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回复: 0

中国名言大辞典:意态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3-31 12: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语出唐代温庭筠《菩萨蛮》词。她那远山似的黛眉已不均匀,前额上的涂黄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乌云一样的秀发已经散乱,几乎要越过那雪白的面颊。二句词以比喻的手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贵族女子晨起图,表现美女那种慵态的丰姿。小山:喻指妇女的眉毛。金明灭:六朝及隋唐时妇女额上涂黄,若有若无。金,指“额黄”。度:越过。
【云一绢,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语出五代李煜《长相思》词之一。她用一条紫青色的丝带,束着乌云般的秀发,头上还别着一枝晶莹的玉梭。苗条的身上,披着一件薄薄的细丝织成的淡淡的衫儿。三句词极写淡薄衣装的女子玲珑动人的丰韵。绢(gua瓜):紫青色的绶(丝带)。澹澹:通“淡淡”。罗:古丝织物名。
【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语出宋代李清照《点绛唇》词。少女见有客人来了。急忙羞涩地躲开,慌乱之中竟顾不及穿鞋,连头上的金钗也滑动了。却又倚着门,回过头来,假装着嗅一只青色的梅子。几句词以白描的手法,活脱脱画出少女羞涩、娇媚而又好奇之态。袜划 (chan颤):光穿着袜子。溜:滑动。青梅:青色未成熟的梅子。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语出宋代欧阳修《南歌子》词。新嫁娘头上梳着凤凰式发髻,系束一条金屑带子,插着雕龙的玉梳子。艳美的新娘轻步走到窗下,与迎上来的新郎相偎相依。她娇滴滴地问道:“我画得眉毛合适、时髦吗?”几句词传神地刻画出新娘机灵而又娇柔天真的意态。金泥:金屑,金末。龙纹玉掌梳:雕有龙形花纹的掌形玉梳。
【玉梳斜,似云吐初生月】语出元代商挺《双调·潘妃曲》之十五。玉梳斜插在丽人鬓边,就像初生的眉月从云边露出,飞动俏丽。二句话以动态形容静态,仅着墨点染“玉梳斜”之美,其面容、身段之美,意在言外,可想而知。初生月:初三、初四的眉月。
【玉精神,花模样】语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第四本楔子。意谓女子容貌如花似玉,光艳红润。玉精神:像玉一样光润。
【厌地回身拢鬓鸦,傍阑干行又羞,双脸烘霞】语出元代乔吉《双调·新水令·闺丽》曲。女子迎头碰上陌生男子,倏地扭转身子,用纤柔的玉手轻拢鬓角的发饰,斜靠栏杆,欲走又停,双颊泛起羞涩的红晕。纯用白描手法,把少女的娇羞形诸于面部表情,细腻、生动,宛然在目。厌地回身:指倏地扭转身子。阑干:即“栏杆”。
【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语出唐代李瑞《胡腾儿》诗。胡腾儿扬起眉,瞪起眼,以丰富的表情在绣花的地毯上起舞,他舞得十分卖力,挥汗如雨,头上镶珠的帽子也歪了。二句诗写全神贯注于舞蹈中者的容止。扬眉动目:说明舞者表情丰富,满怀激情。
【回眸一笑百媚生】语出唐代白居易《长恨歌》诗。(杨玉环)回头嫣然一笑,显得千娇百媚,容颜姣好。这句诗生动逼真地写出了杨玉环妩媚动人的姣好笑容。眸:眼中瞳人,泛指眼珠。百媚:即千娇百媚或千娇百态,形容女性面貌姿态的优美。媚,美好的姿态。
【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拈花枝比较春】语出元代查德卿《仙吕·一半儿·春妆》曲。闺中女子对镜理红妆。她自信自己的婀娜体态如风摆杨柳,又手拿花枝和自己的美丽容颜比较,看谁更漂亮。二句话通过对女子动作、神态的描写,映现出她美丽的容颜。
【汗溶溶琼珠莹脸,乱松松云髻堆鸦】语出元代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杂剧第二折。脸上挂满玉珠样晶莹的汗水,高高挽起的乌黑的发髻乱蓬蓬地松散下来。二句话生动地写出少女气喘吁吁、激动而又紧张的样子。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语出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周瑜在赤壁之战之时,手摇羽扇,头着纶巾,一派斯文洒脱之风,就在他从容的谈笑间,不可一世的曹军(水军)已船焚舰毁,被烧成一堆灰烟了。三句词极赞周瑜赤壁之战时从容洒脱、英姿迷人的仪态。纶(guan观)巾:古代用丝带做的头巾。樯橹(qiang lu强鲁):代指战船。樯,桅杆。橹,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樯橹”一作“强虏”。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语出唐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歌女们的红妆醉颜与西下的夕阳相映辉照,显得特别娇妍,清清的潭水中倒映着丽人的倩影,旖旎多姿。二句诗形容欢娱中丽人尽态极妍的情貌。红妆:此处代指歌女。宜:相称;相映。写:映照。翠娥:指歌女。
【红腮隐出枕函花】语出五代张泌《柳枝》词。红润、细嫩的脸颊上隐隐显出枕套上的花纹。此句写丽人初醒后的情态。枕函:即枕套。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语出唐代李商隐《蝶》诗之三。寿阳公主出嫁的时候,宫娥们为她化妆涂彩,微翘的双眉形成的八字,恭捧着额头上娇美的嫩黄。二句诗赞寿阳公主着妆后的娇美之态。寿阳公主:南朝宋武帝之女。传说她卧于宫苑,有梅花落额上,成五瓣花型,遂据此有意作成梅花妆,后因用作咏女子妆扮入时的典故。此处形容女主人公妆扮入时。额黄:妇女在额上涂嫩黄色作妆饰。
【两点春山一寸波,当筵娇甚不成歌。动人情态可须多】语出宋代贺铸《减字浣溪沙》词之十三。那位女子弯曲的眉毛就像两点黛绿的春山,俊俏的眼睛就像秋波透澈明亮,酒宴上,含羞蕴怯,娇滴滴不能成歌。这已经够迷人了,何须再有别的什么。几句词赞叹年轻女子动人的娇态。春山:指眉。一寸波:指眼。可:岂。
【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语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第一本第一折。我看见她俊俏的脸上春风满面,无论是生气,还是高兴,都使人感到娇美无比。这句话系张生赞崔莺莺之词,表现崔莺莺无时不美的仪态。他:通“她”,指崔莺莺。嗔(chen):怒;生气。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语出唐代李白《长干行》诗之一。新婚女子低着头,羞怯地面对墙壁坐着,一次次地呼唤,她也不回头。二句诗写新婚女子的含羞情态。唤:叫。回:回头。
【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语出唐代无名氏《菩萨蛮》词。女子手拿牡丹含笑俏皮地问情郎:“是花儿漂亮,还是我漂亮?”二句词以流利的语言写出了青春少女娇嗔活泼的神采。檀郎:女子称所喜欢的人叫“檀郎”,即“情郎”。
【没颜色鬓乱钗横,和我这眼皮眉黛欠分明】语出元代乔吉《玉箫女两世姻缘》杂剧第二折。思念成疾的画中人脸色苍白,毫无生气,鬓发零乱,金钗横插,就连眉毛和眼皮也没有描画清晰。二句话写相思女子的一幅自画肖像,传神地绘出女子形容憔悴的情态。
【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语出唐代李白《长相思》诗之二。过去在一起欢聚时那双溢彩流波的美目,现如今,别后相思使人愁,成了止不住的涌泉奔流。二句诗以特写手法,通过鲜明对比,写出了欢乐与痛苦时同一双眼睛的不同神态。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语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羞涩妩媚的丰姿源生于两颊凝含的情愁,娇怯的仪态源生于孱弱的病体。二句话以饱蘸同情的笔调赞美林黛玉那种病态的美。态:情态,风韵。靥(ye夜):面颊上的酒窝。袭:相因。继承。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语出唐代杜甫《丽人行》诗。丽人们个个仪态娴雅,显得贤淑而又满怀忠贞之情;她们体态匀称、优美,肌肤的纹理细腻平滑身材均匀。两句诗赞长安水边丽人们的优美仪态。淑:美好;善良。肌理:肌肤的纹理。
【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语出宋代柳永《夜半乐》词。岸边青春活泼的浣纱女,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她们羞怯地躲避着游客,彼此谈笑着。几句词以白描的手法,活画出浣纱女娇羞而又活泼的情态,生动逼真,历然在目。两两三三:又作“三三两两”,三个两个地在一起。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语出宋代李清照《醉花阴》词。西风轻轻卷起纱帘,拂过人面,心忧似海的人儿,容貌憔悴得比菊花还要清瘦。二句词形容人瘦削憔悴。黄花:菊花。
【柳雨花风,翠松裙褶,红腻鞋帮】语出宋代蒋捷《柳梢青·游女》词。在初春杨花飞舞、细雨迷濛的日子里,俏美的青年女子款款出游,身穿绿裙子,脚登红鞋子,显得格外妖娆。三句词通过对服饰的描写。写出了游春女子活泼而充满朝气的情态。
【点景野花,美丰仪不须钗钿】语出《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山川景色,美好壮丽,有一朵野花点缀,更加令人心旷神怡;天然容貌姣好、风姿绰约、仪态不俗的女子不须用钗、钿这些粗卑的东西妆扮,自然悄丽弗及。二句话赞扬女子自然的美色,与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异曲同工之妙。钗钿:泛指首饰。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语出战国屈原《招魂》。美人们已醉酣熏熏,朱颜又增添了几分红晕,愈发显得娇艳迷人。二句话写美女酒醉时的娇态。既:已经。酡(tuO驼):喝了酒脸色发红。些:语末助词,无义。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语出五代李煜《一斛珠》词。女子嚼碎红茸,娇笑着向自己的情郎吐去。二句词生动地刻画了女子在情人面前撒娇的神态。红茸:刺绣用的红色丝缕。檀郎:指情人。晋人潘安相貌秀美,小名“檀奴“,后人因以“檀郎”代称美男子。
【将花枝笑捻,斜插在鬓边,手执着菱花镜儿里显】语出元代高文秀《南吕·一支花·咏惜花春起早》曲。美丽的少女微笑着,轻轻捻动手里娇艳的鲜花,把它插在如云的鬓边,然后拿起雕花的铜镜,自怜地欣赏。三句话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少女爱美爱花的情态,言下之意花美,少女更美。捻:用手搓。菱花镜:古时用铜镜,背面所铸花纹一般为菱花。因此称菱花镜。
【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语出唐代李白《上元夫人》诗。以眉作态,传情达意,二人都会心地微笑,兴奋的心,就像忽然遇到了柔曼的轻风,随之飘摇。二句诗写眉目传情心领神会的意态。眉语:以眉作态,表达情意。
【眉峰翠减,腕玉香销】语出宋代石孝友《眼儿媚》词。思亲女子无心妆扮,画成翠黛的眉毛已经褪色,玉莹细嫩的手腕削瘦了,身上再也闻不到脂粉的馥郁之气。二句词写思亲女子慵懒、无聊的神态。
【娇花羞解语】语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第一本第二折。意谓娇羞的情态像能言会说的花儿一样。此句写女子娇羞之态。解:懂得;明白。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语出唐代李贺《天上谣》诗。肌肤白嫩的仙女们身上穿着艳丽的衣裙,拖曳着红色的丝带,指顾言谈,心情舒畅地在青洲漫步,寻芳拾翠。二句诗写衣着艳丽的仙女悠闲自在的意态。绶 (shou受):古代系帷幕或印纽的丝带,此处指衣带。藕丝:藕花(荷花)色的丝。青洲:传说中的仙洲,山川秀丽。林木繁茂,四季如春。苕(tiao条):草名,也叫做“凌霄”、“紫葳”。
【海棠娇,梨花嫩,春妆成美脸,玉捻就精神】语出元代张鸣善《中吕·普天乐·遇美》曲。少女的娇媚如海棠花,少女的细嫩似梨花,满脸春色光彩照人,玉肌冰骨仿佛用剔透的美玉雕琢而成。四句话中,一个三言对,一个五言对,情景交融,映衬出青春少女超凡拔俗的容貌和天生丽质。捻就:制成。
【掩镜羞看脸儿嬱,嬱眉尖】语出元代乔吉《越调·小桃红·效联珠格》曲。她拿起镜子,照见自己美丽的面容,不觉害羞地掩上镜子。二句话写女子顾影自怜的娇羞情貌。嬱(qian欠):美貌。
【晚妆残,乌云嚲】语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杂剧第三本第二折。女子的晚妆已零乱,乌黑的秀发也松散地垂下来。两句话写闺中人娇娇娜娜、怵怵怛怛的情态。乌云:指如云的头发。嚲(tan坦):下垂貌。
【累累若丧家之狗】语出《史记·孔子世家》。憔悴颓丧,就像丧事人家顾不及喂养的狗。形容沦落不遇的人憔悴不振的样子。后以“丧家之犬”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累累:憔悴颓丧的样子。丧家之狗:原指有丧事人家的狗,因主人忙于丧事而得不到喂养。
【斜枝媺叶包开蕊,唯只欠馨香】语出《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欹斜的枝条上美好的绿叶环包着刚刚绽开的花蕊,艳丽的容貌虽已具备。只欠缺诱人的馨香。此二句以初绽之花设喻,形象地写出了青春初发的少女娇柔、羞涩的气质。媺(mei美):美,使物美善。馨(xin心):芳香;特指散布很远的香气。
【斜拖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语出唐代王昌龄《西宫春怨》诗。幽闭深宫的少女斜抱着琴瑟在胸前,独自凝望着寂寥的夜空发呆,目所及处,只是昭阳宫内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罢了。二句诗刻画宫人幽思寂寥的意态。云和:琴瑟等弦乐器的统称。昭阳:指昭阳宫。皇帝所居之地,与禁闭宫人的西宫距离甚远。
【减容姿,瘦腰肢,绣床尘满慵针指。眉懒画,粉羞施,憔悴死】语出元代杨果《仙吕·翠裙腰》曲。为相思缠绕的女子姿容受损减,腰肢一天天消瘦,闺阁绣床上落满尘土,也不顾及清扫,每日精神慵懒,无心于女工。眉毛懒得画,香粉不愿施,身心憔悴,几欲轻生。几句话以工笔细描,反复形容。生动地活画出相思女憔悴无聊的神态。
【揽茹蕙以淹涕兮,霑余襟之浪浪】语出战国屈原《离骚》。我用柔软的蕙草擦拭着忧伤的泪水,滚滚而下的泪珠沾湿了我的衣襟。二句诗写作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时怨愤、悲苦的情态。茹:柔软。淹:通“掩”。霑:同“沾”,湿透。浪浪(lang狼):泪流不止貌。
【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语出唐代李白《示金陵子》诗。金陵地方的女子唱楚国的歌曲,说的却是吴地的方言,似能非能最有情致。两句诗写出了女子娇媚可爱的情致。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语出唐代万楚《五日观妓》诗。听罢她唱的一曲新歌,愈发使人艳羡她的美色;乘着微醉的酒兴轻盈起舞,双眸如秋水明澈,光彩照人;妩媚地拢一拢微斜的鬓发,真有勾魂摄魄的不尽力量。二句诗写丽人歌舞的美艳姿态。敛:此处指拢发。
【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语出五代李煜《菩萨蛮》词之二。美丽恬静的脸上笑意盈盈,你我相看,心中有说不出的柔情。二句词写情人相对时无比喜悦的表情。慢脸:形容面容美丽。慢,同“曼”。盈盈:充积貌。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语出《诗·陈风·泽陂》。我每天夜不成眠,苦苦地思念那美丽的女子,直想得眼泪直流。二句诗写伤情人的悲戚之貌。寤寐(wu mei勿妹):此指醒着。寤,睡醒。寐,睡着。无为:不知所为。涕:眼泪。泗:鼻涕。滂沱:形容眼泪鼻涕止不住地流。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语出战国屈原《渔父》。气色看上去困顿萎靡,形体容貌瘦弱不堪。二句话如实地写出了屈原遭放逐后那种精神萎靡、身瘦体弱的体貌。憔悴:困顿萎靡貌。形容:形体容貌。枯槁:面容瘦弱。
【髻拥春云松玉钗,眉淡秋山羞镜台】语出元代徐再思《越调·凭阑人·春情》曲。乌黑的秀发散乱了,鬓偏钗松,翠色的眉黛已经轻淡,晨起妆残,美人也羞对镜台。二句话写相思女子起床后的慵懒情态,细致逼真。髻:即云髻,古代女子挽得很高的一种发髻。秋山:亦作“春山”,指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