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回复: 0

一个人的焦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7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读书经历常常引起人们的感叹,一则因为过程曲折,由初中而中专,由中专而高中再到大学;二则由于父亲多年染病且年纪大,支持我读书的是我的三位兄长。为了读书,大哥带着我跑遍了前门后门,送出了不少的土产特产。然而当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刻苦终于考出一个大学又要考一个研究生时,我问大哥考什么专业,他却毫不迟疑地说想考什么就考什么,即使古代汉语也可以。我感到有些困惑,古代汉语是一个注定清贫的专业,连我自己都有些彷徨,读书虽说不能只为好赚钱多赚钱但也不能眼看着受穷吧。古往今来都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
许多人都讨厌老人的唠叨,喋喋不休,没完没了,以为每个人都需要他的经历。也许正因为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必要,所以必须填鸭式的持之以恒地唠叨。或者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时间,人类的记忆力不好或者一些东西太复杂,不经过长久的说教就不能领悟,必须由长辈反复的讲,讲厌了听众,讲到听众成了讲述者。这,成了人类文化演进的一种经典模式。

我所知道的我这个家族的男人,在我父亲之前的,没有一个活过了60岁。我的爷爷35岁去世,爷爷的哥哥38岁去世。关于家族的消息就由于这些早逝显出了传承的艰难与曲折。爷爷有2个妹妹,小的在20岁时去世,大的嫁到了一个长寿之家,她成了爷爷那一辈中硕果仅存者了。她看到了曾祖父的去世,祖父的去世以至父亲的去世。她到娘家很勤,过去每年三五次,现在年逾八旬,依然每年拣天气好的时候到娘家住上三五天。
她也许是最会唠叨的人了,而且这几年因为失聪,看口形辨析讲话者的意思毕竟力有不逮,于是所有熟悉她的人都说:“只有她说的。”表达了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
从记忆模糊的年代到现在,我记得她的话题永远是过去:过去年荒世饥,过去强盗横行,过去先辈艰难渡日以及这个家庭曾有过的远年的辉煌。

过去正月十五“吃清明(就是做好的饭菜,主要是十几斤红烧肉)”,还要给20多里外的田庄送。派去送“清明”的人凌晨出发,下午就回来了,问他送到了没有,说送到了。问他田庄里的情况,他讪笑着答不出来。原来他们送到半路寡妇桥时,就自己吃了回来。
爷爷的奶奶是在另外一家庄子里去世的,在那里停了3年的棺。那个时候家道已经中落了,为了挽回颓势,人们格外关注这次丧事,期望地下的亲人在冥冥中能保佑自己。爷爷的哥哥对曾祖母说:“我已经找了一块比较好的地,不赶紧下葬恐怕被人抢先用了。”过去有一种人,专门外汉找地,之后就把个停放多年的灵柩埋下去,先下手为强。终于,2伙神仙(抬棺的人,一伙8个,俗称“神仙”)把故世的亲人抬回来下葬了,入土为安。请的风水先生是我奶奶家的亲戚。他给找的一块风水宝地。落葬之后,风水先生诡秘地对曾祖母说:“这地发二房。”(我爷爷排行为二。)于是爷爷的两个兄弟都没有子息。曾祖父那辈男丁不旺,爷爷和他的哥哥又相继早逝,老三被抓了壮丁。正月初四宗族集会,没有男丁,只好叫姑父去参加。姑父特别老实,曾祖母就交待他,到了吴塘,有人在门口接行李,你只要说:“东溪位祥照公,就会安排你的座席的。”

原来吃“清明”的时候,女孩子,出嫁的女儿都可以回家参加清明扫墓,村里有专门的田产“清明田租”来招待,买米买菜买肉,还有铜钱发。在各家坟地集中的地方,男人们到山上去扫墓,大祭,女人们则在山脚下等,等到爆竹响过,男人们下山了,专人给每一位在场的女人一人一文钱。
“我那年14岁,我对妈妈说‘今年这一文钱我不给你了,我要买绑脚’,”“我那时候刚好在缠脚。”她补充说。

我可以清楚地描绘一幅图画:一个身材不高,面目清癯,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在山路上走着,小脚轻触着熟悉的泥土,无声无息,像考古人轻轻地敲击文物,害怕打碎一个久远的梦,一个久远的传承的渴望,一个曾有2处田庄的家族,一个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梦想。这个根源于古旧迷信的信念,无法信心十足只能小心翼翼的默然而又坚韧的追求,在这条山路上迂回盘旋了60个春秋,永不老去。世界是这样的宁谧,深邃,神秘,是什么东西在左右我们。一个见证了一家6代的沧桑老者,一定被这个问题纠缠已久。共3页,当前第1页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师哈哈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5 Www.bii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14049462号-3 )