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回复: 0

和谐之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7 16: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铁打的站台,流水的旅客。随着开往郑州方向的2032次列车从沧口火车站缓缓驶离站台,5月6日下午5时20分,我带领着二姐、四姐家的三个外甥和我的儿子一行5人终于逃也似的往百公里的家里赶。由于出门经验不足,我们滞留在这陌生的地方已有6个小时。
  孩子的耐心是有限的,这期间,看到“风之子”和谐号来去匆匆,小家伙想着自己的作业还没有全部完成,变得愁眉苦脸,焦躁不安。我不得不一次次地买来矿泉水、冰糕、杂志来安慰他。生怕把这趟为期四天的和谐之旅变成他的伤心之事,扫了连日来游山玩水的兴致。
  这个“五一”黄金周出行,就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致,更是考虑到远嫁崂山的大姐,我有三个年头没有去看望了。于是我就考虑了以亲情为主题的这次旅行。我的大姐比我整大十岁。在当时农村大包干的春风尚未在我的家乡遍吹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已成年的大姐经多人牵线,成了现今伸手摸山,抬脚入海的小渔村的一员。
  说起那个村子,这次我去专门打探了一下村名的来历。一位老者介绍,这个地方的海岸线向陆地弯斜,形成了一个半圆的港湾,恰似龙的嘴巴,在海岸崖边,有一棵古树,学名为朴树,榆科,当地叫八茂树,亦称榆树,距今400年历史,枝干虬劲,树冠扇形铺张,像是飘逸的龙须。近海有一块浑圆的石头,半裸在海平面上,当地渔民为其取名:珠子石。据该村村碑记载:该村有于、李两姓于明代从云南迁徙而来,看到这里傍山依水,民风淳朴,遂立村定居,取村名为蛟龙嘴,现演绎为雕龙嘴。关于珠子石,当地渔民把他当成出海捕鱼的快讯。只要看到石头上有“毛子”(一种鸟名)落在上面,就预示着鱼群来了。据说这小东西比人灵验的很那。可惜,今年我没有看到她们出现。
  就像农民在广阔的土地上种田一样,渔民的田地便是胸怀博大的海洋。姐夫世代渔民,他的父亲在海上辛苦劳作了50多年,直到70岁了,才不再上船。在岸上垂钓又成了他生命中的一大乐趣。这次见到这位老人,耄耋之年,生活自理,真是儿女的福气。记的在我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姐姐每年回家,总是用蛇皮编织袋抗回家面条鱼犒劳我们。那时,鱼儿格外多,有一年春天我去姐姐家,正赶上姐夫出海打捞面条鱼的好时光,他家里一人搂不过来的大缸有三四口,全都盛了个满满当当,我们当天晚上就吃到了姐夫挑回来的两担鲜鱼儿,里面夹杂着活蟹和虾虎子,放到大锅里用水煮一下,不用什么佐料,一顿能吃一大海碗,鲜美极了。近年来,大海好像疲倦了,长睡不醒,渔民只得上岸,另辟新的生存方式。小渔村因了山清水秀,成了人们游山玩水的好去处,列入了风景区。因此,招商引资项目不多,渔民的日子不再舒坦。
  “五一”出游,有人感慨:大人看脑袋,小人看屁股。我们这次却是另辟蹊径,去了还未开发的白云洞和茶园。
  白云洞就在村子的右面山上,5月4日早上6点30分,我们一行7人兴高采烈地出发了。初次爬山的10岁儿子兴奋地和大他1岁的邻居家小男孩在头前一个劲地猛蹿。我不时地提醒:慢些走,注意保存体力。邻居的孩子个头比我儿子矮,胖墩墩的,不善言谈,面部表情特丰富,经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儿子好胜心强,淡薄的身体,像杆瘦竹,自始至终走在前头。白云洞终于到了,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安详地歇息在两株千年的银杏树下。“耳听苍松万古音,日观沧海千重浪。”松涛阵阵,山泉潺潺,似在向每一位慕名拜谒的来者倾诉着昔日的盛况。1600多年的玉兰,斜倚在断墙上,高傲地舒展着岁月的故事,极目东眺,眼前三两扁舟荡漾在银波粼粼的海面上,虔诚地打捞着大海的恩赐。在山顶逗留片刻,新鲜的五月来风,让我们久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负面影响的肺之门全力打开,不用吸,就倾泄在体内的每一根毛细血管。下山时,感觉双腿开始不听使唤,一停下就不自觉地颤抖。每往下迈一步,就疼一下。也是的,年轻人的惰性加之工作的压力,自己的身体还在吃着老本,经不起这剧烈的运动,尽在情理之中。儿子和我的两个外甥下了山就奔向海边,他们对山水的恋情比我浓重多了。他们比我幸运的多,到了海边,正赶上邻居男人出海撒网,热情的招呼他们一起上船亲吻了大海。回来后跟我一说,我大呼遗憾。共2页,当前第1页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