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0

脚上有个“皇帝”穴,打通此处脑梗远离你!!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14 17: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脾胃不好,多施灸于中脘、足三里等穴;月经不调,多施灸于三阴交、关元等穴。如果脾胃不好又月经不调呢?这个时候,有一个穴位可以起到小刺激大反应的作用,这就是身体里八个“核反应堆”之一的公孙穴。

公孙穴出自《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此穴得名于远古姓氏,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即为此姓,《史记·五帝本》记载:皇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皇帝以土德王天下,《经穴释义汇解》:肝木为公,心火为子,脾土为孙。公孙穴为足太阴脾经络穴,脾主土,居中央,乃人的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使之输布全身。此穴以黄帝之姓为名,乃是取公孙穴总督脾经和冲脉,有统领全身的功效,暗合了帝王居中央而统御四方之意。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也。
中医认为,公孙穴具有统领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而作为八脉交会穴,又与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具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与此同时,公孙又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脾又与胃相络属,所以公孙穴对于胃胀、胃疼、胃酸等胃部疾病有很好的调治作用,被喻为“健脾和胃”的良药。
冲脉乃“十二经之海”,公孙穴通于冲脉,冲脉起于胞宫,与女子月经、生育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素问·上古天真论》: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因冲脉具有含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调理公孙穴,等于是对人身上十二经的气血进行一次全面疏导,具有行淤止痛之功。
两年前,一个女孩因为痛经严重找我调理诊治,她告诉我,自己平时不仅痛经,月经不调,还经常胃痛、腹泻,吃过很多药,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询问她平时的生活习惯,得知她平时喜食冷饮,夏天喜欢穿露脐装,大冬天还经常穿裙子。我告诉她说,你的这些病症大都因为体内寒气太重,与你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想治好你的这些病,必须打通你腹部的经络,使体内的气血运行通畅。
我给她推荐了公孙穴,叫她回去后坚持艾灸。
几个月后得知,她的痛经症状减轻了不少。
公孙穴具有健脾胃、通血脉的功效,所以脾胃不好、又有痛经、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可以多刺激公孙穴,可谓一举多得!
取穴位置:

公孙穴在足内侧缘,取穴时,正坐垂足,从足大趾内侧后一关节处往后推按能找到一个弓形骨,沿着弓形骨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处就是公孙穴,以自己的压痛为准。也可以把公孙穴看作一个区域,刺激的时候可以以整个足弓为刺激点,找到穴区即可。
按揉法:将拇指的指腹放在公孙穴的位置,然后以穴位为中心旋转按压,每次按揉100下,力度以能忍受为止,每天坚持按揉。
艾灸法:点燃艾条,悬于公孙穴上方,以感觉温热但不烫为宜,每次15分钟左右,以皮肤温热潮红为度。能温补脾阳。灸的时候有个窍门,叫雀啄灸。既犹如小鸟啄食般一起一落,忽远忽近,给以较强烈的温热刺激。
公孙配内关,解放胃、心、胸
公孙和内关穴的配伍可是大有讲究的,我们知道,人体有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每一条奇经都有一个穴位主管。其中公孙主冲脉,冲脉跟着肾经上接于胃。内关主阴维脉,所谓“维”,简单来说,肋骨里面叫阴维,围一圈。肋骨外面叫阳维,比如说肋骨里面的胸口痛和一些胸部的疾病就是内关穴主管。

内关穴在心包经上,偏重于通,恶心、呕吐、心律失常,都可以揉内关穴。内关配合公孙穴,主治一切胃、心、胸的疾病,比如说长年气喘、胃病、心脏病都可以通过按摩这两个穴位来解决。
如果身体特别虚弱,气血严重不足,就不要经常刺激内关穴了,否则反而会加速气血消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