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0|回复: 0

标本双郄针法整理

[复制链接]

40万

主题

40万

帖子

121万

积分

VIP用户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219528
发表于 2021-2-20 16: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针灸穴位的大家族里,十六郄穴以善治急性病症而见长。笔者十几年前就曾为一位刚出生三十三天,正发高烧,经西医儿科诊断为肺炎,需要住院治疗的小儿,以点刺肺经郄穴孔最(双)穴为主,配取足三里(双)穴、太溪穴,仅仅十几分钟,高烧速退,继服感冒冲剂,以巩固疗效,竟一次而愈。就此,居然免除了患儿住院之苦,真是出乎笔者意料之外,由此可见郄穴的杰出功效。而纵观针术之海,郄穴在临床上还有一种很少人用的补泻并用的针法—— 这就是标本双郄针法,其针法撰述见载于清代周树冬遗稿‘金针梅花诗钞》,由后人周楣声重订。书中这样写道:“郄者两骨间之孔隙也,为气血深藏之所。在人身各主要经脉之中,均各有其郄穴,且均居于肘膝之上、下部,应用甚便。阴阳双郄者即在互为表里二阴阳经之中,同时采用其郄穴,作为阴阳主客标本补泻之用,使阴阳平秘而无所偏胜。例如:手太阴之阴有余,则手阳明之阳气即可显示为不足,以泻肺之郄穴孔最为主为本,再补大肠之郄穴温溜为客为标。又如胃之阳气不足,则脾之阴气即可显示为有余,补胃之郄穴梁丘,泻脾之郄穴地机,使互根之阴阳得以和调而愈病。人身十二经中共有十二郄穴,再加二跷二维四郄,共有十六郄穴”。为便于临床应用,笔者据其所述,按图索骥,将其整理制表如下:
表1 标本双郄针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