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回复: 0

【原】【真言】太极拳高级阶段的“中气晃动”与“丹田气旋转”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5-13 00: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气晃动与虚实转换中气是指贯串人体内中轴线的内气,或者说是冲脉之理;从形体方面讲就是提顶吊裆,或者说是保持从头顶百会穴到裆下会阴穴为一条垂直线。当脚下能够分清虚实,从头顶百会穴到实脚的涌泉穴应该是与地面垂直的,也就是说,中气之所在与此垂线重合。如果脚下有虚实变化,达到百分之百的转换,那么从百会穴到涌泉穴这条垂直线就会左右变化,因而中气也就随之左右移动,以保持与此垂直线重合。当这种中气的左右移动变化处于很柔和、顺遂、流畅的状态时,就称之为“晃动”。所以中气晃动就是通过虚实分清练习而产生的内气变化之感受,是推手训练中有关内气应用的第一步。
当经过正确的、足够长时间的、以虚实分清等形体动作为主的虚实转换练习后,身体内部产生变化。先是向下从气沉丹田到“如树植地生根”的感觉,然后是向上“腹内松静气腾然”的感觉。当上下贯通后,从节节贯串到“气遍周身不稍滞”,这时就会有一种轻微的上与提顶相通、下与脚下虚实有关的中气晃动之感,这是能够在推手中以虚实转换去应对外力的基础。如果体内还没有产生中气晃动之感,讲内气的运用就是空话,遵循太极之理的推手技术也不可能真的做到。
丹田气的旋转所谓丹田气的旋转,就是讲身体以丹田为中心,催动内气在多方位、多方向旋转,从而带动劲力的作用。这是高级阶段中推手应用的重要基础。这种旋转是前面所讲的中气晃动在多维空间上的扩展。这里的丹田主要是指中丹田,但不是一个固定的位置,而是指整个腰腹之间的空间范围。
应用时,旋转方向很重要。譬如,当右脚在前而身体重心偏于后脚时,平面旋转多是按逆时针方向;身体重心偏于前脚时,则平面旋转多是按顺时针方向。同时,旋转轴心的位置也是动态的。这里讲平面旋转,只是为了让大家在形式上能够比较直观地理解。事实上这种旋转应该是立体的,或者说是一种球形的旋转。而旋转的初始方向是由外力,即对手之力所触动,先要随之而动,再产生变化。在变化中,球的大小、形态、旋转中心都不固定,需要因敌变化。
中丹田气的旋转是应用的主体,上丹田气的旋转有时也被称为“摇头”,下丹田气的旋转有时也被称为“摆尾”。在顶级阶段中,三田合一讲的就是三个丹田气旋转中的协调性问题。在具体运用时,必须特别注意形体上的旋转圈与神、意之旋转圈之间的协调配合,须以神意圈领动气,进而催动形圈,劲的应用就产生于其中。

作者拳照(左为赵泽仁,右为张云)
赵泽仁,自幼习武,技艺出众。1967年起从学于武学大师王培生(印诚)先生之开门大弟子骆舒焕老师,并被骆师推荐到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被王培生师爷视为再传弟子中的佼佼者。他遵循王培生所倡导的“真东西必须能当场试验”的原则,面对各种挑战从容应对,被美国、欧洲等多家武术团体聘为高级顾问。2016年和2019年,两次应邀赴美国讲学,以其精湛的技艺,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张云,少时习少林拳,后经师父骆舒焕先生推荐,至王培生师爷家中深造近30年。移居美国后,常年传授中国传统武术。1993年受王培生师爷委托,在美国成立“印诚功法研究会北美总会”。入选《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侪辈共担此责
诚邀您加入武谈
从今天开始
让改变成为可能
武谈
微信号:bkjwut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