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回复: 0

井一般都移不动,那古人怎么背井离乡呢?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26 22: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目是:井一般都移不动,那古人怎么背井离乡呢?这个问题问的可能很幼稚,因为一般人不会认为“背井离乡”中的“背井”,是“用后背背着水井”。
但是,这个问题还算不错,因为其中有些东西值得一说。
先说一下中国的成语形式。中国的成语形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并列式。

以四字成语为例,比如酸甜苦辣、魑魅魍魉、掩耳盗铃、吹拉弹唱、梅兰竹菊、喜怒哀乐、琴棋书画等,就属于并列式成语,这四个字地位一样,互相并列。
除了四个字都并列的成语,还有前后并列的成语。比如翻天覆地、安家立业、东拉西扯、上蹿下跳、翻山越岭、草长莺飞等等。这些成语,前面两个字和后面两个字地位一样,翻译的话也不能硬翻译,可以理解为互文,整体翻译。
比如翻天覆地,就不能硬解释为“翻了天,又翻了地”,而应该解释为“天地都翻过来了,形容变化极大”。

仔细看前后并列的成语,你会发现,前后两个字的地位一样。翻天和覆地一样,翻对应着覆,天对应着地;草对应着莺,长对应着飞。名词对名次,动词对动词,而且动词意思基本一样,名词意思则并列。
背井离乡,也是前后并列式成语。
背井,对应着离乡。其中,背和离的意思一样,井和乡的地位一样,甚至可以说意思都一样。
背,本意是指人的背部,引申为背对、背离、离去,因为一个人背对着你,就是要离开你了。所以,“背井离乡”中的“背”,意思是背离、离开,而不能解释为动词“背”,背东西的背。
背井离乡,意思就是“离开了井,离开了家乡”。

然而,这里的“井”是什么?是家乡的水井吗?答案并不是。
其实,这里的“井”是古代的一种制度,叫井田制。井田制要求,古代八家为一井,他们的耕地类似九宫格,最中间一块地为公,其余八块为私。耕种之时,这九块地大家一起种,等于免费替公家种了一块。
《孟子·滕文公上》就说过这样的耕种方式。
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显然,井不是指水井,而是老百姓的土地。后来意思引申,井用来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比如市井,市和井都是人多的地方,人多则有交易买卖,因此市井后来就成了集市、街市的代词。
因为井本意是土地,自己耕种的土地,因此井还引申出了家乡的意思。有一个词就叫“乡井”,乡和井的意思一样,都是指家乡。
比如唐代的崔峒,在《酬李补阙雨中寄赠》中就有说“白发还乡井,微官有子孙。”显然,乡井就是指家乡。

背的意思和离一样,井的意思和乡一样,所以背井就是离乡。背井离乡,也就是离开家乡的意思。前后意思一样,所以翻译起来,不用严格一字一字解释,直接说离开家乡就行。
背井离乡,早在元代一些杂剧中,就已经有人使用。比如马致远的《汉宫秋》中,就有背井离乡。
怕不待放丝缰,咱可甚鞭敲金镫响。你管燮理阴阳,掌握朝纲。治国安邦,展土开疆。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若是他不恋您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此外,《拜月亭》中有说到“早是俺两口儿背井离乡!”《荆钗记》中,也说过“背井离乡,谁敢胡沾染?”。
可见,早在元代时,这个成语已经出现。
综上,“背井离乡”不是背着水井离开家乡,就是离开家乡的意思,切不可望文生义啊。(注:图源网,侵必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