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8|回复: 0

诗歌手抄报内容:诗经的内容编排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 09: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齐、韩、赵、魏、秦),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是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 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
  (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kuai〕、曹、豳〔bīn))
  《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多为贵族所作,小雅为个人抒怀。固然多半是士大夫的作品,但小雅中也不少类似风谣的劳人思辞,如黄鸟、我行其野、谷风、何草不黄等。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共40篇。
  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乐歌,但鲁颂四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时君的诗。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部等。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朱熹《诗集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毛诗序》中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