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回复: 0

关于乡愁的原创散文:村头的皂荚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4 05: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也是代表着乡愁的佳句,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有关乡愁的散文《村头的皂荚树》。
  乡愁,这个大多数人向往却又渐行渐远的词。
  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题记
  村子的东头有一棵皂荚树,年已七旬的李忠厚老人说,估计渤海村没有人能说出这皂荚树有多少年了,他父亲告诉他自打他记事起就有这棵树了,所以估摸着差不多有220xx年左右了吧。
  皂荚树很高,差不多有三四层楼左右;树冠很大,不说枝叶参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想找个缝隙儿透过去看看天,看看太阳,那是办不到的。所以,每年到了夏天的傍晚,皂荚树下就围满了年老的、年轻的、年幼的人儿,各有各的活儿,各有各的乐趣……年老的人搬个小凳儿,坐在皂荚树下,拿着烟袋,噙着烟嘴儿,在明明灭灭的烟头里,吧嗒吧嗒地回忆着过往;年轻的后生坐在树下,脱去了外衫,爽朗的笑声憧憬着来年;小孩儿在树下,扭着屁股,你追我赶;妇女们坐在外围,手里也没消停着,有给新定亲的对象纳鞋垫的,有给家里的那口子纳鞋底的……皂荚树用自己的枝丫,无私地为自己的子民带来凉爽、带来欢乐。
  到了白天,村子里忙碌起来了,下地的开着拖拉机、扛着锄头下田去了,搞运输的开着轻卡、重卡上路去了,小媳妇儿的扫把在院落里挥舞起来了,年迈的妇女让炊烟冒出了烟囱,经商的小贩儿来了,吆喝声抑扬顿挫,此起彼伏……皂荚树见证着乡亲们的勤劳、见证着村子的喧嚣,见证着张家的门脸房盖起来了,也目睹了李家的门口新买了一台小汽车……同时皂荚树也在替代着好客的渤海人,站在村头,热情地遮风挡雨,迎来送往……
  远方的游子坐着班车,远远的便望见了皂荚树,于是乡愁便化成了满目的泪眼婆娑;皂荚树下的石碑上,但凡有村里亡故了的人,讣告是要在此张贴的;每年的元宵节,小孩儿的红灯笼如果没有围着皂荚树绕一圈,大人是不允许回家的……皂荚树成了一个活的见证,吐故纳新,生生别离……
  其实皂荚树下早几年前是村东头的涝池,人们用涝池里的水洗衣、饮马、洗澡,天旱时浇地、雨涝时排水……然而近几年天雨逐年减少,涝池里的水得不到供给,露出了黑色的、龟裂的池泥,于是有人便将垃圾倒下了池塘…如今涝池已经要被填满了……
  在《20xx年乡村工作振兴战略》的导引下,在建设美丽乡村,整治提升水环境的目标指导下,社区党委和包联部门利用既有的涝池设施,发挥涝池在改善区域小环境方面的作用,清理改造涝池并对周边的环境景观进行提升。让让居民真真正正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皂荚树,又要见证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了……
  作者:王杰
  公众号:金水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