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回复: 0

《坐井观天》第三次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1 03: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课文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二、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认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无边无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课文的寓意。               
四、课时划分
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组词导入,理解课题
1、引导学生用“观”组词导入课题坐井观天。
2、板书课题,读课题。
3、引导学生讲出“观”的意思,看着图片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谁坐在井里看天?
4、告诉学生“坐井观天”是个成语故事,也是寓言故事,讲述寓言的意思。
5、质疑。
【设计意图】用组词导入课题,顺理成章,讲清寓言的意思的意思,让学生初步形成概念,为下文的学习垫定基础。
(二)明确要求,学生自学。
1、在学这篇课文时,我们进行闯关的游戏。第一关,要会自学,学好生字词。第二关,要会读,读懂这个故事的内容;第三关,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第四关,会想象,续编青蛙离开井里的故事。
【设计意图】课前引入闯关的游戏,让学生兴趣盎然。也让学生明确学习寓言与其他课文的区别,对课文学习有条理。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沿”字,多样化认读,联系生活理解“沿”,看图理解“井沿”。
【设计意图】 “沿”字不好理解,联系生活去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学得轻松,看图理解“井沿”,更形象直观。
2、出示文中其他生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方法识记字形。
3、检查自然段标序号情况,分段抽读课文。
(四)品读课文,领悟内蕴
1、看课文动画,引导学生口头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出示(坐在井底的青蛙认为天       ,     而小鸟告诉它,天          。)
2、引导从课文中找到这两个句子,把他们划下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口头填空,归纳课文内容,能降低难度,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增加与文本对话。
3、出示句子“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4、指导学生抓住感叹号朗读,体会感情。
5、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创设学生变成小鸟飞过无边无际的沙漠、飞过无边无际的大海、草原的情境。
6、适时指导学生进行句式训练,无边无际的      
【设计意图】由朗读指导自然过渡到语言训练,又由语言训练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同时,在语言训练过程中,注重与内容感悟、情感激发紧密联系,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相得益彰。共2页,当前第1页12
  • 《坐井观天》第三次教学设计
    7、可是青蛙却不相信他说的话,他认为小鸟在说大话,谁知道大话是什么意思?
    8、鼓励学生分角色加上动作读好青蛙与小鸟的争论。
    9、点评学生表演
    10、引导理解青蛙和小鸟的看法为什么不一样呢?
    出示句子“青蛙坐在井里”和“小鸟飞来……,引导品读。
    11、引导学生做小实验,“就是把书卷成圆筒,举起圆筒往上看……”从而明白井壁把青蛙的视线挡住了,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更清楚管中窥豹的意思,激发学生兴趣,让它们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12、出示句子“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品读读。
    13、引导学生讲出故事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创读文本
        1、再读最后一段,想象:青蛙如果离开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
       2、学生续编青蛙离开井口的故事。
    【设计意图】创设合适情境,进行发散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分角色读课文。
    四人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课文。
    (六)指导写字
        1、看看要求写的字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来当小老师,你会提醒同学们写好哪个字的哪一笔?
        2、重点引导观察“际”和“还”。
    3、老师范“际”和“还”。生字,引导学生注意字形要点。
    4、学生练习写“信、际、答、还”,其他的回家写,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和字形要点。
    5、 作业展示,引导互评。
        【设计意图】在写字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与练习,体现低年级教学也是以识字为重点。
      (七)推荐读物,布置作业
    1、读故事《夜郎自大》或其他寓言故事。
    2、找伙伴合作表演故事自编的结尾。
    【设计意图】课内学习,课外延伸。共2页,当前第2页12
  • 《坐井观天》第三次教学设计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