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回复: 0

名人励志成才的真实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7 17: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很多关于名人励志成才的真实故事都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并学习的,那么名人励志成才的真实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励志成才的真实故事:极限达人陈盆滨的人生梦想  作者:葛松岭
  20xx年7月10日,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内,座无虚席,水泄不通,人声鼎沸。兴奋的观众将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场地中央的一个人。那个人汗流浃背,激动无比,正用力地挥舞着五星红旗。
  他,就是被称为耐力狂人、极限达人的陈盆滨。他这次挑战的项目是马拉松,不过,不是一个马拉松,而是100天100个。今年的4月2日,陈盆滨从广州出发,每天都跑出一个马拉松的距离,最终在7月10日抵达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其间总长4219.54公里。
  100天,跑出100个马拉松,没有人敢吧?陈盆滨又一次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创造生命的奇迹。
  其实,这已经不是陈盆滨第一次挑战极限了,早在20xx年时,他就参加了在亚洲的中国新疆举行的戈壁长征250公里的极限马拉松比赛。第二年,又参加了非洲摩洛哥撒哈拉沙漠241公里的地狱马拉松比赛。20xx年9月,参加了欧洲希腊斯巴达246公里的极限马拉松比赛。这几次,名次虽然不是很好,但陈盆滨特别满足,因为通过多次、多样的锻炼,自己经验足了,耐力长了,技能高了。他最引以为豪的一次是20xx年11月,在南极举行的100公里极限马拉松大赛。那次,他勇夺冠军,成为史上首位赢得国际性极限马拉松的中国人。
  回忆起那次比赛,陈盆滨记忆犹新。众所周知,南极平均海拔2350米,常年被巨大的冰盖覆盖,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比赛那天,老天发怒,据主办方介绍,那天是历年来气候最恶劣的一次。更要命的是,赛事全程都在南纬80°以内的南极圈内,常年在-20℃到-30℃之间。组委会还警告选手们,不要让皮肤裸露在外边太长时间,不然就有截肢的危险……诸多的难关、危险分分秒秒考验着每一个参赛人员。
  比赛过程中,陈盆滨才真正见识了南极的威力和挑战的艰难。风异常地大,吹得包括陈盆滨在内的每一个人只能歪歪斜斜地跑。陈盆滨没有在雪地参加极限跑的经验,开始戴的一副雪地眼镜有些漏光,雪光从地面反射进我的眼镜,让我眼睛又红又肿,看东西都不清楚了。几乎是每跑一圈就要换一副眼镜。即使防护严实,左臂最终还是被冻伤……
  那次比赛,是真真正正、彻彻底底地挑战了陈盆滨的身体极限,差一点搭上自己的小命。尽管如此,陈盆滨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异乎寻常的耐力,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拔得头筹,让生命又一次实实在在地大放异彩。虽然没有打破纪录,但是比第二名快了整整一个小时。
  这次,100天挑战100个马拉松,陈盆滨坦言,对自己又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因为这个过程中,你不能有任何断歇的机会。陈盆滨回忆说,当他跑到第30多天的时候,他身体里的盐分已经比较缺乏了,出现虚脱的状况,流出的汗全部是淡的。但他一直在告诉自己,不能停下来,因为100天100个马拉松是连续的,一旦停下了,不仅前功尽弃,而且也会挫伤自己的积极性,违背最初的梦想,还会遭人耻笑。于是,他咬牙坚持着,一步又一步,一天又一天,靠着顽强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最终胜利地抵达了理想彼岸,再一次让梦想开花。
  面对鲜花和掌声,陈盆滨并没有停下梦想的脚步。他将在8月5日出发,去喜马拉雅山参加一个目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比赛。陈盆滨兴奋地说,这次,他希望挑战的是一个更高的难度。据了解,这次地点海拔从3000多到最高的5400,赛程是222公里,48小时关门,难度不仅非常大,而且完赛率也非常低,前几年大概只有九分之一的人能够完赛。
  对即将到来的赛事,陈盆滨摩拳擦掌,信心十足。一次次地挑战,一次次创造奇迹。陈盆滨感慨道:有梦想,一定要脚踏实地赶快去做,要敢于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只有这样才能让生命绽放出最迷人、最极致的光彩。
名人励志成才的真实故事:想要与众不同就接受自己的瑕疵  作者:[美]娜塔莉?波
  今天来到这里非常荣幸。我的感受跟我1999年初到哈佛成为新生时的心情一样:感觉我不配来这里。而我每次开口说话时,都必须要证明我不只是个白痴女演员而已。
  那时,年仅18岁的我已经演了七年戏,以为自己在大学里能找到一条更加严肃和深刻的路,所以大一那年我决定修神经生物学和高等现代希伯来文学。但当我为了希伯来语课的ABC以及神经应答的不同机制而挣扎时,我看到朋友们写关于帆船的论文,做流行文化杂志,看到教授讲童话故事和《黑客帝国》。我发现,为了严肃而严肃,这本身就是一种虚荣,是一种模棱两可,是为了反抗我想象出的自我而采取的一种姿态。我当演员当然是有原因的,我爱我的职业,我不必为此遮掩什么。
  几年前,我跟我老公去东京玩,吃到了最美味的寿司,那家饭店只有六个座位。当地的朋友说,东京所有最棒的饭店都是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因为他们明白,要把事情做漂亮,关键不在于数量,而是在对至善至美的追求过程中的愉悦。
  在我的职业生活中,我花了许多时间,寻找我自己做事的原因。我的第一部电影在1994年上映,那时我才13岁,至今我仍能一字不差地复述《纽约时报》对我的评价:波特曼小姐摆造型的功力比演戏强很多。这部电影在当时得到的所有评价都是不温不火,商业方面更是惨败。这部电影叫《这个杀手不太冷》。而今天,拍完了35部电影之后,它仍是人们见到我时最常提到的片子,说这是他们最爱的电影。
  我很幸运,自己首次参演的电影,起初在所有的标准上来看都是一场灾难,这让我很早学到,价值应该来自电影拍摄过程的体验,来自触碰人心的可能,而不是商业和影评方面的成功。
  于是我开始只挑那些我热爱的事情来做,只选那些我能汲取到有意义经验的工作,这让我周围的所有人都彻底困惑。我拍了独立电影《戈雅之灵》,为此我学习艺术史,连续四个月每天研读戈雅和西班牙裁判所;我拍了动作片《V字仇杀队》,为此我学习了所有与自由战士相关的东西,他们也被叫作恐怖主义者……我可以决定我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让票房或名声来决定。
  当我拍《黑天鹅》时,整个经历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我已经刀枪不入,不怕别人怎么用嘴喷、怎么用笔写,也不在意观众是否愿意看。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是,对于芭蕾舞者,当你的技巧达到一定高度后,唯一能让你与众不同的,就是你的怪异甚至瑕疵——有位芭蕾舞者因转圈的轻微不平衡而出名。从技术上说,你永远不能做到最好,总有人比你跳得更高,或者有更美的姿态。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展现自我。我饰演的妮娜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更重要的是,她为自己找到了完美和愉悦,而不是为了试图在别人眼中变得完美。所以当《黑天鹅》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之时,我觉得荣耀和感恩的是,我触碰到了人心,我已经建立了自己价值的真正核心,不受别人反应的影响。
  大家告诉我,演绎职业芭蕾舞者是恐怖的挑战,但促使我去演的并非是勇气或胆量,而是我对自身局限的毫无所知。没有经验,曾让我在大学时缺乏自信,让我愿意遵循他人的规则;而如今,它也让我敢于接受挑战。
  我认识一位小提琴家,他告诉我,他无法作曲,因为他懂得太多曲目,所以每当他想到音符,现有的曲目就会立刻出现在脑海里。一个人所知道的唯一的做事方式,就是自己的方式。每次你动手做新事时,你的无经验要么会引领你走上一条遵循他人价值的路,要么会让你创造属于自己的路。如果你对自己做这件事的原因很明确,那么这条路即使奇怪坎坷,也会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
  谢谢你们,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大家将来如何创造美好事物了。
名人励志成才的真实故事:我从来都不是好学生  作者:王小峰
  尹老师是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他没有念过大学。本来他可以去一个名牌大学读书,但是在高考前,校长告诉他,现在学校缺老师,希望他能留校。尹老师没犹豫,同意了。就这样,他和几个高考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高中毕业后就当了老师,一直到退休。
  他在讲课时,时常把这件事拿出来做反面教材,鼓励大家争取考上一个好大学。
  在文科班,我除了数学,其他都马马虎虎,我也没什么远大志向。到了高三,同学们都开始谋划自己的未来,有人想当记者,有人想当会计,有人想出国……我在这种氛围下也使劲儿想了想,将来能干什么。当时能想得比较清楚的是,高中毕业后考一个中专,毕业了到工厂当工人,钳工车工都可以。我那时最迫切的愿望不是上大学,而是想早点工作。
  高三的第一个学期,我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气氛,同学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贪玩了,言谈话语之间都流露着高考是第一重要的事情的情绪。而我,忽然感到有些孤独。论学习成绩,我在班里差不多是稳稳占据后十名位置,每次考试总有那么一两门不及格。日趋紧张的学习环境,让我有些不适应。到了高三下半学年,我的心理有些崩溃,决定破罐子破摔,没事就跟一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在一起玩,这样心里面多少还能找到些平衡。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自暴自弃是因为不知道怎么面对高考带来的压力。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因为学习而感到过压力,中考似乎就是按部就班参加了一场仪式,没费什么力气。但是到了高中,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高中是个区重点,大部分学生是从市重点掉下来的。而我是从一个普通中学考上来的,我上的那所普通中学,严打的时候(1983年),我们年级从五个班变成了四个班——被送进工读学校的学生凑够了一个班。可想而知,学习环境是什么样子。你一定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冯小刚正在讲着课,突然从外面闯进来一个学生,穿过教室,从窗户逃出去。我上初中的时候,上课发生的事儿比电影里邪行多了。
  当你的初中三年和别人的放在一起,巨大的差距就立刻显出来了,这也成了我心里面的一道阴影。临近高考,我的各种不着调,现在想想,其实是掩饰内心深处的恐惧。
  我把同学追得到处跑,结果,在楼道的拐角处,我和尹老师撞个满怀,差点把他手里的教案撞到地上。
  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尹老师不是我班主任,所以去他的办公室我不怕。
  你知道什么时候高考吗?
  七月七号。
  你不想考大学吗?
  能考个大专中专就行了。
  你脑子够用,为什么不考个大学呢?大学环境比中专好,你想事情的方式都不一样。视野,视野很重要。你是能考上大学的。
  在此之前,没有哪个老师认为我能考上大学,包括我自己。我能考上大学?这在当时几乎是一种奢望。但我确实把他的话当回事了,大概是因为只有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我才能找到些许自信。是这种好感让我开始很认真地对待他说的每一句话。换个老师,可能三秒钟后我就忘了。
  那天放学回家,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把以前的课本翻腾出来,有些已被我当成废品卖了,就去楼上找一个去年参加过高考的邻居,要了一部分课本,总算把初中高中的课本凑齐了,开始复习看书。但我心里没谱,四个月,还来得及吗?
  有一天,尹老师跟我说:你晚饭后来我家一趟。我和尹老师家之间就隔着一个公园,那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一路上很紧张:他一定是因为我最近这次数学考试没考好,要修理我。
  尹老师没怎么讲考试卷子上的事,而是讲了一晚上马虎是怎么回事。我每次考试丢分都不是因为做不出来,而是因为马虎造成的。
  从此,我经常被尹老师叫到他家里开小灶。当时他教两个高考班,非常忙,但总是要抽出时间专门辅导我。其实,讲数学题的时间不多,更多时间他在跟我聊别的,人生啊,创造力啊,逆向思维啊……他不像是个老师,而是像个朋友,东拉西扯,他从来不讲什么大道理,但总是能切中要害。对考大学这件事,我开始有了信心。
  高考的日子在一天天逼近,该填志愿了。我模模糊糊开始有了点志向,既然学文,那么将来去当个作家倒是件名正言顺的事儿,至于自己行不行,没想过。模拟高考志愿表发下来,我毫不犹豫填上了北大中文系、山东大学中文系、北师大中文系。
  尹老师问我:你打算考什么专业?中文。为什么?想当作家。他听完脸沉了下来,想了一下说:好作家都不是中文系出来的,比如柯云路、张承志。中文系只能教会你写作技巧。可是我想当作家。之前想当作家只是为了应付高考填志愿,我从来没有认真去想过这件事,但是尹老师这么一质疑,好像坚定了我这个愿望。尹老师说:真正的作家,必须要了解中国的社会现实,不然写不出好东西。说完转身走了。
  我回到教室,把招生简章翻出来,试图从那些密密麻麻的专业里找出一个可以了解中国社会现实的专业。最后,我选择了学法律。
  就在这时,一个提前录取的军校招生老师看上了我,先是做通了我爸爸的工作,在家里我爸勒令我必须服从,在学校招生老师天天来找我,足足跟我谈了一个星期。开始,我拒绝他的理由很简单,我是个自由散漫的人,我知道军校如军队,规矩特别多,我肯定受不了。一想到这些,我会很恐惧。但是架不住腹背受敌,最终他攻克了我的心理防线。
  有一天,上完数学课,尹老师问我:你打算考哪所学校?我说我决定去解放军空军政治学院。他听完一惊:为什么?三百来分就可以去。我被军校攻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段时间摸底考试成绩不好,心里没谱。两次考试的分数加在一起都不够满分(当时满分是640分),大概我也只能去分数线三百来分的学校了。
  你不能去那个学校!尹老师的声音听起来比任何时候都严厉,你是可以考上重点大学的。
  第二天,我见到军校招生的老师,告诉他,我不去了。他非常失望,又做了我半天工作,我只是摇头。有尹老师那句话,他再说什么也没用了。
  那年高考,我发挥超常,成绩在班里排进前十名,高中三年来从来都没及格过的政治居然都考了81分,在全校名列第三。一直不喜欢我的政治老师第一次对我露出笑容:你以后可以当政治骗子。那一年(1986年)是国家教委第一次尝试标准化考试,我大概是占了这个便宜,因为我从来不喜欢背那些问答题,而是喜欢做选择判断题,不然我不可能当政治骗子。
  老师、同学都不相信我能考这么好,包括我自己,一直觉得是把我跟谁的分数搞错了。只有尹老师认为我就应该考出这样的分数。
  三年之后,我和尹老师在广场意外相见,两人抱头痛哭。他说:你真是我的好学生!
  我从上小学到大学毕业,从来都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