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6|回复: 0

造模型一劳永逸,手拉手一以贯之 一般性高屋建瓴,特殊性别样风景 ——简析2021郑州二模三道压轴题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20 17: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  桥
昨天上午,郑州市二模考了数学。整体感觉这次二模的试卷还是比较接近中考实战的。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三道题都看到了“手拉手”模型的身影。这里把三道压轴题做下解析。
   1、(2021郑州二模第10题)如图,在△ABC中,CA=CB,∠ACB=90°,点D在边BC上(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在AD右侧作正方形ADEF,过点F作FN⊥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FB,交DE于点P,给出以下结论:
(1)CN=FN+CD;(2)∠ADC=∠ABF;(3)四边形CBFN为矩形;(4)∠AFB+∠FAB=135°;(5)EF2=FP ·BC;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解析:首先,容易看出来“弦图”的模型。由正方形ADEF易得AD=AF,且∠DAF=90°。又∵∠FNA=∠ACD,则易证明△FNA≌△ACD,则FN=AC,且AN=DC,∴CN=AN+AC=FN+CD,则(1)正确;
   ∵AC=BC,则易证四边形CBFN为矩形,则(3)正确;∵∠ACB=45°,则∠ABF=45°,∴∠AFB+∠FAB=135°,(4)也正确;而显然∠ADC>45°,则∠ADC≠∠ABF,(2)错误;
   由矩形NCBF得,∠NFP=90°,又∵正方形ADEF,则∠AFE=90°,∴∠NFA=∠PFE,易知∠N=∠E=90°,则△NFA∽△EFP,则FN:FA=FE:FP,即FA·FE=FN·FP,∵PA=FE,FN=BC,∴EF2=FP·BC,则(5)成立。——当然,也可以过点E作EM⊥FP于点M,构造“射影定理”模型。显然EF2=FP·FM;再通过证明△ACD≌△FME,则AC=FM=BC,经过等量代换即得EF2=FP ·BC。
   按理说,这道题目至此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但是突然发现,这道题目还很有搞头。有兴趣的,可以继续探究下下列问题:
(6)试说明∠ADC=∠AFB;
(7)若CD=3,AC=4,求BE;
2、(2021郑州二模第15题)在矩形ABCD中,AB=2,AD=2√3,M、N分别是AB、CD的中点,点P为线段MN上一动点,以线段BP为边,在BP左侧作等边三角形BPQ,连接QM,则QM的最小值为        

解析:又是几何最值!首先判断几何最值的类型——因为M为定点,Q为动点,首先要判断点Q的轨迹类型。观察到点Q是由点P逆时针旋转60°得到,属于“定比定角”的“瓜豆模型”点P的轨迹为直线型,在MN上,则点Q的轨迹也为直线型,显然属于“垂线段最短”!——关于“瓜豆原理”,详见“老王的数学”公众号相关文章。

如图,以把BM绕着点B逆时针旋转60°到BE,连接ME。其实也就是构造了正△BEM和正△BQP“手拉手”,则易证明△BEQ≌△BMP,即∠BEQ=∠BMP=90°,∵∠ABC=60°,MB=NA=MC=1,则E、Q、A三点共线,点E恰为Rt△ACB的直角顶点,其中∠ABE=60°。即点Q移动的轨迹在直线AE上。根据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只有MQ⊥AE时,此时MQ=1/2BC=1/2.即QM的最小值为1/2.
3、(2021郑州二模第23题)类比、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用到。小明同学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Rt△ABC中,∠ACB=90°,∠CAB=α,点P在AB边上,过点P作PQ⊥AC于点Q,将△APQ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连接CQ,O为BC边的中点,连接PO并延长到点M,使OM=OP,连接CM。探究在△APQ的旋转过程中,线段CM、CQ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小明计划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究这个问题。
  特例研究:

(1)如图3,当α=30°时,CQ:CM=        ,直线CQ与CM所夹锐角的度数为     ;如图4,当α=45°时,CQ:CM=        ,直线CQ与CM所夹锐角的度数为     ;
一般结论:
(2)将△APQ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过程中,线段CQ、CM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用含α的式子表示)?直线CQ与CM所夹锐角的度数是多少度?仅就图2所示情况说明理由;

问题解决:
(3)如图4,在Rt△ABC中,AB=4,α=45°,AP=3,将△APQ由初始位置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β角(0°
解析:正像题目中引言提到的:类比、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用到。从特殊到一般,是最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这次我们不妨倒过来,继续体验下从一般到特殊的以逸待劳的“建模法”
我们先从第(2)问中的图2所表示的一般情况入手。
如图,显然是△ABC和△APQ手拉手,需要连接PB。

∵△ABC∽△APQ,∠BAC=∠PAQ=α,则∠BAP=∠CAQ,且AB:AC=AP:AQ,∴△ABP∽△ACQ,且CQ:BP=AC:AB=AQ:AP=cosα。∵OM=OP,OB=OC,则易证明△OPB≌△OMC,则CMPB,且∠BPO=∠M,即MC∥BP。则CQ:CM=CQ:PB=cosα。
设PB所在直线与QC所在直线交于点N,BP所在直线与AC交于点D。∵△ABP∽△ACQ,则∠ABP=∠ACQ。
又∵∠ADB=∠NDC,∴∠BAC=∠CNB=α,则CQ与CM所夹锐角也为α。——详见《春季攻势》第11讲“一线三等角与手拉手”。
建立了具有一般性的模型,那么,咱们还可以将α限定为30°和45°时,即可求出第(1)问中的两个空分别应该填√3:3,30°和√2:2,45°。
对于第(3)问,一般则要借助“隐形圆”帮助我们理解——详见“老王的数学”公众号相关文章“河南中考与圆”及《春季攻势》第14讲“圆与辅助圆”。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前面建立的模型,推出的一般性的结论仍然成立!即不论△APQ旋转到任意位置,“CM=PB,CQ:CM=CQ:PB=cosα”的结论以及“CQ与CM所夹锐角为α”的结论永远成立!而当“AB=4,α=45°,AP=3,将△APQ由初始位置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β角(0°

特殊性融于一般性之中,一般性包含了特殊性!而对于特殊情况,除了要运用好一般性的结论,也要根据特殊性的“特殊图形”和“特殊位置”所满足的“特殊条件”来研究其“特殊结论”。
如图,当α=45°时,△ABC和△APQ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APQ的旋转过程中,点P在以A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运动,点Q在以A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上运动,CQ、CM的长度在发生着变化,Q到AC的距离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当Q到AC的距离为2时,CQ、CM必为确定的长度。

我们不妨作与AC平行线的直线,且直线到AC的距离为2,则直线与小圆的交点即为点Q的位置。这样的点有两个,则分别对应的点P也有两个位置,分别如图1——2所示。






这三道题,都有“手拉手”模型的身影。尤其是后两道,用“手拉手”模型的基本策略来解决,正所谓一以贯之;通过构造我们已经熟悉或掌握的数学模型,相当于把陌生的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简单的数学问题。而建立起一般性的模型,又可以借用这个一般性的结论,解决任意的特殊性问题,可谓是一劳永逸——这才是建模法的精髓。当然,我们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最常见方法还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先从常见的、特殊的、简单的情况入手,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即建立起模型,然后再把一般性的结论运用到任意的特殊情况中。
数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领会并逐渐掌握类比、归纳、抽象、建模、转化、演绎等数学思想方法,而非纯粹的刷题做题及考试。这次郑州二模的第23题,创设了“从特殊到一般”及“从一般到特殊”的问题情境,强调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作用,值得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