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0|回复: 0

兰亭集序说课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1 03: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兰亭集序说课稿
  一、 说教材地位。
  《兰亭集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为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阅读这一类的文章,一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二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感情和旨趣。
  二、说教法和学法
  反复阅(诵)读体味法。在反复阅(诵)读中体会其中节奏、语气和韵味,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
  关键语句切入解读文本法。文章阅读的最高功夫是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抓关键语句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最佳途径。为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着重抓文本中的关键性语句,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落实,结论有据。
  三、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四、教学设想
  《兰亭集序》通过对宴游之乐的渲染、铺垫来引发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感情由“乐”到“痛”再到“悲”,线索十分明显。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睿智的先贤对人生的终极意义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求索,但似乎都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唯一相同的感受就是: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这是一个问题,却永远无法解决。王羲之说:“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悲夫!”这是文章中最能打动读者、最能拨动人们心弦的一句话。关键的问题是作者因何而“悲”,如何理解这个“悲”。
  如果仅仅将这个“悲”理解为悲叹生命无常、人生短暂,那它就与前文的“痛”没有什么区别了;或者即使认识到和前文的“痛”相比,这个“悲”“有所超越”,“不是完全的悲痛而是一定程度的悲壮”,那也是失之肤浅的。
  鉴于以上思考,我把挖掘“悲”字内涵的做为这届可的中心环节(主要体现在第六步“深深‘悲’叹为哪桩”环节)。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有诗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一代书圣王羲之也为我们留下了他对人生哲理执著探索的踪迹。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兰亭集序》。
  (二)、自读质疑。
  提示学生: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们要反复阅读,读准字音,读通句意,读出感情,并争取读出心得。做到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好正音和词句疏通工作。
  (三)总体感知:
  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乐因何而生?痛由何而来?悲缘何而发?
  (四)、赏析暮春宴游“乐”。
  人们都说《兰亭集序》是一篇美文。美是需要欣赏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对它们进行赏析。
  作者因何而乐?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五)、乐极而“痛”因死生。
  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时,常常会心情陡转直下,产生“痛(忧)从衷来”的感觉。作者在快乐的宴集上,感情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的? 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读第二小节,用文中原话回答作者“痛”从何来?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世事无常
  (六)、深深“悲”叹为哪桩?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研究,合作探究。以下是我预设的几个问题,可以适时的来点拨学生。
  1、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是多愁善感的一己之“痛”吗? 不,是前有古人。
  2、从第几段的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3、这样的人生感叹不仅前有古人,现有今人,而且还后有来者。从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
  4、作者“深深悲叹为哪桩”?!
  明确:人生代代无穷已,“嗟悼”年年只相似!我们可以这样说,作者所感到悲哀的是:人类在认识生死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个几乎永远无法彻底摆脱的“局限性”——人生永远面对变化,永远带着遗憾,却又永远无法解决这个遗憾。而作者的伟大、高妙之处,或者说《兰亭集序》的动人心弦之处也就在于它揭示了这个局限性!
  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 。(请注意:跳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
  5、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和当时人们对生死的普遍认识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如果有,从那一句话可以看出?
  6、作者为什么会在文章中间深沉地呼喊出这样一句呢?
  政治背景:两晋政治恐怖,社会急剧动荡,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和自由放任的生活。他们要么谈玄说道,“悟言一室之内”,要么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文学创作也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7、有人读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后说,作者对生死的慨叹也是悲观消极的,你的看法如何?
  明确: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悲观,他的一句“固知”,他的一声“悲夫”,恰恰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眷恋,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求索!
  齐读“每览昔人兴感之由……悲夫”。
  诵读简析“故列叙时人……有感于斯文”,明确写作目的。
  六、思考拓展。
  提问:1、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王羲之的文章,应该算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请谈谈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2、多媒体展示:其他名人对生死的看法,然后谈谈自己对生死的感触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生死问题,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住的重要话题。
  明确:人生短暂,我们要做些积极的事情。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
  七、课堂总结
  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那穿越了1600多年时光的对于人生的一声深深的悲叹,体验了古人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是的,我们人类确实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我们的精神却可以光照千古!“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王羲之虽然已经作古千年,但他的《兰亭集序》却永远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点什么呢?这是同学们读《兰亭集序》应该留下的永远的思考。最后,让我们再随着音乐诵读一遍全文,体味王羲之这一声深深的悲叹……
  • 兰亭集序说课稿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