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回复: 0

小寒,迎来最冷“三九天”,如何祛寒邪,养阳气?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4

帖子

6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2
发表于 2021-5-21 17: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寒、大寒,冷成一团。”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需要做好保暖御寒。
  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三九”恰在小寒节气内。“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的热量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的光和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小寒 | 物候
  初候雁北乡,小寒二阳之际,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阳气已动,因此候鸟大雁感阳出现向北飞的迹象。
  二候鹊始巢,禽鸟最早得知气候变化,此时喜鹊已得来年之气,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
  三候雉始鸲,羽毛漂亮雉鸟也被称为“阳鸟”,它们会感阳气的萌动而雌雄同鸣。
  

  小寒 | 养生
  01 照顾头脚两头,避免受寒
  小寒时节,人们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以免惹来疾病。同时,天气寒冷,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应尤其注意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旦上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合并其他症状如肺炎等。
  1.出门时,头部保暖非常重要。戴顶帽子可有效防止身体的热量从头部散失,即使是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2.俗话说“寒从脚下生”,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搓搓脚心,能在防寒保暖的同时解除疲劳、促进睡眠。
  3.不要蒙头睡觉。冬天天气冷,有人习惯蒙头睡觉,这样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蒙头睡觉会使被子内氧气变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
  

  02 早睡晚起,避免熬夜耗损肾阴
  《黄帝内经》写道:「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天宜早睡晚起,才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冬季的早上可以适当“睡懒觉”,等到太阳初升再起来。
  同时,在起床时不要操之过急,可以先在床上静躺一会儿,等身体完全清醒了再行动。这主要是因为冬季清晨人的血压与体温都较低,血液流动变慢,血液浓度和黏稠度提高,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患有心脏疾病和老年病的患者更应引起注意。
  而对于那些有熬夜习惯的人来说,冬季则不是一个适合熬夜的季节。夜晚是养肾阴的时间,冬季熬夜时耗损肾阴,如果没有做好保暖措施,也容易因为身体寒冷引发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03 适时适度运动,别贪多
  俗话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严寒之下,依旧保持每日晨练习惯的人值得敬佩,不过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冬季运动要讲究适时适度。
  老年人冬季晨练不宜太早,最好是选择有太阳的日子,等阳光出来再晨练,以避寒就温。运动时不宜过度出汗,身体微微发热即可,避免过汗、过劳后耗伤肾气。
  在选择运动着装时,要注意别暴露皮肤,如果剧烈运动后皮肤毛孔完全打开,汗流浃背的状态容易使寒邪入侵,引发感冒。相较于那些容易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冬季不妨选择瑜伽、慢跑、散步等轻缓运动。
  另外,在这个时节,大家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节制房事,蓄养肾精,避免耗散太过。
  

  04
  三九天艾灸贴这4个穴位
  轻松抗寒、提升活力
  阳陵泉穴(适用:筋骨酸痛及相关疾病)
  

  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前下方凹陷处。
  阳陵泉穴位于胆经之上,中医所谓「外伤阳陵泉」,意思就是与筋骨相关的问题,例如扭伤、关节炎等,都可以从阳陵泉穴下手解决。
  关元穴(适用:月经失调、泌尿系统疾病)
  

  位置:肚脐正下方3寸处(约4指幅宽)
  关元穴是人体肾气停驻的地方,按摩关元穴有助于补益肾气,解决冬天下腹部虚寒、腰痠、手脚冰冷等问题。身体虚弱怕冷的人可以热敷关元穴及命门穴(在背部与肚脐齐平的脊椎处)来缓解冬天的身体寒凉。
  手三里穴(适用:落枕、屑背痛、肘臂痛、牙痛、胃肠不适)
  

  位置:手前臂外侧,手肘弯曲处肘横叙下2寸(约3指幅宽)。
  手三里穴位于大肠经上,具有消肿止痛,和胃利肠的作用。冬季温度低,冷天里筋骨容易僵硬,加上现代人缺乏活动,姿势不良,常发生扭伤、拉伤的情形,按压手三里穴可以缓解疼痛。
  太溪穴(适用:腰背痠痛、足底痛、小儿尿床)
  

  位置:足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是肾经上的穴位,可以调补肾阴,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腰痠背痛,也用来治疗足底筋膜疼痛。
  05
  温润驱寒,气血畅通不畏冬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小寒节气要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PART-1〔 驱寒暖胃 · 娘酒羊肉 〕
  

  材料:羊肉、娘酒、当归、陈皮、党参、桂圆、姜片、水
  做法:羊肉飞水,加姜爆炒至金黄,加娘酒焖小会,放入瓦锅加酒水1:2,加当归、陈皮、党参、桂圆煲1-2小时即可(时间视羊肉的老嫩而定)
  这道汤品非常适合天冷时食用,可以补气益血、温中祛寒,还有助提升免疫力。
  PART-2〔 桑葚枸杞煮娘酒 〕
  

  材料:桑葚枸杞1小把,客家娘酒50ml,水适量
  做法:桑葚枸杞洗净倒进花茶壶中加水煮开,再倒入50ml娘酒,静待5分钟即可饮用。
  做法简单方便,上班或在家都能煮,帮助气血循环,改善手脚冰冷,适量常饮还能补肾壮阳、美容养颜。
  

  进入小寒年味渐浓,天气也渐冷,大家注意添衣保暖,喝点热汤,再坚持一会儿就过年了,祝各位冬安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