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回复: 0

【原】“劲达末梢”到底有多重要?————古传太极拳单操系列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21 00: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什么是“劲达末梢”?
“劲达末梢”实际上是“筋(劲)达末梢”,它需要通过古传太极拳唯一的行气单操“翻江倒海”(见附录1)来训练。
古传太极拳认为:我们手掌上的十个手指尖是上盘的“末梢”。所谓 的“劲达末梢”,是通过“翻江倒海”的行功要领,来达到“五指全部抻直撑开,确保虎口撑圆,且小指不丢”。
“劲达末梢”是训练“整筋”的必要条件。
二)什么是“整筋”?
“整筋”是贯穿人体躯干和四肢的整条大筋。我们人体的206块骨头,大多数是被“整筋”所“串联”在一起的。一般的情况下,这个“挑大梁”的“整筋”十分薄弱。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古传“行气单操”“翻江倒海”,把这个薄弱的“整筋”,练得强壮并且具有超强的弹性,用来满足技击和养生祛病的需要。
实际上,“整筋”就是“整劲”;练出“整筋”,才可以出真正的“整劲”,即所谓“整筋整劲”。
而“整筋”的训练,一定要从“末梢”下手方可,要“劲达末梢”。离开了“劲达末梢”,一定练不出“整筋”,也就一定没有武术技击,同样,也就没有了武术技击的训练所带来的养生祛病。
三)“翻江倒海”训练的自始至终,都要贯彻“劲达末梢”,一刻都不能“丢
我们大家都知道:古传太极拳的训练说白了,就是“练筋”和“练气”。这个“练筋”和“练气”是通过32个中级单操来完成的。
而谈到“练筋”和“练气”二者之间的关系:所谓的“练气”还是在大筋极度抻展情况下的“呼吸”训练;说到底,练气的实操对象有一半还是在“练筋”。
而“劲达末梢”这个实操要领,则是需要贯穿“翻江倒海”实操过程始终的,并且在整个行功走架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丝毫的“断续”现象。
表面上看,这是训练技击的需要,本质上看,却是“整筋整劲”时刻不丢的需要。而这个“不丢”要领的贯彻,却极大地提高了练功效率,无论在“练筋”(整筋)的训练上,还是在“练气”的训练上。
“劲达末梢”,它既是“翻江倒海”的实操要领,也是所有中级单操的实操要领,也同时还是单操训练过关后,被“串联”成套路的实操要领。由此可以看出,“劲达末梢”有多么重要,习练者不可不知。
四)“劲达末梢”还包括……
我们人体的“末梢”,除了上盘的“十个手指尖”外,还包括下盘的“十个脚趾尖”,中盘的“大阴”和头顶的“百汇”。
我们前面提过,上盘的“劲达末梢”通过“掌形”来实操。而下盘的“劲达末梢”也是通过“足形”来实操的,即所谓的“金钩抓地”(见附录2)。而中盘的“劲达末梢”通过“收大阴”来实操(见附录3),它需要习练者练到臀大肌和括约肌相“分离”,才可以功夫上身。“收大阴”也是非常重要,但又极易被习练者所忽视的行功要领。
有了上述基础,头顶百汇的“劲达末梢”就好解决了。因为有上述实操为基础,百汇很容易自己就“冒”出来(见附录4),这就是所谓的“虚灵顶劲”。
五)“劲达末梢”实际上是要告诉我们:修“整筋”一定要先“定”末梢
在上盘实操“掌形”而达到“劲达末梢”时,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实操现象:当“五指全部抻直撑开,确保虎口撑圆,且小指不丢”时,往往会使整个胳膊“筋短”而伸不直;当胳膊完全伸直了,再回过头来看“掌形”,这时又发现“掌形”丢了。
切记:古拳谱的“先求开展”,首先要保证的是肢体的“末梢”——“掌形”的“先求开展”。只有先把贯穿人体的整条大筋,在“梢节”给“固定”住了,才能真正练到“整筋”。
五)“劲达末梢”才可出“整筋整劲”,它是“身形如帆”的基础
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大家已经知道:有“劲达末梢”,才可以出“整筋”;出了“整筋”,才有了“整劲”,既所谓“整筋整劲”。
“身形如帆”对技击和养生意义重大。但“身形如帆”也分真假:假的“身形如帆”是“作”出来的,在身上“留不住”;而真的“身形如帆”是练出来的,即通过“整筋整劲”练出来的。“整筋整劲”练出来的“身形如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而我们前面提过,“整筋整劲”的训练,一定要从“劲达末梢”入手。好的古传单操老师,都是在习练初期就开始强调这个要领。否则,练功效率大打折扣。
终上所述,“劲达末梢”非常重要。虽然古传太极拳单操是从足部开始,从下往上练的,但上盘“掌形”的“劲达末梢”,却是在习练初期就要十分关注,这一点提醒广大太极拳习练者务必注意。
附录1:古传太极拳单操,从习练形式上看分“自练单操”和“对练单操”,从行功内容上看分“行气单操”和“动作(气行)单操”。
附录2:所谓“金钩抓地”,就是五个足趾抓地。因为此要领在古传太极拳单操的训练体系中额外重要,故取此名。
附录3:关于“收大阴”,见公众号前文《“顶腰”和“提松紧”——古传太极拳单操系列》
附录4:既所谓“十指抓空气”,“收大阴”和“金钩抓地”,就有了“百汇吞天气”。
作者微信号:fjks-tjs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