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7|回复: 0

【原】青年导师王阳明:那个一生追求自我实现、演绎真我风采的年青人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18 16: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余秋雨先生在他回忆少年时期生活的散文《故乡》一文中说:“他(王阳明)狠狠地为故乡争了脸,但故乡并不认识他,包括我在内。”
不过,如今环境已有变化,在国学热中,阳明心学已占一席之地,其个人事功也常被人津津乐道。近读吕峥所著《明朝一哥王阳明》,觉得这位“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庄严的圣人,竟似颇为亲近,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触可摸,只不过,与现今受着“丧文化”引诱的年青人相比,他是真正活得自在,活出了自我——要讲做人,就做人之圣者;讲学问,就直透心性根本。
01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王阳明不喜欢科举考试,但也只是不喜欢那种扼杀心性的应试模式,以及“学而优则仕”的应试目的。用吕峥的话说:
其实,王守仁对应试教育既不排斥也不沉溺,别人死记硬背,冲刺高考,他就探究理学的内在机理;别人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马哲教材,他就读原版的资本论。
“读原著”,也就是研究根本,不吃别人嚼过了的食物。
他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第一次、第二次参加科举都没有通过会试,第三次他以会试第二名、殿试第十名登第。三次科考,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科考历史中实在不算什么,又有多少人穷其一生还没及第?只不过王阳明是状元之子(其父王华为明宪宗成化十七年状元),又自小被目为天才,身上的压力自然就更大些。但是王阳明根本不在意:
然而,对于王守仁,考进士做大官只是世俗要求下的职业,尽人事,听天命就行了。探索成圣的道路,参悟人世的哲理,才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所以他不以科考失利为耻,而以因为科考失利而产生了沮丧心理为耻。
他不想只当“状元之子”,他不想仅以功名证明天才。
这正是“粪土万户侯”、只求活出“我”样子的青年特质
02
“予惟天下之事,其得之也不难,则其失之也必易;其积之也不久则其发之也必不宏。”
青年王阳明曾急于求成,有著名的“阳明格竹”故事。吕峥是这样描写的:
王守仁和小钱对着竹子,神色凝重地坐了下来,从早到晚,四目圆睁,望穿秋水,尽心竭力地去格其中之理。到了第三天,小钱用脑过度,筋疲力尽摆摆手准备放弃,王守仁很不厚道地笑他不中用。可到了第七天,原本自鸣得意的王守仁也因耗尽心力病倒了。这下该小钱得意了,提了两袋水果来看他。王守仁自知理亏,也确实一无所获,只好找了个“圣贤有分”的借口搪塞过去。
格竹失败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全无收获。这个故事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笑话而是作为一段佳话留在哲学史、文化史中,是因为这只是王阳明坚持不懈的思想探索中的一个试验,尽管证明是失败的,却也是有“证否”的意义的,也告诉了这个颇有点浪漫情怀的青年,事情并不那么“想当然耳”,得总结教训,另辟新路。这次失败,对他日后的成熟是大有帮助的。
之后在仕途艰难时,他说“天下的事,若得到的时候不难,那失去必然很容易;如果积累的时间不久,那么爆发的规模必然不大”。所以当他被贬贵州龙场,并被半路追杀时,他不是万念俱灰、一死了之——
他来到钱塘江边,将冠带朝靴脱下,伪造了自杀的现场,遁水而去。
翌日天色放亮,两个刺客进房察看,已不见了阳明踪影。四下搜寻,来至江边,见到阳明的衣帽鞋袜,又联想到壁上题诗,便断定王阳明已投水自尽,于是匆忙返回,报告刘瑾。
王阳明不会轻易就死的,因为死是太容易了。
这正是正视挫折、善拓新路的青年特质。
03
“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
“岩中花树”很有名,吕峥写得很生动,照搬如下:
话说唯心论代表、地主阶级文人王阳明在游览南镇时,一个朋友指着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的确,花在你眼中(心中)明亮起来,并非是它自身明亮起来,而是光的反射。我们看见的花其实是映射到我们心中的花,而不是岩间的那朵花。它映射到我们心中时就已是我们心的一部分,故不在心外。同理,你以为门前的山,你不见它时,便离开了你的心,真在心外吗?
当你说它在你心外时,你已经想它,它已在你的想念之中,已不是在你心外了。在你的直接体验中,你与你所认识的对象不离不弃,不可能有绝对离心的对象。
……
离开了可体验的意义,就无所谓存在事物存在的意义,与可体验的意义不能脱离;事物不能离开你的心而存在。
据相关资料,这个典故发生的时间大致是在1523年(嘉靖二年)到1527年(嘉靖五年)之间,从年岁上讲,其时王阳明已50多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近其寿年,不再年青了。但从精神气质上讲,仍是充满“青年气象”的——
对啊,如果没有我们主体的体验,人生(生命、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唯其这人生是“我”的,是由我自己来“过”的,才不至如朱自清《匆匆》里所说:“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这正是有了“我”一切才有意义的青年特质。
04
“事上练”
王阳明说,心中有了真理,但必须去事上练。
这涉及了王阳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知行合一。对此,我们很容易理解为把知和行分为两件事,或者两个阶段,以为是先知而后行: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吕峥则这样说:
其实,只要把“知行合一”改为“知行本一”,便能省却不少口水。
“知”和“行”本就是统一体:
知行合一就是告诉你:不要因为走了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若能依此修行,不依赖任何奢望,远离各种虚幻的梦想,甚至什么都不再想,只是因为活着而喜乐,感知存在,切实的存在,便能停止躁动,真实无妄地过好每一天,乃至洞穿他人的伪装,破除他人的自我,度己度人。
正因为强调“知行合一”,正因为强调“事上练”,心学,不是辞章之学,而是践履之学,王阳明超越了精神导师,更是实干家。
在一个文人很难有所建树的“立功”一节,王阳明成功剿匪,成功挫败宁王之乱,关键靠的不是刀剑杀伐,而是“心理攻伐”。吕峥说的好:
一切战斗,都是心战。
王阳明打仗,重点不在排兵布阵,而在前期的谋划。他经常把对手的心理活动算到丝丝入扣,使其乖乖地跳进事先挖好的坑里。
谁说因为我是“王师”,我就不能使诈?我就不能“攻心”?岂不闻兵不厌诈、攻心为上?
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完美诠释,就是心学的生动实践,连凶险无比的带兵打仗也似有了活泼、欢乐的气息,非朝气蓬勃不能为。
这也正是以“我”为主、“造”势而为的青年特质。
读王阳明,是该我们摆脱“丧文化”,建设峥嵘青年气象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