
    我是不相信这种过于世俗化的浅薄无知的猜测和推断的!我认为这仅仅只是一种娱乐搞笑般的解字方式,具有一定的巧合性和很大的随意性。它们都是牵强附会地胡乱联系。读者朋友们,你相信我国远古的先民们竟会犯有这样天真幼稚、愚蠢可笑的低级错误吗?我是绝不相信的!
    我们知道,每创造一个汉字都必然应该具有显而易见的理据的。但这个理据并不是你永远都能够看得到的,它会随着历史的长久冲刷而不可避免地逐渐地磨灭掉,或者是掩埋起来的。这正如掉落在河床上的石块,起初它们还总是棱角分明的、质地清晰的、易于识别的。再后来,则往往变成了圆滑光洁的、玲珑剔透的、莫名其妙的“鹅卵石”。聪明的读者朋友们,当你面对满河床的鹅卵石的时候,你不会天真地以为它们真地是一堆一堆的“天鹅蛋”吧?!
    我们可以把这种历史的必然会发生的变化的现象,归纳为一种普遍性原理,我称它为“鹅卵石”原理。类似于此,文字的历史演变同样也逃不脱“鹅卵石”原理基本范式的制约。我们今天司空见惯的楷体形态的方块汉字,早已经进入了文字的“鹅卵石”时代了。面对这些数量庞大的、还颇为简洁流畅的“文字鹅卵石”,人们难免会浮想联翩地胡思乱想的啊!
    “鹅卵石”时代的文字,往往是简洁的、流畅的。它们往往会同时兼顾地具有很强的方便性、实用性、观赏性和融洽性。并仍然朝着这个具有综合的兼顾性的大方向前进。但它却不利于其原本理据的考证和解读,对文字造字的原本理据的考证和解读,必须追寻到它的原始形态的“片石”时代,也即它的初创时期。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射”字,它的楷体由“身、寸”组成。要是说它可以用“寸身”来表示人体高矮的“矮”时,夸张得就有些太离谱啦。古时候的“尺”比现在仍使用着的“市尺”要略短一些,一个成年人大约也就七、八尺(古尺)高吧。和常人相比较,六尺的话就算是矮了,低于五尺就应该称为“侏儒人”了。因此说,用“尺身”表示“矮”,还勉强能凑合。用“寸身”来表示,就有点儿太离谱啦!至于说《水浒》中的“三寸丁”武大郎,那只是文学作品中的极度的特别的夸张。“寸身”者,那只能是寓言童话中的“拇指人”的特指了。



       上面这些图片是“射”字的甲骨文及金文字形。它起初就是一副“一张弓上搭着一支箭”的示意图,意思就是张弓搭箭、用力射出。稍后的字形中,有些又添加了一只人手,这样可以更清楚地表明它表示的就是人手操持着弓箭、开弓射箭的一种动作。楷书“射”字中的“身”是由“搭着一支箭的弓”的形象讹变而成的;其中的“寸”,则是一只手的变异。明白了这些以后,你将会发现:曾经的用“寸身”来理解“射”字的想法儿,是多么地荒谬可笑的啊!    《说文》(卷五·矢部):“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许慎在这里就是把“身”字按其字面意思理解为“人的身体”的。但许慎还没有愚蠢到把“射”字理解为“寸身”的地步,其“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的解释还是很机巧、英明的。人家毕竟没有看到过“射”字的甲金文字形嘛,对着“射”字的篆体字形来释读,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矮”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其甲金文字形。其篆体一般就是由“矢”字旁和“委”字组成的,偶尔也有由“身”字旁代替“矢”字旁的例子。    《说文》(卷五·矢部):“矮,短人也。从矢、委声。”(新附)    《说文》(卷五·矢部):“短,有所长短。从矢、豆声。”    据资料显示:“短”字要比“矮”字早出好多年。“矮”字在《说文》以前还很难看到。    《尚书·洪范》:“凶短折。”    《荀子·非相》:“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    《战国策·赵策》:“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吕氏春秋·长见》:“以其长见与短见也。”    在“短”和“矮”两个字中都含有“矢字旁”,这很令人迷茫——这个“矢字旁”在这里起个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矢”字的古文字字形吧。

    以往人们认为:古时候的弓箭是弓长箭短,量长的以弓做标准,量短的以箭做标准。我觉得:说古人曾经以弓箭分别作为长短的标准,有点儿不太可信。因为弓和箭的形状及其长短尺寸很难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标准。我们再来看看“豆”字的古文字字形。

    根据现有资料,我做了如下的分析和推测——
    起初,人们利用“矢”和“豆”两个字组合成一个“短”字,来表示人的身体的矮短、低小。“矢”字的甲金文字形恰如一个身材瘦小、两腿屈短的小矮人,“豆”字的甲金文字形恰如一个有着五短身材的矮胖墩儿。这个时候,“短”字特指人的身体的短小、低矮。
    后来,“短”与“长”配合来表示泛化的事物的长、短。人们便又造了个“矮”字,以替代“短”字来表示人的短小、低矮。“矮”字中的“矢”与“短”字中的“矢”一样,是通过“矢”的字形来表示人的瘦小、低矮的。其中的“委”是一个人怀抱着一大捆柴禾的形象,柴禾捆儿往往是杆长、捆儿大、沉重的,相比较来说,抱柴之人就显得非常地低矮、短小了。“委”配音“围”,取其围绕义。“矮”配音“埃”,取其接近地面、离地较低之意。
    那种把“矮”理解为“委矢”,无论是“委……于矢”,还是“委矢于……”,都是说不通的。因为“委”字没有“有力地投掷”的意思,它距“射”义相差甚远。
    “出”字在古籍中出现的也很早。比较早的例子有——
    《尚书·顾命》:“诸侯出庙门俟。”
    《尚书·康王之诰》:“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
    《诗·邶风·日月》:“出自日月。”
    《诗·齐风·鸡鸣》:“月出之光。”
    《诗·小雅·出车》:“我出我车,……出车彭彭。”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列子·汤问》:“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说文·卷六》:“出,进也。象艸木益滋上出达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象草木一步步慢慢长出来的样子。“草木从地里长出来”也是“出”字能够表达的一种意思,但它却不是“出”字的原初的本义。



    如上图,甲骨文“出”字的字形看似很多,但其实质却几乎是一致的。它就是一只脚和一个凹坑的示意图。表示一只脚从稀泥里拔出来,这就是非常直观的“出来”的意思。大概是出于美观装饰的原因吧,其金文字形变化较大。无论如何,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它绝非是人们曾经匪夷所思的“两座山的叠加”。
    我们最后再来看看“重”字。
    《说文·卷八》:“重,厚也。从壬,东声。”徐锴曰:“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

     我们可以看出,古文的“重”字也并不是“千、里”两字的简单组合。对于“重”字,我是这样解释的——    其字形是从静态方面来表达“重”的意思的,下部是一底座,中部是一较大物体,上部变化较大,或是一个人作下压之状,或是又叠加在上的重物,或是表示用力下压的箭头。    其配音“中”(读去声,中箭的中),是从动态方面来表达“重”的意思的。大地如箭靶,万物如箭,中于大地。呵呵,这有点儿像是先民们朴素的“万有引力”学说儿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