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回复: 0

逢入京使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6 06: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那读这首诗笔记该写什么?下面是师哈哈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逢入京使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逢入京使读书笔记:词语理解  1、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2、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3、凭:托。
逢入京使读书笔记篇一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逢入京使读书笔记篇二  岑参,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与高适并称为高岑。他曾两度出塞,居边六年,写出了许多诸如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这样的昂扬之作;但这首《逢入京使》所表现的则是对家人的思念,调子虽不高昂,感情却极为真挚。天宝八年(公元749年),34岁的诗人因功名不显,只好远赴西域,担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诗即写于赴安西(今新疆库车县)途中。
  第一次远离家园,行走在通往西域的漫漫长路上,诗人的心情难免凄凉,而就在他思念亲人时,忽然碰见一位返京述职的老相识,于是,他就请对方替自己给家人报个平安。由于用语朴实,情感真挚,因而感人肺腑,成为绝唱。
  前两句描绘的两个画面一远一近,一全景一局部。诗人由长安而西域行进多日,想到与亲人渐行渐远,离愁别绪自是越来越多,于是,便忍不住回头东望;但眼中只有漫漫 长路,何处是故园呢?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啊!如此这般,多情的诗人又怎能不悲从中来,以致涕泪淋漓?龙钟,本是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为沾湿之意。双袖龙钟泪不干,意即擦泪把两只袖子都擦湿后,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这个略显夸张的特写镜头,在极力渲染对亲人思念之深的同时,也为其后写报平安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后二句场面描写中,诗人的心理描摹可谓曲折传神。当诗人苦思亲人之际,迎面却走来一位故人;听到对方说要进京述职,诗人自是悲喜交加:悲的是故人将与家人相聚,而自己却与亲人越走越远;喜的是对方东回长安,正可以替自己兼做信使!只是走马相逢,何来纸笔?既然不能在书信中尽情诉说相思之苦,那托故人带个口信也好啊!于是,诗人便拜托对方:麻烦您给我的家人传个话,就说我一路平安呢!之所以要报平安,是因为在诗人看来,家人一定也在思念着自己;这种确凿无疑的肯定,则又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对家人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朴素自然,不假雕琢,虽信口而成,却情真意切。诗人善于把人们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语,用一种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意义。这种于平易之中显现出来的丰富韵味,自能深入读者之心,让人经久不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