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回复: 0

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6 08: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风云际会的杰出人物。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竟能成就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的成功之道的给现代人带来怎样的启示呢?以下是师哈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供大家阅读!
  曾国藩
曾国藩成功之道:  1、治事: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管理最忌讳的就是全无实际而空谈误事。曾国藩从一开始就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强调军事是极质之事,来不得半点虚浮的东西。他厌恶听到高谈阔论,只喜欢平实之言、平实之行。
  曾国藩的管理风格亦是以勤、实二字为核心。他认为,带兵一定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步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日积月累,见到成效。
  2、作战:扎硬寨,打死仗
  曾国藩用兵,很少有出奇制胜的战例,他有自知之明,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低估对手的智商,由此发展出了一套扎硬寨,打死仗的笨工夫,稳慎徐图,稳扎稳打,反而一步步地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占尽了上风。
  3、组织:还我真面,复我固有
  曾国藩说过: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在曾国藩的身体力行之下,湘军形成了一种坦诚相待、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组织文化。这种坦诚相待的湘军精神,也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来源。
  4、理念:志之所向,金石为开
  许多人心目中的曾国藩是权谋家的代表,这是对他的误解。曾国藩的领导艺术虽不无权谋因素,但其核心却是忠义血性的儒家理念。曾国藩生于雍、乾后,举国风气的败坏,几乎达到了顶点。在曾国藩看来,最可怕的不是太平军的造反,而是统治阶级本身的人心陷溺、人欲横流。因此,曾国藩与罗泽南等人,宣讲举世都不宣讲的儒家学说,以传承圣人的价值体系为己任,最终排除千难万险,成就了以转移社会风气来造就一代之人次的功业。
  5、用人:尚朴实,耐劳苦
  如果说在理念上曾国藩高扬的是血性忠义,那么在人才的选拔上,他选择的则是能够切实认同这种理念并加以践行的朴拙之人。
  曾国藩从最根本的选人环节入手,提出军官一定要选质直而晓军事之君子,兵勇则一定要选朴实而有土气之农夫。
  湘军靠什么打胜仗?靠什么持续地打胜仗?就是这种尚朴实,耐劳苦的作风。曾国藩的用人,从表面看来迂阔笨拙,其实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6、心性: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
  曾国藩的一生,可以说是屡战屡败,充满了挫折与逆境,但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以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的意志力量坚持到了最后。
  曾国藩说: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取巧只是小聪明,只会得利于一时;拙诚才是大智慧,方可奠基于长远。
  梁启超这样评价:曾国藩并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著名人物中,他被认为是最迟钝愚拙的一位。他的一生,也一直在逆境之中,然而他立德、立功、立言,达到了古人所说的三不朽的境界,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一生得力的地方,就在于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尽百千险阻而不屈服,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曾国藩成功之道的现代启示: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风云际会的杰出人物。一个普通农家子弟,资质并不超绝且气弱多病,竟能成就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不世伟业,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他非军人,却为清廷建立丰功伟业;非哲人,但留下的字句饱含人生哲理。
  毛泽东对这位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20xx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从其家书中摘抄语录,然诵参悟。两位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军事天才都不约而同地效仿他。
  讲座前一天,我检索发现上图书刊外借室里介绍曾国藩的书籍几乎全部借出。而讲座还未开始,过道就被挤了个水泄不通,更有甚者坐在台阶上或干脆站在门口。种种迹象足以表明大众对这一历史人物的关注程度颇高。
  讲座伊始,伴随热烈的掌声,隋丽娟教授向台下的听众深深地鞠了一躬,接着便切入正题,开门见山地讲述对成功的理解:成功的定义见仁见智,平凡人有属于他们的成功,而像曾国藩这般的大成功对现代人更具有指导意义。随后隋教授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从他的生活点滴,解析了他经历人情险恶的官场,风云莫测的战场的成功之路。她幽默的语言风格使现场始终处在活跃的气氛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
  曾国藩一生完成了中国古人对自己的至高要求,立德、立功、立言,他是此三者兼具的传奇,他是道德楷模,同时又治国平天下。他的家书、日记、奏折都折射出治家治国理念的成功,从仕途、交友、家教等不同角度给予人们借鉴。
  来自大山里的农家子弟,家族没有官场背景,却十年七迁,官居极品,曾国藩的成功究竟来源于什么?人们苦苦追索,想从他身上学到成功的金科玉律,修身处世,立于不败之地。
  由此,隋教授展开了本次讲座的重点,也是我认为的曾国藩成功之道对于现代启示的精华所在。她总结了其成功的四点原因。首要的便是立志就立坚卓之志。一旦做事就要把它做大做好,他的书房墙上挂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只问耕耘的立志箴言,如此功名羞耻之心,有多少人说得出来,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曾国藩在湖南岳麓书院读书时受同学排挤,他二话不说把书桌搬到门外月光下继续苦读。同窗们都对他的忍辱负重感到纳闷,他说:我的目标只有学习,其余忽略不计。他一生记日记从不间断,如此毅力着实令人佩服。显然光靠机遇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是审时度势,乘势而起。不论是考功名,出山为官,还是练湘军镇压太平军,曾国藩善于根据时代的潮流,把握最好的时机。他不愿攀关系,那样容易受制于他人的淫威,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
  血诚与坚忍也是曾国藩功成名就最关键的素质之一。这是对自己而言的,更是对国家对大清朝廷的。要固守这份血诚已属不易,还要实现它。曾国藩是在受到皇帝限制、大臣排挤、无权无饷的情况下实现的,是在包容和忍让种种辱骂、批评、责难中做到的。
  最后则是求缺心态。花未全开,月未全圆也是一种美。换句话说,就是中庸之道。偏执狂可成就一时,惟中庸可成就一世。晚年曾国藩更是坚持此标准,小心谨慎,委曲求全,他裁撤湘军,让弟弟避了锋芒,把光芒分给别人,不会遭人眼红。隋教授在此处举了一双精美的象牙筷子的例子,若一味追求完美,从一双好的筷子到房子、车子、妻子都要求档次上的匹配,势必导致贪得无厌,她一句腐败从一双象牙筷子开始引起了全场听众的共鸣。
曾国藩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人格修炼
  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政客最为显著的地方,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促进仕功的建立。
  曾国藩活了62岁。他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偏僻的农民家庭,家里五百年来没有一个人有过科名,父亲考了17次,才在43岁那年中了一个秀才。曾国藩五岁发蒙,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然后通过三次考试才在28岁那年中进士点翰林。30岁时,由北京城里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起步,只用七年,就官至二品,这在湖南是空前绝后的。两年后,他做了吏部侍郎。一辈子做到这样的大官,已经是祖宗三代集大福了。三年时间他在清朝六个部兼过五个部的副部长,除了财政部,干过吏部、工部、刑部、礼部侍郎,他很会做官,官声很好。他有一回一次升了4级。42岁以一介书生而封万户侯,一大学士,中国男人最大的理想---封侯拜相,他都做到了。
  曾国藩的修身,人格修炼对他事业有帮助。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他靠人格的魅力成为卓越的领袖。有极高的威望,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幕僚多达三四百人,当时第一流人才都是出自他手下。野史记载,许多新科进士不愿意履朝廷之任而愿意进入两江总督的幕府,曾国藩的一个手令就可以使他们千里趋之。
  他如饥似渴读很多实学的书,使他一生能够遍兼五个部的部长。培养自己的声望、知名度,当时没有媒体,没有电视,他靠什么呢?靠诗文。三十岁时他自信诗已经达到很高的地步。在北京城里的知识分子圈和他的家乡湖南知识分子圈中建立了自己的声望,回到湖南一呼百应。还有无数反映民生的奏折,老百姓喜欢不喜欢?有政治之心的知识分子喜欢不喜欢?真正想为国家做一点事的官员也不会反对。这些奏折副本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使得曾国藩建立了很高的社会声望。
  二:韬光养晦
  曾国藩的事业成功之道,再一点,就是大功不举。翻开中国的史册,常见这样的一些故事,与人相处共患难易,共成功难,功高震主。尤其是在拥有生杀大权的君王面前,你有大的功劳更是很难。还有同事的眼红嫉妒,从古以来建立大功又得善终的不多。
  54岁他经过十几年的千辛万苦打下南京,朝廷在封赏之余,又对他手下的十几万湘军保持高度警惕。一面在颂扬,一面又在挑拨离间,恨不得一棍子打死。曾国藩非常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实际上是处于很险恶的政治局面中。
  曾国藩很清晰地洞察到这样的局面,他淡化自己头上的光环,尽可能地缩小自己被射中的目标。他将功劳归之于朝廷,归之于友军,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声称做得不够。大量裁撤湘军,90%的湘军被裁撤。他恢复乡试,赢得了世人的称赞,渡过了表面风光,而实际上危机四伏的险恶的政治阶段。
  三:阴阳之道
  曾国藩最大的成功原因,指导曾国藩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国的哲学阴阳调和。曾国藩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将易经读通了,他多次在家书中说到自己在易经里读通了一个道理削息赢满,也就是易经说的一阴一阳为之道。
  易经集中了中国古代最高的智慧,阴和阳两个符号来代表宇宙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对立而相关的现象。比如说天和地、白天和黑夜、生和死、男与女或者是雄与雌、公与母,还有进与退、人生的顺利与坎坷。还可以推导出人之心与理、科学与艺术,宇宙间和人类最值得关注的是两个对立但是互相又不能够离开的现象,这是我们中国古人一个很伟大的发现,而且很聪明用阴和阳来代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