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回复: 0

【原】李氏砭法|砭法与《四十二章经》及杂谈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26 21: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1年4月20日,于末学来讲是人生难忘的一天。在这一天,末学有幸参加了道生中医举办的第一期“李氏砭法助教提升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位李氏砭法助教,与道生中医的同事们相聚一堂,共同聆听李师的智慧教诲,接受李师的亲身示范。现将助教提升营期间的感悟分享给大家,当中有对李师智慧言语的整理,也夹杂了末学的个人浅见,不当之处请大家不吝指正。

“扫地僧”与“毫毛儿”

金庸先生经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位负责打扫藏经阁的无名僧人,阅历、气度、医道非凡。网络时代,“扫地僧”已经成为见识极高却为人极为低调的人的代名词。末学以为李师身旁的陈军先生便像极了这位“扫地僧”。自2016年以来,为传播李氏砭法,陈兄这位“扫地僧”陪伴李师走遍了大江南北、海内海外。陈兄领导的年轻专业团队,对待工作极为认真细致、对待李师态度极为恭敬,高效地保障了李师心无旁骛、一心安于讲学。
末学虽痴长几岁,却折服于陈兄为人处世的专注与圆融。传授班期间,陈兄除了几句简单的开场白与结束语便不再多话,精力全然集中于李师的授课,实时地在线发布所有相关知识点与回应学员关注的大小问题,极大地增加了课程收获感并减轻了学员的学习压力。末学窃以为无法认为“主持人”与“百事通”是同一人的学员一定不占少数。

做助教的次数多了,熟悉了李师与陈兄的默契互动,便经常能心领神会、会心一笑。道生“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传授班”即将迎来第100期,十全十美,预祝传授班圆满成功!也随喜赞叹陈兄的长情陪伴!李师身旁耳濡目染、长时熏习,孰为李师之外,李氏砭法理论最精纯的那个人?
助教在李氏砭法的推广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入选的助教多是从事李氏砭法多年的行家里手,他们在传授班悉心指导新学员,在当地致力推广与践行李氏砭法。李师的大智大行“譬如一灯燃百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维摩诘经·菩萨品第四》),为身处黑暗的病患带来希望与光明。而助教们则如“弟子展转教,如灯燃余灯”(《大智度论》)。此次助教提升营的目的,便是帮助助教进一步突破瓶颈,更规范、更精进、更细致地践行砭法,以利益更多的病患和砭法有缘人。
经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神通广大,拥有多项绝技,其中之一便是分身术。原著第二回说孙悟空“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这些分身曾在多种场合与孙悟空并肩战斗对付诸多妖怪,如混世魔王、哪吒、黄风怪、金角大王、青牛精、蜘蛛精、豹子精、狮子精等。要实现李师“藏医于民,民不疾困”的宏愿,我们这些助教、师承弟子、传授班学员便如这分身一般,既责无旁贷,也当仁不让。愿我们这“八万四千毛羽”能为世人对治“八万四千尘劳”做出一份贡献。
毫毛儿“应物随心”的境界令人赞叹,但功夫得来何其艰辛、艰苦、艰难,不能苦中作乐,不能“一门独深”,不能“白天干活,晚上读书”,也只是空谈作罢。《庄子·知北游》中也有“应物随心”的类似表述,即“邀於此者,四枝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李师四十年如一日一门独深,才得以身怀绝技,随方应物,“身虽疲惫,心乃愉悦”,“度一切苦厄”。吾等当需着实下一番苦功,才有能力担当得起弘扬砭法的责任。苦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有时间刻度的。数字“19”在《庄子》中出现多次,如:《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矣”。“19”是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字,例如:历法的十九年七闰、《尔雅》十九篇、围棋十九道等。现代教育制度下,从小学入学到研究生毕业也差不多这个时间跨度。末学执砭五年余,还是砭法“小学生”,距“研究生”毕业之路虽遥远、漫长,但心且毅然、怡然。即使获得“文凭”,也还是干同样的活,讲同样的话,获而未获,得而未得。“愿李氏砭法走进千家万户”,与诸砭法同道共精进。


实干与蓄势

李氏砭法的普及,吾等任重道远,实干则可,蓄势而已。
我们现在刮痧何其幸运!站在巨人的肩上,走在李师铺好的路上。难以想象李师几十年一路走来的艰辛。李师说:“'武艺’是靠练出来的,'蓑衣’、'短剑’、'行囊’,云游天下”。李师的身上,全然地展现着金庸先生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
我们这些一砭走江湖的执砭人,李师形容我们像城市游击队,对那些不解、误解、错解我们的人,唯有实干才是真解、正解、通解。李师说:“不要跟他们打,就干自己的活。既能解决就业、生计问题,又能解决民间疾苦,还能够传承。若干年以后,再看看真正的中医是谁在传”。李师还说:“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不争不吵,只管干活……朝我吐口水,就当补药吃,我们就是要脚踏实地”。脑海中闪现出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的对话——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古尊宿语录》)。古人诚不我欺,《庄子》中那么多向道、问道、得道的典故,向世人证明,命运会偏爱与犒赏一心做事的人。
一位商界大咖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虽然戏谑,却深有哲理。《孙子兵法·兵势篇》言“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当前中医乃至传统文化的形势不容乐观,被攻讦、被曲解、被渗透……实属事实;但若看到趋势,我们便不会悲观。就李氏砭法而言,全国20多家医院建立了“李氏砭法传承工作室”,民间也涌现了一大批李氏砭法人才,势头向好。离九运将至,传统文化与中医的复兴是必然的。“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古文观止》)。吾等但默默耕耘,入静乃可窥大道。只管蓄势,且等风来。


“徐而和”与“爱弹琴”

本次助教提升营,李师着重讲的内容便是这“徐而和”的手法、心法,李师亦认为“徐而和”实乃中国人的处事态度与哲学理念。末学认为,“徐而和”也即“中”。儒释道的中庸、中观、中道是中华文化的底层逻辑,而“徐而和”即不太过、不不及,中也。此种表述是否合适,还请李师印证。李师从《内经》、《庄子》、《针灸大成》、《针灸内篇》等经典中悟得“徐而和论”,而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亦有对“徐而和论”的印证。
李师与洛阳白马寺有着不解之缘,还演绎了一段不可思议的精彩故事,传授班课堂上李师经常提及。白马寺方丈印乐大和尚结缘于李师的折扇上书“度一切苦厄”(语出《心经》)暗合李师与广大病患之间不可思议的深厚缘分。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也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大师在这里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李师课堂上曾引用过第八章当中“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回应那些中伤、诽谤砭法与老祖宗经典的人。
《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四章是印证“徐而和论”再合适不过的法语: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 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刮痧、行道,与弹琴无二无别。李师说画家、书法家如果学习刮痧也能很快进入境地,末学深以为然。实际上,琴棋书画方面的行家,乃至剃头匠、糕点师、点钞员,只要能专注一心,刮痧都是好手,《庄子》中那么多的匠人都是明证。要做到定静,心即需要调适,要不松不紧、不缓不急,执砭者做到“徐而和”,则自己与病患便不会“思悔欲退”。


节律与周期

李师常讲“人活一口气”。《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中,黄帝问十二脏的“贵贱”如何,岐伯首先回答了心作为“君主之官”的“尊贵”,接着回答的便是“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明确了肺的重要“地位”。肺与皮肤也在李氏砭法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四十二章经》广为人知的是第三十八章关于“人命在几间”的问答,佛问“人命在几间”,沙门对曰“数日间、饭时间”,均未得到佛的首肯。至一沙门对曰“呼吸间”,佛说“子知道矣”。这“人命在呼吸间”的典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可以从出世、入世,形而上、形而下,生活、修行等多方面讨论,末学仅就呼吸的能量(气),呼吸的节律这两点略作分享,请砭友们指正。
李师说“刮痧水平高低在于造气——'徐而和’的手法、心法造气。太酸麻胀痛,则过了(若毫无感觉,则不及)。真正刮的好不痛,很舒服。就像音乐的律动,像小夜曲,刮好之后神清气爽,非常舒服。除了个别重症病人,要加大力度,刮完后有疲劳感出现,一般的病,刮好后应该很轻松”。
李师所谓好的刮痧,就像美妙的旋律,这个形容太棒了。李师常讲我们中国人是形象思维,河图洛书、九宫八卦、取象比类……中国人的文化便是基于这象数理气一体的思维之上。末学亦以为好的刮痧师,一定有好的节奏、律动。《易经》第60卦为“节卦”,这“60(12*5)”本身便蕴含阴阳、五行、中道、圆通的道理。
要做好的刮痧师,就要做心中有数之人。李师喜爱《庄子·天道》中“轮扁斫轮”的典故,课堂上也经常引用。“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轮扁认为齐桓公所读“圣人之言”是糟粕,“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要做到心中有数靠的是劳作,靠的是直觉、体验、感悟,干就是了,而不是靠拾人牙慧,不是靠单纯的后天意识运作。《灵枢·九针论》曰“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我们的一举一动,乃至起心动念,背后都对应着一定的气数。《心经》中的色空不二,“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无论事物现象(色)还是精神现象(受想行识),用现代科学语言讲都是“振动”。这个宇宙就是由各种各样的频率振动和大大小小的运动周期构成的,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五运六气、三元九运……老祖宗用数术、用节律指导生产、生活数千年。

振动频率与周期不同,成像也不同。老祖宗用瑶琴音律作为天人相应的沟通媒介,调治身心几千年。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能在432HZ的音乐中产生多元共鸣。孙悟空金箍棒13,500斤,这13,500对应的是《灵枢·五十营》“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想那师徒五人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也难难都有深意。5与6是“天地之大数”的中数,它们的叠加共振奇妙无比。《灵枢·五音五味》指导我们以五音为代表的二十五类人应调治的部位以及五脏的调养方法。六律六吕,能够提示我们校正人体振动与自然振动之间的偏差,砭针灸药也无不是为了校正这种偏差;张仲景《伤寒论》、陶弘景《辅行诀》组方用药的背后,不管是用五还是用六,都有着严谨的数理逻辑。佛家与道家的六字明咒、九字真言,妙义要用身心去验证。
站在高点上的人看到的景象都很相似。与孔子约同时代的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皆数”,伟大的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认为如果要了解宇宙的秘密,就要了解能量、振动与频率。很多动植物的外形,是符合“裴波那契数列”的,很多国外绘画大师的作品也符合“黄金分割比”。李师上课时曾经提到过日本江本胜博士的意识影响水结晶的试验。还有著名的“薛定谔的猫”量子力学思维实验……如此种种,均证明频率,当然也包括人的念头,直接影响实体世界。有兴趣的砭友可以看一看这段精彩的MV,欣赏一首用眼睛看的音乐。
末学最赞叹的还是《菩萨入胎经》中佛与弥勒菩萨之间的一段对话。佛问“心有所念几念几想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无论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从当前科学所能触及的深度来看,实质上都是振动。现代的量子力学、超弦理论不光没有否定传统经典中的论述,还进一步验证了传统经典的正确性。刮痧产生的“气”——振动,能改变人体、改变这个世界,我们还有怀疑么?


补泻与造气

中医六法——砭、针、灸、药、按跷、导引,灸法也常为大家所用。民间流行很多的说法,如艾灸是补法,刮痧是泻法。刮痧泻气后,要用艾灸补气……但细问下来,流行的就是正确的么?补的是什么?泻的是什么?如何是补?如何是泻?我们有很多逻辑,都经不起哪怕三步推敲。用当前科学的语言讲,补泻的是能量,刮痧造的是能量,艾灸补的是能量。可是不懂“徐而和”,不守“中道”,刮痧、艾灸、草药,便可能步步出错。站在高点的人,都有着很开放的心胸与格局。俗话说“水火无情”,本着慎重的态度,李师课堂上不建议甚至禁止刮痧与艾灸并用。但我们不要会错意,以为李师排斥艾灸。相反,李师在课堂上也曾分享过艾灸治疗腹水的案例,同样是“徐而和”、“文火炖蹄髈”的方法。
李师说“补泻是中医人追求良好疗效的愿望,但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一板一眼做到更是不太可能”。李师引用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大家窦汉卿《标幽赋》中所言“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古人把得气、未得气讲的何其明白,可这“明白”又是如此让人不明白。我们那颗贪求速效的心,还能够像古人那么敏锐么?还能够进入意境么?还能够掌握火候么?如果不能,便是太过或不及之患。
人体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小宇宙。当我们用“利器”“报恩”的时候不应忘记《庄子·应帝王》中倏忽与混沌的典故。我们只需要做到“徐而和”,余下的问题全然地交给自然大道,全然地相信人的自愈力。具备了中道的能力,我们可以善用水火。如果没有那个修为,建议还是如李师所讲“不动水火,以通为治。这个世界通达了,也就没有了'洪灾’、'旱灾’”。高手时时刻刻守中道,信手拈来都是药。叶香岩随手三片梧桐叶,便救下了母子两条性命(沈德潜《归愚文钞余集》)。可我们有这样的本事吗?看看我们刮痧的状态就知道了,扛着肩膀、顶着屁股,不是太过就是不及。
我们生活中都熟知共振能够产生强大的力量。北宋大儒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刮痧师正心诚意,不偏不易,专注、持续而稳定地造气,共振、叠加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会对病患身心不规则的有形无形的能量进行梳理与改造。
李师说“刮痧就像战场上拼刺刀”,面对病魔,刮痧师如果软弱怯懦、畏首畏尾,则效果可想而知。《四十二章经》第三十三章讲“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我们既然“挂铠出门”便要“得胜而还”。李师说“'徐而和’对每个人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没有一条横线。肌肉丰厚之人与瘦骨嶙峋之人不同,以不惊为度、能忍为度”。霸道是坚持自己的标准,王道则是尊重各自的标准。道场非在灵山,在我等方寸之地。就里子而言,与病患同心同气激发其自愈力,就外相上而言,也就是与病患前后左右三尺的距离。心若远离,身体靠得再近何益。《四十二章经》说“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刮痧师一定要造谷气、造生气,不要造戾气、造邪气。要身行砭,心更亦行砭。


结语

病患是刮痧师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让我们时刻注意到自己内心的呱噪。让我们检视所谓关心、助人背后的慢心,急于产生效果的贪心,指点或建议背后的嗔心。花若盛开,蜜蜂自来。但“徐而和”,借助与病患在一起的这几个钟头,观身自在、观心自在,这便是李师说的练功,便是《四十二章经》第十三章所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亦如第三十五章所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我们遍寻真理,而真理就在对面的病患身上。能在刮痧时保持心不造作,自在呼吸,以病患为中心的小天地就广袤无边。相反,刮痧时妄想执着,一隅之地也无法安心落脚。
执砭,不过一心而已。《华严经》中觉林菩萨有句偈语“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与佛法所论虽不等同,现代量子力学也有“观察者效应”。所以,刮痧师的愿力与祝福,是治疗中非常关键的因素。贾谊在《新书》中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全力救治与解脱病患的同时,刮痧师便成全与疗愈了自己。
药王孙思邈真人《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段,常至心拜读,常深有感触: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古来大医有几人?李师是我们的榜样。分量上我们与大医有天壤之别,但成色上我们要不断趋近。《庄子·知北游》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人命在呼吸之间”,人身难得今已得,作为一名李氏砭法从业者深感幸运,来人世一遭,没有辜负自己。
助教提升营的课堂上,李师还讲了如何练功与调动气机、八大理论的综合应用等重要内容,且待下次与诸位砭道同仁分享。惭愧,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