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回复: 0

诗歌手抄报:诗歌的诗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12 10: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
  ① 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 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 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 处。
  ③ 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 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 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