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回复: 0

老校长推陈出新,自创健身气功八段锦祝氏新口诀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0-3-14 00: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展怀抱。
交替举臂调脾胃,转颈瞧后疗伤劳。
摇头松胯去心火,两手绕脚固肾腰。
攒拳睁目增气力,提踵颠足百病消。
健身气功八段锦祝氏新口诀▓ 祝诚
“八段锦”,是我国宋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气功动功功法。它由八节组成,体势动作古朴高雅,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广受人们欢迎。千百年来,随之流传八句口诀,像一首七言古诗,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力地助推了它的广泛传播。我今不揣浅陋,愿将多年推敲、反复修订之《健身气功八段锦祝氏新口诀》公诸于世,以俾国人战胜疫毒之助,略尽绵薄之力。
新口诀的最大特点是,在原口诀的基础上,将每句前四字统一为“动作要领”,而后三字则为“功效目标”,章法井然、一目了然,因而易记、易学、易做。同时,纠正了原通行口诀的一些不足、欠妥之处,使该口诀更科学合理,更有规律可循,更便于提高练功效果,也更便于推广传播。因此,它保留了原口诀的优点,又更上了一层楼。
至于其他如动作与口令词,均依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施行。我们只需用手机“百度”一下“八段锦”三字,即可见到多个名家演练的有关视频,听到相关伴乐口令,十分方便学练。
练习此功法,仅需两米见方之地。每次只要12分钟,一日3次,也不过36分钟,真可谓事半功倍。
让我们通过内炼“精气神”,外炼“筋骨皮”,培育元气,凝练真气,养吾浩然正气,抵御疫毒邪气,有效提高免疫力。
优良传统理应尊重,推陈出新必须慎重。新编口诀,不当之处,伫候明教,务使完善,不胜感荷。
现将新、旧口诀对照排列,并说明如下。
一、双手托天/理三焦(新)——两手托天理三焦(原)
【说明】改“两手”为“双手”。因为该动作,系双手十指交叉的合一动作,而非两只单手之分别动作,故改后能更准确地说明动作要领,且与原口诀第六句中的“两手”动作区别开来。
二、左右开弓/展怀抱(新)——左右开弓似射雕(原)
【说明】原口诀后三字“似射雕”未能揭示该动作的“功效目标”,又是唯一的比喻,与整套口诀表述不统一(如首句则是讲“功效目标”为“理三焦”),且前四字中“开弓”二字已有“似射雕”之含义,故予略去。根据新口诀定则,试补上功效目标“展怀抱”三字,以表明该动作有开阔心胸、舒展怀抱、增强肺活量之功效。
三、交替举臂/调脾胃(新)——调理脾胃须单举(原)
【说明】原口诀未说明“单举”何部位,且倒置了“动作要领”与“功效目标”,故予纠正。新口诀不仅明确了须“单举”手“臂”,且交代了两臂要“交替”进行,把动作要领说得更清楚了。
四、转颈瞧后/疗伤劳(新)——五劳七伤往后瞧(原)
【说明】原口诀未讲如何动作才能做到“往后瞧”,且同样将“动作要领”与“功效目标”倒置了,故予纠正。新口诀强调了是“转颈”而绝非“转身”往后瞧,明确了动作要领,有利于提高功效。
五、摇头松胯/去心火(新)——摇头摆尾去心火(原)
【说明】原口诀符合新口诀定则,故予保留。唯将“摆尾”二字改为“松胯”,更切合人体结构实况,也符合练功动作实际。
六、两手绕脚/固肾腰(新)——两手攀足固肾腰(原)
【说明】原口诀仅说“两手”要“攀足”,其实“两手”还要“绕脚”,改之更符合动作实际。这里用“两手”一词,其动作与首句的“双手”动作便区别清晰了。
七、攒拳睁目/增气力(新)——攒拳怒目增气力(原)
【说明】八段锦功法在“起势”时,即明确要求练功者意守丹田;在“收式”时,则要求气沉丹田,可见整个修炼过程须自然放松,心神宁静,不宜动“怒”,故将原口诀中“怒目”这一带有强烈愤怒情感之词,改为“睁目”,即张大眼睛便可,不必夸张。
八、提踵颠足/百病消(新)——背后七颠百病消(原)
【说明】原口诀“背后七颠”未明确究竟如何“颠”法,其动作实质是“提踵(后跟)颠足”而收颠振后背督脉之效,故予改之。
我们只要把前面的新撰八句联成一篇,就是一首完整的《健身气功八段锦祝氏新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展怀抱。
交替举臂调脾胃,转颈瞧后疗伤劳。
摇头松胯去心火,两手绕脚固肾腰。
攒拳睁目增气力,提踵颠足百病消。
如果它确实较原口诀略胜一筹,那但愿它能有助于你强身健体。
2020年3月 于京口范公桥畔

ehqmulzs4lb.jpg

ehqmulzs4lb.jpg

祝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